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区分医护人员身份的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2811发布日期:2023-01-20 14:1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区分医护人员身份的医用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防护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区分医护人员身份的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2.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如护士、医生等)或者处于特定区域的人(如医院探视区、密切接触区域等场所的人),所使用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它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介质,以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3.现有的医用防护服一般包裹在外侧,在穿上防护服之后,由于其包裹范围较广,工作人员之间很难区分开,这样会对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因此需要为现有的防护服进行一些改进,以方便身份识别。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采用在防护服外侧书写穿戴者身份信息的方式来进行身份的识别,这样虽然能够满足身份识别的需求,但由于需要进行手动书写,是以存在着手写效率低的问题,当书写的字迹较为潦草时,又存在着难以方便准确地进行识别的缺陷。
4.公告号为cn 215075724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身份标识卡的医用防护服,包括大身部,大身部上连结有一体成型的帽子,大身部的两侧分别连结有上包裹带和下包裹带,上包裹带的侧壁连结有公连接头,公连接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凸磁块,下包裹带的侧壁连结有母连接头,母连接头内固定连接有凹磁块,大身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大身部的两侧均嵌设有进液管,进液管外设有螺纹且螺纹连接有螺帽,大身部外固定连接有容纳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介质,当其与人体肌肤接触时,可起到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容纳器,以方便身份识别,并通过设置上包裹带和下包裹带,以方便废气防护服的整理。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医护人员虽然能够通过将身份标识卡放进容纳器内的方式来进行身份识别、避免给工作带来麻烦,然而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却存在着如下缺陷:由于容纳器、身份标识卡的尺寸较小,且是设置在医护人员的胸前位置,是以存在着只能使得查看者靠近穿戴者身前的位置后才能识别出穿戴者身份,当查看者处于穿戴者身后时便不能方便地识别出穿戴者的身份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区分医护人员身份的医用防护服,不仅能够满足医用防护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使得周围的人在多个角度和方位识别出穿戴者的身份。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区分医护人员身份的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设置在防护服本体上的身份识别辅助模块,身份识别辅助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防护服本体身前部位外侧壁以及身后部位外侧壁上且开口朝上的透明容纳袋、设置在透明容纳袋的袋口处的封口单元和放置在透明容纳袋中的第一身份信息卡。封口单元包括设置在透明收纳袋的袋口处的封口拉链和设置在透明收纳袋的袋口
处的拉链头。
7.进一步的,第一身份信息卡的正反两面均印制有身份信息,第一身份信息卡的材质为纸质。因为第一身份信息卡的正反两面均印制有身份信息,所以能够使得用户在将第一身份信息卡放入到透明容纳袋中的过程中无需特意区分正反面,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快速地将第一身份信息卡放入到透明容纳袋中。
8.进一步的,透明容纳袋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在防护服本体上安装透明容纳袋、第一身份信息卡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区分,从而避免在穿戴者较少、无需进行身份区分时,仍无差别地使用透明容纳袋、第一身份信息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当需要使用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身份区分时,使得透明容纳袋与防护服本体连接到一起即可。
9.进一步的,透明容纳袋的内端外侧壁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防护服本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魔术贴相适配的魔术贴勾面。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能够实现透明容纳袋与防护服本体的灵活连接和拆卸。
10.进一步的,透明容纳袋的内端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子母扣子扣,防护服本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子母扣子扣相适配的子母扣母扣。通过子母扣子扣、子母扣母扣的配合,能够对透明容纳袋与防护服本体的连接处进行加固,从而使得透明容纳袋与防护服本体能够更牢固地连接到一起。
11.进一步的,透明容纳袋上还设置有提拉环。通过提拉环,能够使得用户方便地对透明容纳袋进行移动,从而为实现透明容纳袋与防护服本体的连接提供方便。
12.进一步的,身份识别辅助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服本体的帽子部顶端的透明置物槽和卡接放置在透明置物槽中的第二身份信息卡,第二身份信息卡的正反两面均印制有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卡的材质为纸质。通过透明置物槽、第二身份信息卡的配合,能够使得附近的人通过对防护服穿戴者顶部的第二身份信息卡的信息进行查看的方式来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克服穿戴者周围有障碍物时、无法通过穿戴者身前或身后的第一身份信息卡进行身份信息识别的缺陷。
