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9600发布日期:2023-03-08 15:4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腕戴设备,如手表或手环等,其表壳与表带之间通常采用销轴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由于销轴拆卸困难,导致表带不易拆卸,不便于更换表带。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表带拆卸的腕戴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其表带方便拆装。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表壳和表带,所述表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腕戴设备还包括:
7.连接件,与所述表带连接,并设于所述凹槽内;
8.表带压件,设有推拉部,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表壳,以伸入或退出所述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表带的侧部的方向;
9.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表带压件和所述表壳之间,当所述推拉部非受外力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使所述表带压件压紧所述连接件,当所述推拉部受到外力作用,使所述表带压件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所述表带压件松开所述连接件。
10.可选地,所述表壳设有燕尾槽,所述表带压件设有与所述燕尾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凸台。
11.可选地,所述表壳设有第一卡扣,所述表带压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限位的第二卡扣,以防止所述表带压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脱离所述表壳。
12.可选地,所述推拉部为设于所述表带压件顶部的凸起部。
13.可选地,所述表壳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限位槽。
1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嵌设于所述表带内。
1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表壳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槽。
16.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有限位台阶,所述表带压件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台阶配合限位的第三凸台。
17.可选地,所述表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表耳,所述表耳倾斜设置,所述凹槽设于所述表耳,所述凹槽包括用于设置所述连接件的夹持槽部和用于承托所述表带的承托槽部,所述承托槽部自所述夹持槽部朝所述表带的长度方向延长。
18.可选地,对应单个所述凹槽的所述表带压件和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单个所述表带压件和单个所述弹性件形成一个弹性组件,对应单个所述凹槽)的两个所述弹
性组件相对设置,以利用两个所述表带压件夹紧所述连接件。
19.本发明提供的腕戴设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表带压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压紧连接件,实现连接件与表壳的固定,也即,实现表带与表壳的固定。当需要拆卸表带时,沿第一方向对推拉部施加外力,使表带压件压缩弹性件,进而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表带压件松开连接件,因此,可将表带连同连接件一起从表壳的凹槽内取出,实现表带的拆卸。当组装表带和表壳时,沿第一方向对推拉部施加外力,使表带压件压缩弹性件,进而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表带压件退出凹槽,以让位连接件的安装,从而可将连接件放入表壳的凹槽内;然后,再松开推拉部,使表带压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压紧连接件,进而实现表带与表壳的组装。
20.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利用表带压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压紧连接件,实现表带与表壳的固定,拆装表带时,只需要沿第一方向对推拉部施加外力,使表带压件压缩弹性件,即可实现表带的安装和拆卸,可见,该腕戴设备的表带拆装方便,便于更换表带;另外,通过夹持连接件的方式实现表带的固定,一方面可通过提高连接件的结构强度确保表带固定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夹持方式,不易使连接件和表带损坏;再者,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快拆键,靠零件的弹性变形实现表带拆卸的,这种拆卸方式,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零件的损坏,耐用性差,而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实现表带固定,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表带变形等,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腕戴设备的爆炸图;
23.图2为表带压件压紧连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表带压件松开连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表壳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表带压件与表壳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29.图8为表带与连接件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6的剖视图。
31.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32.1为表壳、11为表耳、111为凹槽、112为燕尾槽、113为第一卡扣、114为第一限位槽、115为第二限位槽、2为表带、3为连接件、31为嵌入部、32为第二凸台、33为限位台阶、4为表带压件、41为推拉部、42为第一凸台、43为第二卡扣、44为第三凸台、5为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其表带方便拆装。
35.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表壳1、表带2、连接件3、表带压件4和弹性件5,表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111;连接件3与表带2连接,且连接件3设于凹槽111内;表带压件4设有推拉部41,且表带压件4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表壳1,以伸入或退出凹槽111,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表带2的侧部的方向;弹性件5连接于表带压件4和表壳1之间,当推拉部41非受外力时,弹性件5的弹性力使表带压件4压紧连接件3,当推拉部41受到外力作用,使表带压件4压缩弹性件5时,表带压件4松开连接件3。
36.也就是说,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如图2所示,表带压件4在弹性件5的弹性力作用下,压紧连接件3,实现连接件3与表壳1的固定,也即,实现表带2与表壳1的固定。当需要拆卸表带2时,沿第一方向对推拉部41施加外力,使表带压件4压缩弹性件5,进而使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表带压件4松开连接件3,因此,可将表带2连同连接件3一起从表壳1的凹槽111内取出,实现表带2的拆卸。
37.当组装表带2和表壳1时,沿第一方向对推拉部41施加外力,使表带压件4压缩弹性件5,进而使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表带压件4退出凹槽111,以让位连接件3的安装,从而可将连接件3放入表壳1的凹槽111内;然后,再松开推拉部41,使表带压件4在弹性件5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压紧连接件3,进而实现表带2与表壳1的组装。
