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组件以及具有升降组件的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3607发布日期:2022-08-06 04:5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组件以及具有升降组件的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组件以及具有升降组件的遮阳伞。


背景技术:

2.目前,户外遮阳伞又称遮阳伞是专门用于户外休闲遮阳的一种方便操作工具,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庭院、花园、小区门卫站岗等地方。但是,现有的户外遮阳伞一般伞体的高度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太阳的实时高度进行调整。此外,能够调整伞体高度的遮阳伞也是通过现有的伸缩杆来实现,即通过在伸缩杆的定位销来实现高度的调整,调整起来,由于伞体重量较重,调整时不能悬停,调整过程较为吃力,且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组件,其可通过驱动臂进行带动升降座上限位柱转动,限位柱可以在不同限位槽内进行悬停,高度调整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组件的遮阳伞,其可操作驱动臂实现伞体在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悬停,高度调整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升降组件,包括,
7.升降轨道,所述升降轨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限位槽在升降轨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
8.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安装于所述升降轨道内并可沿升降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升降座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卡接至其中一个限位槽内以使升降座与升降轨道连接;
9.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形成为驱动端,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形成为受力端,所述驱动端铰接于所述升降座上并与所述限位柱连接;受力端用于在受外力时带动所述驱动端转动,以使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脱离。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限位柱两端的连接片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驱动端并枢接于所述升降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臂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升降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铰接轴偏心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臂与所述升降座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所述弹性应力用于驱使驱动端靠近所述限位槽转动以使所述限位柱卡接在限位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片。
14.进一步地,同一侧的相邻两个限位槽以圆弧面衔接。
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齿槽。
1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两侧均枢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用于与所述升降轨道滑动配合。
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8.一种具有升降组件的遮阳伞,包括伞座、伞体以及所述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轨道与所述伞座固接,所述伞体与所述升降座连接。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进行升降操作时,升降座上的限位柱可以在驱动臂转动时,可以与限位槽脱离,升降座便可在升降轨道内上下运动,限位柱可以在驱动臂转动过程中,卡接或者退出限位槽,实现升降座在升降过程中悬停的效果,使得升降座高度调整更加方便,因而与升降座连接的伞体或者其他升降部件高度调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升降轨道;11、限位槽;20、升降座;21、限位柱;22、连接片;23、滚轮;30、驱动臂;31、驱动端;32、受力端;33、转轴;34、弹性部件;40、伞座;50、伞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轨道10、升降座20以及驱动臂30,在升降轨道10的两侧均设有多个限位槽11,上述多个限位槽11在升降轨道1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将升降座20安装于升降轨道10内,升降座20可沿升降轨道10的延伸方向运动,该升降座20上设有限位柱21,且该限位柱21可卡接至其中一个限位槽11内,以使升降座20与升降轨道10连接。
30.具体的是,上述驱动臂30的一端形成为驱动端31,而驱动臂30的另一端形成为受力端32,将驱动端31铰接于升降座20上,驱动端31可以与限位柱21连接,驱动端31可以受力端32用于在受外力时带动驱动端31转动,以使限位柱21与限位槽11脱离。
31.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时,可以在升降座20上连接待升
