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腰椎复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61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动态腰椎复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用于支撑背部并改善姿势的腰椎复位系统及其变化型态,尤其是一种动态复位腰椎系统,其藉由随着使用者动作调整的大腿旋转,提供腹部压力及骨盆倾斜度。



背景技术:

背痛及背部伤害会明显的限制行动,所以会造成日常生活极大的不便。由于下背部(即腰椎部位)支撑相当大比例的人体重量,所以更容易疼痛及受伤。某一些因素会导致或加剧背痛及背部伤害,例如运动伤害、用不正确的姿势提重物、不良的姿势、过度使用、突然施加力量于背部的骨骼、肌肉、或其他组织,都有可能导致慢性或急性的背痛。脊椎偏离其原来的曲线也是造成慢性背痛的可能因素之一。臀部及脊椎周围过度紧绷或虚弱的肌肉可能会造成不平衡及脊椎过度的弯曲,有可能会导致腰椎过度前凸。腰椎过度前凸并不是一种永久的状况,而是可以逆转及矫正的。各种用于强化腹部肌肉的下背部、臀屈肌、腿后肌群的伸展及锻炼,可以用来改善腰椎过度前凸。有各种的矫正衣及矫正支架可用来进行这些伸展及锻炼。然而这些习知的矫正衣及矫正支架仅仅只是用来固定脊椎患处,即腰椎部分。固定患处并无助于过度弯曲的脊椎,反而会造成一些问题,例如固定衣会限制使用者行动自由及无法透气,因而会导致不适及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一种腰椎复位系统,其用于提供腹部适当的压力,并同时将脊椎的腰椎部恢复到正常的位置。本发明的实现系藉由:使用者大腿同时向内旋转产生时的压力使腰椎回到正常的位置。藉此,便可矫正脊椎过度弯曲(腰椎过度前凸的特征),并刺激用户到较佳的整体姿势。本发明提供的压力并不会妨碍使用者透气性,因此不会造成不适或疼痛。本发明是设计来帮助使用者取得恢复最佳姿势的能力,藉此可训练使用者的肌肉再取得最佳的肌肉记忆。受伤及体重过重会在动态活动中无法维持适当的姿势及正确的体态。本发明可使这些类型的使用者得到最佳的复原及免于疼痛的生活。

(4)本发明将以实施例及图示阐述于后,然而要强调的是:该些实施例及图示仅是用于例示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治疗导向路径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治疗导向路径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针对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针对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针对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其稳定带相交叉。

图6是本发明一针对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针对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针对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其稳定带相交叉。

图9是本发明一针对左腿–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针对左腿–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针对右腿–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针对右腿–腰椎过度前凸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针对左腿–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针对左腿–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针对右腿–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针对右腿–腰椎前凸不足实施例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电疗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使用于孕妇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独立使用稳定带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稳定带具有弹性区及非弹性区实施例的前视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以实施例及图示阐述于后,然而要强调的是:该些实施例及图示仅是用于例示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用于支撑背部及改善整体姿势的动态腰椎复位系统。本发明提供某一程度的腹部压力,并同时使骨盆后倾及大腿向内旋转产生,以减少或预防脊椎过度弯曲导致的背痛。本发明不会妨碍身体自然的移动,反而可以动态地反应用户身体的运动。当使用者穿上本发明时,本发明藉由弹性阻力提供一矫正效果。本发明亦针对相关事件提供其他变化型态。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包含:一压缩性下裆衣1、一稳定带17、复数挂带点20、及复数导带点21。压缩性下裆衣1以弹性材料制造为佳,可提供适度或可忍受程度的腹部压力。压缩性下裆衣1所施加的腹部压力并不会妨碍使用者腹部自然的空气流动。压缩性下裆衣1所施加的腹部压力可以更为缓和以适应某些使用者,例如孕妇。压缩性下裆衣1包括:一骨盆套2、一腰带11、一左腿短袖套12、及一右腿短袖套13。骨盆套2是压缩性下裆衣1包围鼠蹊、屁股、及胯部的部分。当使用者穿上压缩性下裆衣1,腰带11是压缩性下裆衣1围绕使用者的腰部及下腹部的部分。腰带11可以变化尺寸以适应所有的使用者(例如需要较大腰带的孕妇)。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分别容纳使用者的左腿及右腿。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各别包括一前袖部14及一后袖部15;前袖部14及后袖部15彼此相对,并分别做为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的前部及后部。压缩性下裆衣1并做为用来固定稳定带17的平面。

复数挂带点20系设计用来稳固地托住稳定带17,所以复数挂带点20环设在腰带11的外面。复数导带点21系设计用来引导稳定带17经过骨盆套2、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复数导带点21可以将稳定带17稳固托附在骨盆套2、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所以复数导带点21设在骨盆套2、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的外面。

