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电脑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胆包。
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对于人们来说,移动办公也逐渐成为常见的办公方式。发明人发现,对于笔记本、pad等办公产品,用户会买内胆包对笔记本和pad进行保护,在使用时,用户有将笔记本或pad采用支架进行支撑起来的习惯,这样用户还需要额外购置支架,另外,由于内胆包的空间比较狭小,也不能将支架装于内胆包中。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4.本公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内胆包,旨在解决发明人发现的用户购买内胆包后,还需要额外购置支架,以及由于内胆包的空间比较狭小,也不能将支架装于内胆包中的技术问题。
5.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胆包,其包括:
6.表皮部,所述表皮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
7.折叠支架,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连接有所述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具有支撑状态;
8.其中,所述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折叠结构被配置为能够折叠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折叠结构被配置为能够折叠形成与所述第一夹角相对的第二夹角;所述折叠支架还具有展平状态,在所述展平状态下,所述第一折叠结构与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展平地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折叠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围成的中间空档区。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与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之间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相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开口朝向相对时,使得所述折叠支架保持所述支撑状态。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能够相互吸合,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上,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上。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内板部和第二内板部,所述第一内板部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内板部的一侧边柔性连接,且所述第二内板部相对的另一侧边与所述表皮部柔性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为所述第一内板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外板部和第二外板部,所述第一外板部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内板部相对的另一侧边柔性连接,所述第一外板部的一侧边还与所述第二外板部的一侧边柔性连接,所述第二外板部相对的另一侧边与所述表皮部柔
性连接;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为所述第一外板部。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表皮部包括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所述第一表层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表层的边缘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相连接,以形成具有插入口的容纳腔,所述插入口被配置为使容置物能够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表层的外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层的外表面为所述第二表面。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表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外皮层和第一内衬层;
15.所述第二表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设置的第二外皮层、第一中间支撑层和第二内衬层。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表层具有翻盖部,所述翻盖部与所述第二表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以使得所述翻盖部翻折后保持将所述插入口封闭的状态。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四磁吸件之间能够相互吸合,所述第三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翻盖部上,所述第四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层上。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层上;所述折叠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第三外皮层、第二中间支撑层和第三内衬层;
19.所述第二中间支撑层包括分离设置的多个玻璃纤维板。
20.本公开提供的内胆包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1.本公开的内胆包,通过表皮部对笔记本、pad或macbook等,进行防护;而通过在表皮部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折叠支架可以更好的方便实现对移动办公的电子产品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各自折叠后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这样利于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保证折叠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折叠支架通过第一折叠结构与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展平地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折叠结构位于述第二折叠结构围成的中间空档区,利于实现折叠支架的展平,即在不使用折叠支架时,其可以贴于表皮部上,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使得用户在采用本公开提供的内胆包后无需要购买额外的支架,也避免了额外购置的支架占用内胆包的内部空间的情况。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24.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的爆炸示意图;
