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39483发布日期:2022-10-26 02:4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羽绒填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羽绒面料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羽绒均匀填充到面料内层布料中,进而使得面料的质量得到保证,进而使得面料的保暖效果得到保障,在整个填充过程中,常因充绒风机风力太大导致羽绒分布不均出现跑绒现象,因此需要对羽绒面料进行分隔填充;
3.现有技术的填充结构在对羽绒面料进行填充处理时,通过充绒风机配合输风管将存料箱内部的羽绒吹入羽绒面料内部,在填充的同时,使用缝纫设备驱动缝针对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进行封口,在工作中会充进大量空气,使羽绒面料鼓胀,导致一部分羽绒会在气体膨胀的作用下出现跑绒现象,因此,常出现羽绒面料的各方格里的羽绒不均匀的情况。
4.为此,提出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包括底座和存料箱,所述存料箱的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填充机构,所述填充机构包括输风管和用于安装输风管的充绒风机,所述输风管远离充绒风机的一端设有分风座,所述分风座表面对称设有若干充绒管,相邻所述充绒管之间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与分风座的一侧连接;
8.所述存料箱底部设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导绒斗、输送电机、与输送电机连接的螺旋杆和用于安装螺旋杆的输绒管与固定架,所述输送电机安装于输绒管外表面,所述输风管与输绒管连通。
9.优选的,所述螺旋杆的底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表面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内壁面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顶端与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机构包括支柱和支撑座,所述支柱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面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设有撑口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真空泵,所述支撑座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对称设有若干吸附头,所述吸附头的一端设有吸气罩,所述吸气罩横截面呈梯形。
11.优选的,所述撑口板的一侧依次设有弧形板、固定板、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与固定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远离存料箱的一侧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针座,所述针座的底部设有若干缝针。
13.一种利用上述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进行羽绒填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将待填充的羽绒面料放置在输送带的表面,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输送带移动,对输送带表面的羽绒面料进行输送,同时将羽绒通过进料斗分批次不间断的投放入存料箱内部,在羽绒掉落至输风管内前启动充绒风机,由充绒风机将外界空气吹入输风管内部;
15.(2)由真空泵向内吸气,通过吸附头及吸气罩对输送带输送过来的羽绒面料的开口处进行吸附,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张开,启动电动推杆带动撑口板在固定座的内部进行移动,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完全张开;
16.(3)推动支柱,带动撑口板在底座的顶部进行移动,在支撑座处将羽绒面料的充绒口撑开,随着支柱不断移动带动羽绒面料进行移动,将羽绒面料的充绒口对准充绒管的出口端;
17.(4)螺旋杆在输绒管的内部进行转动,对存料箱内部的羽绒进行输送,分风座可以促使输风管输送夹带羽绒的空气进行分流输送,再从充绒管的出口端吹出,使羽绒处于均匀填充的状态下,对羽绒面料的内部进行分隔填充;
18.(5)当填充完成后,启动气缸带动针座在支架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缝针接触到羽绒面料的充绒处,通过缝针对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进行缝合。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通过设置填充机构,通过分风座的分流促使输风管输送的空气进行多管输送,使羽绒处于均匀填充的状态,进而对羽绒面料的内胆进行分隔填充,实现对羽绒面料的充绒操作,减少羽绒面料局部一次性充进大量空气造成的羽绒面料局部鼓胀现象,防止羽绒面料膨胀处形成堆积,避免出现跑绒现象,避免羽绒面料各方格里的羽绒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整个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填充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输料机构剖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撑口机构支柱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撑口机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26.