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33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经自然开口从体内回收组织的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插入到软性内窥镜的通道的处置器具进行提取生物体组织的处置。在提取的组织是肿瘤等病理组织的情况下,利用把持钳子等把持切除的组织并与内窥镜一同拔出或者收纳在安装于内窥镜的回收器具中。作为回收器具,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回收器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2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880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提取病理组织的情况下,有时对象组织例如大到直径5cm左右。在经由口、肛门等自然开口回收较大的病理组织的情况下,存在由把持钳子把持的部位破碎的可能性等,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回收器具能够收纳较大的病理组织,但将由自软性内窥镜突出的把持钳子把持的切除组织放入到回收袋的操作实际上很繁琐,处置需要时间。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收纳由内窥镜用的处置器具切除的组织、且能够较佳地向体外拔出切除组织的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器具包括:纵长的主体;操作部,其设于所述主体的基端侧;袋部,其具有底部和开口部,以所述开口部位于比所述底部靠基端侧的位置的方式使所述开口部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主体;以及线状构件,其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操作部相连接,该线状构件通过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而抬起所述开口部。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器具中,也可以是,还包括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操作线部,所述操作线部沿着所述开口部设置,所述袋部在所述开口部中的与同所述主体之间的固定部分分开的位置连接有所述线状构件和所述操作线部,该组织回收器具构成为利用所述线状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沿着长度轴线方向进行的移动使所述操作线部能够将所述固定部分作为起点进行抬起。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主体是管状构件,所述线状构件从形成在比所述固定部分靠所述主体的基端侧的位置的开口贯穿于所述主体的管腔内,所述线状构件的基端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操作线部包括贯穿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管腔内且经由形成于所述主体的侧面的通孔露出到所述主体外并设于所述开口部的弯曲部和在所述主体的基端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的基端部,构成为通过所述操作线部相对于所述主体沿着所述长度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而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宽度能够调整。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系统包括:内窥镜,其具有软性的插入部;上述组织回收器具,其沿着长度轴线方向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外边缘;以及把持器具,其贯穿于在所述插入部形成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系统中,也可以是,所述袋部构成为,通过在所述袋部被推出到比所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顶端靠顶端侧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线状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沿着长度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所述袋部能够开口,使得所述开口部抬起并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相对。

作为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的组织回收系统中,也可以是,所述组织回收器具固定在比所述插入部的弯曲部靠基端侧的所述插入部的外边缘。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系统,能够容易地收纳由内窥镜用的处置器具切除的组织,且能够较佳地向体外拔出切除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器具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器具的顶端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器具的顶端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器具的内窥镜用系统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使用样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使用样态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使用样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使用样态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使用样态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使用样态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器具1(以下简称作“回收器具”。)的侧视图,且是用长度轴线l方向上的截面表示操作部的一部分的图。以下,在后述的内窥镜和回收器具1中,将相对于内窥镜的操作部而言的插入部侧称作顶端侧,将相对于插入部而言的内窥镜的操作部侧称作基端侧。

如图1所示,回收器具1包括纵长的内护套(主体)2、袋部3、线(线状构件)4、操作部6以及第一操作线(操作线部)7。

内护套2具有从顶端21延伸到基端的管腔22。在内护套2的顶端部设有袋部3。在内护套2的基端部设有操作部6。

袋部3具有开口部32和底部33。如图3所示,在袋部3中,底部33位于内护套2的顶端21,开口部32位于比底部33靠基端侧的位置。内护套2的顶端部向袋部3内插入,利用设于袋部3的卡定孔(未图示)、粘接剂等使内护套2的顶端部分固定于袋部3。

袋部3例如由树脂等材料形成,其是能够隔离切除组织、液体的由薄膜形成的袋。

第一操作线7能够弹性变形,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折回而成的操作线弯曲部71,操作线弯曲部71和基端部72之间的部分贯穿于内护套2的管腔22,两基端部72与操作部6的第一滑动件61相连接。因而,第一操作线7在操作线弯曲部71与袋部3相连接,两基端部72与操作部6相连接,该第一操作线7以能够相对于内护套2进退的方式贯穿于管腔22内。

