一种低呼吸阻力颞肌控制智能防疫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17506发布日期:2022-08-31 01:0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呼吸阻力颞肌控制智能防疫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防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呼吸阻力颞肌控制智能防疫头盔。


背景技术:

2.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俨然严峻,广大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的防护装备普遍比较简陋,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发展,为防疫及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开发智能可穿戴装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常见的消杀剂的效果比较一般,成本较高,对于医院等重点区域,通风仍是必要手段。对于小件物品如快递、食品等常见生活物质,传播过程中物体表面容易吸附病毒分子,乙醇及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无法对其进行消杀,防疫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传统的n95口罩,空气呼吸阻力较大,长期佩戴会感觉呼吸困难,出现缺氧症状,严重时会对肺部毛细血管造成永久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呼吸阻力颞肌控制智能防疫头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呼吸阻力颞肌控制智能防疫头盔,包括头盔本体、电源插头、电源盒、按钮开关、遥控接收板、单片机、oled显示屏、继电器板、颞肌检测板、人体红外探测头、颞肌检测探头、固定板、第一螺钉、舵机、固定块、支架、安装架、第二螺钉、风扇和降压模块,所述头盔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源盒,电源盒的一侧安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的底端设置有遥控接收板,遥控接收板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的一侧设置有继电器板。
5.优选的,所述继电器板的一侧安装有颞肌检测板,颞肌检测板的一侧设置有人体红外探测头,人体红外探测头的一侧安装有颞肌检测探头。
6.优选的,所述人体红外探测头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头盔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舵机,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螺钉,且第一螺钉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舵机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舵机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固定连接于舵机的输出端。
8.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钉,且第二螺钉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内部,安装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
9.优选的,所述电源盒的顶端安装有电源插头,单片机的底端设置有oled 显示屏。
10.优选的,所述电源盒的内部设置有降压模块,且降压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于单片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外部电动送风,增加了口罩外部的气体流量,从而降低了呼吸阻力,在高温场所还能起到降温效果,为防疫人员长期佩戴口罩提供了有利条件,带有病毒分子的空气被加速撞击口罩无法附着在口罩表面,提升了
口罩的防护效率;本发明实现了小件物品的低成本消杀功能,对于一些食品、药品、快递等不便使用消杀剂进行处理的物品进行风动消杀,去除附着在物品表面的病毒分子;本发明以智能头盔的方式实现了多功能一体化集成,颞肌动作智能检测控制对比以往的电压波形检测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14.图3为本发明的降压模块连接图;
15.图4为本发明的软件流程图;
16.图5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17.图6为本发明的系统接线图;
18.图7为本发明的程序编译环境视图;
