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1755阅读:1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鞋子由鞋底、鞋帮等组件构成,鞋底一般包括鞋内底和鞋大底,现有市面上,消费者购买的鞋子一般都为成品鞋,成品鞋的鞋底不可随意拆装组合,而不同的消费者对鞋底的材质、舒适性、耐磨性等要求会有所不用,这就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性,消费者只能购买由生产厂家选定鞋底的成品鞋,而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鞋内底和鞋大底。
[0003]另外,传统技术中,鞋内底和鞋大底直接的连接为胶水粘接,鞋内底和鞋大底一旦粘接,便不能拆卸更换,从而不利于消费者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鞋大底或鞋内底。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鞋底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固定结构,结构简单,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鞋内底和鞋大底后再行组装,且组装方便。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固定结构,包括由鞋内底、鞋大底构成的鞋底,以及鞋边扣带,所述鞋内底、鞋大底上设置有扣孔,所述鞋边扣带上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插入扣孔中后鞋边扣带围绕贴合在鞋底外周缘上,鞋底的外周缘对应足弓部位具有凹部,对应所述凹部位置的插舌为相对鞋边扣带倾斜设置的斜插舌,所述扣孔为与所述斜插舌相适配的斜扣孔;或者对应所述凹部位置的插舌为具有勾部的勾扣插舌,所述鞋底上在插舌插入方向、位于扣孔的前方位置具有凹槽,所述勾扣插舌伸入到所述扣孔中且其勾部勾住所述凹槽的槽沿;或者对应所述凹部位置的插舌为具有卡槽的卡扣插舌,所述鞋底上在插舌插入方向、位于扣孔的前方位置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悬臂钩,卡扣插舌伸入到所述扣孔中后所述悬臂钩与卡槽扣接,卡槽在扣孔孔宽方向的侧壁上具有便于悬臂钩退出卡槽的开口,扣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扣插舌加悬臂钩的宽度之和;或者对应所述凹部位置的插舌为具有卡槽的可解锁卡扣插舌,所述鞋底上在插舌插入方向、位于扣孔的前方位置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悬臂钩,可解锁卡扣插舌伸入到所述扣孔中后所述悬臂钩与卡槽扣接,卡槽在所述扣孔孔深方向的外侧壁具有解扣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悬臂钩在插舌插入方向的一侧壁为导向斜壁,与所述悬臂钩配合的卡扣插舌或解锁卡扣插舌具有与所述导向斜壁配合的斜端面。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插舌相对鞋边扣带倾斜的角度为30~45度。
[0010]进一步,所述鞋边扣带为一条,鞋边扣带上具有自身拉紧件,拉紧自身拉紧件时,所述鞋边扣带的周长与鞋底外周缘周长一致。
[0011]进一步,所述自身拉紧件为搭扣、弹性件、卡扣连接件或者螺栓连接件。
[0012]进一步,所述鞋边扣带为一条周长等于鞋底外周缘周长的环形带,所述环形带为闭合带,或者为非闭合带。
[0013]优选的,设置在鞋内底上的扣孔为第一扣孔,设置在鞋大底上的扣孔为第二扣孔,所述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重叠设置,每一所述插舌同时插入到所述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中;或者所述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错位设置,每一所述插舌伸入到第一扣孔或者第二扣孔中而与所述第一扣孔或第二扣孔单独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鞋边扣带,在鞋边扣带上设置插舌,鞋内底和鞋大底上设置有扣孔,利用斜插舌与斜扣孔的配合,或者勾扣插舌与凹槽的配合,或者卡扣插舌、可解锁卡扣插舌与悬臂钩的配合,避免了在凹部位置的插舌脱离扣孔,很好的实现了鞋内底与鞋大底之间的组装连接,鞋帮可设置在鞋内底上,也可以设置在鞋边扣带上,或通过其它方式连接到鞋底上。这就有利于消费者在选购鞋子时,可以选购半成品,再自行组装即可,即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对鞋大底耐磨性、颜色,以及鞋内底材质、舒适性、透气性等需求选择鞋内底和鞋大底,然后再通过鞋边扣带将鞋内底和鞋大底组装起来即可,大大的拓展了消费者的可选择性,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截面A-A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拆装分解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和4中插舌与悬臂钩扣合的剖视图;