稳定带17系用来使骨盆向后倾斜并使大腿向内旋转,以藉由弹性阻力施加一矫正效果。稳定带17包括:一第一带端18及一第二带端19,其做为稳定带17相对的两端。稳定带17穿设在复数导带点21及复数挂带点20的选择性环圈的组合。如此,可防止使用者穿压缩性下裆衣1时产生的自然移动导致稳定带17移动。请参照图1及图2。选择性环圈的组合是由稳定带17的一治疗导向路径22所定义。治疗导向路径22决定稳定带17于压缩性下裆衣1上的位置,以便改变用户的姿势。第一带端18固定在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起点23,而第二带端19则固定在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终点24。如此,当本发明在使用时,可确保稳定带17不会自压缩性下裆衣1分离。稳定带17以粘扣带或类似机构固定于压缩性下裆衣1为佳。稳定带17是使用弹性材料制作;如此,当压缩性下裆衣1系上稳定带17时,使用者可以调整施加于压缩性下裆衣1的压力。稳定带17可以有尺寸上的变化,以便适用于所有的使用者,例如孕妇。使用于孕妇的实施例示于图18。

稳定带17可以缝纫或其他的方式结合于压缩性下裆衣1。在缝纫的实施例中,复数挂带点20及复数导带点21以针线结合稳定带17于压缩性下裆衣1。如果稳定带17以针线或其他的方式结合于压缩性下裆衣1,稳定带17的位置反映出治疗导向路径22。在其他实施例,稳定带浮贴于压缩性下裆衣1,并可完全自压缩性下裆衣1分离。在浮贴的实施例中,每一挂带点20及每一导带点21以环圈的形式自外部安装于压缩性下裆衣1。在环圈的实施例中,环圈的位置反映出治疗导向路径22。于是,稳定带17可以穿设过任何环圈达成想要的治疗效果。

稳定带17可以是部分弹性或全弹性。请参照图20。在部分弹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更包含:一第一弹性区30、一第二弹性区31、及一非弹性区32。在使用本发明时,第一弹性区30及第二弹性区31长度可调整并施加压力于使用者的身体。相反的,非弹性区32既不能调整长度也不能施加压力于使用者的身体。在此部分弹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区30连接非弹性区32,第二弹性区31亦在相对于第一弹性区30的位置连接非弹性区32。非弹性区32介于第一弹性区30及第二弹性区31之间。非弹性区32的位置配置可以保证:弹性或压力不会出现在肠骨脊,以避免造成任何的不舒适。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性下裆衣1及稳定带17包含一个手段:可以设定施加于骨盆及大腿的力量。例如,压缩性下裆衣1及稳定带17个别包含一或多个高表面张力区域,让用户可以设定施加于的骨盆及大腿的力量。此一实施例特别适合全身有不同程度疼痛的使用者。

请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针对腰椎过度前凸的实施例是用来处理不正常或过度弯曲的背部。在此处理腰椎过度前凸的实施例中,稳定带17以一方式沿着压缩性下裆衣1上治疗导向路径22分布:将使用者的骨盆向后倾斜,且将使用者的大腿向内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系位于左腿短袖套12的后袖部15且相对于骨盆套2;此让第一带端18远离骨盆套2,并让稳定带17盘绕左腿短袖套12。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第一部分25,从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自后袖部15绕过左腿短袖套12而前往前袖部14,然后经过靠近胯部3的区域及靠近骨盆套2的一股沟部4的区域,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第二部分26。当稳定带17自后袖部15绕过左腿短袖套12到前袖部14,使用者的左腿就会向内旋转。然后,稳定带17经过胯部3前往股沟部4,使用者的左腿会更进一步向内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二部分26,从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绕经腰带11而到达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第三部分27。在本实施例中,稳定带17以一方式沿着腰带11分布,而令使用者的骨盆向后倾斜。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从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二部分26,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股沟部4的区域及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胯部3的区域,自前袖部14绕过右腿短袖套13前往后袖部15,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稳定带17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股沟部4的区域及靠近骨盆套2的胯部3的区域,是为了让使用者的右大腿开始向内旋转。稳定带17自前袖部14绕过右腿短袖套13前往后袖部15,是为了让使用者的右大腿更进一步向内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是位于右腿短袖套13的后袖部15且相对于骨盆套2,此让第二带端19远离骨盆套2,并让稳定带17盘绕右腿短袖套13。

