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6922发布日期:2023-02-14 15:0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发风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发器。


背景技术:

2.人们在洗头后会选择使用吹风机对头发进行吹干,但是传统的吹风机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手持,如果发量较多较长的人(例如女性),在吹干头发时需要长时间手持吹风机并在不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这样的操作不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容易让手臂疲劳,为此,一专利号为zl202122539256.8的中国实用新型《发帽式干发器》公开了一种干发器,该干发器包括能够架设在人体头部的环形支架,环形支架的内部中空,环形支架连接至导风管的另一端,环形支架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帽出风口,至少一个发帽出风口能够将环形支架内的常温风或热风吹送至靠近头皮的头发;该干发器通过将带有发帽出风口的环形支架直接套设在头部,而取代手持吹风机以解决使用者在吹干头发的过程中手臂易疲劳的问题,但吹干头发重要的关键部位是头皮,因而如何较快地、均匀地出风以将头皮吹干,是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另外,该干发器的环形支架为固定设置,不能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例如当使用者的头大于环形支架时,该干发器就不能被使用,为此,需要对该干发器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各个部位的头发进行吹干的干发器,尤其是能较快、均匀地对头皮进行吹干。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的干发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干发器,包括有:
7.干发帽,用于包裹使用者的头发;
8.本体,呈环形,用于将所述干发帽设置其上,并具有与外部能产生常温风或是产生热风的供风部连通的进风口;以及
9.出风机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并能导引风吹向使用者各个部位的头发;
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还包括有:
11.出风梳条,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用于插入使用者的头发,各个出风梳条形成有曲率半径为35mm≤r≤60mm的弯曲面,并且各个所述出风梳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进风口相流体连通以供风流出的出风口。
12.为了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有能将使用者头部包围住的第一包围部和第二包围部,所述第一包围部和第二包围部分别通过其两端部的调节机构连接成所需大小。
13.为了更好地吹干使用者的头皮,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置有两个,包括分别设置在
所述第一包围部上的第一进风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包围部上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包围部的截面呈c形,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第一头端部和与所述第一头端部首尾相对设置的第一尾端部,所述第一包围部于所述第一头端部和所述第一尾端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出风梳条,对应地,所述第二包围部的截面也呈c形,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第二头端部和与所述第二头端部首尾相对设置的第二尾端部,所述第二包围部于所述第二头端部和所述第二尾端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出风梳条。
14.为了更好地调节本体的大小,从调节方便的角度考虑,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包围部的第一头端部和第一尾端部上的第一调节部,各个第一调节部具有至少两个卡槽,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包围部的第二头端部和第二尾端部上的第二调节部,各个所述第二调节部能伸入自身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部中并具有与所述卡槽相啮合的卡齿,在所述卡齿卡在不同所述卡槽的状态下,所述本体的大小得以调节。
15.为了快速简单地实现本体大小的调节,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调节部的纵截面呈横置的“u”形,各个所述第一调节部的两个壁部末端向“u”形开口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一侧壁,一对所述第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卡槽,对应地,各个所述第二调节部朝向所述第一调节部的“u”形开口方向的凸缘部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每个所述第二调节部中邻近所述凸缘部的一对第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卡齿,而所述凸缘部外露在所述第一调节部的“u”形开口外,并在所述凸缘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
16.为了在吹风时本体能够牢固地架设在使用者的头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包围部于所述第一头端部和所述第一尾端部设置有截面呈半圆弧形,并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调节部以用于架设在使用者耳部的耳托。
17.为了进一步增加牢固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包围部于所述第一头端部和所述第一尾端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于出风梳条之下向下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作为贴合在使用者额头的额托。
18.为了让干发帽更好地套设在本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包围部的外围卡设有第一卡箍,而所述第二包围部的外围卡设有第二卡箍,所述干发帽借助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19.为了更方便地对干发帽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箍为与所述第一包围部的第一连接部相适应的c型,所述第一包围部于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对应地,所述第一卡箍于相应位置设置有能够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卡箍为与所述第二包围部的第二连接部分相适应的c形,所述第二包围部于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有第二定位槽,对应地,所述第二卡箍于相应位置设置有能够卡入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第二定位销;在所述第一定位销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销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状态下,所述干发帽的边沿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第一包围部、所述第二卡箍与所述第二包围部之间,从而使得所述干发帽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本体上设置能够插入使用者头发中的出风梳条并在其上设置出风口,其中各个出风梳条形成有曲率半径为35mm≤r≤60mm的弯曲面,该弯曲面的曲率半径的设定范围是为了更加满足不同使用者中贴合头皮的需求,利用出风梳条吹干使用者头皮的同时,还能在干发帽包裹头发的前提下能更好地使