[0022]图10是鞋边扣带具有搭扣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是鞋边扣带为多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是鞋边扣带与鞋帮分体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是本鞋内底与鞋大底通过第二悬臂钩连接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是鞋内底上的第一扣孔与鞋大底上的第二扣孔重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5是鞋内底上的第一扣孔与鞋大底上的第二扣孔错位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参照图1~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固定结构,包括由鞋内底33、鞋大底34构成的鞋底,以及鞋边扣带11,所述鞋内底33、鞋大底34上设置有扣孔4,所述鞋边扣带11上设置有插舌2,所述插舌2插入扣孔4中后鞋边扣带11围绕贴合在鞋底3的外周缘上,鞋底3的外周缘对应足弓部位具有凹部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对应凹部位置的所述插舌为相对鞋边扣带11倾斜设置的斜插舌21,所述扣孔4为与所述斜插舌21相适配的斜扣孔,斜插舌21如同一把勾,当斜插舌21插入到与之对应的斜扣孔后,会配合形成互相勾着的状态,使得鞋边扣带11的前、后、左、右各个方向都得以定位,斜插舌配合斜扣孔锁定了鞋边扣带,使其不能在鞋底的上下方向互相上下移动,从而确保鞋边扣带11与鞋底3的可靠连接;其余位置的插舌可以是斜插舌,也可以是其他插舌结构。
[0030]实施例2:由于鞋底对应足弓部位具有凹部31,在该所述凹部31位置,鞋边扣带11会有向左或向右脱离鞋底3的趋势,实施例1中的斜插舌21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现提供另一种避免在凹部31位置鞋边扣带11左右脱离鞋底3的结构:所述插舌包括具有勾部221的勾扣插舌22,所述鞋底3上在插舌插入方向、位于扣孔4的前方位置具有凹槽(未绘示),所述勾扣插舌22伸入到所述扣孔4中且其勾部221勾住所述凹槽的槽沿,其中对应所述凹部31位置的插舌为勾扣插舌22,其余位置的插舌可以为勾扣插舌22或相对鞋边扣带11垂直设置的横插舌23,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插舌比如斜插舌,具体参见图4、图14和图15。这种结构的插舌在安装时,将鞋边扣带11向鞋后稍移,使得鞋边扣带11左右两边的勾扣插舌22对准相应的扣孔并插入,然后推动左右两边的鞋边扣带11同时向鞋子前面方向移动,移动中勾扣插舌22的勾部21勾住凹槽的槽沿。
[0031]实施例3,实施例2中的勾扣插舌22在安装时,需要同时按住同一侧的所有勾扣插舌22才能进行扣合动作,这就略显麻烦,为此,现提供第三种避免在凹部31位置鞋边扣带11左右脱离鞋底3的结构:所述插舌包括具有卡槽241的卡扣插舌24,所述鞋底3上在插舌插入方向、位于扣孔4的前方位置具有凹槽32,具体以图9为例,凹槽32则位于扣孔4的右侧;所述凹槽32中设置有悬臂钩5,卡扣插舌24伸入到所述扣孔4中后所述悬臂钩5与卡槽241扣接,卡槽241在扣孔4孔宽方向的侧壁上具有便于悬臂钩5退出卡槽241的开口 242,扣孔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扣插舌24加悬臂钩5的宽度之和,其中对应所述凹部31位置的插舌为卡扣插舌24,其余位置的插舌可以为卡扣插舌24或相对鞋边扣带11垂直设置的横插舌23,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插舌比如斜插舌。卡槽241在扣孔4孔宽方向的侧壁上具有便于悬臂钩5退出卡槽241的开口 242,扣孔4的宽度a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扣插舌24的宽度b加悬臂钩5的宽度c之和,即a彡b+c,这是为了便于拆卸;参见图5~7所示,当卡扣插舌24插入到扣孔4时,如果不是在扣孔4的最右边d位置,则卡扣插舌24会触碰到悬臂钩5并推动悬臂钩5挠曲变形,卡扣插舌24继续推进至悬臂钩5卡入到卡槽241中;当卡扣插舌24插入到扣孔时是在扣孔里的最右边d位置,参照图6所示,则卡扣插舌24插入到最尽后向左侧拉就会使得卡槽241与悬臂钩5相互扣住;当需要拆卸时,参见图7,只需将卡扣插舌24往右侧拉至卡槽241脱离悬臂钩5,然后将卡扣插舌24往外拉即可实现拆卸,拆装方便快捷有效。
[0032]实施例4:第四种避免在凹部31位置鞋边扣带11左右脱离鞋底的结构是:所述插舌包括具有卡槽241的可解锁卡扣插舌25,所述鞋底I在插舌插入方向、位于扣孔的前方位置具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中设置有悬臂钩5,可解锁卡扣插舌25伸入到所述扣孔4中后所述悬臂钩5与卡槽241扣接,卡槽241在所述扣孔4孔深方向的外侧壁具有解扣孔251,其中对应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