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休闲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舒适度休闲鞋。
背景技术:2.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最初的功能只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保障穿着者行走的安全性。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在挑选鞋子时,往往优先考虑鞋子的舒适性。而提高鞋子的舒适度,就涉及到鞋子的结构形状以及材料的好坏。
4.为了提高鞋底的舒适度,现有技术大部分都是提高鞋底或鞋垫的柔软度来提高鞋子的舒适度。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相关技术大多数通过改进鞋底和鞋垫的方式来提高鞋子的舒适度,并没有从鞋子与穿着者脚部的适配度方面改进。因此,发明人认为,在提高鞋子的舒适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提高穿着者穿着休闲鞋的舒适感,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舒适度休闲鞋。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舒适度休闲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高舒适度休闲鞋,包括鞋底本体以及固定连接于鞋底本体上的鞋帮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脚掌部、脚跟部,所述鞋帮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一侧脚掌部的上部连接,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另一侧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所述松紧带包括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交错设置在鞋帮本体上,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交叉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魔术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鞋帮本体的表面设置松紧带,松紧带具有一定的弹性,松紧带可以在松紧带的方向上箍住鞋帮本体,可以使鞋帮本体对穿着者的脚部有更好的包裹感,提高穿着者的穿着舒适度;同时,第一魔术贴将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固定连接,使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协同配合作用,进一步提高鞋帮本体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感,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松紧带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上方,所述第一魔术贴包括第一魔术贴贴刺面和第一魔术贴贴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贴刺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魔术贴贴毛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松紧带的内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魔术贴贴毛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魔术贴贴刺面面积,所述第一魔术贴贴毛面覆盖住所述第一魔术贴贴刺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魔术贴贴毛面覆盖住第一魔术贴刺面,一方面时保证第一魔术贴贴毛面与第一魔术贴贴刺面能有效连接;另一方面是减少外露的第一魔术贴刺面对松紧带的摩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12.可选的,所述松紧带与所述鞋底本体脚掌部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缝合带,所述缝合带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缝合带位于所述鞋底本体脚掌部的上方且布置于所述松紧带的两侧。
13.在穿着者行走的过程中,鞋帮本体会牵拉覆盖在其表面的松紧带,松紧带与鞋底本体相连接的部位会受到较大的作用力而变形。久而久之,该部位的产生较大的不可逆变形,影响穿着者的使用体验。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缝合带即增加了松紧带与鞋帮本体的连接强度,又分散了松紧带所受到的外力,减少松紧带与鞋底本体连接部位的受力,减少了松紧带不可逆的变形,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15.可选的,所述鞋底本体的后端部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鞋帮本体的脚后跟部,所述支撑件是用于包裹脚踝的弧形包边结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者做出侧滑动作时,弧形包边结构的支撑件包裹住脚踝,支撑件降低脚踝与鞋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减少脚踝扭伤的风险。