图6和图7为本发明的缝针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2、存料箱;21、进料斗;3、填充机构;31、充绒风机;32、输风管;33、分风座;34、充绒管;35、分隔板;4、输料机构;41、导绒斗;42、输绒管; 43、固定架;44、螺旋杆;441、从动轮;442、传动带;443、主动轮;45、输送电机;5、撑口机构;51、支柱;52、固定座;53、电动推杆;54、撑口板;541、弧形板;542、固定板;543、连接杆;544、支撑板;55、支撑座;56、真空泵;57、吸附头;571、吸气罩;6、输送带;7、驱动电机;8、支架;9、气缸;10、针座;11、缝针。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填充结构在对羽绒面料进行填充处理时,通过充绒风机31配合输风管32将存料箱2内部的羽绒吹入羽绒面料内部,在填充的同时,使用缝纫设备驱动缝针11对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进行封口,在工作中,由于会充进大量空气,使羽绒面料鼓胀,导致一部分羽绒会在气体膨胀的作用下出现跑绒现象,因此,常出现羽绒面料的各方格里的羽绒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3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1.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2.一种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1和存料箱2,所述存料箱2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填充机构3,所述填充机构 3包括输风管32和用于安装输风管32的充绒风机31,所述输风管32远离充绒风机31的一端设有分风座33,所述分风座33表面对称设有若干充绒管34,相邻所述充绒管34之间设有分隔板35,所述分隔板35的一侧与分风座33的一侧连接;
33.所述存料箱2底部设有输料机构4,所述输料机构4包括导绒斗41、输送电机45、与输送电机45连接的螺旋杆44和用于安装螺旋杆44的输绒管42与固定架43,所述输送电机45安装于输绒管42外表面,所述输风管32与输绒管42连通。
34.本实施例防跑绒羽绒服内胆羽绒填充装置进行羽绒填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1)将待填充的羽绒面料放置在输送带6的表面,启动驱动电机7带动输送带6移动,对输送带6表面的羽绒面料进行输送,同时将羽绒通过进料斗21分批次不间断的投放入存料箱2内部,在羽绒掉落至输风管32内前启动充绒风机31,由充绒风机31将外界空气吹入输风管32内部;
36.(2)由真空泵56向内吸气,通过吸附头57及吸气罩571对输送带6输送过来的羽绒面料的开口处进行吸附,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张开,启动电动推杆53带动撑口板 54在固定座52的内部进行移动,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完全张开;
37.(3)推动支柱51,带动撑口板54在底座1的顶部进行移动,在支撑座55处将羽绒面料的充绒口撑开,随着支柱51不断移动带动羽绒面料进行移动,将羽绒面料的充绒口对准充绒管34的出口端;
38.(4)螺旋杆44在输绒管42的内部进行转动,对存料箱2内部的羽绒进行输送,分风座33可以促使输风管32输送夹带羽绒的空气进行分流输送,再从充绒管34的出口端吹出,使羽绒处于均匀填充的状态下,对羽绒面料的内部进行分隔填充;
39.(5)当填充完成后,启动气缸9带动针座10在支架8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缝针11接触到羽绒面料的充绒处,通过缝针11对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进行缝合。
40.工作时,将羽绒通过进料斗21分批次不间断的投放入存料箱2内部,通过启动输送电机45,由输送电机45带动螺旋杆44在输绒管42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对存料箱2内部的羽绒进行输送,通过导绒斗41的设置,可以实现使得存料箱2内部的羽绒聚集在一起,便于对
羽绒进行输送,在羽绒掉落至输风管32前启动充绒风机31,由充绒风机31将外界空气吹入输风管32内部,由于负压原因会将羽绒吹入输风管32,通过分风座33的设置,可以实现促使输风管32输送夹带羽绒的空气进行分流输送,再从充绒管34的出口端吹出,使羽绒处于均匀填充的状态,进而对羽绒面料的内胆进行分隔填充,实现对羽绒面料的充绒操作,减少羽绒面料局部一次性充进大量空气造成的羽绒面料局部鼓胀现象,防止羽绒面料膨胀处形成堆积,避免出现跑绒现象,避免羽绒面料各方格里的羽绒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整个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41.如图3所示,所述螺旋杆44的底端设有从动轮441,所述从动轮441的表面设有传动带442,所述传动带442的内壁面设有主动轮443,所述主动轮443的顶端与输送电机45 的输出端连接。
42.本发明通过将主动轮443安装在输送电机45的输出端,由输送电机45通过主动轮443 带动传动带44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44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杆44在输绒管 42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对输绒管42内部的羽绒进行输送,保证对羽绒输送工作流畅性。
43.如图与图1、图4、图5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撑口机构5,所述撑口机构5包括支柱51和支撑座55,所述支柱5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52,所述固定座52的内壁面设有电动推杆53,所述电动推杆53的另一端设有撑口板54,所述支撑座55的顶部设有真空泵56,所述支撑座55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对称设有若干吸附头57,所述吸附头57的一端设有吸气罩571,所述吸气罩571横截面呈梯形。
