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5270发布日期:2022-09-17 09: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束腰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身衣,特别涉及一种束腰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全民健身风潮迭起,女性越来越注重身材管理,例如,腰部训练器束腰带,也颇受女性的欢迎。
3.但是,随着人们对束腰带的深入了解与使用之后,发现存在以下缺点:
4.1、背部和腋下勒肉:对胸部乳腺淋巴腺造成巨大的压力断层,长期使用之后,会造成腺体不流通,毒素堆积形成后天副乳以及背部脂肪不均的情况;
5.2、胯部勒肉:因为束腰带下围没有很好的分散压力,导致使用时女性的臀部挤出两块脂肪包。
6.以上两处勒肉,导致在使用束腰带时,形成三段式衔接不流畅的身材,大大地影响了美观性以及不利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实现女性用户在使用束腰带后变得更加美丽的初衷,反而更加丑陋不自然。
7.现有的束腰带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着设计结构单一,不具有美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以上束腰带在使用时存在的勒肉导致身材变形、及设计结构单一,不具有美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束腰带。
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束腰带,包括腰带主体,腰带主体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筒体结构,所述腰带主体由两侧边对应连接的前部和后部构成,前部包括上端的胸托部和下端的收腹部,后部包括上端的收背部和下端的收臀部,在腰带主体顶部两端各向上延伸设有一收副乳部,腰带主体底部两端各向下延伸设有一收胯部,二个收胯部的前侧边和收腹部的底边构成第一切口部,二个收胯部的后侧边和收臀部的底边构成第二切口部,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的深度相同。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均为倒u形状结构。
11.进一步地,收胯部呈山脊状,山脊状的收胯部底边一部分与收腹部的底端连接,山脊状的收胯部底边另一部分与收臀部的底端连接。
12.进一步地,二个收副乳部与胸托部上边缘构成前领口,二个收副乳部与收背部上边缘构成后领口。
13.进一步地,在前部中间缝接有排扣。
14.进一步地,束腰带还包括多根钢骨,钢骨沿束腰带的曲面设置,钢骨与束腰带的中线之间的间距向上下两端逐渐增大。
15.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束腰带,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束腰带外形美观,符合仿生学,穿戴方便,且具有塑身功能,设计结构形成阶梯压力,可满足女性身体塑形的需求,塑身效果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束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束腰带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束腰带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束腰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22.图中:前部-1、胸托部-11、收腹部-12、2-后部、收背部-21、收臀部-22、收副乳部-3、收胯部-4、第一切口部-5、第二切口部-6、前领口-7、后领口-8、钢骨
ꢀ‑
9。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束腰带,塑身衣具有弹力,可以适应人体身型自然收缩,不会有身体被勒住的难受感,能够把腋下、背面、腰腹部和臀部等部位松弛的肉通过束腰带的弹力分区进行拉缩,从而起到塑身的效果。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束腰带,包括腰带主体,腰带主体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筒体结构,所述腰带主体由两侧边对应连接的前部1和后部2构成,前部1包括上端的胸托部11和下端的收腹部12,后部2包括上端的收背部21和下端的收臀部22,在腰带主体顶部两端各延伸设有一收副乳部3,收副乳部3 的底边一部分与胸托部11部分上边缘连接,收副乳部3的底边另一部分和收背部21部分上边缘相连接,优选收副乳部3与和腰带主体一体成型,使用时,收副乳部3贴合在人体腋下和后背的肩胛骨处,防止人体的背部和腋下勒肉。
27.在腰带主体底部两端各延伸设有一收胯部4,收胯部4呈山脊状,山脊状的底边一部分与收腹部12的底端连接,山脊状的底边另一部分与收臀部22的底端连接,优选收胯部4和腰带主体一体成型,使用时,收胯部4贴合在人体的胯部,防止人体的胯部勒肉。
28.本实施例中,二个收胯部4的前侧边和收腹部12的底边构成第一切口部5,二个收胯部4的后侧边和收臀部22的底边构成第二切口部6,第一切口部5和第二切口部6的深度相同,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均为倒u形状结构,具有美感,且不会影响腿部和臀部的正常活动。
29.本实施例中,二个收副乳部3的前侧边缘与胸托部11的上边缘构成前领口 7,前领口7位于人体胸部,用于防止胸部受到压迫感;二个收副乳部3的后侧边缘与收背部22上边缘构成后领口8,后领口8位于人体的脊椎部,用于防止脊椎部受压迫而难受感,前领口7的宽度大于后领口8的宽度,前领口7的两端与收副乳部3为弧形过渡结构,后领口8的两端与
收副乳部3为弧形过渡结构,增添了美感。
30.本实施例中,在前部1中间缝接有排扣,进一步地,排扣采用多排结构,可调节腰带主体的整体大小,以满足不同体型的人使用,并实现渐进式调节腰带大小。
31.本实施例的束腰带还包括多根钢骨9,钢骨9沿束腰带的曲面设置,钢骨9 与束腰带的中线之间的间距向上下两端逐渐增大,通过这种结构,一方面在保证体型优美的前提下使得束腰带与人体之间达到最佳吻合状态,另一方面延长塑身持久性,提高塑身效果。
32.本实施例中,腰带主体、收副乳部3、收胯部4为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可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33.进一步说明:设于腰带主体上端的收副乳部3一部份贴合于腋下部,用于防止腋下脂肪堆积形成副乳;收副乳部3另一部份贴合于肩胛骨部,用于防止在背部的肩胛骨处脂肪堆积,束腰带在展开状态时,收副乳部3、前领口7和后领口8形成海浪起伏结构,穿着时分散了人体上围过大压力,且很好贴合人体。设于腰带主体下端的收胯部4,收胯部4包覆在人体胯部处,包括人体胯部的正面和背面,分散下围对于胯部脂肪的压力,且不会影响腿部和臀部的正常活动。
34.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束腰带总体上采用蝴碟仿生设计,具有美感,配合人体曲线,形成上、中、下三个梯度等级的压力,穿戴舒适,塑身效果好。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