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2076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点穴按摩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点穴按摩棒。



背景技术:

按摩师在按摩时多用手掌推拿点压,在此过程中,多靠按摩师的手劲进行操作,这样的操作优势在于,使得按摩师充分掌握力度大小,根据患者反应,调整不同的力度;

然后长期操作会造成按摩师手部疲劳,难以适应长期的工作,使得工作效率降低,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点穴按摩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点穴按摩棒,包括手持部、按摩杆、震动单元和按摩头;

所述手持部、所述按摩杆和所述按摩头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按摩杆内部嵌设有至少一个震动单元。

所述手持部为杆状;所述按摩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手持部的杆的中点处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为为圆盘状,所述按摩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手持部的圆的中心处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震动单元嵌设在所述按摩头的内部,所述震动单元为一空腔,所述震动单元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索,所述连接索上设置有若干个重锤。

进一步,所述按摩头为长条状。

进一步,所述按摩头为圆拱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利用按摩棒代替按摩师的手部按摩,提高效率。

2、按摩杆内部设置有震动单元,提高按摩的舒适度。

3、手持部有包括杆状和圆盘状两种制式,可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按摩;杆状适合于双手按压,圆盘状是用于肩部抵压。

4、按摩头包括长条状和圆拱状两种制式,适用于不同部位的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杆状手持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盘状手持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长条状按摩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圆拱状按摩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震动单元剖视示意图。

图中:

1、手持部 2、按摩杆 3、震动单元

4、按摩头 5、重锤 6、动力装置

7、连接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 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点穴按摩棒,包括手持部1、按摩杆2、震动单元3和按摩头4;所述手持部1、所述按摩杆2和所述按摩头4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杆2内部嵌设有至少一个震动单元3。所述手持部1为杆状;所述按摩杆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手持部1的杆的中点处螺纹连接。所述手持部1为为圆盘状,所述按摩杆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手持部1的圆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所述震动单元3嵌设在所述按摩头的内部,所述震动单元3为一空腔,所述震动单元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动力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6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索7,所述连接索7上设置有若干个重锤5。所述按摩头4为长条状。所述按摩头4为圆拱状。

其中按摩杆有不同长度的配置,包括30cm、15cm和10cm,其中30cm是配合着手持部进行腿部的按摩,使用时将圆盘形的手持部抵在肩上,按摩头抵在腿部,这样使用,为了配合不同身材比例的使用者,按摩杆还包括15cm、10cm两种制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