25.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26.图4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的正常状态的示意图;
27.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的正常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8.图6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9.图7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的使用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30.图8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上的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31.图9是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内胆包上的折叠支架处于支撑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32.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33.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第一磁吸件;104、第二磁吸件;105、第一内板部;106、第二内板部;107、第一外板部;108、第二外板部;109、插入口;110、翻盖部;111、第一外皮层;112、第一内衬层;113、第二外皮层;114、第一中间支撑层;115、第二内衬层;116、第三磁吸件;117、第四磁吸件;118、支撑条;119、凹孔;120、第三外皮层;121、第三内衬层;122、凹陷槽;123、避让槽;124、第一子板;125、第二子板;126、第三子板;127、第四子板;128、第五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为了说明本公开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9.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胆包,其包括:表皮部和折叠支架;表皮部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笔记本、pad或macbook等电子产品,实现对电子产品进行保护。表皮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在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连接有折叠支架,折叠支架具有支撑状态。折叠支架包括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第一折叠结构的翻折方向与第二折叠结构翻折方向相反。第一折叠结构被配置为能够折叠形成第一夹角,第二折叠结构被配置为能够折叠形成与第一夹角相对的第二夹角;折叠支架还具有展平状态,在展平状态下,第一折叠结构与第二折叠结构展平地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折叠结构位于第二折叠结构围成的中间空档区,这样展平的第一折叠结构位于展平的第二折叠结构的中间空档区后,实现了合理的空间布局,减
小了折叠支架占用的空间。
4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为锐角;在支撑状态时,第一夹角的开口朝向与第二夹角的开口朝向相对。在支撑状态下,呈折叠状态的第一折叠结构与呈折叠状态的第二折叠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三支撑结构,即从沿表皮部的长度方向观察,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形成一个三棱柱结构。第一折叠结构的长度方向与表皮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折叠结构的折叠线与第一折叠结构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折叠结构的折叠线与第一折叠结构的折叠线相平行。第一折叠结构能够沿自身的折叠线折叠,第二折叠结构能够沿自身的折叠线折叠。
41.本公开的内胆包通过表皮部对笔记本、pad或macbook等,进行防护;而通过在表皮部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折叠支架可以更好的方便实现对移动办公的电子产品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各自折叠后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这样利于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保证折叠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另外折叠支架通过第一折叠结构与所述第二折叠结构展平地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折叠结构位于述第二折叠结构围成的中间空档区,利于实现折叠支架的展平,即在不使用折叠支架时,其可以贴于表皮部上,不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使得用户在采用本公开提供的内胆包后无需要购买额外的支架,也避免了额外购置的支架占用内胆包的内部空间的情况。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与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之间被配置为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相连接,以在第一夹角的开口朝向与第二夹角的开口朝向相对时,使得折叠支架保持支撑状态。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保持折叠支架的支撑状态,可以保证对移动办公电子产品的有效支撑。
43.参见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件103和第二磁吸件104,第一磁吸件103与第二磁吸件104之间能够相互吸合,第一磁吸件103设置于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上,第二磁吸件104设置于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上。第一磁吸件103和第二磁吸件104均为磁铁,这样可以增大磁吸力,保证支撑状态稳定性。在支撑状态时,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与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相贴合层叠在一起,从而使得从沿表皮部的长度方向观察,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形成一个三棱柱结构,使得折叠支架形成三角支撑状态。
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还可以为按扣。