风吹向头发的各个位置,从而快速地将头发的各个部位吹干。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带干发帽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分解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包围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包围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槽与卡齿啮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干发器,包括有干发帽1、本体2、出风机构3;其中,干发帽1用于包裹使用者的头发;而本体2呈环形,用于将干发帽1设置其上,并具有与外部能产生常温风或是产生热风的供风部连通的进风口21;出风机构3则设置在本体2上,与进风口21连通并能导引风吹向使用者各个部位的头发,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本体2上以用于插入使用者的头发的出风梳条31,各个出风梳条31形成有曲率半径为35mm≤r≤60mm的弯曲面,并且各个出风梳条3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进风口21相流体连通以供风流出的出风口32。
30.为了让本实施例的干发器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措施:本实施例的本体2包括有能将使用者头部包围住的第一包围部22和第二包围部23,第一包围部22和第二包围部23分别通过其两端部的调节机构4连接成所需大小。
31.为了更好地吹干使用者的头皮,本实施例的进风口21设置有两个,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包围部22上的第一进风口211和设置在第二包围部23上的第二进风口212,第一包围部22的截面呈c形,包括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1的第一头端部221和与第一头端部221首尾相对设置的第一尾端部222,第一包围部22于第一头端部221和第一尾端部2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梳条31,对应地,第二包围部23的截面也呈c形,包括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12的第二头端部231和与第二头端部231首尾相对设置的第二尾端部232,第二包围部23于第二头端部231和第二尾端部232之间的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梳条31。
32.为了更好地调节本体2的大小,从调节方便的角度考虑,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4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包围部22的第一头端部221和第一尾端部222上的第一调节部41,各个第一调节部41具有至少两个卡槽41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包围部23的第二头端部231和第二尾端部232上的第二调节部42,各个第二调节部42能伸入自身对应的第一调节部41中并具有与卡槽411相啮合的卡齿421,在卡齿421卡在不同卡槽411的状态下,本体2的大小得以调节。
33.为了快速简单地实现本体2大小的调节,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结构加以实现:本实施例的各个第一调节部41的纵截面呈横置的“u”形,各个第一调节部41的两个壁部末端向“u”形开口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一侧壁412,一对第一侧壁41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槽411,对应地,各个第二调节部42朝向第一调节部41的“u”形开口方向的凸缘部422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每个第二调节部42中邻近凸缘部422的一对第二侧壁42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卡齿421,而凸缘部422外露在第一调节部41的“u”形开口外,并在凸缘部422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4221。
34.另外,为了在吹风时本体2能够牢固地架设在使用者的头上,本实施例还增加了以下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包围部22于第一头端部221和第一尾端部222设置有截面呈半圆弧形,并且开口朝向第一调节部41以用于架设在使用者耳部的耳托223。为了进一步增加牢固性,本实施例的第一包围部22于第一头端部221和第一尾端部22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于出风梳条31之下向下延伸有延伸部,延伸部作为贴合在使用者额头的额托224。
35.为了让干发帽更好地套设在本体2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包围部22的外围卡设有第一卡箍51,而第二包围部23的外围卡设有第二卡箍52,干发帽1借助第一卡箍51和第二卡箍52而设置在本体2上。其中,第一卡箍51为与第一包围部22的第一连接部相适应的c型,第一包围部22于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25,对应地,第一卡箍51于相应位置设置有能够卡入第一定位槽225的第一定位销511;第二卡箍52为与第二包围部23的第二连接部分相适应的c形,第二包围部23于第二连接部分设置有第二定位槽233,对应地,第二卡箍52于相应位置设置有能够卡入第二定位槽233的第二定位销521;在第一定位销511定位于第一定位槽225,第二定位销521定位于第二定位槽233的状态下,干发帽1的边沿被压紧在第一卡箍51与第一包围部22、第二卡箍52与第二包围部23之间,从而使得干发帽1设置在本体2上。
36.综上述,该干发器的使用过程如下:
37.a、使用者将第一包围部22从额头向下插入头发,将第二包围部23从颈部向上插入头发,并将第一包围部22和第二包围部23通过调节机构4连接;
38.b、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机构4调节所需的大小;
39.c、将干发帽1套设在本体2上,并使得待风干的头发都被包裹在干发帽1中,通过第一卡箍51和第二卡箍52将干发帽1固定在本体2上;
40.d、此时,各个出风梳条31都插在使用者的头发中,使用者将外部供风部与第一包围部22和第二包围部23的进风口21连通;
41.e、位于出风梳条31上并与进风口21流体连通的出风口32可以向使用者的头发的各个部位吹风,以快速地风干使用者的头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