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餐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8974发布日期:2022-09-23 22:1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野餐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领域,特别涉及可多功能化的野餐包。


背景技术:

2.户外野餐或日常生活皆可使用的,用于装盛各种食物并保持食物温度和鲜度的包袋,属于户外箱包的一种。人们在户外野餐的时候不仅需要通过野餐包来携带各种食物,同时,还需要携带野餐时所需的野餐布和折叠椅子。但是,由于传统的野餐包大都是手提式的,且在装完食物后没有足够的空间携带上野餐布和折叠椅子,导致在进行户外野餐的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携带上野餐布和折叠椅子,从而需要通过另外的背包或是通过手提的方式携带上野餐布和折叠椅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野餐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野餐包,包括背包背部,所述背包背部的左侧设有背包左侧,且背包背部的右侧设有背包右侧,所述背包左侧和背包右侧之间通过拉链开合连接,所述背包背部的顶面设有背包顶部,且背包背部的底面设有背包底部,所述背包顶部和背包底部分别通过拉链与背包背部和背包左侧开合连接,所述背包左侧和背包右侧的前端壁上分别设有背包肩带,且背包左侧和背包右侧侧壁上分别设有侧袋,所述背包背部的背壁上设有一组上下对称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凹型条、第二凹型条、固定杆、连接杆、复位弹簧和连接卡头,所述第一凹型条和第二凹型条分别固定连接在背包背部的背壁上,所述连接杆通过两端的转动杆活动连接在第二凹型条上,且连接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弹性带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两侧内,且连接卡头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的前端,所述弹性带与背包背部的背壁之间设有折叠椅。
6.优选的,所述背包背部的背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凹型条和第二凹型条,且第一凹型条位于第二凹型条的上方。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型条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凹口,且第一凹口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卡孔。
8.优选的,所述第二凹型条的后端开设有第二凹口,且第二凹口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转动孔。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连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带,且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活动安装在转动孔内。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弹簧槽,且弹簧槽的槽口处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簧槽的槽底上,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头,所述连接卡头穿过挡环并延伸至卡孔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因为野餐包的背包背部左右两侧的背包左侧和背包右侧通过拉链开合连接在一起,且背包背部上下两端的背包顶部和背包底部分别通过拉链和背包背部和背包左侧开合连接在一起,所以当背包左侧、背包右侧、背包顶部和背包底部在背包背部上展开后可使野餐包成为一张便携式的野餐布,在户外野餐时无需再另外携带野餐布,同时,配合上背包背部背壁上的固定机构,便于使用者在使用野餐包时附带上折叠椅子,从而使野餐包对野餐布和折叠椅子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并让野餐包实现多功能化,让野餐包可以平常出门使用又可以郊游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17.图中:1、背包背部;2、背包左侧;3、背包右侧;4、背包顶部;5、背包底部;6、背包肩带;7、侧袋;8、拉链;9、固定机构;10、折叠椅;11、第一凹型条;12、第二凹型条;13、固定杆;14、连接杆;15、弹性带;16、第一凹口;17、卡孔;18、第二凹口;19、转动孔;20、转动杆;21、弹簧槽;22、挡环;23、复位弹簧;24、连接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图4所示,野餐包,包括背包背部1,背包背部1的左侧设有背包左侧2,且背包背部1的右侧设有背包右侧3,背包左侧2和背包右侧3之间通过拉链8开合连接,背包背部1的顶面设有背包顶部4,且背包背部1的底面设有背包底部5,背包顶部4和背包底部5分别通过拉链8与背包背部1和背包左侧2开合连接,背包左侧2和背包右侧3的前端壁上分别设有背包肩带6,且背包左侧2和背包右侧3侧壁上分别设有侧袋7,背包背部1的背壁上设有一组上下对称的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包括第一凹型条11、第二凹型条12、固定杆13、连接杆14、复位弹簧23和连接卡头24,第一凹型条11和第二凹型条12分别固定连接在背包背部1的背壁上,连接杆14通过两端的转动杆20活动连接在第二凹型条12上,且连接杆14与固定杆13之间通过弹性带15固定连接,复位弹簧23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3的两侧内,且连接卡头24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23的前端,弹性带15与背包背部1的背壁之间设有折叠椅10。
20.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野餐包成为一张便携式的野餐布,便于使用者在使用野餐包时附带上折叠椅子10,背包背部1的背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组上下对称的第一凹型条11和第二凹型条12,且第一凹型条11位于第二凹型条12的上方,第一凹型条11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凹口16,且第一凹口16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卡孔17,第二凹型条12的后端开设有第二凹口18,且第二凹口18的槽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转动孔19,固定杆13和连接杆14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5,且连接杆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0,且转动杆20活动安装在转动孔19内,固定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弹簧槽21,且弹簧槽21的槽口处固定安装有挡环22,复位弹簧2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弹簧槽21的槽底上,且复位弹
簧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头24,连接卡头24穿过挡环22并延伸至卡孔17内;
21.具体操作如下:当使用者在使用野餐包并需要携带折叠椅10时,首先,将折叠椅10放置到背包背部1的背壁上并使其置于第一凹型条11和第二凹型条12之间,接着,通过固定杆13拽动弹性带15让固定杆13卡到第一凹型条11后端开设的第一凹口16内,且让弹性带15覆盖在折叠椅10上,在通过固定杆13拽动弹性带15时,弹性带15将作出弹性拉伸操作,与此同时,弹性带15一端安装的连接杆14的左右两端所安装的转动杆20将第二凹型条12后端开设的第二凹口18的槽内壁两侧所开设的转动孔19内转动,并以此在弹性带15拉伸的过程中实现翻转操作,当固定杆13卡入第一凹型条11后端开设的第一凹口16的时候,固定杆13两侧凸出的连接卡头24将受到第一凹型条11的挤压,与此同时,固定杆13左右两端开设的弹簧槽21内安装的复位弹簧23将被迫作出缩进操作,并带动前端安装的连接卡头24穿过挡环22向弹簧槽21内回缩,直至连接卡头24不再受到第一凹型条11的抵挡,而这时,连接卡头24在失去抵压力的时候,复位弹簧23将作出恢复操作,并将连接卡头24抵进到第一凹口16的槽内壁两侧所开设的第二卡孔17内,以此来将折叠椅10固定在背包背部1的内壁上来让使用者在使用野餐包的时候携带上折叠椅10,当使用者需要将野餐包展开变为野餐布进行使用时,通过拉链8分别将背包顶部4和背包底部5从背包背部1和背包左侧2的上下两端拉开,在通过拉链8将背包左侧2和背包右侧3拉开,并让背包左侧2、背包右侧3、背包顶部4和背包底部5分别从背包背部1的左右上下侧展开,从而使野餐包变成野餐布来使用。
22.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