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5434发布日期:2022-10-14 23:5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盔。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低碳生活的提出,电瓶车及摩托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它有效缓解了城市的拥堵,为了道路交通安全,人们在骑车时会佩戴头盔来保护头部,同时国家相关法律也有规定,电瓶车及摩托车的骑行者必须佩戴头盔。
3.常见的头盔包括盔壳、衬里和悬挂系统,在现有技术中,护耳通常安装在盔壳和衬里之间,使耳朵能够隐藏在里面,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具体为通过至少两个螺丝对护耳进行安装,但是,在安装螺丝时需要将护耳同时对准盔壳和衬里的安装孔,才能完成护耳的安装,操作麻烦,并且需要手工对准,存在人为误差,同时需要至少两个螺丝,安装成本高。
4.因此,亟需一种头盔,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盔,用于保护人耳,护耳组件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无需螺丝固定,安装成本低。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头盔,包括:
8.盔壳;
9.固定座,安装在盔壳上,所述固定座设置有插槽;
10.护耳组件,包括耳盖和凸设于所述耳盖的卡钩,沿所述盔壳的上下方向,所述卡钩能够卡接于所述插槽内;
11.挡板,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挡板用于和所述卡钩抵接,以限制所述卡钩沿所述盔壳的左右方向移动。
12.优选地,所述护耳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耳盖的护耳固定件,所述护耳固定件设置有卡槽,所述盔壳设置有卡柱,沿所述盔壳的上下方向,所述卡柱插接于所述卡槽。
13.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沿所述盔壳的上下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卡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所述卡柱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并进入到所述第二卡槽内。
14.优选地,所述护耳固定件与所述卡柱的数量对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盔壳的前后方向,多个所述护耳固定件间隔设置。
15.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主体、与所述主体连接的连接臂和凸设于所述连接臂的凸起,所述主体、所述连接臂和所述凸起围成所述插槽,所述卡钩用于和所述凸起抵接。
16.优选地,所述卡钩设置有凹槽,所述主体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插槽内,沿所述盔壳的上下方向,所述凸块插接于所述凹槽。
17.优选地,所述连接臂为薄壁结构,且所述连接臂由弹性材料制成。
18.优选地,所述盔壳设置有限位凸起,沿所述盔壳的上下方向,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
19.优选地,所述护耳组件还包括护耳板和通风网,所述护耳板与所述耳盖连接,所述通风网夹持在所述护耳板和所述耳盖之间。
20.优选地,所述护耳板凸设有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耳盖的外缘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块用于和所述护耳板抵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头盔,固定座安装在盔壳上,固定座设置有插槽,护耳组件包括耳盖和凸设于耳盖的卡钩,耳盖将人耳隐藏,对人耳起到防护的作用,沿盔壳的上下方向,卡钩能够卡接于插槽内,当人们佩戴有安装护耳组件的头盔时,护耳组件通过插拔的方式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更换,满足不同驾驶者是否需要佩戴护耳组件的需求,同时,盔壳和护耳组件无需螺丝进行固定,安装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挡板连接于固定座,卡钩卡接在插槽内,挡板用于和卡钩抵接,以限制卡钩沿盔壳的左右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盔壳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座和护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耳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固定座;11、插槽;12、挡板;13、主体;14、连接臂;15、凸起;
29.2、盔壳;21、卡柱;22、限位凸起;
30.3、护耳组件;31、耳盖;32、卡钩;33、护耳固定件;34、卡槽;341、第一卡槽;342、第二卡槽;35、凹槽;36、护耳板;37、通风网;3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5.现有的护耳通常安装在盔壳和衬里之间,使耳朵能够隐藏在里面,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具体为通过至少两个螺丝对护耳进行安装,但是,在安装螺丝时需要将护耳同时对准盔壳和衬里的安装孔,才能完成护耳的安装,操作麻烦,并且需要手工对准,存在人为误差,同时需要至少两个螺丝,安装成本高。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盔,用于保护人耳,护耳组件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无需螺丝固定,安装成本低。