19.图中:1、头盔本体;2、电源插头;3、电源盒;4、按钮开关;5、遥控接收板;6、单片机;7、oled显示屏;8、继电器板;9、颞肌检测板;10、人体红外探测头;11、颞肌检测探头;12、固定板;13、第一螺钉;14、舵机;15、固定块;16、支架;17、安装架;18、第二螺钉;19、风扇;20、降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低呼吸阻力颞肌控制智能防疫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电源插头2、电源盒3、按钮开关4、遥控接收板5、单片机6、oled显示屏7、继电器板8、颞肌检测板9、人体红外探测头10、颞肌检测探头11、固定板12、第一螺钉13、舵机14、固定块15、支架16、安装架17、第二螺钉18、风扇19和降压模块20,头盔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源盒3,电源盒3的一侧安装有按钮开关4,按钮开关4 的底端设置有遥控接收板5,遥控接收板5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6,单片机6 的一侧设置有继电器板8,头盔本体1作为载体安装其他零件,电源盒3采用 4节18650电池进行两并两串实现7.4v、3200ma供电,其作用是供电电源,按钮开关4用于颞肌控制模式与遥控模式的切换,遥控接收板5采用4通道, 315mhz接收模块,带光电隔离,其主要作用是接收控制信号,搭配遥控发射器使用,单片机6采用依法半导体的stm32f103c8t6单片机,主控电源通过5v降压芯片实现降压转换供电,通过pwm控制rds5160舵机14,实现闭环位置控制,具有低功耗,抗干扰的特点,其作用是主控制器,负责各硬件模型的集中控制,软件程序的编译运行,继电器板8采用jqc-3ff 5v双路继电器模块,低电平触发,主要作用是驱动控制负载风扇19与人体红外探测头10 的照明;继电器板8的一侧安装有颞肌检测板9,颞肌检测板9的一侧设置有人体红外探测头10,人体红外探测头10的一侧安装有颞肌检测探头11,颞肌检测板9采用高灵敏sw-18010p检测板,工作电压3.3v,具有检测灵敏,阈值可调的特点,主要作用是将颞肌振动信号输入
单片机6,人体红外探测头 10采用hc-sr501型进口探头,工作电压5v,具有灵敏度高耗电低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是检测红外物体和人员,提醒防疫人员注意,也可发光,作为移动检测报警点使用;人体红外探测头10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 12固定连接于头盔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板12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舵机 14,固定板1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螺钉13,且第一螺钉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舵机14的内部,固定板12用于舵机14的安装,舵机14采用rds5160舵机,功率大,过载能力强,其作用是控制风扇19位置,实现送风、吹扫、收起功能,是本发明的核心执行元件,其控制算法是闭环位置控制,第一螺钉13用于固定固定板12、舵机14;舵机14的顶端设置有支架16,支架16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固定连接于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块15、支架16便于舵机14控制风扇19的位置;支架16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架17,安装架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钉18,且第二螺钉1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 16的内部,安装架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9,安装架17用于风扇19 的安装,第二螺钉18用于固定支架16、安装架17;电源盒3的顶端安装有电源插头2,单片机6的底端设置有oled显示屏7,电源插头2采用两相14 号塑料插头,作用是在不使用时切断电源,增加电池寿命,可以直接给头盔电池组充电,方便使用,oled显示屏7,采用0.96寸128*64iic链接方式,主要作用是显示系统输出信息,便于掌握程序运行状态,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电源盒3的内部设置有降压模块20,且降压模块20通过信号线连接于单片机 6,降压模块20采用24转5v降压芯片,实现供电电源降压给单片机6供电。
22.工作原理:本发明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遥控控制模式,此时颞肌控制无效,在遥控控制模式下,遥控接收板5的两个遥控通道实现舵机14的两个方向上微调动作,一个遥控通道负责人体红外探测头10的照明开关切换,另一个遥控通道负责风扇19开关切换,风扇19与人体红外探测头10的输出通过5v继电器板8实现控制,其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有效,遥控控制模式相当于调试模式,另一种为颞肌控制模式,此时遥控操作依然有效,4通道遥控器分别控制舵机14的三个工作状态,即低位送风、中位吹扫、高位收起模式,在中位吹扫位置上,风扇19通过第四个遥控通道实现切换控制,在颞肌控制模式下,颞肌检测探头11、颞肌检测板9通过对动作信号的识别,计数累加,顺序切换舵机14的三种工作模式,此时遥控控制信号同时有效,两种模式靠按钮开关4循环切换,人体红外探测头10可以实现人员出现在头盔前方报警提示,提醒防疫人员注意,也可通过编程加入联动提醒动作,系统默认采用继电器板8动作,照明开启进行提示,在头盔放置在桌上同样有效,可满足多种用途使用,系统软件开发采用arm ceilμvision v5.25.2.0平台,基于c语言编译,系统通过执行函数的返回值进行判断,设置软件陷阱,对程序执行的异常情况给出故障代码,通过i2c串行通信,输出到oled显示屏7 上,便于故障判断与处理,正常无故障状态下,oled显示屏7可以显示舵机 14的位置,以及数字量输出给定,其中,头盔本体1作为载体安装其余零件,电源插头2在不使用头盔时切断电源,增加电池寿命,也可以直接给头盔电池组充电,电源盒3用于提供能源,单片机6负责各硬件模型的集中控制以及软件程序的编译运行,固定板12、第一螺钉13用于舵机14的安装,固定块15、支架16便于舵机14控制风扇19的位置,安装架17用于风扇19的安装,第二螺钉18用于固定支架16、安装架17,降压模块20实现供电电源降压后给单片机6供电。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