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5847发布日期:2022-10-15 00:0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旅游户外用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节假日户外休闲成为人们普遍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为了能够使出行过程中的衣物、用品等能够有一个较为干净、整洁的放置空间,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出行用手拉车,这种手拉车具有一个能够远离地面的置物架,置物架的下方具有滚轮,人们将户外需要用到的衣物、用品等置于其内,但这种手拉车具有较大的质量,一般适用于驱车(汽车)的方式,对于单车(包括摩托车)出行的方式,前述的手拉车携带则极为不便,且这种手拉车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由于不具备平整的道路不能适用;当然,更为普遍的方式则是携带地垫(地毯)等可以直接平铺到地面的物件,这种方式便携性高,但是却由于紧贴地面而不能有效避免贴地爬行的昆虫等的侵扰,不够卫生,同时对地面的要求较高,例如地面应尽量平整、干燥等。再者,户外在很多时候刮风现象较为普遍,而现有市面上的简易置物件缺少防风设计,导致其上防止的物品尤其是质量较小的物品极易被风吹走。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的户外置物架不够便携,对地面、地形要求较高的不足。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包括置物架主体,所述置物架主体具有置物空间,所述置物架主体的四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置物架主体具有收纳状态以及被多个所述支撑柱张紧的置物状态,多个所述支撑柱能够被嵌入地面内,当多个所述支撑柱嵌入所述地面内时,所述置物架主体与所述地面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架主体采用布料制作形成。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架主体的外侧立壁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柱具有地钉主体,所述地钉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之间可拆卸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套环,所述套环套装于所述地钉主体的第一端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钉主体的第一端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第一止位片及第二止位片,所述套环套装于所述第一止位片与所述第二止位片之间的间隔区域内。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支撑柱被嵌入地面内时,所述第一止位片处于所述第二止位片的上部,且所述第一止位片远离所述地钉主体的第一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架主体的外侧立壁上还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对扣连接结构,以能够选择性地对所述地钉主体形成包裹;和/或,所述地钉主体为中空结构。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空间具有顶部开口,所述置物架主体围绕所述顶部
开口的立壁内穿行有可折叠套管组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折叠套管组件包括多根等长度的套管,多根所述套管皆套装于同一根弹性线缆环体的外周,在所述置物架主体处于所述置物状态时,多根所述套管围绕所述顶部开口的周向依次收尾形成套接形成所述顶部开口的预设形状,在所述置物架主体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多根所述套管彼此平行且所述置物架主体能够缠绕于多根所述套管上。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开口处罩设有遮挡盖。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主体具有收纳状态以及置物状态,如此用户可以极为方便地将其收纳携带,例如置入背包、单车中,便携性极高,通过支撑柱与地面的嵌入固定张紧置物架主体形成置物状态并腾空,不受地面地形(起伏高低)与是否潮湿的不利影响,保证置物架主体的状态稳定性,还能够起到防潮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地面爬虫的侵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户外置物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置物架主体处于置物状态时);
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图1中的支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表示为:
19.1、置物架主体;11、第一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2、支撑柱;21、地钉主体;22、第一止位片;23、第二止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置物架,包括置物架主体1,置物架主体1具有置物空间,置物架主体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置物架主体1具有收纳状态以及被多个支撑柱2张紧的置物状态,多个支撑柱2能够被嵌入地面内,当多个支撑柱2嵌入地面内时,置物架主体1与地面之间具有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具体可以大于0,以能够使处于置物状态的置物架主体1处于腾空状态,在一些情况下,该预设间距具体还可以为0,此时也即置物架主体1的底壁与地面接触,从而在置物空间内防止质量较大的物品时能够利用地面的支撑防止置物架主体1的破坏,能够无需对置物架主体1的材质强度做出特别选择。该技术方案中,置物架主体1具有收纳状态以及置物状态,如此用户可以极为方便地将其收纳携带,例如置入背包、单车中,便携性极高,通过支撑柱2与地面的嵌入固定张紧置物架主体1形成置物状态并腾空时,不受地面地形(起伏高低)与是否潮湿的不利影响且能够保持置物架主体1的清洁防脏,保证置物架主体1的状态稳定性,还能够起到防潮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地面爬虫的侵扰,同时,置物架主体1的四周立壁能够有效对处于置物空间内的各个物品实现防风效果,防止质量较小的物品被风吹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置物架的便携性,用户可以随身携带步行经过较复杂地形的区域抵达户外目标区域,例如山区、临水区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极强。需要说明的是,该技术方案中的便携式户外置物架的置物架主体1内还可以设置相应的