降的部件,然后将升降座20装配在升降轨道10内,在初始状态下,升降座20上的限位柱21可以卡接在升降轨道10的其中一个限位槽11内,升降座20便可在该限位槽11的高度进行悬停。
32.而在调整升降座20的高度时,升降座20上的限位柱21可以在驱动臂30转动时,可以与限位槽11脱离,升降座20便可在升降轨道10内上下运动,限位柱21可以在驱动臂30转动过程中,可以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11转动,从而卡接或者退出限位槽11,即可从其中一个限位槽11滑动至相邻的另一个限位槽11进行固定,实现升降座20在升降过程中悬停的效果,使得升降座20高度调整更加方便,因而与升降座20连接的伞体50或者其他升降部件高度调整更加方便。
33.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限位柱2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22,将限位柱21两端的连接片22通过铰接轴连接,且铰接轴穿过驱动端31并枢接于升降座20上,如此,限位柱21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片22与升降座20可转动连接,而连接片22可以加长限位柱21与升降座20之间的连接间隔,方便限位柱21相对升降座20转动,限位柱21转动过程中不会与升降座20造成干扰,使得限位柱21的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
34.需要说明的是,铰接轴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结构,通过螺栓的尾部依次穿过连接片22、升降座20、连接片22,此后,在螺栓的尾部螺接螺母或者螺帽等结构进行限位,装配方便。当然,铰接轴也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铆钉等结构来实现。
35.进一步地,上述驱动臂30可以通过转轴33铰接于升降座20上,将转轴33与铰接轴偏心设置。如此,在驱动臂30转动时,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可受外力,如人手施力在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上,带动驱动臂30的驱动端31转动,而驱动端31通过铰接轴与升降座20枢接,而铰接轴与转轴33偏心,因而驱动端31转动,便可带动上述通过铰接轴与驱动端31联动的限位柱21转动,不会出现干扰,且转动过程更加灵活。
36.进一步地,还可以是在驱动臂30与升降座20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34,该弹性部件34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可以驱使驱动端31靠近限位槽11转动以使限位柱21卡接在限位槽11内。
37.即在初始状态下,驱动臂30的驱动端31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驱动臂30的驱动端31可以保持靠近限位转动的状态,限位柱21可以卡接在限位槽11内,升降座20在对应高度位置便可保持固定,升降座20的位置稳定。
38.而在需要调整升降座20的高度位置时,则可以通过人手压动上述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弹性部件34则可以在受力时被压缩,在限位柱21滑动至卡接至对应的限位槽11内时,可以松开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然后限位柱21便可卡紧,便于复位以及快速卡紧。
39.当然,上述弹性部件34可以是装配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以及升降座20上的转轴33之间,便于弹性部件34提供的弹性应力能够准确的施力。
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的弹性部件34为弹片,为了方便该弹片的装配,弹片可以弯折,弹片弯折后的一部分可以与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进行抵靠,而弹片弯折后的另一部分可以与升降座20上的转轴33进行抵靠,如此弹片的结构可以与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与驱动座的转轴33结构匹配,装配后结构更加稳定。
4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部件34也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扭簧等结构来实现。
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升降座20上同一侧的相邻两个限位槽11可以是以圆弧
面衔接,如此,在限位柱21由相邻的一个限位槽11滑动至另一个限位槽11后,限位柱21可以是与圆弧面滑动配合,滑动过程更加顺畅。
43.进一步地,上述限位槽11为齿槽,由于齿槽的内壁为斜面,因而同样也可以引导限位柱21的滑入或者滑出,且齿槽的内径由外至内逐渐增大,因而限位柱21卡入过程中可以逐渐卡紧,而限位柱21在脱出时,可以滑出空间更大,因而滑出顺畅。
44.更进一步地的,可以在升降座20的两侧均枢接有滚轮23,上述滚轮23可以与升降轨道10滑动配合,因而在升降座20在升降轨道10内上下滑动时,可以是通过滚轮23与升降轨道10配合,如此,使得升降过程更加顺畅,减少升降过程中出现的阻力。
45.当然,上述滚轮23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胶轮,在滑动过程中,胶轮的胶面可以与升降轨道10内壁配合,在升降过程中可以降噪。
46.实施例2,
47.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升降组件的遮阳伞,包括伞座40、伞体50以及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轨道10、升降座20以及驱动臂30,将升降轨道10与伞座40固接,而伞体50与升降座20连接。
48.具体的是,在升降轨道10的两侧均设有多个限位槽11,上述多个限位槽11在升降轨道1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将升降座20安装于升降轨道10内,升降座20可沿升降轨道10的延伸方向运动,该升降座20上设有限位柱21,且该限位柱21可卡接至其中一个限位槽11内,以使升降座20与升降轨道10连接。
