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9522发布日期:2022-11-05 10:2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拉链用拉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2.作为拉链用拉头,有如下结构,包括:拉头主体,其包含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的链牙通路;弹性体,其被安装于拉头主体的上表面;以及拉片,其在弹性体的上方以能够前后摆动的方式被拉头主体支承。
3.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拉链用拉头,是不具有锁定部件的自由拉头,具有拉片固定功能,能够在拉片的规定的转动位置由弹性体将拉片固定于拉头主体。在该拉链用拉头中,在拉头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拉片安装柱,其从左右突出;弹性体用的凹部,其在一对拉片安装柱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向下方凹陷;铆接部,其将弹性体铆接。另外,在拉片设置有凸轮,该凸轮在使拉片在被支承于拉头主体的轴部转动时将弹性体朝向凹部且向下方推压。
4.拉片安装柱通过如下方式将拉片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轴支承:在将拉片的轴的两端部载置于拉片安装柱的轴插入槽之后,拉片安装柱的上端部以使前后间隔变窄的方式进行塑性变形。
5.另外,通过使铆接弹性体的铆接部为向上方的变形量小于弹性体的前后端的部分并且形成于弹性体的前后中央侧,使得铆接部难以被弹性体上推,从而使弹性体难以脱落。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032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拉链用拉头在组装之后进行镀覆处理,但是存在如下可能性:在镀覆处理中拉片会发生倾倒(拉片固定功能起作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良好地进行拉片及拉头主体的接触部周边的镀覆处理,导致外观不良。
10.另外,在镀覆处理之后进行组装的情况下,由于铆接部易发生破裂,所以难以制造。
11.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拉片固定功能的拉链用拉头,通过在镀覆处理之后进行组装而具有良好的外观性。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结构来实现。
13.(1)一种拉链用拉头,其包括:
14.拉头主体,其包括:上翼板及下翼板,其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地配置;引导柱,其连结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凹部,其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以及罩安装部,其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从所述凹部的外侧向上方突出;
15.弹性体,其以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凹部;
16.拉片,其包括:轴,其沿左右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弹性体的上方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拉头主体;拉片主体,其从所述轴向该轴的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凸轮,其从所述轴向该轴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以及
17.罩,其以覆盖所述弹性体及所述拉片的轴的上方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罩安装部,
18.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的情况下,在所述罩与所述轴或所述凸轮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
19.(2)在(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与所述轴或所述凸轮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20.(3)在(1)或(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所述罩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凹部在前后设置有一对,
21.所述罩包括:上表面部,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侧面部,其从所述上表面部在左右方向上弯折而成;
22.在所述一对侧面部具有向下方开口且供所述轴嵌插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限制所述轴的前后方向位置及上方位置,
23.在所述一对侧面部的下端的前后设置有分别向远离所述开口部的方向突出的前方卡合部和后方卡合部,
24.所述一对罩安装部分别具有供所述前方卡合部或所述后方卡合部嵌装并卡合的收容部。
25.(4)在(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的开口部与所述轴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的凸部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26.(5)在(1)或(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10a)中,所述罩安装部以包围所述凹部的前后及左右的方式具有前壁、后壁及一对侧壁,
27.在所述一对侧壁具有向上方开口且供所述轴嵌插的开口部(34),所述开口部限制所述轴的前后方向位置,
28.所述罩包括:上表面部,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上方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前方卡合部及后方卡合部,其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罩安装部的前壁及后壁的前方被卡合部及后方被卡合部卡合。
29.(6)在(5)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的上表面部与所述凸轮的平面部(63b)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的凸部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30.(7)在(6)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另一侧向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的上表面部与所述凸轮的凸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的平面部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31.实用新型效果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用拉头,是具有拉片固定功能的结构,并且能够在分别对拉头主体及拉片进行镀覆处理之后进行组装,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拉链用拉头的立体图。
34.图2是图1的拉链用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35.图3(a)是卸下拉片之后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图3(b)是图3(a)的拉头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的截面图。
36.图4是表示拉片的轴的凸轮的放大立体图。
