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1027发布日期:2022-08-12 19:3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空调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降温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衣。


背景技术:

2.空调衣的概念出现的时间较久,最初是用在军用单兵防护设备内,后来转向民用,主要用于户外高温条件下的特殊行业,作为人体降温设备使用,可以保护人体不受高温伤害从而延长作业时间。但是因为有明显的缺陷,一直以来推广受限,产品的接受度较低。
3.目前采取的方案为将压缩制冷换热后的低温液体和人体仅隔一层衣物来换热,或用冰等蓄冷的液体直接输送到空调衣中和人体仅隔一层衣物来换热,供液温度经常较低,甚至是0℃的冰水直接输送入空调衣中。同时换热的水流通道采用嵌套管路形成或者采用tpu保温层压花形成,没有规避身体的不舒适部位,也缺乏足够的温差。佩戴时间稍长就会造成感冒、腹泻、肩颈或关节疼痛等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衣,包括:
6.衣服本体;
7.热交换区,具有多个且形成于所述衣服本体上,所述热交换区内形成有水流通道,所述热交换区包括:
8.第一热交换区,具有至少一个;
9.第二热交换区,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区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区相间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并联,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并联之后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串联。
10.设置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之间具有串联与并联的形式,可充分考虑人体发热规律以及冷热耐受度来设计空调衣内水流通道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冷热的区域差别,散热多以及耐冷区域流经液体接触面大、温度低,不耐冷区域流经液体接触面小、温度高,敏感区域避开液体流经区域,让人体在穿戴上后没有明显的受凉区,达到舒适的目的。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腋下对应区域的腋下热交换区,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后背对应区域的后背热交换区和/或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前胸对应区域的前胸热交换区,所述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大于所述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和/或所述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小于所述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使得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流量和/或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流量相对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流量较低,以维持腋下热交换区和/或后背热交换区内相对较高的温度,避免对人体产生不适。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腋下热交换区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腋下热交换区位于所述衣服本体的肚脐对应区域的两侧,避免腋下热交换区内流冷水时使得人的肚脐受
凉。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腋下热交换区靠近肚脐对应区域的一侧具有倾斜边,所述倾斜边自上到下向远离肚脐对应区域的一侧倾斜设置,使得腋下热交换区与肚脐的距离原来越大,避免肚脐受凉。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后背对应区域的后背热交换区和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前胸对应区域的前胸热交换区,所述空调衣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后背热交换区与所述前胸热交换区通过所述连接管串联,所述连接管横跨所述衣服本体的肩颈对应区域且位于肩颈对应区域处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避免连接管内流冷水时使得人的肩颈受凉。
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人体前胸对应区域的前胸热交换区,所述第二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人体后背对应区域的后背热交换区,使得后背热交换区并联避免后背温度较低。
1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热交换区,当所述第三热交换区具有一个时,所述第三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串联,当所述第三热交换区具有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三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并联或串联,多个所述第三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串联或并联之后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所述水流通道串联,可充分考虑人体发热规律以及冷热耐受度来设计第三热交换区。
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人体脊柱对应区域的脊柱热交换区,所述后背热交换区设于所述脊柱热交换区的外侧,所述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大于所述脊柱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维持脊柱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水处于较高温度,避免对脊柱产生不适影响。