13.进一步的,防护服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筒,透明置物槽的底部还包设置有与连接筒插接固定的连接杆,连接筒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杆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为手拧螺栓。通过连接筒、连接杆和连接螺栓的配合,能够实现透明置物槽与防护服本体顶部的灵活连接和拆卸,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在防护服本体的顶部上安装透明置物槽、第二身份信息卡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区分,从而避免在穿戴者周围的障碍物较少、无需进行身份区分时,仍无差别地使用透明置物槽、第二身份信息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当需要使用进行上方方向的身份区分时,使得透明置物槽与防护服本体连接到一起即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防护服本体、两个透明容纳袋、封口单元、第一身份信息卡、封口拉链和拉链头的配合,不仅能够满足医用防护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使得周围的人在前后角度和前后方位方便地识别出穿戴者的身份。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置物槽、第二身份信息卡、连接筒、连接杆、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01、防护服本体;201、透明容纳袋;202、第一身份信息卡;203、封口拉链;204、拉链头;205、魔术贴毛面;206、魔术贴勾面;207、子母扣子扣;208、子母扣母扣;209、提拉环;210、透明置物槽;211、第二身份信息卡;212、连接筒;213、连接杆;214、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22.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区分医护人员身份的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01和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01上的身份识别辅助模块,身份识别辅助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01身前部位外侧壁以及身后部位外侧壁上且开口朝上的透明容纳袋201、设置在透明容纳袋201的袋口处的封口单元和放置在透明容纳袋201中的第一身份信息卡202。封口单元包括设置在透明收纳袋的袋口处的封口拉链203和设置在透明收纳袋的袋口处的拉链头204。第一身份信息卡202的正反两面均印制有身份信息,第一身份信息卡202的材质为纸质。因为第一身份信息卡202的正反两面均印制有身份信息,所以能够使得用户在将第一身份信息卡202放入到透明容纳袋201中的过程中无需特意区分正反面,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快速地将第一身份信息卡202放入到透明容纳袋201中。
23.用户只需先打开防护服本体101的拉链,之后穿戴上防护服本体101后便可拉上拉链从而完成防护服本体101的穿戴,之后可以通过拉链头204拉开封口拉链203,之后将两个第一身份信息卡202分别放入到两个透明容纳袋201中,之后再通过拉链头204拉上封口拉链203,随后便可通过两个第一身份信息卡202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区分。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透明容纳袋201与防护服本体101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在防护服本体101上安装透明容纳袋201、第一身份信息卡202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区分,从而避免在穿戴者较少、无需进行身份区分时,仍无差别地使用透明容纳袋201、第一身份信息卡202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当需要使用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身份区分时,使得透明容纳袋201与防护服本体101连接到一起即可。透明容纳袋201的内端外侧壁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205,防护服本体10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魔术贴相适配的魔术贴勾面206。通过魔术贴毛面205和魔术贴勾面206的配合,能够实现透明容纳袋201与防护服本体101的灵活连接和拆卸。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透明容纳袋201的内端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子母扣子扣207,防护服本体10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子母扣子扣207相适配的子母扣母扣208。通过子母扣子扣207、子母扣母扣208的配合,能够对透明容纳袋201与防护服本体101的连接处进行加固,从而使得透明容纳袋201与防护服本体101能够更牢固地连接
到一起。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透明容纳袋201上还设置有提拉环209。通过提拉环209,能够使得用户方便地对透明容纳袋201进行移动,从而为实现透明容纳袋201与防护服本体101的连接提供方便。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身份识别辅助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01的帽子部顶端的透明置物槽210和卡接放置在透明置物槽210中的第二身份信息卡211,第二身份信息卡211的正反两面均印制有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卡211的材质为纸质。通过透明置物槽210、第二身份信息卡211的配合,能够使得附近的人通过对防护服穿戴者顶部的第二身份信息卡211的信息进行查看的方式来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克服穿戴者周围有障碍物时、无法通过穿戴者身前或身后的第一身份信息卡202进行身份信息识别的缺陷。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防护服本体101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筒212,透明置物槽210的底部还包设置有与连接筒212插接固定的连接杆213,连接筒212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杆213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214,连接螺栓214为手拧螺栓。通过连接筒212、连接杆213和连接螺栓214的配合,能够实现透明置物槽210与防护服本体101顶部的灵活连接和拆卸,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是否需要在防护服本体101的顶部上安装透明置物槽210、第二身份信息卡211对穿戴者的身份进行区分,从而避免在穿戴者周围的障碍物较少、无需进行身份区分时,仍无差别地使用透明置物槽210、第二身份信息卡211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当需要使用进行上方方向的身份区分时,使得透明置物槽210与防护服本体101连接到一起即可。
2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