1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横向支撑条、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第三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三支撑条的一端均与所述横向支撑条向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的所述第一侧边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鞋底本体的后端部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鞋鞋底本体的所述第二侧边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扩大了支撑件的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件对脚踝的包裹面积,提高支撑件对脚踝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减少脚踝侧滑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增加鞋帮本体后端部的立体感,提高鞋子的美观度。
19.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覆盖住部分脚跟部上的所述松紧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松紧带的一部分与支撑件的相连,减少了松紧带与鞋底本体相连接部分的受力,减少松紧带受到较大作用力产生的不可逆的变形,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松紧带由两段松紧带组成,两段松紧带通过第二魔术贴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松紧带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了松弛,可以通过第二魔术贴调节第一松紧带,使第一松紧带对鞋帮本体仍具有良好的包裹作用。
23.可选的,所述鞋帮本体设有第三魔术贴贴毛面,所述第三魔术贴贴毛面设置与鞋底本体脚跟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松紧带靠近鞋底本体脚跟部的一端设有第三魔术贴贴刺面,所述第三魔术贴贴毛面与第三魔术贴贴刺面相配合,用于将第二松紧带固定在鞋帮本体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第三魔术贴刺面和第三魔术贴贴毛面的粘接位置,可以调节第二松紧带的位置。满足不同穿着者对鞋帮本体包裹脚部的喜好。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松紧带,起到箍住鞋帮本体作用,增加鞋帮本体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感,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
27.2.通过设置第一魔术贴,将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带有效的连接,使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协同发挥作用,增加鞋帮本体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感,进一步提高穿着者穿着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施例1的鞋子的侧视图。
29.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30.图3是本实施例1中体现魔术贴与松紧带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施例1的支撑件的结构图。
32.图5是本实施例2中体现第二魔术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施例3中体现第三魔术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鞋帮本体;2、鞋底本体;3、松紧带;31、第一松紧带;32、第二松紧带;4、第一侧边;5、第二侧边;6、缝合带;7、支撑件;71、横向支撑条;72、第一支撑条;73、第二支撑条;74、第三支撑条;8、魔术贴;81、魔术贴贴刺面;82、魔术贴贴毛面;9、第二魔术贴; 10、第三魔术贴;101、第三魔术贴贴刺面;102、第三魔术贴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实施例1: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舒适度休闲鞋。参照图1,高舒适度休闲鞋包括鞋底本体2、鞋帮本体1、松紧带3。鞋帮本设置在鞋底本体2上;鞋底本体2包括脚掌部、脚跟部;松紧带3为宽条状,并设置在鞋帮本体1的表面上,且一端设置鞋底本体2一侧的脚掌部上部,另一端设置在鞋底本体2另一侧的脚跟部上部。松紧带3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在松紧带3的方向上箍住鞋帮本体1,增加鞋帮本体1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增加穿着者的舒适度。
38.休闲鞋在使用过程中,穿着者的脚部会挤压鞋帮本体1的内侧壁,鞋帮本体1在穿着者脚部的挤压下,其表面产生拉应力,鞋帮本体1的表面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在长时间的往复形变后,鞋帮本体1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得穿着者的脚部与鞋帮本体1的内侧壁产生间隙,影响鞋帮本体1对穿着者脚部包裹感,降低穿着者的舒适度;同时,当穿着者做出侧滑动作时,穿着者脚部和鞋帮本体1的内侧壁存有间隙,穿着者的脚部容易与鞋子产生相对滑动,导致穿着者脚部扭伤或滑到,特别是老年人滑动或脚部扭伤后,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39.为了进一步提高鞋帮本体1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设置两条交叉的松紧带3,参照图1。松紧带3包括第一松紧带31、第二松紧带32;鞋底本体2包括第一侧边4、第二侧边5。第一松紧带31的一端与第一侧边4的脚掌部上部相连接,第一松紧带3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5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第二松紧带32的一端与第一侧边4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第一松紧带3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5的脚掌部上部相连接。
