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发电供能领域,尤其是一种运动自发电供能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的自发电运动供能装置一般为发电衣。发电衣内置发电装置、整流电路板和储能装置。运动者运动时穿上发电衣,通过运动使得发电装置发电,发电装置发出的电通过整流电路板进入储能装置。现有的运动供能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3.1.运动者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姿态和位置会发生持续变化,持续变化产生的晃动以及与外物的碰擦会导致发电装置、整流电路板和储能装置损坏,其中储能装置损坏还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2.发电衣由于在衣物内内置了发电装置、整流电路板和储能装置,而洗涤会造成发电装置、整流电路板和储能装置损坏,因此发电衣无法洗涤。
5.3.现有的运动供能装置的发电装置的导电电极一般材质为铜,铜的电阻率较大,易产生较高的电损耗,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给运动者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动自发电供能装置,解决现有的运动供能装置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承载其的衣物无法洗涤、易产生较高的电损耗和热量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自发电供能装置,包括可穿戴式收纳装置,所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内设置与其匹配的盒体、若干个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和若干个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所述盒体内设置储能装置以及与储能装置电性连接的整流电路板,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的其中一个面为摩擦面,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的另一面和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的其中一个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另一面设置粘性层,导电层的侧面引出连接线缆。
8.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为腰包或手臂包或斜挎包或腿包。
9.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包括包本体,所述包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所述第一包带的自由端设置母插盒,所述第二包带上设置调节扣,所述调节扣的一侧设置公插头。
10.进一步地,所述包本体的后侧设置第一海绵层。
11.进一步地,所述包本体内设置隔布,所述隔布将包本体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顶部均设置拉链,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设置在第一内腔内,所述盒体设置在第二内腔内,所述第二内腔在盒体周缘设置第二海绵层,所述第二内腔和第二海绵层的侧壁均对应设置若干个连接线缆过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为铁氟龙薄膜或铁氟龙纤维面料,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为丝绸面料。
13.进一步地,所述储能装置为锂电池或镍氢电池或镍铬电池。
14.进一步地,所述摩擦面为微纳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的材质为银,所述导电层通过磁控溅射镀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的另一面和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的其中一个面。
16.进一步地,所述粘性层为布基双面胶带,所述盒体的材质为abs塑料。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将运动供能装置设置为可穿戴式。当运动者运动时,运动者穿戴上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将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从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内取出,将连接线缆穿过连接线缆过孔与盒体内的整流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再将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通过粘性层粘接在皮肤表面,将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粘接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对应的衣物的内表面。运动者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相互摩擦,产生的电能经过整流电路板整流后储存在储能装置内。运动过程中,盒体一直处于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内,受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的保护,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大大减小了盒体的晃动,避免了盒体与外物的碰擦,保证了运动供能装置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安全隐患。
19.2.本实用新型将运动供能装置设置为可穿戴式。当需要洗涤衣物时,运动者将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从身体上卸下,将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从衣服上卸下,即可完成运动供能装置与身体和衣物的分离,不影响衣物的洗涤。
20.3.本实用新型的运动供能装置的导电层的材质为银。银的电阻率比铜小很多,降低了电损耗和产生的热量。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22.图2为包本体俯视图;
23.图3为包本体俯视状态下的局部透视图;
24.图4为盒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如图1-5所示,一种运动自发电供能装置,包括可穿戴式收纳装置1,所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1内设置与其匹配的盒体2、若干个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和若干个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4,所述盒体2内设置储能装置5以及与储能装置5电性连接的整流电路板6,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的其中一个面为摩擦面31,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的另一面和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4的其中一个面设置有导电层7,所述导电层7的另一面设置粘性层8,导电层7的侧面引出连接线缆71。
28.导电层7和连接线缆71用于将摩擦产生的电引出。
29.所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1为腰包或手臂包或斜挎包或腿包。
30.所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1包括包本体11,所述包本体1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包带
12和第二包带13,所述第一包带12的自由端设置母插盒121,所述第二包带13上设置调节扣131,所述调节扣131的一侧设置公插头132。
31.公插头132和母插盒121用于将可穿戴式收纳装置1穿戴在运动者身上,调节扣131的设置使得第二包带13的长短可调节,使可穿戴式收纳装置1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运动者,适用性大大增加。
32.所述包本体11的后侧设置第一海绵层14。
33.第一海绵层14在包本体11和人体之间起缓冲效果,增加包本体11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运动者穿戴的舒适感,同时也能对人体和包本体提供防护效果。
34.所述包本体11内设置隔布15,所述隔布15将包本体11分隔成第一内腔16和第二内腔17,所述第一内腔16和第二内腔17的顶部均设置拉链18,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4设置在第一内腔16内,所述盒体2设置在第二内腔17内,所述第二内腔17在盒体2周缘设置第二海绵层171,所述第二内腔17和第二海绵层171的侧壁均对应设置若干个连接线缆过孔172。
35.拉链18用于启闭第一内腔16和第二内腔17。第二海绵层171用于对盒体2进行缓冲,连接线缆过孔172用于连接线缆71从其中穿过。
36.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为铁氟龙薄膜或铁氟龙纤维面料,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4为丝绸面料。
37.铁氟龙和丝绸是一组较佳的摩擦发电机。
38.所述储能装置5为锂电池或镍氢电池或镍铬电池。
39.锂电池、镍氢电池和镍铬电池均为较佳的储能装置。储能装置上还设置供电接口用于释放电能。
40.所述摩擦面31为微纳结构。
41.微纳结构的摩擦面能够起到更好的摩擦起电效果。具体操作为用细砂纸(1000目为主)对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表面进行打磨。
42.所述导电层7的材质为银,所述导电层7通过磁控溅射镀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的另一面和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4的其中一个面。
43.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3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4的尺寸选择为40mm*40mm,通过磁控溅射获得银材质的导电层7时,电镀时间为20min,电镀功率为35w。
44.所述粘性层8为布基双面胶带,所述盒体2的材质为abs塑料。
45.布基双面胶带能够多次反复使用而保持粘性,且在撕下时不会在导电层7留下残胶。
46.abs塑料坚固结实,能够起到防撞击效果。
47.本实用新型将运动供能装置设置为可穿戴式。当运动者运动时,运动者穿戴上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将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从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内取出,将连接线缆穿过连接线缆过孔与盒体内的整流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再将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通过粘性层粘接在皮肤表面,将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粘接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对应的衣物的内表面。运动者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相互摩擦,产生的电能经过整流电路板整流后储存在储能装置内。运动过程中,盒体一直处于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内,受到可穿戴式收纳装置的保护,可穿戴式收纳装
置大大减小了盒体的晃动,避免了盒体与外物的碰擦,保证了运动供能装置的正常工作,降低了安全隐患。
48.本实用新型将运动供能装置设置为可穿戴式。当需要洗涤衣物时,运动者将可穿戴式收纳装置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从身体上卸下,将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片层从衣服上卸下,即可完成运动供能装置与身体和衣物的分离,不影响衣物的洗涤。
49.本实用新型的运动供能装置的导电层的材质为银。银的电阻率比铜小很多,降低了电损耗和产生的热量。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