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7150发布日期:2022-11-18 21:3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


背景技术:

2.鞋底是鞋子与地面直接接触的一个部位,现有的鞋底种类样式有很多,其功能性区分的也比较明确,比如,防滑鞋底,减震鞋底,耐磨鞋底等,根据鞋子的类型可以匹配相应功能的鞋底,使得鞋子可以实现相应的措施,鞋底多采用新材料制作,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
3.现有的鞋底为了增加抓地力,通常在鞋底设计抓地装置以便提升鞋底的防滑效果,鞋底的抓地装置为一体设计,使用者穿上鞋子后,鞋底受力直接将鞋底的抓地装置与地面接触进行抓地,长时间的穿着磨损,导致鞋底的抓地装置抓地效果不佳,影响抓地装置的抓地性能,从而加快鞋底的消耗,不利于鞋底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鞋底的抓地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长时间的磨损,导致鞋底的抓地装置抓地效果不佳,影响抓地装置的抓地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包括脚掌部,所述脚掌部侧面固定连接有脚弓部,所述脚弓部侧面固定连接有脚跟部,所述脚掌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鞋垫层,所述脚掌部底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层,所述挤压层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脚弓部底面滑动连接有挤压钮,所述支撑块与挤压钮之间通过挤压机构连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钮上端固定连接的气囊一,所述气囊一上端固定连接在脚弓部底壁上,所述气囊一两侧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挤压钮上端和脚弓部底壁上,所述气囊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二,所述气囊二上端固定在挤压层上,所述气囊二底面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面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过挤压机构连接的支撑块与挤压钮之间的配合,可以在使用者穿上鞋底进行运动时,使得使用者在运动时鞋底与地面接触紧抓地面,加大鞋底与地面的抓地力,提升抓地装置的抓地性能,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护块,所述防护块与脚掌部之间为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防护块可以分担支撑块上的重力,平衡鞋底的受力,为支撑块做支撑的作用,从而得以保护抓地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块侧面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阻力块,所述阻力块与脚掌部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阻力块与防护块之间设置有隔离条,所述隔离条与脚掌部之间为固定连
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阻力块可以在使用者站立时,保持鞋底与地面之间的前后移动的阻力的平衡,增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使用者运动时出现打滑现象。
12.进一步地,所述脚跟部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凸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凸块与地面接触,增加鞋底与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分担鞋底受力,为鞋底增加抓地力,提升鞋底的抓地力。
14.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块上滑动连接有清理板,所述脚跟部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清理板底端与凹槽相适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清理板可以将脚跟部防滑区进行清理,保持脚跟区的抓地力,提升鞋底的清理效果,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16.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板底面四角均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清理板与滑动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脚跟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端部伸入滑槽内,所述滑动杆与滑槽相适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杆在滑槽内滑动,增加清理板与脚跟部之间的滑动,为清理板进行支撑,提升清理板的清理效果。
18.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板侧面滑动设置有防护带,所述防护带与脚掌部之间为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带进行保护防滑凸块,使得防滑凸块与地面进行摩擦时,保护防滑凸块,减少防滑凸块由于受力不均产生的损坏,提升防滑凸块的抓地效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当使用者穿上抓地力强的鞋底后,根据使用者的运动情况,利用脚掌部、脚弓部、脚跟部三部分的配合进行抓地防滑,三者平分鞋底受到的摩擦,加大鞋底与地面的抓地力,减少鞋底的损坏,提升鞋底的使用寿命。
