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5388发布日期:2022-06-07 20:2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盒。


背景技术:

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越来越多人患上近视,而角膜接触镜就是一种矫正近视的常用方法;角膜接触镜也称为隐形眼镜,角膜接触镜直接贴附在角膜的泪液层上,与人眼生理相容,以此达到视力矫正的目的;使用角膜接触镜时,还需要准备一个用于存放角膜接触镜的存放盒,但现有的存放盒只能用于存放角膜接触镜,功能太过单一。
3.为解决现有存放盒功能单一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9573616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隐形眼镜盒,主要由隐形眼镜壳体、太阳能电池、隐形眼镜存放凹槽、隐形眼镜存放盒、隐形眼镜取戴器存放槽、隐形眼镜取戴器、镜子、显示器、功能按钮、pcb电路板、震动器、蓄电池组成。具有电动清洁、存放、过期提醒功能的多功能太阳能隐形眼镜盒,解决了现有产品的功能单一化,隐形眼镜具有保质期,需要过期提醒和隐形眼镜护理液浸泡清洁无法清洁干净等问题。
4.上述专利中,隐形眼镜存放盒内会添加护理液,通过护理液能够对隐形眼镜起到消毒、清洗和保湿的作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护理液会被隐形眼镜吸收,还有一部分护理液会蒸发,进而导致护理液逐渐减少,造成护理液不能完全淹没隐形眼镜;当护理液不能完全淹没隐形眼镜时,且未被使用者发现,隐形眼镜未被淹没的一部分容易直接与空气接触,进而容易滋生细菌感染隐形眼镜;并且,还会使隐形眼镜未被淹没的一部分含水量降低,一方面影响隐形眼镜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佩戴含水量偏低的隐形眼镜会造成眼睛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护理液不能完全淹没隐形眼镜时,使用者不能直接发现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盖体盖合在盒体上,盒体内开有用于放置角膜接触镜的凹槽,盒体上设有提示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检测凹槽内护理液的液面高度是否达到淹没高度,淹没高度大于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内的高度,当凹槽内护理液的液面高度小于角膜接触镜的高度时,控制电路控制提示器进行提示。
7.基础方案的优点:
8.本方案淹没高度为凹槽内护理液完全淹没角膜接触镜的液面高度,且淹没高度大于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内的高度。
9.1、本方案在凹槽内添加足量的护理液,角膜接触镜放入凹槽内,使得护理液完全淹没角膜接触镜;由于一部分护理液会被角膜接触镜吸收,还有一部分护理液会蒸发,进而导致护理液逐渐减少;当凹槽内护理液的液面高度小于角膜接触镜的高度时,控制电路控
制提示器工作,通过提示器提醒使用者需要添加护理液;相较于中国专利cn209573616u,本方案通过提示器的提示能够及时提醒使用者增添护理液,有助于凹槽内护理液能够及时被补充至完全淹没角膜接触镜,进而避免了角膜接触镜因暴露在空气中而造成的细菌感染,也保证了角膜接触镜能够始终保持湿润,一方面能够延长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湿润的角膜接触镜还能保证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感。
10.2、本方案如果凹槽内护理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淹没高度,此时凹槽内的护理液完全淹没角膜接触镜,控制电路控制提示器不工作,即不需要增添护理液。
11.3、本方案将角膜接触镜放入凹槽后,还能通过盖体盖合在盒体上,以此密封凹槽,进而对角膜接触镜起到密封保护作用。
12.4、本方案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实用性强。
13.进一步,控制电路设置于盒体内,且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电阻,电源、电阻与提示器串联,提示器上并联有两个金属端;还包括连通器,连通器与凹槽相通,两个金属端均设置于连通器远离凹槽一端的内壁上。
14.通过上述设置,由于一部分护理液会被角膜接触镜吸收,还有一部分护理液会蒸发,进而导致护理液逐渐减少,使得连通器内的液面高度和凹槽内的液面高度同时降低;当连通器内的护理液液面位于两个金属端的下方时,即连通器内的护理液未与两个金属端接触,且此时凹槽内的护理液液面高度小于角膜接触镜的高度;由于没有护理液导电连通两个金属端,因此形成断路,使得提示器工作,以此提醒使用者需要添加护理液。
15.进一步,凹槽与连通器的连通处设有第一滤网。
16.通过上述设置,角膜接触镜位于护理液内,使得角膜接触镜上的杂质掉落至凹槽的底部,通过第一滤网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堵塞连通器。
17.进一步,第一滤网呈柱状,且第一滤网的顶部为弧形面,第一滤网位于凹槽的中部。
18.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角膜接触镜有不同尺寸,使得角膜接触镜的矢高也不同;角膜接触镜放在第一滤网上时,角膜接触镜的凸起部分朝上,以此能够保证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内同一高度,进而保证凹槽内护理液能够完全淹没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适用性强。
19.进一步,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滤网,且第二滤网覆盖凹槽与连通器的连通处。
20.通过上述设置,角膜接触镜位于护理液内,使得角膜接触镜上的杂质掉落至凹槽的底部,通过第二滤网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堵塞连通器。
21.进一步,第二滤网呈柱状,且第二滤网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二滤网的顶部为弧形面,第二滤网位于凹槽的中部。
22.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角膜接触镜有不同尺寸,使得角膜接触镜的矢高也不同;角膜接触镜放在第二滤网上时,角膜接触镜的凸起部分朝上,以此能够保证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内同一高度,进而保证凹槽内护理液能够完全淹没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适用性强。
23.此外,由于第二滤网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第二滤网与角膜接触镜接触更充分,对角膜接触镜起到限位的作用。
24.进一步,盖体的一端与盒体铰接,盖体的另一端与盒体可拆卸连接。
25.通过上述设置,存取角膜接触镜时,转动盖体,使得盖体与盒体连接或分离。