第一操作线7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镍钛等形状记忆合金形成,预先对配置于袋部3的操作线弯曲部71赋予了弯曲形状,该第一操作线7在被赋予了外力时进行弹性变形,在自然状态下具有向弯曲形状恢复的恢复力。

在开口部32,第一操作线7沿着开口部32的周端边缘设置。在开口部32,沿着开口部32形成能够供第一操作线7贯穿的贯穿通路35,操作线弯曲部71向贯穿通路35内插入。自贯穿通路35露出的第一操作线7向与内护套2的侧面相对地形成的一对第一孔23插入。

开口部32在与其同内护套2之间的固定部分36分开的位置与线4相连接。在内护套2,在比同开口部32之间的固定部分36靠基端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孔(开口)24。线4的基端侧经由第二孔24贯穿于内护套2并伸出到操作部6,从而连接于操作部6的第二滑动件62。线4通过相对于内护套2向长度轴线l方向的基端侧进行移动而牵引第一操作线7的弯曲部,并改变开口部32的方向将其抬起。

操作部6设于内护套2的基端侧。操作部6包括操作部主体63、第一滑动件61以及第二滑动件62。第一滑动件61固定有第一操作线7的基端部72,并以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63滑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滑动件62固定有线4的基端部41,并以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63滑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滑动件62位于比第一滑动件61靠基端侧的位置,在第一滑动件61形成有沿长度轴线l方向延伸的通孔74,供线4贯穿。

接着,说明回收器具1的动作。图2是从与内护套2的长度轴线l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回收器具1的侧视图,表示开口部32抬起之前的状态。图3是从与内护套2的长度轴线l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回收器具1的侧视图,表示开口部32抬起的状态。在之后的说明中,将如图2所示开口部32沿着内护套2延伸且袋部3萎缩的状态记载为闭合状态,将如图3所示开口部32抬起并向内护套2的基端方向开口的状态记载为开放状态。

在第二滑动件62位于相对于操作部主体63靠顶端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设定线4的长度,使得袋部3成为闭合状态。若第二滑动件6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63向基端侧进行滑动,则线4在内护套2的管腔22内被向基端侧牵引并产生张力,线4和开口部32之间的连接部分被向基端侧牵引。此时,配置于开口部32的第一操作线7的弯曲部被向基端侧牵引并抬起,成为图3所示的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下,开口部32朝向基端侧开口,成为袋部3开放的状态。

若第一滑动件61相对于操作部主体63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则第一操作线7的两基端部72相对于内护套2向基端侧进行移动。由于第一操作线7贯穿于开口部32的贯穿通路35内,因此若操作线弯曲部71被向基端侧牵引,则开口部32收束,袋部3像荷包袋那样闭合。此外,利用第一滑动件61的操作,能够调整弯曲部自一对第一孔23突出到外部的长度。例如若第一滑动件61相对于操作部主体63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则第一操作线7相对于内护套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操作线弯曲部7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开口部32自闭合的状态撑开。

接着,对采用回收器具1的组织回收系统100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组织回收系统100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组织回收系统100包括回收器具1、内窥镜101、外护套5以及把持钳子8。

内窥镜101的结构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101包括软性的插入部102和安装于插入部102的基端部的内窥镜101的操作部103。

插入部102具有挠性,其形成为圆柱状。在插入部102内形成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111。通道111的基端部与钳子口132相连接。

在多个通道111设有未图示的观察单元、光导件等。观察单元具有cmos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内窥镜101还具有未图示的显示部,显示部借助通用线缆110连接于内窥镜101的操作部103。由摄像元件获取的规定的视场内的观察对象的图像被转换为信号并发送到显示部。

插入部102从顶端侧按顺序设有顶端硬质部102a、弯曲部102b以及挠性管部102c。在顶端硬质部102a具有用于进行光学观察的光学摄像机构(未图示)。弯曲部102b构成为通过在内窥镜101的操作部103牵引操作未图示的角度操作线而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弯曲。挠性管部102c是为了在管腔组织内、体腔内能够将顶端硬质部102a引导到期望的位置而柔软地形成的筒状构件。

