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智能诊断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106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临床智能诊断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智能诊断终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专家经验和临床知识库进行疾病辅助诊断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成绩显著,医疗信息化进程增速,信息化技术正在以多种方式辅助临床诊断。临床辅助诊断涉及到硬件、程序、影像、病种等多个方面,任意一个方面都可以拥有很多创新发明,而目前已有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大都针对特定的科室或病种,如发明名称为“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134566A)”、发明名称为“基于数据挖掘的脑部胶质瘤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547149A)。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通常采用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病案等资料中训练相关规则,根据诊断规则建立辅助诊断系统。虽然此类辅助诊断系统在辅助临床上发挥了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然的:覆盖病种单一,扩展性不足,很难将一种诊断系统方法移植到其他的病种上;此外在应用层面,此类系统成本高,技术难度高,专业维护人员缺乏,很难拓展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存在很多局限性以及在应用层面存在很多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临床智能诊断终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其特点在于,包括:

一体机,用于作为硬件载体,并提供SD(安全数码卡)/TF(一种超小 型大容量移动存储卡)卡槽;

SD卡/TF卡,用于存储病种知识库,所述病种知识库中包括临床专科病种的症状、检查、检验、用药的知识;

操作系统,用于提供软硬件的工作环境和人机交互环境;

决策中心系统,用于提供智能辅助诊断,根据用户的输入,基于病种知识库进行逻辑推理,并给出相应的决策结果。

较佳地,所述临床智能诊断终端还包括加密解密系统,用于对SD卡/TF卡中的病种知识库按照加密解密算法提供给决策中心系统。

较佳地,所述加密解密系统采用RSA算法(一种公钥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解密。

较佳地,所述一体机还包括用于显示和输入的硬件装置。

较佳地,同一张SD卡/TF卡中还用于存储多个病种知识库。

较佳地,所述决策中心系统进行的逻辑推理包括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及双向推理。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可以扩展临床知识库模块,采用SD、TF等存储卡的方式进行扩展,大大提升了临床知识库的扩展性;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方式访问本发明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实现自我疾病辅助诊断;医院门诊导诊工作人员可以应用本发明辅助导诊工作,医师应用本发明进行疾病辅助诊断和用药推荐,本发明应用在这些方面,但并不限于这些应用;整个诊断过程由设备自动完成,使得诊断结果的获取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实际应用时的应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包括一体机1、SD卡/TF卡2、操作系统3、决策中心系统4以及加密解密系统5。其中,一体机1用于作为硬件载体,并提供SD/TF卡槽,用于容纳SD卡/TF卡,一体机同时作为系统的载体,这样可以更加节省空间,成本较低,可移动性好、便携性高;一体机还包括用于显示和输入的硬件装置。

SD卡/TF卡2则用于存储病种知识库,所述病种知识库中包括临床专科病种的症状、检查、检验、用药等知识,病种知识库扩展方式采用SD卡、TF卡形式进行扩展,SD卡时一个完全开放的标准系统,广泛应用于MP3(一种用于播放音乐文件的播放器)、数码摄像、数码相机、电子图书、AV器材(展览或会议使用的音频与视频设备的统称)等等,SD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加密功能,可以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使用SD卡或TF卡作为病种知识库载体,大大提升了临床知识库的扩展性能;并且,同一张SD卡/TF卡中还用于存储多个病种知识库。

操作系统3则用于提供软硬件的工作环境和人机交互环境,操作系统作为临床智能诊断终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运行平台,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在正常引导后,进入操作系统。

决策中心系统4用于提供智能辅助诊断,根据用户的输入,基于病种知识库进行逻辑推理,并给出相应的决策结果;其中的逻辑推理包括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等推理方法。

加密解密系统5则用于对对SD卡/TF卡中的病种知识库按照加密解密算法提供给决策中心系统,加密解密系统采用RSA算法进行加密解密,每个处理器完成一步加密技术,采用流水线式的处理机制,产生随机数、判断素数、加密、解密,这样不仅保证了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也保证了传输的高效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在实际应用时的应用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101、一体机安装,将一体机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接通电源;

步骤102、启动一体机,进入操作系统;

步骤103、启动决策中心系统,开启决策服务;

步骤104、插入SD卡/TF卡,确保卡内装载有相应的病种知识库;

步骤105、启动加密解密系统,开启SD卡/TF卡中的病种知识库,并装入决策中心系统;

步骤106、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相应程序,打开输入操作界面;

步骤107、通过一体机输入设备采集病人相关信息;

步骤108、运行决策中心系统,获取决策结果。

本发明的临床智能诊断终端通过推理机与知识库和综合数据库的交互作用来求解领域问题,其大致过程如下:

1)根据患者的表述情况对病种知识库进行搜索,寻找有关知识;

2)根据症状知识和系统的控制策略形成判断疾病的规则路径,从而构成一个潜在病种的集合;

3)对潜在疾病集合进行排序,并挑选其中在某些准则下概率最大的前几个潜在疾病,根据挑选则潜在疾病,给予客户相关提示和预警;

4)重复步骤2),根据检验、影像学和病原学知识和系统的控制策略形成疾病的规则路径,从而构成一个潜在病种的集合;

5)重复步骤3),根据挑选的潜在疾病,给予客户相关提示和预警;

6)如果步骤4)方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则回溯到潜在疾病序列中的下一个潜在疾病,重复求解问题;

7)循环执行上述过程,直到给出预判疾病或“无解”为止。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 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