36.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头盔包括盔壳2、固定座1、护耳组件3以及挡板12,具体地,固定座1安装在盔壳2上,固定座1设置有插槽11,盔壳2固定设置有卡块,固定座1对应卡块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壁与卡块过盈配合,即通孔的直径不大于卡块的外径,盔壳2通过卡块插接在固定座1的通孔内,使固定座1能够固定在盔壳2上。护耳组件3包括耳盖31和凸设于耳盖31的卡钩32,耳盖31将人耳隐藏,对人耳起到防护的作用,沿盔壳2的上下方向,卡钩32能够卡接于插槽11内,当人们佩戴有安装护耳组件3的头盔时,护耳组件3通过插拔的方式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更换,满足不同驾驶者是否需要佩戴护耳组件3的需求。同时,盔壳2和护耳组件3无需螺丝进行固定,安装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挡板12连接于固定座1,卡钩32卡接在插槽11内,挡板12用于和卡钩32抵接,以限制卡钩32沿盔壳2的左右方向移动,避免护耳组件3产生左右晃动,影响使用体验。
37.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护耳组件3还包括凸设于耳盖31的护耳固定件33,护耳固定件33设置有卡槽34,盔壳2设置有卡柱21,沿盔壳2的上下方向,卡柱21插接于卡槽34。具体地,在耳盖31的外缘凸设有护耳固定件33,护耳固定件33与卡钩32位于同一侧且间隔设置,盔壳2固定设置有卡柱21,卡柱21与卡槽34对应设置,沿盔壳2的上下方向,护耳固定件33的卡槽34逐渐靠近并最终与卡柱21插接配合,保证护耳组件3不会晃动,稳定性好。
38.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卡槽34包括沿盔壳2上下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卡槽341和第二卡槽342,卡柱21的外径大于第一卡槽341的宽度并小于第二卡槽342的宽度,卡柱21能够通过第一卡槽341并进入到第二卡槽342内。具体地,第一卡槽341与第二卡槽342连通设置,在卡钩32卡接插槽11的过程中,卡柱21的外径大于第一卡槽341的宽度,使得卡柱21在通过第一卡槽341的过程中,护耳固定件33能够略微地张开,从而卡柱21顺利通过第一卡槽341进入到第二卡槽342内,此时第一卡槽341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同时,卡柱21与第二卡槽342过盈配合,护耳固定件33不易从卡柱21上脱落。
39.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护耳固定件33与卡柱21的数量对应设置有多个,沿盔壳2的前后方向,多个护耳固定件33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护耳固定件3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护耳固定件33均与卡钩32位于同一侧,且分别位于卡钩32的左右两侧间隔设置,卡柱21的数量对应护耳固定件33也设置有两个,沿盔壳2的上下方向,两个护耳固定件33的卡槽34同时与对应的卡柱21插接配合,进一步增强护耳组件3的连接稳定性。
40.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固定座1包括主体13、与主体13连接的连接臂14和凸设于连接臂14的凸起15,主体13、连接臂14和凸起15围成插槽11,卡钩32用于和凸起15抵
接。具体地,连接臂14与固定座1的主体13固定连接,凸起15、连接臂14和主体13依次连接围成固定座1的插槽11,卡钩32卡接在插槽11内时,凸起15与卡钩32相互抵紧,避免卡钩32在插槽11内产生松动,从而与固定座1脱离,凸起15对卡钩32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
41.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卡钩32设置有凹槽35,主体13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插槽11内,沿盔壳2的上下方向,凸块插接于凹槽35。具体地,主体13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位于两个连接臂14之间的插槽11内,卡钩32卡接在插槽11内时,凸块插接在凹槽35内,进一步限制卡钩32在插槽11内产生晃动。
42.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连接臂14为薄壁结构,且连接臂14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地,连接臂14具有弹性形变的特性,使凸起15能够抵紧于卡钩32,保证卡钩32在自然状态下始终在插槽11内而不脱离。
43.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盔壳2设置有限位凸起22,沿盔壳2的上下方向,固定座1与限位凸起22抵接。具体地,盔壳2凸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起22,限位凸起2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呈角度设置,具体为呈l型结构。固定座1的两侧凸设有挡块,当卡钩32卡接在插槽11内时,固定座1位于两个第一限位部之间,第二限位部与耳盖31的外缘间隔设置,挡块位于第二限位部与耳盖31的外缘形成的间隙,沿盔壳2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限位凸起22对固定座1起到限位作用。
44.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护耳组件3还包括护耳板36和通风网37,护耳板36与耳盖31连接,通风网37夹持在护耳板36和耳盖31之间。具体地,耳盖31和护耳板36均开设有安装孔,将通风网37安装在耳盖31的安装孔位置,然后护耳板36的安装孔对准耳盖31的安装孔,通风网37夹持在护耳板36和耳盖31之间,通风网37不易晃动,连接稳固。驾驶员在佩戴之后,通风网37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有利于在驾驶过程中听清楚周围环境的声音,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
45.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图4,护耳板36凸设有多个限位块38,多个限位块38沿耳盖31的外缘间隔设置,限位块38用于和护耳板36抵接。具体地,沿耳盖31的外缘方向,耳盖31设置有多个限位块38,多个限位块38均朝向安装孔,通过外力的作用,将护耳板36和耳盖31对扣按压进行组装,通风网37被夹持在护耳板36与耳盖31之间,护耳组件3可免工具直接拆卸,方便对通风网37进行更换,操作简便。
46.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