26.进一步,盖体远离盒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盒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27.通过上述设置,带动盖体向盒体的方向转动,使得盖体与盒体相贴,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吸,以此实现盖体与盒体的连接,进而通过盖体对凹槽进行密封处理。
28.进一步,盒体上设有储物槽,且储物槽内放置有镊子和吸棒。
29.通过上述设置,使用者通过镊子将使用者眼内的角膜接触镜取下;使用者通过吸棒取出凹槽内的角膜接触镜。
30.进一步,提示器为提示灯。
31.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提示灯的亮起和熄灭,便于使用者更直观的知道凹槽内的消毒液是否完全淹没角膜接触镜。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实施例一主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33.图2为图1中盒体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34.图3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实施例二中盒体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盖体10、第一磁铁11、盒体20、第二磁铁21、凹槽22、连通器23、提示器24、第一滤网25、第二滤网26。
38.实施例一
39.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提醒添加护理液的角膜接触镜盒,包括盒体20和盖体10,盖体10盖合在盒体20上,具体是:盖体10的一端与盒体20铰接,盖体10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磁铁11,盒体20上固接有用于与第一磁铁11相吸的第二磁铁21。
40.盒体20上开有两个凹槽22,盒体20内开有两个连通器23,一个凹槽22与一个连通器23相通;盒体20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提示器24,提示器24为提示灯。
41.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检测凹槽22内护理液的液面高度是否达到淹没高度,淹没高度大于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22内的高度,当凹槽22内护理液的液面高度小于角膜接触镜的高度时,控制电路控制提示器24进行提示。控制电路设置于盒体20内,且不会直接触护理液的位置;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电阻,电源、电阻与提示器24串联,提示器24上并联有两个金属端,且两个金属端分别设置于连通器23远离凹槽22一端的两侧,两个金属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个金属端的高度均与淹没高度一致;并且,金属端与连通器23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层,且密封层绝缘。
42.凹槽22与连通器23的连通处固接有第一滤网25,第一滤网25呈柱状,且第一滤网25的顶部为弧形面,第一滤网25位于凹槽22的中部。
43.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44.向凹槽22内添加足量的护理液,将角膜接触镜放入凹槽22内,且角膜接触镜与第一滤网25的顶部相贴,使得护理液完全淹没角膜接触镜,即护理液的液面高度大于此时角膜接触镜的高度,此时护理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淹没高度;通过护理液对角膜接触镜起到消毒、清洗和保湿的作用;再带动盖体10向盒体20的方向转动,使得盖体10与盒体20相贴,且第一磁铁11与第二磁铁21相吸,以此实现盖体10与盒体20的连接,进而通过盖体10对凹槽22进行密封处理。
45.由于连通器23与凹槽22相通,使得连通器23内的护理液液面高度与凹槽22内的护理液液面高度一致,即此时护理液的液面高度大于角膜接触镜的高度,且护理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淹没高度;并且,此时连通器23内的护理液液面位于两个金属端的上方,即连通器23内的护理液完全淹没两个金属端;由于护理液导电连通两个金属端,因此形成对提示器24的短路,提示器24不工作。
46.由于一部分护理液会被角膜接触镜吸收,还有一部分护理液会蒸发,进而导致护理液逐渐减少,使得连通器23内的液面高度和凹槽22内的液面高度同时降低;当连通器23内的护理液液面位于两个金属端的下方时,即连通器23内的护理液未与两个金属端接触,且此时凹槽22内的护理液液面高度小于角膜接触镜的高度;由于没有护理液导电连通两个金属端,进而没有让指示器被短路,使得提示器24工作,即提示器24亮起,以此提醒使用者需要添加护理液。
47.此外,由于角膜接触镜有不同尺寸,使得角膜接触镜的矢高也不同;角膜接触镜放在第一滤网25上时,角膜接触镜的凸起部分朝上,以此能够保证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22内同一高度,进而保证凹槽22内护理液能够完全淹没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适用性强;并且,角膜接触镜位于护理液内,使得角膜接触镜上的杂质掉落至凹槽22的底部,通过第一滤网25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堵塞连通器23。
48.本实施例中,盒体20上开有储物槽,且储物槽内放置有镊子和吸棒,且镊子和吸棒均为硅胶材料;使用者通过镊子将使用者眼内的角膜接触镜取下;使用者通过吸棒取出凹槽22内的角膜接触镜。
49.实施例二
50.基本如附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凹槽22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滤网26,且第二滤网26覆盖凹槽22与连通器23的连通处;第二滤网26呈柱状,且第二滤网26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二滤网26的顶部为弧形面,第二滤网26位于凹槽22的中部。
5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52.由于角膜接触镜有不同尺寸,使得角膜接触镜的矢高也不同;角膜接触镜放在第二滤网26上时,角膜接触镜的凸起部分朝上,以此能够保证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位于凹槽22内同一高度,进而保证凹槽22内护理液能够完全淹没不同尺寸的角膜接触镜,适用性强;并且,角膜接触镜位于护理液内,使得角膜接触镜上的杂质掉落至凹槽22的底部,通过第二滤网26能够对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堵塞连通器23。
53.此外,由于第二滤网26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第二滤网26与角膜接触镜接触更充分,对角膜接触镜起到限位的作用。
5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