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西替坦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320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西替坦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西替坦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动脉高压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持久增高,为罕见的慢性综合病症,表现为肺动脉缩小、破损及血压过高。其病因复杂,诊断、治疗棘手是该治疗领域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仅美国和欧洲就有13万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致病因素较多,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被大大低估。如果患者在肺动脉高压发作后的2年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其存活率仅为40%-55%。

马西替坦是actelion制药公司研制的一种内皮素(endothelin,et)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由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对eta受体、etb受体具有双重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肺纤维等疾病。马西替坦分子式为c19h20br2n6o4s,化学名称:n-[5-(4-溴苯基)-6-[2-[(5-溴-2-嘧啶基)氧]乙氧基]-4-嘧啶基]-n′-丙基磺酰胺,结构如式(i)所示:

现有马西替坦片(商品名opsumit),其规格为10mg/片,每天服用一次。临床研究显示,在用opsumit治疗患者中观察到最常见不良反应(比安慰剂更频3%或以上)有贫血、鼻咽炎/咽炎、支气管炎、头痛、流感和泌尿道感染。作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马西替坦经口服给药后还存在肝毒性、胚胎胎儿毒性等风险。

已经有研究表明,粒径在7-30μm的微球在静脉注射后,可以被 肺毛细血管床机械性滤取,从而具有肺靶向性。因此,为了降低马西替坦片的副作用,需要开发一种制备马西替坦微球的方法,使所得微球的平均粒径在7-30μm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一种制备马西替坦微球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马西替坦微球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合物载体材料和马西替坦先后溶于油相溶剂,作为油相;以乳化剂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2)在室温下,将所述油相加入所述水相中并进行匀质化,形成o/w乳剂;

(3)将所述o/w乳剂加入至稳定剂的水溶液中,搅拌,使油相溶剂完全挥发;

(4)离心分离微球,并用蒸馏水洗涤,干燥。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实施例1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2是示出了实施例2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3是示出了实施例3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4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5是示出了实施例5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6是示出了实施例6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7是示出了实施例7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8是示出了实施例8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9是示出了实施例9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10是示出了实施例10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11是示出了实施例11的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图12是示出了实施例2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的体外释放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马西替坦微球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合物载体材料和马西替坦先后溶于油相溶剂,作为油相(分散相);以乳化剂的水溶液作为水相(连续相);

(2)在室温下,将所述油相加入所述水相中并进行匀质化,形成o/w乳剂;

(3)将所述o/w乳剂加入至稳定剂的水溶液中,搅拌,使油相溶剂完全挥发;

(4)离心分离微球,并用蒸馏水洗涤,干燥。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所述聚合物载体材料指常用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己内酯(pcl)或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最优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所述油相溶剂通常具有以下性质:(1)能溶解聚合物;(2)在连续相中的溶解度小;(3)具有高的蒸汽压和低沸点;(4)毒性小。在本文中,所述油相溶剂一般指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或上述任意两种溶剂的混合物,最优选为二氯甲烷。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所述乳化剂选自聚乙烯醇(pva)、甘油硬脂酸酯、聚乙二醇油酸酯和吐温-80,最优选聚乙烯醇。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优选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在步骤(2)中,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至1∶40,优选为1∶5至1∶30,最优选为1∶1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在步骤(2)中,匀质化在6000-12000rpm,优选7000-10000rpm,最优选8500rpm下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至0.5%,优选0.01至0.3%,最优选0.1%。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其特征在于,至少80%的所述马西替坦微球的粒径在7-30μm 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的载药量为1%-7%,优选2%-5%,最优选3%-4.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的包封率为60%以上,优选70%以上,更优选80%以上,最优选90%以上。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微球。称取600mgplga和30mg马西替坦溶于2.82g二氯甲烷中,作为油相,以0.5%pva水溶液为水相,在室温下以1∶15的比例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以7000rpm高速剪切120s,形成o/w乳剂。将所得o/w乳剂以体积比1∶3加入到搅拌状态的0.1%pvp水溶液中,继续搅拌3h,使二氯甲烷充分挥发,得到本发明的马西替坦微球。随后离心分离所述马西替坦微球,用蒸馏水洗涤3次后,干燥。

按以下方法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

称取微球5mg,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5ml二氯甲烷,超声使微球溶解,再加入2.5ml甲醇,涡旋10min,1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hplc测定微球中马西替坦的含量。

载药量=(微球中马西替坦质量/微球总质量)×100%

包封率=(微球中马西替坦质量/投入马西替坦总质量)×100%

将微球分散在纯水中,经超声分散后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

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88.92%,载药量4.02%,平均粒径为23.5μm,且80.2%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1。

实施例2: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除了剪切速率为8500rpm。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93.76%,载药量4.37%,平均粒径为16.8μm,且91.6%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2。

实施例3:

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除了剪切速率为10000rpm。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85.76%,载药量4.15%,平均粒径为11.6μm,且86.3%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3。

从实施例1-3的结果可以看出,剪切速率的大小影响微球的粒径:在7000rpm-10000rpm的范围内,剪切速率越大,微球粒径随之变小。最优选地,剪切速率为8500rpm。

实施例4:

按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除了油水相比例为1∶8。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86.76%,载药量4.00%,平均粒径为12.9μm,且84.5%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4。

实施例5:

按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除了油水相比例为1∶25。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89.76%,载药量4.22%,平均粒径为24.9μm,且82.5%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5。

实施例4和5的结果表明,随着水相体积增大,微球粒径也随之变大。

实施例6:

以pcl代替plga,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73.76%,载药量3.32%,平均粒径为13.4μm,且80.9%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6。

实施例7:

以丙酮作为有机相,用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63.15%,载药量3.17%,平均粒径为12.7 μm,且86.5%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7。

实施例8:

以0。5%的甘油硬脂酸酯水溶液作为乳化剂,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经测定,所得微球的包封率为83.76%,载药量3.96%,平均粒径为27.7μm,有55.6%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8。

实施例9:

用0.1%pva水溶液代替0.1%pvp水溶液作为稳定剂,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经测定,所得到微球包封率为86.22%,载药量4.25%,平均粒径为29.8μm,有45.6%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9。

实施例10:

按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除了稳定剂pvp浓度为0.01%。经测定,所得到微球包封率为90.20%,载药量4.17%,平均粒径为22.5μm,有84.6%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10。

实施例11:

按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载药微球,除了稳定剂pvp浓度为0.3%。经测定,所得到微球包封率为89.23%,载药量4.21%,平均粒径为18.8μm,有88.9%的微球粒径分布在7~30μm,粒径分布见图11。

实施例12:释放度的测定

以实施例2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作为样品,精密称取冷冻干燥后的马西替坦微球制剂,加入到37.5℃、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在恒温振荡器中以100rpm的速度震荡,分别于1、2、4、8、12、24、48、72、96、144、168h取样,并在取样后补充相同体积的等温释放介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累积释放量(见表1),绘制微球体外释放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2)。

表1:马西替坦微球体外释放结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