40.同时,在穿着者行走的过程中,松紧带3箍住鞋帮本体1,松紧带3会承担行走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拉力,从而减少鞋帮本体1表面所受到的拉力,减少鞋帮本体1变形,增加鞋帮本体1对穿着者脚部的包裹感。
41.但松紧带3与鞋底本体2相连接的部位会受到较大的拉力作用,当受到较大作用力或在拉力长时间作用下,该部位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变形,从而导致松紧带3松散,降低松紧带3对鞋帮本体1的箍紧作用,使松紧带3丧失部分甚至全部的作用。
42.因此,参照图2,松紧带3在鞋底本体2脚掌部的上部位置设有两条缝合带6,两个缝合带6设置在松紧带3的两侧边缘处。两个缝合带6采用针织的方式将松紧带3与鞋帮本体1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缝合带6,减少松紧带3与鞋底固定连接部位处的应力集中,将松紧带3受到的一部分拉力通过缝合带6分散掉。减少松紧带3与鞋底本体2连接部分的变形,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43.为了发挥第一松紧带31和第二松紧带32的协同作用,参照图3,在第一松紧带31与第二松紧带32交叉重叠部分的中间位置设置魔术贴8,将第一松紧带31和第二松紧带32连接在一起。
44.因为不同穿着者脚部的用力情况不一样,有的穿着者偏向于内侧受力,有的偏向于外侧受力,如果直接将第一松紧带31和第二松紧带32用针线缝合在一起,可以会导致某部分的松紧带3受力过大产生不可逆的变形,而某些部分的松紧带3没有发挥其作用。
45.参照图3,通过设置魔术贴8,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穿着特点来调节第一松紧带31和第二松紧带32的连接,使其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使得鞋帮本体1对穿着者的脚部有更好的包裹感,提升穿着者穿着的舒适度。
46.魔术贴8与松紧带3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魔术贴8包括魔术贴8贴刺面和魔术贴8贴毛面;第一松紧带31设置于第二松紧带32上方。魔术贴8贴刺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32的外表面上,所述魔术贴8贴毛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松紧带31的内表面上。通过魔术贴8将第一松紧带31和第二松紧带32有效连接。
47.当根据不同的人来调节魔术贴8的位置时,若魔术贴8贴刺面和魔术贴8贴毛面面积一样时,会有外露的魔术贴8贴刺面。在行走的过程中,外露的魔术贴8贴刺面会不断摩擦松紧带3,影响松紧带3的使用寿命。
48.因此,进一步设置,魔术贴8贴毛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魔术贴8贴刺面面积,用魔术贴8贴毛面覆盖住魔术贴8贴刺面,减少外露的魔术贴8贴刺面。
49.现在我们将观察休闲鞋的视角转换到鞋帮本体1的后端部。鞋帮本体1的后端部设有支撑件7,支撑件7为弧形包边结构,用于包裹固定脚踝,减少脚踝相对于鞋帮本体1的侧移,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支撑件7提高了鞋帮本体1的立体效果,提高休闲鞋的美观度。
50.参照图1和图4,更近一步,所述支撑件7包括横向支撑条71,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条72、第二支撑条73、第三支撑条74。第一支撑条72、第二支撑条73、第三支撑条74的一端均与横向支撑条71向连接,另一端均鞋底本体2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条72与鞋底本体2的第一侧边4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第二支撑条73与鞋底本体2的后端部连接,第三支撑条74与鞋帮本体1的第二侧边5的脚跟部上部相连接。
51.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支撑条72和第三支撑条74扩大了支撑件7的支撑面积,提高支撑件7对脚踝的固定作用,减少脚踝的侧滑,提高穿着的安全性;第二支撑条73设置在鞋帮本体1的脚后跟部,当穿着者穿鞋时,第二支撑条73承担了主要的竖向作用力减少鞋帮本体1的后端部的塌陷,方便穿着者穿鞋,提高穿着者的使用体验,横向支撑条71将第一支撑条72、第二支撑条73、第三支撑条74连接在一起,增强支撑件7的整体效果。
52.如图1所述,第一支撑条72覆盖住与其同侧的部分第二松紧带32,第二支撑条73覆盖住与其同侧的部分第一松紧带31,通过上述设置,加强第一松紧带31和第二松紧带32与鞋帮本体1的连接,减少松紧带3与鞋底固定连接部位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减少松紧带3与鞋底本体2连接部分因受到较大的作用力产生的不可逆变形,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53.实施例2:
5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述,第一松紧带31由两段松紧带3组成,两段松紧带3通过第二魔术贴9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穿着者的个人习惯来调节第一松紧带31的松紧程度,提高穿着者的使用体验。同时,如果第一松紧带31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了松弛,可以通过第二魔术贴9再次调节第一松紧带31,使第一松紧带31对鞋帮本体1仍具有良好的包裹作用。
55.实施例2:
56.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57.如图6所述,鞋帮本体1设有条状的第三魔术贴贴毛面,条状的第三魔术贴贴毛面102设置在鞋底本体2脚跟部上方,第二松紧带32的靠近鞋帮本体1后端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魔术贴贴毛面102相配合的第三魔术贴贴刺面101。第三魔术贴贴毛面102和第三魔术贴贴刺面101组成第三魔术贴 10,通过第三魔术贴10,可以将第二松紧带32的一端设置在鞋帮本体1的不同位置,满足不同的穿着者对鞋帮本体1包裹程度的差异性。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