在图3及图4所示实施例中,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及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在股沟部4彼此靠近,藉此稳定带17让使用者的骨盆向后倾斜,并且同时向内旋转使用者的大腿。请参照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及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则另有不同的安排。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及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两者在股沟部4彼此相交,如此亦可达成向后倾斜使用者的骨盆并同时向内旋转使用者的大腿的效果。

请参照图6及图7。本发明针对腰椎前凸不足的实施例是用来处理腰椎前凸不足的背部。此处理腰椎前凸不足的实施例是设计来施加腰椎过度前凸的实施例相反的效果。在此处理腰椎前凸不足的实施例,稳定带17以一方式沿着压缩性下裆衣1上治疗导向路径22分布:将使用者的骨盆向前倾斜,且将使用者的大腿向外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系位于左腿短袖套12的前袖部14且相对于骨盆套2;此让第一带端18远离骨盆套2,并让稳定带17盘绕左腿短袖套12。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第一部分25,从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自前袖部14绕过左腿短袖套12而前往后袖部15,经过靠近胯部3的区域及经过靠近鼠蹊部5的区域,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一第二部分26。当稳定带17自前袖部14绕过左腿短袖套12到后袖部15,使用者的左大腿就会向外旋转。然后,稳定带17经过胯部3前往鼠蹊部5,使用者的左大腿会更进一步向外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二部分26,从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绕经腰带11而到达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在本实施例中,稳定带17以一方式沿着腰带11分布,而令使用者的骨盆向前倾斜。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从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二部分26,经过靠近鼠蹊部5的区域及经过靠近胯部3的区域,自后袖部15绕过右腿短袖套13前往前袖部14,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稳定带17经过靠近鼠蹊部5的区域及靠近胯部3的区域,是为了让使用者的右大腿开始向外旋转。稳定带17自后袖部15绕过右腿短袖套13前往前袖部14,是为了让使用者的右大腿更进一步向外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是位于右腿短袖套13的前袖部14且相对于骨盆套2,此让第二带端19远离骨盆套2,并让稳定带17盘绕右腿短袖套13。

在图6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及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两者在鼠蹊部5彼此靠近,此让稳定带17向前倾斜使用者的骨盆,并且同时向外旋转使用者的大腿。请参照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及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则另有不同的安排。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一部分25及治疗导向路径22的第三部分27,两者在鼠蹊部5彼此相交,如此亦可达成向前倾斜使用者的骨盆并同时向外旋转使用者的大腿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治疗导向路径22亦可仅只分布于使用者的腿部,而不用盘绕使用者的整个腰部。此种做法特别适用于仅仅只有一侧髋部或腿部有问题的情况。请参照图9及图10。在本发明针对左腿–腰椎过度前凸的实施例,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位于骨盆套2的一左髋部6靠近腰带11的区域,并靠近骨盆套2的一臀部7的区域,如此可防止稳定带17对使用者腰部施加力量,并可让稳定带17向下盘绕于使用者的左腿。治疗导向路径22,自起点23开始,经过骨盆套2的左髋部6,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一左臀凹8的区域,及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胯部3的区域,前往左腿短袖套12的前袖部14,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当稳定带17经过左髋部6并经过靠近左臀凹8的区域,稳定带17可诱导使用者的左腿向内旋转,而使用者的右脚及腰则未受影响。然后,稳定带17经过胯部3并绕过左腿短袖套12的前袖部14,而让使用者的左腿更进一步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是位于左腿短袖套12且相对于左髋部6,此让稳定带17可沿使用者的左腿长度方向施加向内旋转的力量。

请参照图11及图12。在本发明针对右腿–腰椎过度前凸的实施例,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位于骨盆套2的一右髋部9,靠近腰带11的区域,并靠近骨盆套2的一臀部7的区域,如此稳定带17不会对使用者腰部施加力量,并可让稳定带17向下盘绕于使用者的右腿。治疗导向路径22,自起点23开始,经过骨盆套2的右髋部9,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一右臀凹10的区域,经过靠近骨盆套2的胯部3的区域,经过右腿短袖套13的前袖部14,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当稳定带17经过右髋部9并经过靠近右臀凹10的区域,稳定带17可诱导使用者的右腿向内旋转,而使用者的左脚及腰则未受影响。然后,稳定带17经过胯部3并经过右腿短袖套13的前袖部14,此让使用者的右腿更进一步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是位于右腿短袖套13且相对于右髋部9,此让稳定带17可沿使用者的右腿长度方向施加向内旋转的力量。