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脊柱热交换区中部设置有回避脊柱的第一避让区,所述第一避让区内无水流通道且所述第一避让区将所述脊柱热交换区分为第一脊柱热交换区和第二脊柱热交换区,使得能够避开脊柱位置,避免对脊柱产生影响,且更够降低水流量,使得第一脊柱热交换区和第二脊柱热交换区内的水温不会过低。
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在其两端汇合,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水流进口和水流出口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汇合的两端,能够减少管路布局。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前视图;
22.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后视图;
23.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另一前视图;
24.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另一后视图;
25.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又一前视图;
26.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又一后视图;
27.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展开图;
28.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热交换区连接示意图;
29.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衣的局部示意图;
30.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第一热交换区的示意图;
31.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第二热交换区的示意图;
32.图12是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33.以上各图中:衣服本体100;热交换区200;水流通道201;水流进口2011;水流出口2012;热压隔断202;圆形压块203;透气孔204;导流条207;第一热交换区210;第二热交换区220;腋下热交换区231;倾斜边2311;后背热交换区232;前胸热交换区233;第三热交换区240;脊柱热交换区241;第一避让区2411;第一脊柱热交换区2412;第二脊柱热交换区2413;连接管300;空调衣进水管301;空调衣出水管302;空调衣连通管303;蓄冷供液装置400。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3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衣,参考图1-图6,空调衣包括衣服本体100,衣服本体100可为背心或马夹,其中衣服本体可为前开式或套头式或侧开套头式,当衣服本体为前开式时,可采用衣扣或者拉链将前部的两侧衣服连接,当衣服本体为侧开套头式时,可通过魔术粘贴在衣服侧部将前后衣服粘合。
36.实施例一
37.参考图1和图2,空调衣还包括热交换区200,热交换区200具有至少一个,具体的,热交换区可具有多个,热交换区200形成于衣服本体上,热交换区200 内形成有水流通道201,热交换区可为各种形状,对水流通道内通冷水能够对人体进行散热。
38.衣服本体包括两层防水材料,其中防水材料可为tpu防水材料或者硅胶。
39.参考图7-图10,衣服本体100的两层防水材料热压合形成热压隔断202,热交换区200设于热压隔断围成的区域内。具体的,热压隔断的宽度为 3mm-15mm中的任一值。
40.在热交换区内,衣服本体100的两层防水材料热压合形成压块,压块具有多个,在压块的外围形成水流通道201。
41.其中,参考图11-图12,压块可为圆形压块203,即圆形压块由衣服本体的两层防水材料通过热压合形成。当压块为圆形压块203时,水流通道201形成于圆形压块203的外围。设置压块为圆形压块,能够减小水在水流通道内的流动阻力,提高水的流动性,节省动力。其中圆形压块的直径为5mm-30mm中的任一值。
42.圆形压块203在热交换区内呈行排列且呈错列排列,可以提高水流通道内水流的湍流程度,利于水流通道内的水与外界换热。
43.空调衣还包括透气孔204,透气孔204位于圆形压块内且贯穿形成圆形压块的两层防水材料,设置透气孔能够提高空调衣的透气性,从而增强空调衣在穿戴时人体的舒适性。
44.其中,透气可为圆孔、三角孔、矩形孔、多边形孔、规则孔、不规则孔等。
45.当透气孔为圆孔时,透气孔的半径为2mm-5mm中的任一值。
46.当然,衣服本体100的两层防水材料还可粘合形成粘合隔断,热交换区200 设于粘合隔断围成的区域内。具体的,粘合隔断的宽度为3mm-15mm中的任一值。在热交换区内,衣服本体100的两层防水材料粘合形成粘块,粘块具有多个,在粘块的外围形成水流通道。透气孔204位于粘块内且贯穿形成圆形压块的两层防水材料。还可在热交换区内设置水流管路,水流管路内形成水流通道。
47.参考图1-图2,热交换区200包括第一热交换区210和第二热交换区220,其中,第一热交换区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区220具有多个,第二热交换区220与第一热交换区210相间设置,多个第二热交换区220的水流通道201 并联,多个第二热交换区220的水流通道201并联之后与第一热交换区210的水流通道串联,具体的,第二热交换区具有两个、三个以及三个以上都可。
48.设置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之间具有串联与并联的形式,可充分考虑人体发热规律以及冷热耐受度来设计空调衣内水流通道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冷热的区域差别,散热多以及耐冷区域流经液体接触面大、温度低,不耐冷区域流经液体接触面小、温度高,敏感区域避开液体流经区域,让人体在穿戴上后没有明显的受凉区,达到舒适的目的。
49.参考图3和图4,第二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的腋下对应区域的腋下热交换区231,第一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的后背对应区域的后背热交换区232和/或设置在衣服本体的前胸对应区域的前胸热交换区233,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大于后背热交换区232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和/或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小于前胸热交换区233的水流通道的密度,使得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流量和/或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流量相对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流量较低,以维持腋下热交换区和/或后背热交换区内相对较高的温度,避免对人体产生不适。