把持钳子8是众所周知的把持钳子,其从内窥镜101的钳子口132向插入部102的通道111内插入并以能够相对于插入部102的顶端突出没入的方式设置。通过使钳子操作部80的滑动件82相对于钳子操作部主体81沿长度轴线l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一对钳子83进行开闭动作。如图5所示,在一对钳子83,在彼此的相对部分形成有凹凸形状的把持部83a,构成为在一对钳子83闭合时能够稳定地把持组织。

外护套5是沿着长度轴线l方向设于内窥镜101的插入部的外边缘的软性护套,供内护套2贯穿。外护套5沿着长度轴线配置于内窥镜101的插入部102的外周部并利用固定构件固定于插入部102。

回收器具1沿着插入部102的外周平行配置,并利用设有多个的环形的固定构件107安装于插入部。外护套5的顶端固定于比插入部102的弯曲部102b靠基端侧的插入部102的外边缘。由此,即使在回收器具1的开口部32不与把持钳子8相面对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内窥镜101的操作部103移动插入部102的弯曲部102b,也能够使把持钳子8和回收器具1的开口部32相面对。由于外护套5是软性护套,因此其追随插入部102的弯曲动作进行弯曲。

如图1所示,袋部3以相比于内护套2突出到顶端侧的状态设置。回收器具1以该状态向体内插入。

接着,参照图5~图10说明使用组织回收系统100进行的手术。在该手术中,使用未图示的高频切开器具等切开处置器具进行对切除管腔脏器h内的处置对象部位而得到的组织回收的手术。首先,手术操作者将安装有回收器具1的内窥镜101的插入部102经口插入到体内。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推入操作部6使内护套2自外护套5的顶端突出,并使回收器具1相比于插入部102的顶端硬质部102a突出到顶端侧。

手术操作者利用把持钳子把持由高频切开器具切除的病变部的切除组织t。接着,手术操作者使把持着切除组织t的一对钳子83后退到插入部102的顶端面102d附近,并操作内窥镜101的操作部103使插入部102的弯曲部102b以沿着长度轴线l方向的方式返回。此时,如图6所示,一对钳子83和切除组织t配置在比袋部3靠基端侧的位置。

接着,手术操作者向基端侧牵引操作回收器具1的操作部6的第二滑动件62,使线4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并使开口部32抬起使袋部3成为开放状态。如图7所示,开口部32的开口方向发生变化并抬起,在与插入部102的顶端面102d相对的位置开口,一对钳子83和切除组织t位于开口部32和插入部102的顶端面102a之间。此时,存在抬起的开口部32的朝向不与把持钳子83相面对的情况。此时,操作内窥镜101的操作部103移动弯曲部,调节为把持钳子83和开口部32相面对。

接着,如图8所示,手术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把持钳子8的操作部80使把持着切除组织t的状态的一对钳子83前进,并将切除组织t收纳在袋部3内。

此时,在第一操作线7的弯曲部71抬起到与内护套2的长度轴线l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之后,也是若进一步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第二滑动件62,则第一操作线7的弯曲部71进行弹性变形。其结果,如图6所示,在闭合状态下能够使在长度轴线l方向上较长的椭圆形状的开口变为更接近圆形的形状。手术操作者只要与由一对钳子83把持的切除组织t的大小相应地调整第二滑动件62的操作量,就能够调整开口部32的开口宽度,能够更顺畅地向袋部3内插入切除组织t。此外,在向袋部3内插入切除组织t时,也可以与切除组织t的形状、大小相应地调整插入一对钳子83的朝向。

若能够向袋部3内插入切除组织t,则手术操作者打开一对钳子83放开切除组织t并收纳在袋部3内。接着,手术操作者使一对钳子83向基端侧后退并收纳在插入部102的通道111内。接着,手术操作者如图9所示向基端侧牵引回收器具1的第一滑动件61,使第一操作线7的弯曲部71向内护套2的外部突出的突出量减少,将开口部32闭合。之后,手术操作者根据需要如图10所示使插入部102的弯曲部102a弯曲并观察切除部位周边。