37.图5(a)是拉片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状态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拉头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的截面图。
38.图6(a)是拉片向后方倒伏大致45
°
的状态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相当于图5(b)的截面图。
39.图7(a)是拉片位于正上方的状态的相当于图5(b)的截面图,图7(b)是拉片向前方倒伏大致45
°
的状态的相当于图5(b)的截面图,图7(c)是拉片向前方倒伏大致90
°
的状态的相当于图5(b)的截面图。
4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拉链用拉头的立体图。
41.图9是图8的拉链用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42.图10(a)是卸下拉片之后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图10(b)是图10(a)的拉头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的截面图。
43.图11是表示拉片的轴的凸轮的放大立体图。
44.图12(a)是拉片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状态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图12(b)是图12(a)的拉头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的截面图。
45.图13(a)是拉片向后方倒伏大致45
°
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2(b)的截面图,图13(b)是拉片位于正上方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2(b)的截面图。
46.图14(a)是拉片向前方倒伏大致45
°
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2(b)的截面图,图14(b)是拉片向前方倒伏至大致90
°
的状态的相当于图12(b)的截面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拉链用拉头
49.20、20a拉头主体
50.21上翼板
51.22下翼板
52.23引导柱
53.25凸缘
54.26、27、33罩安装部
55.28伸出部
56.29钩部
57.30收容部
58.34开口部
59.35前方被卡合部
60.36后方被卡合部
61.50弹性体
62.60、60a拉片
63.61轴
64.62拉片主体
65.63凸轮
66.63a凸部
67.63b平面部
68.64腕部
69.65窗部
70.70、70a罩
71.71上表面部
72.72侧面部
73.73开口部
74.74前方卡合部
75.75后方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76.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拉链用拉头详细地进行说明。
7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头的前后方向是指与拉头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拉链中,将使左右链牙啮合时拉头滑动的方向设为前方,将使左右链牙分离时拉头滑动的方向设为后方。另外,拉头的左右方向是指与构成拉链时的拉链带面平行并且相对于拉头前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拉头的上下方向是指与构成拉链时的拉链带的表背方向相同的方向。
78.(第1实施方式)
79.如图1及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包括:拉头主体20,其为压铸制,供左右一对拉链带的拉链链牙穿插;弹性体50,其采用板簧构成;拉片60,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拉头主体20;以及罩70,其将拉片60保持于拉头主体2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拉头10为金属制,是不具有咬入拉链链牙列的爪的自由拉头。
80.还参照图3(a)和图3(b),拉头主体20包括: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其沿上下方向平行且相向地配置;引导柱23,其在前端部连结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凹部24,其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罩安装部26、27,其在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从凹部24的外侧向上方突出;以及凸缘25,其从上翼板21和下翼板22的两侧缘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对拉链链牙进行导向。
81.此外,凸缘25也可以根据拉链链牙的形态,仅设置于上翼板21和下翼板22中的一方。
82.另外,在拉头主体20的前部形成有由引导柱23分离的左右肩口20a,并且在拉头主
体 20的后部形成有后口20b。而且,在上翼板21与下翼板22之间设置有与左右肩口20a及后口20b连通的y形的链牙穿插路20c(参照图3(b)),该链牙穿插路20c为在构成拉链时供左右拉链链牙穿插的通路。
83.在形成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的凹部24以长度方向沿着凹部24的前后方向的方式收容有平板状的弹性体50。凹部24具有在俯视时大小与弹性体50的长度及宽度大致相等的长方形状,相比上表面21a更凹陷。具体而言,凹部24构成前端及后端载置弹性体50的载置面,为从前端及后端朝向中央逐渐变深的圆弧状的弯曲面。
84.一对罩安装部26、27相对于凹部24位于前方或后方,分别设置成从上翼板21的上表面 21a向上方突出。罩安装部26、27在前端部或后端部具有相比靠近凹部24的部分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伸出部28。另外,相比伸出部28更靠近凹部24的部分在上方形成有钩部29,在下方形成有收容部30,收容部30相对于钩部29在左右方向上凹陷。罩安装部26、27的各收容部30分别将形成于罩70的后述的前方卡合部74或后方卡合部75收容并卡合,并且通过钩部29及伸出部28覆盖前方卡合部74或后方卡合部75的上方及前方或后方,将罩70以稳定的形态保持。
85.而且,钩部29的左右方向的侧面形状形成为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增大,形成为在使罩70与罩安装部26、27卡合时能够将罩70的前方卡合部74或后方卡合部75顺畅地引导至收容部30。
86.如图2所示,拉片60包括:轴61,其沿左右方向延伸,位于弹性体50的上方,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拉头主体20;拉片主体62,其从轴61向轴61的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凸轮63,其从轴61向轴61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凸轮6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弹性体50 的上方。另外,拉片60还具有左右腕部64,该左右腕部64连接轴61的两端部与拉片主体 62之间,与轴61及拉片主体62一起形成能够供罩安装部26、27插入的窗部65。
87.凸轮63具有在规定的位置向径向外侧最突出的凸部63a(参照图4),根据拉片60的转动的位置,使弹性体50在凹部24内发生弹性变形。
88.罩70以覆盖弹性体50及轴61的上方的方式被安装于罩安装部26、27。如图2所示,罩70包括:大致平坦的上表面部71,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侧面部72,其从上表面部71在左右方向上被弯折而成。在一对侧面部72具有向下方开口供拉片60的轴61嵌插的开口部73,开口部73限制轴61的前后方向位置及上方位置。在一对侧面部72的下端的前后设置有分别向远离开口部73的方向突出的前方卡合部74和后方卡合部75。左右方向上的一对侧面部72的内表面间的距离与罩安装部26、27的收容部3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致相等,因此,前方卡合部74及后方卡合部75分别被嵌装并卡合于罩安装部26、27的收容部 30。
