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79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出现咽喉痛症状的常见疾病有:全身病毒感染、腮腺炎、咽炎或扁桃体炎、感冒、咽喉炎。临床治疗咽喉肿痛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有副作用,且疗效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连翘10,牛蒡子10,荆芥10,防风10,白芷10,金银花15,桔梗10,枳壳10,射干10,甘草10。

所述的原料药材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5-10倍原料药总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20-3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2次,每次150-250毫升,一般2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见效,病情严重者可视病情加疗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白芷: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

金银花:能宣散风热,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病症。

射干: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选取10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

经临床应用200例。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治愈19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4例,有效率98%。

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及效果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及效果有一定改善。

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效果不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连翘10g,牛蒡子10g,荆芥10g,防风10g,白芷10g,金银花15g,桔梗10g,枳壳10g,射干10g,甘草10g。

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800克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2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2次,每次200毫升,一般2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见效,病情严重者可视病情加疗程。

应用实例:

病例1:陆×,男,39岁,因经常吸烟导致咽喉肿痛,服用各种药物,药效均不显著,服用本发明药物,每天一剂,服用2天后痊愈。

病例2:林×,女,28岁,因经常熬夜加班,爱吃油煎食物导致咽喉肿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每天一剂,服用2天后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