45.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内板部105和第二内板部106,第一内板部105的一侧边与第二内板部106的一侧边柔性连接,且第二内板部106相对的另一侧边与表皮部柔性连接;第一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为第一内板部105。通过第一内板部105和第二内板部106柔性连接,使得第一折叠结构能够折叠,即第一内板部105与和第二内板部106之间能够翻折形成第一夹角,第一折叠结构折叠时,第二内板部106的表面与表皮部相接触。
46.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外板部107和第二外板部108,第一外板部107的一侧边与第一内板部105相对的另一侧边柔性连接,第一外板部107的一侧边还与第二外板部108的一侧边柔性连接,第二外板部108相对的另一侧边与表皮部柔性连接;第二折叠结构的设定部分为第一外板部107。通过第一外板部107和第二外板部108柔性连接,使得第二折叠结构能够折叠,即第一外板部107与和第二外板部108之间能够
翻折形成第二夹角,第二折叠结构折叠时,第一外板部107的一表面与第一内板部105的一表面相接触,实现第一磁吸件103与第二磁吸件104之间的相互吸合,实现折叠支架的保持支撑状态。
4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板部107为呈u型状,展开状态的第二折叠结构为u型结构,而第二折叠结构的中间空档区为u型结构围成的凹陷部。
48.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表皮部包括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第一表层的边缘与第二表层的边缘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相连接,以形成具有插入口109的容纳腔,插入口109被配置为使容置物能够置于容纳腔;第一表层的外表面为第一表面101,第二表层的外表面为第二表面102。容置物为笔记本、pad或macbook等。通过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形成容纳腔便于空置移动电子产品。插入口109位于表皮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外板部108的相对的另一侧边靠近表皮部的长度方向相对的另一侧,而远离表皮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
49.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层具有翻盖部110,翻盖部110与第二表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以使得翻盖部110翻折后保持将插入口109封闭的状态。
50.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外皮层111和第一内衬层112;第二表层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设置的第二外皮层113、第一中间支撑层114和第二内衬层115。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通过多层设置利于提高使用寿命,以及可以较好的保护电子产品。
51.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皮层111和第一内衬层112之间通过粘胶的方式相连接。第一内衬层112用于与电子产品相接触。第二外皮层113、第一中间支撑层114和第二内衬层115之间通过粘胶的方式相连接,第二内衬层115用于与电子产品相接触。第一外皮层111的材质为pu皮革,第一内衬层112的材质为超细纤维合成革。第二外皮层113的材质为pu皮革,第一中间支撑层114的材质为双灰纸;第二内衬层115的材质为pu皮革。
52.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第三磁吸件116和第四磁吸件117,第三磁吸件116与第四磁吸件117之间能够相互吸合,第三磁吸件116设置于翻盖部110上,第四磁吸件117设置于第二表层上。第三磁吸件116和第四磁吸件117均为磁铁,这样可以增大磁吸力,保证支撑状态稳定性。
53.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皮层111和和第一内衬层112之间夹装于支撑条118,支撑条118的材质为双层纸,且支撑条118位于翻盖部110处。支撑条118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凹孔119,第三磁吸件116位于凹孔119中,第三磁吸件116的数量为两个,这样可以保证翻盖部110与第二表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外皮层111和第二内衬层115在支撑条118的四周边缘冲压,这样使得翻盖部110的外表面上支撑条118对应处呈凸出状。支撑条118利于保证翻盖部110的硬度。第一中间支撑层114上也间隔设置有两个凹孔119,第四磁吸件117位于凹孔119中,第四磁吸件117的数量为两个,第一中间支撑层114上的凹孔119靠近插入口109。第三磁吸件116在翻盖部110上的位置与第四磁吸件117在第二表层上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使得翻盖翻折后,第三磁吸件116与第四磁吸件117相吸合。
5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磁吸件116和第四磁吸件117还可为条状,其数量分别3个以上。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支架设置于第一表层上;折叠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设置第三外皮层120、第二中间支撑层和第三内衬层121;第二中间支撑层包括分离设置的多个玻璃纤维板。通过设置玻璃纤维板保证了折叠支架的硬度,提高使用寿命。
56.参见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外皮层120的材质为pu皮革,第三内衬层121的材质为pu皮革。第一表层的第一外皮层111上具有凹陷槽122,这样折叠支架展平后,可以填充凹陷槽122,降低展平的折叠支架凸出第一表面101的高度。凹陷槽122的边缘还具有壁让槽,这样使用时,便于对第一外板部107进行操作,实现折叠支架的折叠。玻璃纤维板的数量为5个,5个玻璃纤维板分别为第一子板124、第二子板125、第三子板126、第四子板127和第五子板128。第一内板部105包括第一子板124、第一内板部105包括第二子板125、第一外板部107包括第三子板126,第二外板部108包括第四子板127和第五子板128。第三子板126呈u型。第一子板124、第二子板125均为具有倒圆角的长方形结构。第四子板127、第五子板128均为具有倒圆角的正方形结构。第三外皮层120、第二中间支撑层和第三内衬层121通过胶粘的方式相连接后,再通过冲压形成折叠线,以形成第一外板部107、第二外板部108、第一内板部105和第二内板部106。第一子板124和第三子板126上均开设有两个凹孔119,第一子板124上的凹孔119用于放置第一磁吸件103,第三子板126上的凹孔119用于放置第二磁吸件104,第一磁吸件103和第二磁吸件104的数量均为两个,这样可以保证支撑状态的稳定性。
57.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三外皮层120与第一外皮层111为一体结构。第一磁吸件103和第二磁吸件104还可为条状,其数量分别3个以上。第一内衬层112上了设置第五磁吸件,第五磁吸件位于凹陷槽122中,且靠近避让槽123,这样第五磁吸件可以与第二磁吸件104相吸引,保证了折叠支架呈展平状态的稳定性。
58.参见图8和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内胆包,在使用时,将内胆包上具有折叠支架的一表面朝上设置,然后将折叠支架翻折支起后,第一外板部107和第二外板部108之间的连接处与移动办公产品的下表面相接触,以实现对移动办公产品等支撑物的支撑。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