89.因此,在这样的拉头10的组装中,首先,将弹性体50载置于拉头主体20的凹部24,进一步将拉片60的轴61载置于弹性体50的上方。然后,通过以罩70的开口部73包围轴 61的方式使罩70从上方朝向拉头主体20的上翼板21移动,罩70的前方卡合部74和后方卡合部75与收容部30卡合,4个部件成为一体。
90.如图5(a)~图7(c)所示,这样组装而成的拉头10能够使拉片60以如下方式转动:从向拉片60的一个面与上翼板的上表面21a抵接的前方(前后的一侧)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旋转至向拉片60的另一个面与上翼板的上表面21a抵接的后方(前后的另一侧)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为止。在拉片60向前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以及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中的
任一位置处,拉片主体62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成大致水平。
91.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拉片主体62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成大致水平并且拉片60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情况下,在罩70与轴61抵接的状态下,凸轮63的凸部63a 使弹性体50发生弹性变形。另外,由于凸轮63的凸部63a的顶端63a1在比轴61的旋转中心o靠前方的位置使弹性体50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在图5(a)及图5(b)中在拉片60上作用有使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因此拉片60的腕部64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抵接,拉片60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0(即,不摇晃而姿态被保持)。
92.另外,如图6(a)及图6(b)所示,在向后方倾倒大致45
°
的状态下,凸轮63的凸部 63a也使弹性体50发生弹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凸轮63的凸部63a的顶端63a1在比轴61的旋转中心o靠后方的位置使弹性体50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在拉片60上作用有使其向顺时针方向(前方)转动的力。从该状态起,随着拉片60向前方转动,由凸轮63引起的弹性体50的弹性变形量减小,在图7(a)所示的拉片60位于正上方的状态下,成为凸轮63 无法使弹性体50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另外,在图7(b)所示的拉片60向前方倾倒大致45
°
的状态、图7(c)所示的拉片60向前方倾倒大致90
°
的状态下,凸轮63不会使弹性体50 发生弹性变形,而容许转动。
93.这样构成的拉头10在分别对拉头主体20及拉片60进行镀覆处理之后如上述的那样进行组装即可,与在组装后需要进行镀覆处理的以往的拉头相比,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性。
94.(第2实施方式)
95.接着,参照图8~图14(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拉头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拉头10a在拉头主体20a的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的形状、拉片60a的凸轮 63的形状、以及罩70a的形状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
96.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拉头主体20a中,罩安装部33形成为以包围凹部24的前后及左右的方式具有前壁33a、后壁33b及一对侧壁33c。另外,在一对侧壁33c具有向上方开口并且供拉片60a的轴61嵌插的开口部34,开口部34限制轴61的前后方向位置。
97.另外,在罩安装部33的前壁33a及后壁33b设置有将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的一部分切掉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分别朝向凹部24凹陷的前方被卡合部35及后方被卡合部36。
98.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4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形成在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的上方。
99.罩70a包括:上表面部71,其覆盖罩安装部33的开口部34的上方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前表面部76及后表面部77,其在上表面部71的前方及后方向下方弯折而成。前表面部 76及后表面部77在相向的内表面分别具有前方卡合部74及后方卡合部75,该前方卡合部 74及后方卡合部75分别与罩安装部33的前方被卡合部35及后方被卡合部36卡合。
100.而且,如图10(b)所示,在上表面部71的沿前后方向的两个部位分开地设置有突片78,所述突片78具有与一对侧壁33c的内表面大致相等的左右方向尺寸且向下方突出。因此,在将罩70a安装于罩安装部33时,通过使2个部位的突片78由一对侧壁33c的内表面抵接或接近相向,罩70a相对于拉头主体20a在左右方向上被定位。
101.另外,如图11所示,拉片60a的凸轮63在与凸部63a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平面部63b。
102.在本实施方式的拉头10a的组装中,首先,也将弹性体50载置于拉头主体20a的凹
部 24,在弹性体50的上方将拉片60a的轴61以嵌入罩安装部33的开口部34的方式载置。然后,通过使罩70a从弹性体50及轴61的上方朝向拉头主体20a的上翼板21移动,罩70a 的前方卡合部74及后方卡合部75与罩安装部33的前方被卡合部35及后方被卡合部36卡合, 4个部件成为一体。
103.如图12(a)~图14(b)所示,在这样组装而成的拉头10a中,也能够使拉片60a以如下方式转动:从向拉片60a的拉片主体62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成大致水平的前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旋转至向拉片60a的拉片主体62与上翼板的上表面21a成大致水平的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为止。在拉片60a向前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以及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处,拉片60a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0a。
104.即,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在使拉片60a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拉片主体62 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罩70a的上表面部71与凸轮63的平面部63b抵接的状态下,凸轮63的凸部63a抵接弹性体50使其发生弹性变形,拉片60a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0a。
105.另外,如图14(b)所示,在使拉片60a向前方倒伏大致90
°
、拉片主体62与上翼板 21的上表面21a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罩70a的上表面部71与凸轮63的凸部63a抵接的状态下,凸轮63的平面部63b抵接弹性体50使其发生弹性变形,拉片60a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0a。