请参照图13及图14。在本发明针对左腿–腰椎前凸不足的实施例,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位于骨盆套2的左髋部6,靠近腰带11的区域,并靠近鼠蹊部5的区域,如此稳定带17不会对使用者腰部施加力量,并可让稳定带17向下盘绕于使用者的左腿。治疗导向路径22,自起点23开始,经过鼠蹊部5、胯部3、及左臀凹8,然后自左腿短袖套12的后袖部15绕到左腿短袖套12的前袖部14,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当稳定带17经过鼠蹊部5,稳定带17可诱导使用者的左腿向外旋转,而使用者的右脚及腰则未受影响。然后,稳定带17经过胯部3及左臀凹8,而自左腿短袖套12的后袖部15绕到左腿短袖套12的前袖部14,此让使用者的左腿更进一步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是位于左腿短袖套12且相对于胯部3,此让稳定带17可沿使用者的左腿长度方向施加向外旋转的力量。

请参照图15及图16。在本发明针对右腿–腰椎前凸不足的实施例,治疗导向路径22的起点23位于骨盆套2的一右髋部9,靠近腰带11的区域,并靠近鼠蹊部5的区域,如此稳定带17不会对使用者腰部施加力量,并可让稳定带17向下盘绕于使用者的右腿。治疗导向路径22,自起点23开始,经过鼠蹊部5、胯部3、及右臀凹10,然后自右腿短袖套13的后袖部15绕到右腿短袖套13的前袖部14,而到达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当稳定带17经过鼠蹊部5,稳定带17可诱导使用者的右腿向外旋转,而使用者的左脚及腰则未受影响。然后,稳定带17经过胯部3及右臀凹10,且自右腿短袖套13的后袖部15绕到右腿短袖套13的前袖部14,此让使用者的右腿更进一步旋转。治疗导向路径22的终点24,是位于右腿短袖套13且相对于胯部3,此让稳定带17可沿使用者的右腿长度方向施加向外旋转的力量。

请参照图1至图16。本发明更包含一左股骨压力释放区28。左股骨压力释放区28是压缩性下裆衣1的一部份,是由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制成,其可确保使用者的左股骨头段不会过度地被压入使用者髋骨的左髋臼。左股骨压力释放区28位于左腿短袖套12的侧边,且隔着左腿短袖套12与胯部3相对,此可确保左股骨压力释放区28紧邻左股骨的大转子。本发明更包含一右股骨压力释放区29。类似左股骨压力释放区28,右股骨压力释放区29是压缩性下裆衣1的一部份,是由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制成,其可确保使用者的右股骨头段不会过度地被压入使用者髋骨的右髋臼。右股骨压力释放区29位于右腿短袖套13的侧边,且隔着右腿短袖套13与胯部3相对,此可确保右股骨压力释放区29紧邻右股骨的大转子。

请再参照图1至图16。本发明更包含:一左箍环33及一右箍环34。左箍环33及右箍环34是用来防止压缩性下裆衣1沿着左腿及右腿滑动。左箍环33环接左腿短袖套12的开口16,而右箍环34环接右腿短袖套13的开口16。这可确保:当压缩性下裆衣1配合使用者身体自然的移动时,左腿短袖套12及右腿短袖套13可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上。

请参照图17。本发明更包含:一电气肌肉刺激(EMS)脉波产生器35及复数电极36。当本发明被使用时,EMS脉波产生器35是用产生传递到使用者肌肉的电气脉波。电气脉波是经由复数电极36传递到使用者的肌肉。复数电极36电性连接EMS脉波产生器35,以让电气脉波从EMS脉波产生器35流至复数电极36。EMS脉波产生器35可拆卸的安装于腰带11。当使用者不想使用EMS脉波产生器35时,可将EMS脉波产生器35自压缩性下裆衣1移除。复数电极36埋置于压缩性下裆衣1靠近骨盆套2的位置,这可方便EMS脉波产生器35及复数电极36与使用者的肌肉结合,而同时保持使用者的上半身在正确的姿势。

请参照图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稳定带17是在没有压缩性下裆衣1的情况下被使用。在此实施例,稳定带17更包含橡胶化抓握材料制作的一底带层。稳定带17被穿上时,底带层可帮助抓紧使用者的身体。稳定带17亦包含迭加于底带层上并固定于底带层的一外带层。底带层及外带层藉由黏扣带或类似机构彼此固定。底带层及外带层可让使用者的骨盆倾斜。在此实施例,一左腿连接带及一右腿连接带附加于底带层及外带层,以促成使用者大腿的旋转运动。左腿连接带及右腿连接带藉由带扣、搭钩、黏扣带、或类似机构附加于底带层及外带层。此一实施例允许使用者穿戴稳定带17于一般衣服,而同样具有治疗效果。

本发明已用实施例说明于上。应当理解的是:该些实施例仅是用来例示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依本发明的精神所为的各种修改或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