38.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利用表带压件4在弹性件5的弹性力作用下压紧连接件3,实现表带2与表壳1的固定,拆装表带2时,只需要沿第一方向对推拉部41施加外力,使表带压件4压缩弹性件5,即可实现表带2的安装和拆卸,可见,该腕戴设备的表带2拆装方便,便于更换表带2;另外,通过夹持连接件3的方式实现表带2的固定,一方面可通过提高连接件3的结构强度确保表带2固定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夹持方式,不易使连接件3和表带2损坏;再者,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快拆键,靠零件的弹性变形实现表带拆卸的,这种拆卸方式,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零件的损坏,耐用性差,而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实现表带2固定,可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表带2变形等,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表带压件4在表壳1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确保表带压件4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表壳1即可。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1设有燕尾槽112(如图4所示),表带压件4设有与燕尾槽112滑动配合的第一凸台42(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台42与燕尾槽112的相对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以确保表带压件4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另外,燕尾槽112对第一凸台42还具有沿第二方向的限位作用,第二方向为垂直于表壳1顶面的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与表壳1顶面具有预设夹角,以防止表带压件4沿第二方向脱离表壳1。
41.为了便于理解,如图4所示,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
4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1设有第一卡扣113(如图4所示),表带压件4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扣113配合限位的第二卡扣43(如图5所示),以防止表带压件4沿第一方向脱离表壳1。
43.也就是说,组装时,通过使第二卡扣43弹性变形,实现第二卡扣43与第一卡扣113
的卡合,从而使表带压件4装入表壳1。第一卡扣113和第二卡扣43卡合后,表带压件4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当表带压件4沿第一方向朝弹性件5的伸长方向移动到最大位置时,在第一卡扣113的机械限位下,可实现对第二卡扣43的止挡限位,因此,可防止表带压件4在弹性件5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脱离表壳1。
44.请参考图6和7,为了便于对推拉部41施加外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部41为设于表带压件4顶部的凸起部。也就是说,推拉部41凸出于表带压件4顶部,在对推拉部41施加外力时,通过推动该凸起部,即可带动表带压件4沿第一方向移动,方便人手对推拉部41施加外力,使得操作方便。
45.另外,为了便于对弹性件5进行限位,确保弹性件5伸缩方向的正确性,防止弹性件5倾斜等,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1设有用于容置弹性件5的第一限位槽114。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5伸长时,可以部分设于第一限位槽114内,当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时,可刚好缩进第一限位槽114内,此时,表带压件4与第一限位槽114的端面贴合,有利于确保表带压件4的稳定性。
4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对弹性件5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为弹簧。
47.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对连接件3与表带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包括嵌入部31,嵌入部31嵌设于表带2内(如图8和9所示)。也即,本实施例通过使嵌入部31嵌设于表带2内,实现连接件3与表带2的连接,避免在表带2上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方便连接件3与表带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嵌入部31可以在表带2成型过程中直接嵌设于表带2内。
48.为了提升连接件3与表壳1固定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32(如图8所示),表壳1设有用于与第二凸台32配合限位的第二限位槽115(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将连接件3放入表壳1的凹槽111内时,使第二凸台32放入第二限位槽115,利用第二限位槽115对连接件3进行限位,实现表带2沿第三方向的定位,第三方向为沿表带2的长度方向(如图4所示,第三方向为y轴方向),防止表带2沿第三方向脱离表壳1。
4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顶部设有限位台阶33(如图8所示),表带压件4设有用于与限位台阶33配合限位的第三凸台44(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连接件3和表带压件4组装后,第三凸台44与限位台阶33配合限位,以利用表带压件4限制连接件3沿第二方向的位置,防止连接件3从表壳1的顶部脱出。上文已对第二方向进行限定。
50.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对表壳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为了佩戴舒适,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表耳11,表耳11倾斜设置,凹槽111设于表耳11,凹槽包括用于设置连接件3的夹持槽部和用于承托表带2的承托槽部,承托槽部自夹持槽部朝表带2的长度方向延长。可以理解的是,表耳11沿着表壳1的端部朝下倾斜设置,这有利于贴合人体手腕,使佩戴舒适。另外,将凹槽111设于表耳11,对应地,表带压件4和弹性件5也设于表耳11,避免对表壳1的其它功能件造成影响,也可防止表壳1本身结构过大。进一步地,凹槽111包括夹持槽部和承托槽部,也即,连接件3设于夹持槽部,表带2靠近连接件3的部分设于承托槽部,以利用表耳11对表带2起到承托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夹持槽部的槽壁对表带2靠近连接件3的侧部进行限位,有利于提升表带2固定的稳定性。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表带压件4和弹性件5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考虑到对表带2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单个凹槽111的表带压件4和弹性件5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单个表带压件4和单个弹性件5形成一个弹性组件,对应单个凹槽111的两个弹性组件相对设置,以利用两个表带压件4夹紧连接件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利用两个表带压件4夹紧连接件3,也即,连接件3分别朝向表带压件4的两侧均具有挤压力,使得连接件3受力更均衡,固定的更可靠。
52.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应单个凹槽111的表带压件4和弹性件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也即,表带压件4和弹性件5形成一个弹性组件,利用表带压件4压紧连接件3的一侧,连接件3背离该表带压件4的另一侧则与凹槽111的槽壁贴合接触。
53.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5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5.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腕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