106.而且,如图13(a)、图13(b)及图14(a)所示,在拉片60a向后方倾倒大致45
°
的状态、位于正上方的状态、以及向前方倾倒大致45
°
的状态下,凸轮63的凸部63a、平面部 63b及其他的周面均与弹性体50抵接而使弹性体50发生弹性变形,防止拉片60a的摇晃。
107.而且,这样构成的拉头10a也可以在分别对拉头主体20a及拉片60a进行镀覆处理之后如上述的那样进行组装,与在组装后需要进行镀覆处理的以往的拉头相比,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性。
108.关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109.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110.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凸轮63的平面部63b与罩70a的上表面部71或弹性体 50的抵接,在向前方倒伏大致90
°
及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处拉片60a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0a,但是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凸轮63的形状等变更,由此通过拉片60a 的腕部64与上翼板21的上表面21a的抵接,在向前方倒伏大致90
°
和向后方倒伏大致90
°
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使拉片60a被固定于拉头主体20a。
111.如以上所述,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的事项。
112.(1)一种拉链用拉头,其包括:
113.拉头主体,其包括:上翼板及下翼板,其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地配置;引导柱,其连结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凹部,其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以及罩安装部,其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从所述凹部的外侧向上方突出;
114.弹性体,其以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的方式被收容于所述凹部;
115.拉片,其包括:轴,其沿左右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弹性体的上方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拉头主体;拉片主体,其从所述轴向该轴的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凸轮,其从所述轴向该轴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以及
116.罩,其以覆盖所述弹性体及所述拉片的轴的上方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罩安装部,
117.在使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的情况下,在所述罩与所述轴或所述凸轮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
118.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别对拉头主体及拉片进行镀覆处理之后进行组装,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性,能够得到具有拉片固定功能的拉链用拉头。
119.(2)在(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与所述轴或所述凸轮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120.根据该结构,在拉片倒伏、拉片主体与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将拉片固定于拉头主体。
121.(3)在(1)或(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所述罩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凹部在前后设置有一对,
122.所述罩包括:上表面部,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一对侧面部,其从所述上表面部在左右方向上弯折而成;
123.在所述一对侧面部具有向下方开口且供所述轴嵌插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限制所述轴的前后方向位置及上方位置,
124.在所述一对侧面部的下端的前后设置有分别向远离所述开口部的方向突出的前方卡合部和后方卡合部,
125.所述一对罩安装部分别具有供所述前方卡合部或所述后方卡合部嵌装并卡合的收容部。
126.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形成于罩的开口部和弹性体支承转动的轴。
127.(4)在(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的开口部与所述轴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的凸部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128.根据该结构,在拉片倒伏、拉片主体与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将拉片固定于拉头主体。
129.(5)在(1)或(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10a)中,所述罩安装部以包围所述凹部的前后及左右的方式具有前壁、后壁及一对侧壁,
130.在所述一对侧壁具有向上方开口且供所述轴嵌插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限制所述轴的前后方向位置,
131.所述罩包括:上表面部,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上方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前方卡合部及后方卡合部,其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罩安装部的前壁及后壁的前方被卡合部及后方被卡合部卡合。
132.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形成于罩安装部的开口部、罩的上表面部和弹性体来支承转动的轴。
133.(6)在(5)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的上表面部与所述凸轮的平面部(63b)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的凸部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
变形,并且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134.根据该结构,在使拉片从前后的一侧向另一侧倒伏、拉片主体与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将拉片固定于拉头主体。
135.(7)在(6)所述的拉链用拉头中,在所述拉片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前后的另一侧向一侧倒伏、所述拉片主体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在所述罩的上表面部与所述凸轮的凸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凸轮的平面部使所述弹性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拉片被固定于所述拉头主体。
136.根据该结构,在拉片从前后的另一侧向一侧倒伏、拉片主体与上翼板的上表面成大致水平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拉片固定于拉头主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