50.具体的,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的密度为前胸热交换区233的水流通道的密度的1/2-2/3中的任一值。后背热交换区232的水流通道密度也可为前胸热交换区233的水流通道的密度的1/2-2/3中的任一值。
51.具体的,可设置腋下热交换区231的圆形压块的密度小于后背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密度和/或腋下热交换区231的圆形压块的半径小于后背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半径,使得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大于后背热交换区 232的水流通道密度。
52.具体的,可设置腋下热交换区231的圆形压块的密度大于前胸热交换区233 的圆形压块的密度和/或腋下热交换区231的圆形压块的半径大于后前胸热交换区233的圆形压块的半径,使得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小于前胸热交换区233的水流通道密度。
53.参考图3,腋下热交换区231具有两个,且两个腋下热交换区231位于衣服本体的肚脐对应区域的两侧,避免腋下热交换区内流冷水时使得人的肚脐受凉。腋下热交换区231靠近肚脐对应区域的一侧具有倾斜边2311,倾斜边2311 自上到下向远离肚脐对应区域的一侧倾斜设置,使得腋下热交换区与肚脐的距离原来越大,避免肚脐受凉。
54.后背热交换区232可具有两个,两个后背热交换区可左右相间设置。前胸热交换区也可设置两个,两个前胸热交换区左右相间设置。
55.参考图10,水流通道具有水流进口2011和水流出口2012。热交换区内可设置用于将水流通道中的水从水流进口导流至水流出口处的导流条207,使得水能够顺利的从水流进口处流至水流出口处,防止在水流通道内出现流动死区,促进水循环。一个热交换区内可设置多个导流条207,导流条的设置位置与方向可根据热交换区的需要设置。导流条207可通过衣服本体的两层防水材料热压合或者粘合形成。
56.参考图4,空调衣还包括连接管300,连接管将两个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连通,连接管可为软管,连接管300的内径为4mm-8mm中的任一值。空调衣还包括水口接头(未图示),水口接头设置在水流进口和水流出口处,连接管可连接在水口接头上。
57.当第一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的后背对应区域的后背热交换区和设置在衣服本体的前胸对应区域的前胸热交换区时,后背热交换区与前胸热交换区通过连接管串联,连接管横跨衣服本体的肩颈对应区域且位于肩颈对应区域处的连接管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未图示),避免连接管内流冷水时使得人的肩颈受凉。
58.空调衣还包括用于将水分流到并联的热交换区内的分液器(未图示),分液器至少与两个并联的热交换区进行连接。分液器可为三通、四通等用于分流的结构件。
59.参考图5,空调衣还包括蓄冷供液装置400,通过蓄冷供液装置向空调衣的水流通道内供冷水以对穿着该空调衣的用户进行降温。
60.参考图5,连接管300包括与蓄冷供液装置连接的空调衣进水管301和空调衣出水管302以及空调衣连通管303,其中空调衣进水管301和空调衣出水管 302均由热交换区引到衣服本体的下侧方,然后空调衣进水管与蓄冷供液装置的出口连接,空调衣出水管与蓄冷供液装置的进口连接。水流通道之间采用空调衣连通管303连接。
61.当空调衣只具有前胸热交换区和腋下热交换区时,空调衣进水管连接在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空调衣出水管连接在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水从蓄冷供液装置进入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并流经每个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然后将水分为几个支路分别流至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中,然后回到蓄冷供液装置内。
62.当空调衣只具有后背热交换区和腋下热交换区时,空调衣进水管连接在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空调衣出水管连接在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水从蓄冷供液装置进入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并流经每个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然后将水分为几个支路分别流至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中,然后回到蓄冷供液装置内。
63.当空调衣具有后背热交换区、前胸热交换区和腋下热交换区时,空调衣进水管连接在前胸热交换区233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空调衣出水管连接在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或者后背热交换区232 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当空调衣出水管连接在腋下热交换区231的水流通道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时,水从蓄冷供液装置进入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并流经每个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然后进入到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并流经每个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然后将水分为几个支路分别流至腋下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中,然后回到蓄冷供液装置内。当空调衣出水管连接在后背热交换区232与蓄冷供液装置之间时,水从蓄冷供液装置进入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并流经每个前胸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然后将水分为几个支路分别流至腋下热交换区的水
