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生产行业,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洗涤手套。
背景技术:2.手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业生产中或者其他特殊的领域里需要用来防护时常见的防护用品,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常用到的防烫手套、防电击手套和洗涤用手套、其中洗涤用手套也是生活中常备的防护用品,现有的洗涤用手套大多由橡胶制成,具有防水作用,可以避免双手因长期接触清洗溶剂出现手面老化现象,在寒冷季也可以让手免受凉水的轻微冻伤,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提高,洗涤手套上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在手套表面上设置洗涤布方便手套同时可以对工业用具或者生活用具进行清洗,但是现有的洗涤手套在使用时不够灵活方便,比如清洗瓷器类的工业用具时,因为手套与工业用具的接触面上的清洗层有的是采用的无纺绒布材质,这样清洗时清洁布上水渍会渗到物品上,如果在面对油污渍较多或者粘物较多的物品用具时会导致清洗的不够全面,因此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全面,使用方便的洗涤手套。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手臂加长体,所述手套本体与手臂加长体固定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设有第一手套接触面,所述第一手套接触面上设有清洗件,所述清洗件与所述第一手套接触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套接触面包括手指面位和手掌面位,所述清洗件固定连接于手指面位和手掌面位上。
5.优选的,所述清洗件包括多个单元清洗件,多个所述单元清洗件间隔排列分布于手指面上和手掌面上,形成一个清洗区块。所述清洗区块设有第一清洗区块和第二清洗区块,所述第一清洗区块设置于所述手指面位上。
6.优选的,所述第二清洗区块设置于手掌面位上,第二清洗区块包括圆周形清洗组件,所述圆周清洗组件设有多个,多个圆周形清洗组件按规则陈列分布于手掌面位上。
7.优选的,所述单元清洗件上设有连接底柱和清洗柱,所述清洗柱的体积小于连接底柱的面积,所述清洗柱与连接底柱一体成型设置。
8.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上还设有第二手套接触面,所述第二手套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防滑凸点,所述第一防滑凸点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防滑凸点间隔分布于第二手套接触面上。
9.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与手臂加长本体一体成型连接成一个加长手套体,加长手套体设有第一穿戴面和第二穿戴面,所述第一穿戴面包括所述手套本体。
10.优选的,所述加长手套体还设有第二穿戴面,所述第二穿戴面上设有第二防滑凸点,所述第二防滑凸点设有多个,多个第二防滑凸点间隔分布于第二穿戴面的整个层面上。
11.优选的,所述加长手套体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手指面位端加强筋和手臂加长体加强筋。
12.优选的,所述手指面位端加强筋设置于每个手指的侧端,且每个手指两侧端的加强筋可以连接成一条连接线,所述手臂加长体加强筋设置于手臂加长体的两个侧端上,所述手指面位端加强筋和手臂加长体加强筋可以连接为同一条连接线上的加强筋线。
13.优选的,所述手臂加长体的端口上设有凸出的三角位,所述三角位上开设有挂孔位。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涤手套,设置了第一手套穿戴面,第一手套穿戴面的手套本体上设置了清洗件,当面对油污或者粘物较多的工业用具时,可以较全面的对工业用具进行清洗,在保护手部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设计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15.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洗涤手套的第一手套接触面的平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洗涤手套的第二手套接触面平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洗涤手套的单元清洗件的平面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洗涤手套的第二穿戴面的平面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洗涤手套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21.图中:1、手套本体;11、第一手套接触面;12、手指面位;13、手掌面位;14、第二手套接触面;141、第一防滑凸点;2、手臂加长体;21、三角位;22、挂孔位;3、单元清洗件;31、第一清洗区块;32、第二清洗区块;33、圆周形清洗组件;34、连接底柱;35、清洗柱;4、第二穿戴面;41、第二防滑凸点;5、加强筋;51、手指面位端加强筋;52、手臂加长体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23.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文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和手臂加长体2,手套本体1与手臂加长体固定连接,手套本体上设有第一手套接触面11,第一手套接触面为手掌心的那一面,第一手套接触面11上设有清洗件,清洗件与第一手套接触面11固定连接,第一手套接触面11包括手指面位12和手掌面位13,清洗件固定连接于手指面位和手掌面位上,清洗件连接于手指面位和手掌面位上,就相当于手套本体的表面上的大部分面积是设置有清洗件的,加大了接触清洗的面积。
