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校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6974发布日期:2023-02-10 19: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校服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校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校服。


背景技术:

2.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也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3.目前,有的校服作用比较的简单,只是对于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身份识别,同时也对社会人进行区分,使人一眼明了的知道穿着者是学生,而在校的学生在晚间放学后,若其没有携带照明工具,并行走在路灯照明效果较差或没有路灯照明的道路上,则其将不易看清道路上的凸起或凹坑,且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可能无法及时地发现路上行走的学生,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学生在夜间行走时的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校服。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校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校服,包括校服本体,校服本体的背面设有反光条并通过魔术贴粘接有遮挡布,遮挡布朝向校服本体的一侧可拆连接有手电筒,遮挡布与校服本体的背面可共同夹持于反光条和手电筒。
6.可选的,所述魔术贴呈环形设置,反光条和手电筒均位于魔术贴的内侧。
7.可选的,所述遮挡布朝向校服本体的一侧设有束口袋,束口袋的一端呈敞口设置并供手电筒滑动嵌设。
8.可选的,所述校服本体的肩部设有弹性套,弹性套朝向校服本体前侧的一端呈敞口设置并倾斜朝下,手电筒可紧固嵌设在弹性套内。
9.可选的,所述弹性套敞口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拉环。
10.可选的,所述弹性套的另一端呈封闭设置,且弹性套的外壁上涂覆有防水层。
11.可选的,所述弹性套敞口的一端的内侧设有弹性收紧环,弹性收紧环可抵触于手电筒的端部,手电筒所射出的光线可穿设于弹性收紧环的内侧。
12.可选的,所述反光条在校服本体的背面供设有两个并分设于手电筒的上下两侧。
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4.1.当学生在照明效果较差的道路上行走时,学生可撕下遮挡布并将手电筒从遮挡布上取下,即可将手电筒用于道路的照明;
15.2.当学生将遮挡布撕下后,反光条将露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上的车灯在照射到反光条时,将会产生反光,以便车辆上的驾驶人员及时地注意到路上行走的学生;
16.3.手电筒可紧固嵌设在弹性套内并倾斜向下照射在路面上,无需学生手持手电筒,方便了学生在道路上的行走;
17.4.当手电筒紧固嵌设在弹性套内时,手电筒用于照明的一端将抵触于弹性收紧环,手电筒的另一端将抵触于手电筒封闭的一端,提高了手电筒在弹性套内的稳定性;
18.5.学生的手指可伸入到拉环内,并通过两个拉环促使弹性套的敞口端张开,以便手电筒嵌入到弹性套内,方便了手电筒的拆装。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校服本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校服本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遮挡布被撕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套和手电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校服本体;2、魔术贴;3、遮挡布;4、手电筒;5、反光条;6、束口袋;7、弹性套;8、弹性收紧环;9、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功能校服。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校服,包括校服本体1,校服本体1的正面缝合有拉链和口袋,校服本体1的背面通过魔术贴2粘接有遮挡布3,魔术贴2的子面缝合在遮挡布3上,魔术贴2的母面缝合在校服本体1的背面,以便遮挡布3粘在校服本体1的背面或从校服本体1上撕下。
26.遮挡布3朝向校服本体1的一侧可拆连接有手电筒4,遮挡布3与校服本体1的背面可共同夹持于手电筒4,当学生在照明效果较差的道路上行走时,学生可撕下遮挡布3并将手电筒4从遮挡布3上取下,即可将手电筒4用于道路的照明;手电筒4优选为迷你手电筒4,整体长度约为5-7cm,方便携带使用。
27.当手电筒4无需使用时,学生可将手电筒4安装在遮挡布3上,并将遮挡布3粘接在校服本体1的背面,以免遗忘手电筒4,且遮挡布3避免了手电筒4的外露,有效地保护了手电筒4。
28.校服本体1的背面缝合有两个反光条5,遮挡布3与校服本体1的背面可共同夹持于反光条5,实现了对反光条5的遮挡;当学生将遮挡布3撕下后,反光条5将露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上的车灯在照射到反光条5时,将会产生反光,以便车辆上的驾驶人员及时地注意到路上行走的学生。
29.两个反光条5呈上下间隔设置,当手电筒4被夹持在遮挡布3和校服本体1的背面之间时,两个反光条5将分设于手电筒4的上下两侧,使得反光条5不易与手电筒4重叠在一起,减小了遮挡布3与校服本体1的背面之间的最大厚度。
30.魔术贴2呈环形设置,使得遮挡布3的四边均能够粘接在校服本体1的背面;反光条5和手电筒4均位于魔术贴2的内侧,既实现了对反光条5和手电筒4的收纳,又使得手电筒4不易意外掉落。
31.遮挡布3朝向校服本体1的一侧缝合有束口袋6,束口袋6的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手电筒4可从束口袋6的敞口端滑动嵌设到束口袋6内,方便了手电筒4在遮挡布3上的拆装。
32.如图3和图4所示,校服本体1的肩部缝合有弹性套7,弹性套7朝向校服本体1前侧
的一端呈敞口设置并倾斜朝下,手电筒4可紧固嵌设在弹性套7内并倾斜向下照射在路面上,无需学生手持手电筒4,方便了学生在道路上的行走。
33.弹性套7的另一端呈封闭设置,且弹性套7的外壁上涂覆有防水层,使得外部雨水不易进入到弹性套7内,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弹性套7内的手电筒4。
34.弹性套7敞口的一端的内侧缝合有弹性收紧环8,当手电筒4紧固嵌设在弹性套7内时,手电筒4用于照明的一端将抵触于弹性收紧环8,手电筒4的另一端将抵触于手电筒4封闭的一端,提高了手电筒4在弹性套7内的稳定性;手电筒4所射出的光线可穿设于弹性收紧环8的内侧,使得弹性收紧环8不易影响手电筒4的正常照明。
35.弹性套7敞口的一端的两侧均缝合有拉环9,学生的手指可伸入到拉环9内,并通过两个拉环9促使弹性套7的敞口端张开,以便手电筒4嵌入到弹性套7内,方便了手电筒4的拆装。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校服的实施原理为:当学生在照明效果较差的道路上行走时,学生先撕下遮挡布3并将手电筒4从束口袋6内取出,再拉动拉环9使得弹性套7的敞口端张开,然后将手电筒4紧固嵌入到弹性套7内,此时手电筒4将倾斜向下并照亮地面,以便学生看清前方的道路;同时,当遮挡布3被撕下后,反光条5将露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上的车灯在照射到反光条5时,将会产生反光,以便车辆上的驾驶人员及时地注意到路上行走的学生,从而减少了安全隐患。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