分隔件,尤其是在置物架主体1的置物空间较大时,可以将该置物空间分隔为多个功能区,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架内物品能够被方便整理。
21.支撑柱2至少有三个,以能够使置物架主体1的置物空间被充分地敞开,而置物架主体1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例如矩形、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合适的形状。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支撑柱2具有四个,置物架主体1在处于置物状态时,置物架主体1的俯视图成矩形,四个支撑柱2分别处于矩形的四个角处。
22.理论上置物架主体1的制造材料只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且柔软易收纳(折叠或者缠绕)的材料皆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置物架主体1采用布料制作形成,具体例如常见的腈纶、碳纤维等布料,以使制造成本较低且利于清洗。
23.多个支撑柱2可以固定连接于置物架主体1上,作为优选,置物架主体1的外侧立壁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11,支撑柱2具有地钉主体21,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结构11之间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能够在需要清洗置物架主体1时将支撑柱2拆卸掉,也即便于清洗。具体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连接结构11为套环,套环套装于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上。采用套环与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套装,能够便利置物架在户外的布置。第一连接结构11还可以为搭扣式连接结构。
24.作为优选,在置物架主体1处于置物状态下,支撑柱2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该夹角大致可以为10
°
至15
°
左右,以使支撑柱2的第一端(顶端)远离置物架主体1而第二端(底端)靠近置物架主体1,从而提高置物架主体1的置物状态的稳定性。
25.具体参见图2及图3所示,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第一止位片22及第二止位片23,套环套装于第一止位片22与第二止位片23之间的间隔区域内。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止位片22与第二止位片23共同形成了对套环的上下位置的限定,能够使套环可靠地连接于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上,防止置物架主体1从第一端下滑或者脱离。进一步的,当支撑柱2被嵌入地面内时,第一止位片22处于第二止位片23的上部,且第一止位片22远离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通过弯折部能够进一步有效防止套环从地钉主体21的第一端的脱落。
26.进一步参见图1所示,置物架主体1的外侧立壁上还具有第二连接结构12,第二连接结构12为对扣连接结构,以能够选择性地对地钉主体21形成包裹,对扣连接结构例如可以为缝制于外侧立壁上的魔术贴绑带,通过对扣连接结构能够对置物架主体1的底部位置进行固定,使处于置物状态的置物架主体1的状态更加稳定。
27.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架的便携性,地钉主体21为中空结构,通过中空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地钉主体21的重量。中空结构例如可以是沿着地钉主体21的轴向由顶面向下延伸的盲孔。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止位片22与第二止位片23上还可以分别构造一些上下贯通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也能够起到减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置物架的便携性,减少用户徒步过程中的负重。
28.置物空间具有顶部开口,置物架主体1围绕顶部开口的立壁内穿行有可折叠套管组件,具体的,可折叠套管组件包括多根等长度的套管,多根套管皆套装于同一根弹性线缆环体的外周,在置物架主体1处于置物状态时,多根套管围绕顶部开口的周向依次收尾形成套接形成顶部开口的预设形状,在置物架主体1处于收纳状态时,多根套管彼此平行且置物架主体1能够缠绕于多根套管上。通过可折叠套管组件的设置能够使顶部开口的形状更加
规整,也能够使置物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折叠套管组件的可折叠作用,其并不会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置物架的便携性。另外,多根等长度的套管具体长度可以根据置物架主体的顶部开口的大小尺寸合理选择,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特别限定。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部开口处罩设有遮挡盖,遮挡盖可以为可透气的盖体例如纱网,以防止虫蝇等的侵扰,遮挡盖还可以是密封的盖体例如防水遮阳布,以能够在防止虫蝇等侵扰的同时防尘防水。遮挡盖可以是通过拉链与置物架主体1缝制为一体,或者遮挡盖的边缘能够与多根支撑柱2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例如套接),而为了降低成本,后一种方式更佳。
3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