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21927发布日期:2024-07-19 15:2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服装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用冷却装置,它是配置壳体并且在该壳体内配置珀尔帖元件、形成于珀尔帖元件的一面的冷却鳍片、形成于一面的相反面的散热鳍片、以及向冷却鳍片和散热鳍片送风的送风风机而成,安装于服装来对服装内进行冷却。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一年中有不少让人难受的酷暑天,在这样的酷暑天,作为防中暑的对策,鼓励频繁补充水分并使用适当的冷气设备。

2、然而,由于没有配备冷气设备或者冷气效果不足等原因,在酷暑下的室外工作的作业人员、在室内的闷热环境下工作的作业人员、在烈日下进行娱乐、运动、观赛等的人无法通过冷气设备来消暑降温。

3、因此,针对寻求避暑的人,具备空调功能的衣服普及开来,近年来,装有利用珀尔帖元件的空调单元的空调衣服也已开发出来。其一例在专利文献1、2中有揭示。

4、专利文献1为一种换热单元,其在将衣服内部与衣服外部隔开的分隔板上装有珀尔帖元件,在分隔板的衣服内部侧配备有使珀尔帖元件的一面的热传导的第1传热构件和使经第1传热构件换热后的空气扩散至衣服内部侧的第1风机,并且在分隔板的衣服外部侧配备有使珀尔帖元件的另一面的热传导的第2传热构件和使经第2传热构件换热后的空气排出至衣服外部侧的第2风机。该换热单元安装于衣服的布料。

5、专利文献2为一种具有空调单元的功能服,所述空调单元从配置于穿着者腰部的吸入口将空气导入流路,利用珀尔帖元件对导入到流路的空气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空气引导至带状的排出口而排出至穿着者背部的中央或脖子周围。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0-97799号公报

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702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但专利文献1、2存在以下问题。专利文献1是隔着分隔板上安装的珀尔帖元件在衣服内部侧和衣服外部侧分别呈列状配置有传热构件和风机的结构,所以整个换热单元必然大型化。

3、因此,人们在穿着带有专利文献1的换热单元的衣服而进行作业或动作等时,换热单元会对作业等造成妨碍,还有身体活动变得困难之虞。因而,装有该换热单元的衣服的易用性不佳。

4、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经珀尔帖元件冷却后的空气的流路配置于衣服的布料外侧,所以在酷暑天穿着功能服的人于烈日下进行作业或动作等时,冷却后的空气的流路直接暴露在烈日下。

5、因此,从吸入口导入到流路的空气即便被珀尔帖元件冷却,冷却后的空气的流路也在高的外部空气温度下被直射阳光照射而变热,从而还有冷空气到不了穿着者的背或脖子周围之虞。

6、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穿着服装的人而言易用性佳而且能高效地输送冷风的服装用冷却装置。

7、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8、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成的本发明的一形态的服装用冷却装置是一种配置壳体并且在所述壳体内配置珀尔帖元件、形成于所述珀尔帖元件的一面的冷却鳍片、形成于所述一面的相反面的散热鳍片、以及向所述冷却鳍片和所述散热鳍片送风的送风风机而安装于服装来对服装内进行冷却的服装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送风风机导入从所述服装的外侧导入的外部空气或者处于所述服装内的空气中的任一空气用的空气导入口,在所述壳体的正相反的方向上开设有供通过所述冷却鳍片后的冷风排放的冷风口和供通过所述散热鳍片后的热风排放的散热口,所述冷风口具有凸缘,所述凸缘装卸自如地与所述服装上形成的开口部的内外周面结合,所述珀尔帖元件及所述冷却鳍片配置成在朝向所述散热口侧的来自所述冷风口的投影下与所述冷风口重叠的位置关系。

9、根据该形态,该服装用冷却装置只须进行凸缘与服装的开口部的装卸便能简单地安装于服装的口袋或者卸下。因此,在对服装进行洗涤等情况下,能在服装上简单地进行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装卸作业,该服装用冷却装置对于其使用者而言易用性佳。

10、此外,该服装用冷却装置安装于服装的口袋内,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冷风口配置于服装的服装内侧,所以由冷却鳍片生成的冷风不易受到在烈日下呈高温的外部空气侧的热影响,作为一例,能在维持被冷却到10℃左右的低温的状态下主要朝脖梗或者多汗的腋下和侧腹等想要冷却的身体的部位直接、高效地进行送风。

11、在上述形态中,优选具有用于将所述凸缘安装于所述内外周面的加固构件。

12、根据该形态,即便在装有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服装的穿着者以大的动作来进行作业等的情况下,也能抑制该服装用冷却装置因该动作而从口袋掉落。

13、在上述形态中,优选空气导入口形成于处于与冷风口相同那一侧的壳体的面而导入服装内的空气(形态a)。

14、根据该形态(形态a),在处于导入空气导入口的空气比外部空气侧的温度低的状态(第1使用环境)时,导入到空气导入口的空气被冷却鳍片冷却至更低的温度,容易变为具有充分凉意的冷风。

15、此外,在装有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服装的穿着者例如在室内飘荡粉尘或油烟的环境下或者以处于高温而湿气多的环境下的设备来进行作业等在室内处于严酷环境下的情况(第2使用环境)下,若将服装内侧的空气导入空气导入口,则能抑制处于室内环境的空气以外的异物对该服装用冷却装置造成不良影响。

16、在上述形态中,优选空气导入口形成于处于与散热口相同那一侧的壳体的面而导入外部空气(形态b)。

17、根据该形态(形态b),在外部空气侧的空气与服装内侧的空气的温度差例如处于几℃左右的相对小的状态(第3使用环境)时,若空气导入口导入外部空气侧的空气,则与从形成大致封闭的空间的服装内侧导入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将伴随朝空气导入口流通的空气而来的阻力抑制得较小。

18、因此,在该服装用冷却装置中,由送风风机导入空气导入口的空气容易朝珀尔帖元件顺畅地流通,冷风也能从冷风口以顺畅的气流进行送风。

19、在上述形态中,优选具有控制部,借助控制部使供给至珀尔帖元件的直流电流的极性反转,由此能对上述(形态a)或(形态b)的作用进行切换。

20、根据该形态,在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使用时,在存在前文所述的第1使用环境~第3使用环境等各种使用环境的情况下,该服装用冷却装置能够根据周围环境而随机应变地发挥上述(形态a)的作用和上述(形态b)的作用。

21、并且,在通过控制部的操作使得珀尔帖元件中的直流电流的极性反转后,只须使服装的口袋内收容的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朝向相对于服装内侧和外部空气侧而反转,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使用形态便能简单地切换上述(形态a)的作用与上述(形态b)的作用。

22、在上述形态中,优选壳体插入于服装上形成的口袋,口袋上以网布来形成服装侧或外部空气侧中的至少1面。

23、根据该形态,若网布形成于口袋的服装内侧那一面,则可以将服装内的空气(内部空气)通过网布导入口袋内收容的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空气导入口。

24、此外,若网布形成于口袋的外部空气侧那一面,则可以将外部空气侧的空气通过网布导入口袋内收容的该服装用冷却装置的空气导入口。

25、此外,若网布形成于口袋的服装内侧和外部空气侧这两面,则导入空气导入口的空气能以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两者为对象。由此,该服装用冷却装置即便在选择性地区分使用前文所述的(形态a)的作用和(形态b)的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应对。

26、发明的效果

27、因而,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的服装用冷却装置,取得对于服装的穿着者而言易用性佳而且能将冷风高效地送至穿着者等优异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