接着,相对于外护套5向基端侧牵引内护套2,在该状态下将内窥镜101从体内拔出。切除组织t以收纳在袋部3内受到保护的状态被回收到体外,回收切除组织t的手术结束。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回收器具1和组织回收系统100,通过在现有的内窥镜装置安装回收器具1,能够容易地在袋部3中收纳切除组织t,而且能够较佳地将切除组织t回收到体外。

在回收器具1中,通过牵引线4,从而能够以开口部32与插入部的顶端面相对的方式抬起开口部32,因此仅利用使把持着组织的一对钳子83相对于内窥镜101进退的操作就能够容易地使切除组织t移动到袋部3内。此外,能够利用设于插入部102的顶端硬质部102a的摄像机构容易地确认此时的操作。

在回收器具1中,由于切除组织t以收纳在袋部3内的状态被回收到体外,因此切除组织t不会脱落而能够容易地拔出到体外。此外,能够在插入部102被拔出的回收路径中防止切除组织t接触管腔脏器h等组织,并安全地将切除组织t拔出到体外。特别是在使第一操作线7后退并使开口部32成为闭合的状态时,能够更可靠地隔离收纳在袋部3内的切除组织t,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切除组织t的脱落、与处于回收路径的管腔脏器h的接触。

在回收器具1中,通过向内护套2的管腔22内插入线4,能够顺畅地进行内护套2相对于外护套5的进退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回收器具1能够像以下说明的那样对其结构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设有1根线4的例子,但线4也可以设置多根,并连接于开口部32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若设置多根线4,则更能够将开口部32保持为圆形,能够易于向袋部3内插入切除组织t。

由于外护套5固定在比插入部的弯曲部靠基端侧,因此使用把持钳子进行处置时等情况下,回收器具不会妨碍弯曲部的弯曲操作,能够顺畅地进行插入部的弯曲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主体是内护套的例子,但只要是通过使线状构件相对于主体沿长度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而抬起开口部的结构即可,例如主体也可以是轴构件。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替代第一操作线而使用环状构件,将环状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向形成在与主体的长度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通孔、孔中插入,线状构件通过沿着主体配置而抬起袋部3。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线4贯穿于内护套2的管腔22的例子,但只要是线4在操作部6侧能够相对于内护套2进退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插入到内护套2和外护套5之间并在外护套5的基端侧进行操作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袋部3例示出利用由树脂构成的薄膜形成的袋,但在回收不必隔离的切除组织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袋状的网。但是,在切除恶性肿瘤的手术等存在由切除组织引起的接种的隐患的情况下,若使用由非透过性膜形成的袋,则能够将切除组织以隔离的状态搬运到体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具有通过向基端侧牵引第一操作线7而缩窄开口部32使其闭合的结构的例子,但该结构并不是必需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如图11所示,通过向基端侧牵引线,从而使自内护套突出到外部的弯曲部将一对第一孔23作为起点向基端侧转动并使开口部32抵接于内护套。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回收器具1的内护套2贯穿于外护套5的结构,但该结构并不是必须的。例如若使内护套2贯穿于外护套5,则能够顺畅地进行回收器具1的长度轴线l方向的移动,但只要在决定了相对于内窥镜101的插入部102的长度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的状态下安装回收器具1,就不需要外护套5。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改变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者删除。本发明并未被前述的说明有所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收纳由内窥镜用的处置器具切除的组织、且能够较佳地向体外拔出切除组织的组织回收器具和组织回收系统。

附图标记说明

1、组织回收器具;2、内护套(主体);3、袋部;4、线(线状构件);6、操作部;7、第一操作线(操作线部);8、把持钳子(把持器具);22、管腔;23、第一孔(通孔);24、第二孔(开口);32、开口部;33、底部;71、操作线弯曲部;102b、弯曲部;101、内窥镜;100、组织回收系统;111、通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