流通道中,然后将从腋下热交换区出来的水全部汇合后进入到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并流经每个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然后回到蓄冷供液装置内。
64.距离蓄冷供液装置出口进的水的温度低,距离蓄冷供液装置出口远的水的温度高,串联的流量大,并联的流量小,流量越大热交换区内的水温的温升越低,各热交换区形成了不同的温度梯度,用来贴合人体不同的散热部位。
65.蓄冷供液装置的水管的半径可与连接管的半径一致,方便设置。
66.实施例二
67.该实施例以实施例一中的结构为基础,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7-图10,第一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人体前胸对应区域的前胸热交换区233,第二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人体后背对应区域的后背热交换区232,使得后背热交换区并联避免后背温度较低。
68.第一热交换区具有一个且为前胸热交换区233,能够减少管路布局。第一热交换区内设有导流条,能够避免第一热交换区内水进入死循环。
69.第一热交换区位于热压隔断或者粘合隔断围成的区域内,热压隔断或者粘合隔断围成的区域内可设有一个第一热交换区。第二热交换区位于热压隔断或者粘合隔断围成的区域内,热压隔断或者粘合隔断围成的区域里可设有多个第二热交换区且多个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并联,多个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在其两端汇合,多个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水流进口和水流出口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汇合的两端,能够减少管路布局。热压隔段和/或粘合隔断之间的间隔为50mm-90mm中的任意值,避免太小增大流动阻力,避免过大影响并联效果。
70.前胸热交换区位于衣服本体的肚脐对应区域的上侧,能够使得前胸热交换区避开肚脐位置,避免受凉。
71.参考图7,热交换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热交换区240,当第三热交换区 240具有一个时,第三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与第一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以及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串联,当第三热交换区具有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第三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并联或串联,至少两个第三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串联或并联之后与第一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以及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串联,可充分考虑人体发热规律以及冷热耐受度来设计第三热交换区。
72.参考图8,第三热交换区包括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人体脊柱对应区域的脊柱热交换区241,后背热交换区设于脊柱热交换区的外侧,后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大于脊柱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的密度,维持脊柱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的水处于较高温度,避免对脊柱产生不适影响。
73.第三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密度大于第二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密度和/ 或第三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半径大于第二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半径,具体的,第三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半径为第二热交换区的圆形压块的半径的1.5-2 倍中的任一值。
74.参考图9,脊柱热交换区中部设置有回避脊柱的第一避让区2411,第一避让区内无水流通道且第一避让区将脊柱热交换区分为第一脊柱热交换区2412和第二脊柱热交换区2413,使得能够避开脊柱位置,避免对脊柱产生影响,且更够降低水流量,使得第一脊柱热交换区和第二脊柱热交换区内的水温不会过低。
75.第一脊柱热交换区2412的水流通道与第二脊柱热交换区2413的水流通道并联,第一脊柱热交换区2412的水流通道与第二脊柱热交换区2413的水流通道在其两端汇合,第一脊柱热交换区2412的水流通道与第二脊柱热交换区2413 的水流通道的水流进口和水流出口分别设置在第一脊柱热交换区2412的水流通道与第二脊柱热交换区2413的水流通道汇合的两端,能够减少管路布局。
76.设置第一脊柱热交换区与第二脊柱热交换区并联能够减小第一脊柱热交换区与第二脊柱热交换区的水流量,维持其内具有较高温度。
77.蓄冷供液装置400的出口与第二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连接,在不具有第三热交换区时,水从蓄冷供液装置出来之后分为几个支路分别进入第二热交换区内,然后将从第二热交换区出来的水全部汇合后进入到第一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然后回到蓄冷供液装置内。在具有第三热交换区时,水从蓄冷供液装置出来之后分为几个支路分别进入第二热交换区内,然后将从第二热交换区出来的水全部汇合后进入到第一热交换区的水流通道内,然后将从第一热交换区出来的水分为几个支路分别进入第三热交换区内,然后回到蓄冷供液装置内。
7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8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