49.上述驱动臂30的一端形成为驱动端31,而驱动臂30的另一端形成为受力端32,将驱动端31铰接于升降座20上,驱动端31可以与限位柱21连接,驱动端31可以受力端32用于在受外力时带动驱动端31转动,以使限位柱21与限位槽11脱离。
50.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时,可以在升降座20上连接伞体50,然后将升降座20装配在升降轨道10内,升降轨道10与伞座40进行连接,如此,升降轨道10可以是以伞座40为装配基础,伞体50则可以是以升降座20为装配基础。
51.在初始状态下,伞体50可以通过升降座20上的限位柱21可以卡接在升降轨道10的其中一个限位槽11内,升降座20便可在该限位槽11的高度进行悬停。
52.进行伞体50高度调整时,即可对应调整升降座20的高度,升降座20上的限位柱21可以在驱动臂30转动时,可以与限位槽11脱离,升降座20便可在升降轨道10内上下运动,限位柱21可以在驱动臂30转动过程中,可以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11转动,从而卡接或者退出限位槽11,即可从其中一个限位槽11滑动至相邻的另一个限位槽11进行固定,实现升降座20在升降过程中悬停的效果,使得升降座20高度调整更加方便,因而与升降座20连接的伞体50高度调整更加方便。
53.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限位柱2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22,将限位柱21两端的连接片22通过铰接轴连接,且铰接轴穿过驱动端31并枢接于升降座20上,如此,限位柱21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片22与升降座20可转动连接,而连接片22可以加长限位柱21与升降座20之间的连接间隔,方便限位柱21相对升降座20转动,限位柱21转动过程中不会与升降座20造成干扰,使得限位柱21的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
54.需要说明的是,铰接轴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结构,通过螺栓的尾部依次穿过连接片22、升降座20、连接片22,此后,在螺栓的尾部螺接螺母或者螺帽等结构进行限
位,装配方便。当然,铰接轴也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铆钉等结构来实现。
55.进一步地,上述驱动臂30可以通过转轴33铰接于升降座20上,将转轴33与铰接轴偏心设置。如此,在驱动臂30转动时,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可受外力,如人手施力在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上,带动驱动臂30的驱动端31转动,而驱动端31通过铰接轴与升降座20枢接,而铰接轴与转轴33偏心,因而驱动端31转动,便可带动上述通过铰接轴与驱动端31联动的限位柱21转动,不会出现干扰,且转动过程更加灵活。
56.进一步地,还可以是在驱动臂30与升降座20之间夹持有弹性部件34,该弹性部件34用于提供一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可以驱使驱动端31靠近限位槽11转动以使限位柱21卡接在限位槽11内。
57.即在初始状态下,驱动臂30的驱动端31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驱动臂30的驱动端31可以保持靠近限位转动的状态,限位柱21可以卡接在限位槽11内,升降座20在对应高度位置便可保持固定,升降座20的位置稳定。
58.而在需要调整升降座20的高度位置时,则可以通过人手压动上述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弹性部件34则可以在受力时被压缩,在限位柱21滑动至卡接至对应的限位槽11内时,可以松开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然后限位柱21便可卡紧,便于复位以及快速卡紧。
59.当然,上述弹性部件34可以是装配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以及升降座20上的转轴33之间,便于弹性部件34提供的弹性应力能够准确的施力。
6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的弹性部件34为弹片,为了方便该弹片的装配,弹片可以弯折,弹片弯折后的一部分可以与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进行抵靠,而弹片弯折后的另一部分可以与升降座20上的转轴33进行抵靠,如此弹片的结构可以与驱动臂30的受力端32与驱动座的转轴33结构匹配,装配后结构更加稳定。
6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部件34也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扭簧等结构来实现。
6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升降座20上同一侧的相邻两个限位槽11可以是以圆弧面衔接,如此,在限位柱21由相邻的一个限位槽11滑动至另一个限位槽11后,限位柱21可以是与圆弧面滑动配合,滑动过程更加顺畅。
63.进一步地,上述限位槽11为齿槽,由于齿槽的内壁为斜面,因而同样也可以引导限位柱21的滑入或者滑出,且齿槽的内径由外至内逐渐增大,因而限位柱21卡入过程中可以逐渐卡紧,而限位柱21在脱出时,可以滑出空间更大,因而滑出顺畅。
64.更进一步地的,可以在升降座20的两侧均枢接有滚轮23,上述滚轮23可以与升降轨道10滑动配合,因而在升降座20在升降轨道10内上下滑动时,可以是通过滚轮23与升降轨道10配合,如此,使得升降过程更加顺畅,减少升降过程中出现的阻力。
65.当然,上述滚轮23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胶轮,在滑动过程中,胶轮的胶面可以与升降轨道10内壁配合,在升降过程中可以降噪。
66.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