26.如图1-3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清洗件包括多个单元清洗件3,多个单元清洗件3间隔排列分布于手指面上和手掌面上,单元清洗件按规律间隔分布于第一手套接触面上,形成一个清洗区块。清洗区块设有第一清洗区块31和第二清洗区块32,第一清洗区块31设置于手指面位上,第一清洗区块就是设置在手指位上的多个单元清洗件,手指上的多个单元清洁件按照手指的直线特点,按竖线的结构并排分布在每个手指位上。
27.如图1-3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清洗区块32设置于手掌面位上,第二清洗区块32包括圆周形清洗组件33,圆周清洗组件33设有多个,多个圆周清洗组件按圆周规律陈列分布于手掌面位上,手掌面位上的多个单元清洗件的排列方式是不一样的,不同于手指位上的排列方式,第二清洗区块32由多个圆周形的清洗组件组成,多个单元清洗件按圆周形间隔设置成一圈圈半径逐渐变小的圆周清洗组件,然后多个圆周形的清洗组件再按从大到小的规则分布于手掌面位上。
28.如图3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单元清洗件3上设有连接底柱34和清洗柱35,清洗柱35的体积小于连接底柱的面积,清洗柱35与连接底柱34一体成型设置,清洗柱的形状比较接近尖头状的柱体,方便清洗工业用具时对用具上的粘物进行多面积摩擦刮落,可以清洗的比较彻底。
29.如图1-2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手套本体1上还设有第二手套接触面14,第二手套接触面14就是手套本体的手背那一面,第二手套接触面上设有第一防滑凸点141,第一防滑凸点14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防滑凸点间隔分布于第二手套接触面上,在手背那一面设置第一防滑凸点,当换一只手穿戴拿取待清洗的工业用具时,第一防滑凸点可以防止工业用具在手中滑落,保证拿取工业用具时稳定不易掉落。
30.如图1-2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手套本体1与手臂加长本体2一体成型连接成一个加长手套体,加长手套体设有第一穿戴面和第二穿戴面4,第一穿戴面包括所述手套本体,第一穿戴面是指手套的外表面,第二穿戴面4是指手套的内表面,即手套的内层面。
31.如图4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加长手套体设有第二穿戴面4,第二穿戴面4上设有第二防滑凸点41,第二防滑凸点41设有多个,多个第二防滑凸点间隔分布于第二穿戴面的整个层面上,当将手套本体的内层面翻过来使用时,在手套的内层面设置的第二防滑凸点41就可以增加与工业用具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比如面对瓷器类用具,第二防滑凸点可以防止接触面光滑,而且不翻过来使用时也可以防止内层面因为太光滑而与手面粘合,与手面粘合会不透气,穿戴时出现不舒适感。
32.如图5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加长手套体上还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包括手指面位端加强筋51和手臂加长体加强筋52,设置加强筋一方面加高了手套整体的厚度,具有定型作用,另一方面也防止了手套因为长期使用产生变形。
33.如图5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手指面位端加强筋51设置于每个手指的侧端,且每个手指两侧端的加强筋可以连接成一条连接线,手指面位端的加强筋相当于将手部本体的整体厚度加高了一点,具有定型加厚作用,当手臂加长体加强筋52设置于手臂加长体的两个侧端上,手指面位端加强筋51和手臂加长体加强筋可以连接为同一条连接线上的加强筋线,相当于在手套本体的侧部上形成了一条加强筋线,增加了手套整体的厚实,也有定型作用,还可以防止手套的变形。
34.如图1-2所示,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手臂加长体2的端口上设有凸出的三角
位21,三角位上开设有挂孔位22,挂孔位方便手套不使用时可以挂在挂钩上或其他用于收纳的收纳工具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手套的材质为耐高温的胶质手套,可以耐酸碱,在工业生产作业中,当需要拿取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或者较高温的物品用具时,还可以穿戴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套进行拿取,对手部进行防护。
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涤手套,设置了第一手套穿戴面,第一手套穿戴面的手套本体上设置了清洗件,当面对油污或者粘物较多的待工业用具时,可以较全面的对工业用具进行清洗,在保护手部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设计简单合理。
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