44.工作时,通过启动真空泵56,由真空泵56通过吸附头57对输送带6输送过来的羽绒面料的开口处进行吸附,利用吸气罩571扩大吸附面,从而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张开,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3带动撑口板54在固定座52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完全张开,并且能够根据使用需求灵活的调节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的张开大小,便于进行接下来的羽绒填充工作,减少人工撑口的劳动强度,提高对羽绒面料填充的工作效率。
45.如图4所示,所述撑口板54的一侧依次设有弧形板541、固定板542、连接杆543和支撑板544,所述支撑板544的一侧与固定座52连接。
46.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弧形板541,可以对羽绒面料开口处的边角进行撑起,防止撑口板 54撑起过多的布料造成羽绒面料填充不充分的情况,并且弧形板541会随着撑口板54的升降进行移动,当弧形板541的顶端接触到固定板542时,通过连接杆543和支撑板544 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弧形板541和固定板542之间的羽绒面料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羽绒面料的充绒口一直处于撑开状态,防止因充绒过程中羽绒重量过大下压羽绒面料从撑口板54 表面滑落。
47.如图1与图6所示,所述底座1顶部远离存料箱2的一侧设有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 6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7,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顶部设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设有针座10,所述针座10的底部设有若干缝针11。
48.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带6,通过启动驱动电机7带动输送带6在底座1的顶部进行转动,从而对输送带6表面的羽绒面料进行输送,当填充完成后,启动气缸9带动针座10 在支架8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缝针11接触到羽绒面料的充绒处,通过缝针11对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进行缝合,可以有效的防止羽绒从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脱出掉落在底座1上到处飘散,
避免被操作人员吸入,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
49.使用方法: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待填充的羽绒面料放置在输送带6的表面,通过启动驱动电机7带动输送带6在底座1的顶部进行转动,从而对输送带6表面的羽绒面料进行输送,启动真空泵56,由真空泵56通过吸附头57对输送带6输送过来的羽绒面料的开口处进行吸附,从而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张开,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3带动撑口板54在固定座52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将羽绒面料的内外层布料完全张开,通过设置的弧形板541,可以对羽绒面料开口处的边角进行撑起,弧形板541会随着撑口板54的升降进行移动,当弧形板541的顶端接触到固定板542时,通过连接杆543和支撑板544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弧形板541和固定板542之间的羽绒面料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移动轮在滑轨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支柱51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撑口板54在底座1的顶部进行移动,可以实现在支撑座55处将羽绒面料的充绒口撑开,随着支柱51不断移动带动羽绒面料进行移动,从而将羽绒面料的充绒口对准充绒管34的出口端,将羽绒通过进料斗 21分批次不间断的投放入存料箱2内部,在羽绒掉落至输风管32内前启动充绒风机31,由充绒风机31将外界空气吹入输风管32内部,由于负压原因会将羽绒吹入输风管32,通过启动输送电机45,由输送电机45通过主动轮443带动传动带44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44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杆44在输绒管42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对存料箱2 内部的羽绒进行输送,通过分风座33可以实现促使输风管32输送夹带羽绒的空气进行分流输送,再从充绒管34的出口端吹出,使羽绒处于均匀填充的状态下,进而对羽绒面料的内部进行分隔填充,实现对羽绒面料的充绒操作,当填充完成后,启动气缸9带动针座 10在支架8的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缝针11接触到羽绒面料的充绒处,通过缝针11对羽绒面料的充绒处进行缝合,减少羽绒面料局部一次性充进大量空气,使羽绒面料局部造成鼓胀,防止羽绒面料膨胀处造成堆积,避免出现跑绒现象,不会出现羽绒面料的各方格里的羽绒不均匀,整个过程更加高效便捷。
50.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5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