22.2.当使用者穿上抓地力强的鞋底进行使用时,根据鞋底的受力情况,为鞋底的抓地区进行清理,减少抓地区上的附着物,从而保持抓地区的抓地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剖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清理板与滑动杆剖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脚掌部;2、脚弓部;3、脚跟部;4、鞋垫层;5、挤压层;6、挤压钮;7、支撑块;8、挤压机构;81、气囊一;82、复位弹簧;83、气囊二;84、支撑板;9、阻力块;10、隔离条;11、防护块;12、防滑凸块;13、清理板;14、滑动杆;15、防护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
31.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抓地力强的鞋底,包括脚掌部1,脚掌部1侧面固定连接有脚弓部2,脚弓部2侧面固定连接有脚跟部3,脚掌部1上端固定连接有鞋垫层4,脚掌部1底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层5,挤压层5下端安装有若干个支撑块7,脚弓部2底面滑动连接有挤压钮6,支撑块7与挤压钮6之间通过挤压机构8连接,挤压机构8包括挤压钮6上端固定连接的气囊一81,气囊一81上端固定连接在脚弓部2底壁上,气囊一81两侧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82,复位弹簧8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挤压钮6上端和脚弓部2底壁上,气囊一81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二83,气囊二83上端固定在挤压层5上,气囊二83底面固定有支撑板84,支撑板84底面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块7。抓地力鞋底投入使用后,使用者穿上鞋子后,鞋底与地面接触时,鞋底受到重力下压挤压钮6,挤压钮6挤压气囊一81,使得气囊一81里面的气体流动到气囊二83内,气囊二83内充满气体后,利用气体挤压支撑板84,使得支撑板84带动其下端的支撑块7向下进行滑动,从而进行抓地,提升鞋底的抓地能力,该鞋底由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主要以热塑性丁苯橡胶为基础原材料,添加树脂,填料,增塑油剂以及其他功能助剂共混改性材料,使得该鞋底具有轻便,高弹性,摩擦系数高,抓着力强等等优点。
32.参照图1和图3,支撑块7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护块11,防护块11与脚掌部1之间为固定连接。当使用者穿上鞋子进行运动时,支撑板84受力进行抓地增加鞋子与地面的稳定性后,使用防护块11可以分担支撑块7上的重力,平衡鞋底的受力,为支撑块7做支撑的作用,从而得以保护抓地装置。
33.参照图1和图3,防护块11侧面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阻力块9,阻力块9与脚掌部1之间为固定连接,阻力块9与防护块11之间设置有隔离条10,隔离条10与脚掌部1之间为固定连接。阻力块9呈“w”状,便于增加鞋底阻力,当使用者穿上鞋子进行运动时,使用阻力块9可以保持鞋底前后受力均匀,增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使用者运动时出现打滑现象。
34.参照图1和图4,脚跟部3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凸块12。当使用者穿上鞋子进行运动时,鞋跟部受力与地面接触,使得防滑凸块12进行抓地,增加鞋底与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分担鞋子的受力,提升鞋底的抓地力。
35.参照图1和图4,防滑凸块12上滑动连接有清理板13,脚跟部3底部开设有凹槽,清理板13底端与凹槽相适配。当使用者穿上鞋子运动结束后,使用清理板13在防滑凸块12上进行滑动,可以将附着在防滑凸块12缝隙间的杂物进行清理,保持防滑凸块12的整洁,从而提升防滑凸块12的抓地效果。
36.参照图1和图4,清理板13底面四角均设置有滑动杆14,清理板13与滑动杆14之间为固定连接,脚跟部3上开设有滑槽,滑动杆14端部伸入滑槽内,滑动杆14与滑槽相适配。当使用者使用清理板13清理鞋底时,清理板13在防滑凸块12上进行滑动,带动滑动杆14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增加清理板13与脚跟部3之间的滑动,为清理板13进行支撑,提升清理板13的清理效果。
37.参照图1和图4,清理板13侧面滑动设置有防护带15,防护带15与脚跟部3之间为固定连接。当使用者穿上鞋子进行运动时,利用防护带15可以分担防滑凸块12受到的重力,减
少防滑凸块12受力不均而产生的磨损,提升防滑凸块12的抓地效果。
38.工作原理:
39.当抓地力鞋底投入使用,使用者穿上鞋子后,鞋底与地面接触时,鞋底受到重力下压挤压钮6,挤压钮6挤压气囊一81,使得气囊一81里面的气体流动到气囊二83内,气囊二83内充满气体后,利用气体挤压支撑板84,使得支撑板84带动其下端的支撑块7向下进行滑动,从而进行抓地,提升鞋底的抓地能力,然后使用防护块11可以分担支撑块7上的重力,平衡鞋底的受力,为支撑块7做支撑的作用,从而得以保护抓地装置。同时使用阻力块9可以保持鞋底前后受力均匀,增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再使得防滑凸块12进行抓地,增加鞋底与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分担鞋子的受力,提升鞋底的抓地力。之后使用清理板13在防滑凸块12上进行滑动,可以将附着在防滑凸块12缝隙间的杂物进行清理,保持防滑凸块12的整洁,从而提升防滑凸块12的抓地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