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344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

背景技术:
饮酒,在各种社交中,往往是最常见或不可缺的一种方式,“酒逢知己千杯少”,因此,往往出现饮酒过度、醉酒现象,过度饮酒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饮酒过度、醉酒,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如:脂肪肝、胃溃疡、胃出血、周边神经病变、大脑皮质萎缩、心肌变性、智力衰退等。预防醉酒或解酒,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减少酒精在人体的吸收,其次是保护肝脏,减少吸收保护肝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特效药。现今西药对于解酒主要采用保肝和加快排泄得方法,如注射或口服葡萄糖、甘露醇等;中药多采用浓茶、食醋、葛根、葛花、枳椇子、五味子、甘草等解酒,但只是减轻症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研究探讨桦木酸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可能护肝作用研究,提示桦木酸能预防性的修复酒精肝损伤血清酶的作用,并具有潜在的修复细胞膜的稳定性。但如何减少酒精的吸收则未见任何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桦树皮100份,葡萄糖10~20份;所述桦树皮为桦木属植物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或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全层树皮。上述的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的原料可以为桦树皮提取物(总成分或单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桦树皮提取物100份,葡萄糖100~200份。上述的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口服液。所述重量份可以为克、两、斤、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本发明是以白桦或红桦全层树皮为原料药材,以水煎煮或酒精回流法提取桦树皮的有效成分,与葡萄糖混合制成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制剂,本制剂方法为常规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采用纯天然红桦或白桦全层树皮为原料经提取后与葡萄糖配制,无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配方与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可靠、生产成本低,具有降低酒精吸收、抑制酒后口渴、保护肝脏、保护胃黏膜、价格低廉的特点。2、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采用纯天然红桦或白桦全层树皮为原料经提取后的提取物与葡萄糖配制,无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配方与制备工艺简单、疗效可靠、生产成本低,具有降低酒精吸收、抑制酒后口渴、保护肝脏、保护胃黏膜、价格低廉的特点。3、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具有疗效高、稳定性强、标本兼治的特点,患者服用后未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发应,适合药品、保健食品上市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由以下原料制成:桦树皮100kg,葡萄糖10~20kg;所述桦树皮为桦木属植物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或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全层树皮。本实施例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桦树皮粉碎成5~10目的粗粉;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经粉碎后的桦树皮加水煎煮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6倍,煎煮时间为1小时,滤过后合并滤液,浓缩至50℃测得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稠膏置于真空干燥罐中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桦树皮干浸膏;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桦树皮干浸膏与葡萄糖混合后粉碎成60目细粉(或制成颗粒),然后将所述细粉(颗粒)装入胶囊中,得到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每粒胶囊含细粉0.8g。本实施例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的用法用量:一次4~6粒,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片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每片重0.8g。本实施例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片剂的用法用量:一次4~6片,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颗粒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将粉末经过制粒干燥和分装等工艺流程,每袋3~5g。本实施例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颗粒剂的用法用量:一次1袋,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4: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口服液,由以下原料制成:桦树皮100kg,葡萄糖10~20kg;所述桦树皮为桦木属植物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或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全层树皮。本实施例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100kg桦树皮粉碎成5-10目的粗粉;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经粉碎后的桦树皮加水煎煮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3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6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滤过后合并滤液,浓缩至50℃测得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稠膏置于真空干燥罐中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桦树皮干浸膏;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桦树皮干浸膏与葡萄糖混合后粉碎成60目细粉,然后加入蒸馏水100升、防腐剂适量,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得药液;步骤五、将将步骤四中的药液经过初滤、精滤、灌装、灭菌等工艺流程,使得每ml含药材1克,每支装量10ml。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口服液的用法用量:一次1支,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5: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由以下原料制成:桦树皮100kg,葡萄糖10~20kg;所述桦树皮为桦木属植物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或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全层树皮。本实施例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桦树皮粉碎成5-10目的粗粉;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经粉碎后的桦树皮加质量浓度为60~80%的酒精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酒精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8倍,回流提取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酒精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6倍,回流提取时间为1小时,滤过后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将滤液浓缩至50℃测得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稠膏置于真空干燥罐中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桦树皮干浸膏;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桦树皮干浸膏与葡萄糖混合后粉碎成60目细粉(或制成颗粒),然后将所述细粉(颗粒)装入胶囊中,得到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每粒胶囊含细粉0.8g。本实施例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的用法用量:一次4~6粒,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6: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片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每片重0.8g。本实施例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片剂的用法用量:一次4~6片,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7: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颗粒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只是将粉末经过制粒干燥和分装等工艺流程,每袋3~5g。本实施例的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颗粒剂的用法用量:一次1袋,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8: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口服液,由以下原料制成:桦树皮100kg,葡萄糖10~20kg;所述桦树皮为桦木属植物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或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全层树皮。本实施例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将100kg桦树皮粉碎成5-10目的粗粉;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经粉碎后的桦树皮加质量浓度为60~80%的酒精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酒精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8倍,回流提取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酒精量为粉碎后的桦树皮质量的6倍,回流提取时间为1小时,滤过后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将滤液浓缩至50℃测得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稠膏置于真空干燥罐中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桦树皮干浸膏;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桦树皮干浸膏与葡萄糖混合后粉碎成60目细粉,然后加入蒸馏水100升、防腐剂适量,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得药液;步骤五、将将步骤四中的药液经过初滤、精滤、灌装、灭菌等工艺流程,使得每ml含药材1克,每支装量10ml。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口服液的用法用量:一次1~2支,酒前或酒后服用。实施例9: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由以下原料制成:桦树皮提取物100kg,葡萄糖100~200kg;所述桦树皮提取物为桦木属植物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或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全层树皮提取所得。本实施例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桦树皮提取物与葡萄糖混合粉碎,搅拌均匀,干燥,灭菌,装胶囊(0.8g)即得。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的用法用量:一次4~6粒,酒前或酒后服用。本实施例的片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桦树皮提取物与葡萄糖混合粉碎,搅拌均匀,灭菌,制粒、干燥,压片(0.8g)即得。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片剂的用法用量:一次4~6粒,酒前或酒后服用。本实施例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桦树皮提取物与葡萄糖混合粉碎,搅拌均匀,灭菌,制粒,干燥,分装(3~5g)即得。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胶囊剂的用法用量:一次1包,酒前或酒后服用。本实施例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桦树皮提取物与葡萄糖混合加入蒸馏水、防腐剂适量,加热使其充分溶解,经过初滤、精滤、灌装、灭菌等工艺流程,使得每ml含提取物0.1克,每支装量10ml。本实施例一种减少酒精吸收保护肝脏的中草药口服液的用法用量:一次1~2支,酒前或酒后服用。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无醉酒症状,无口渴现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口渴现象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观察醉酒病例共180例,观察时间6小时;治疗组120例,空白组30例,对照30例;其中,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胶囊剂30例、片剂30例、颗粒剂30例、口服液30例;对照组30例均服用复方葛根汤(葛根15克、枳椇子10克、甘草10克);空白组服用温开水;疗效比较结果见下表。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注:颗粒剂效果最好,可能是量效关系。如表1所示,本发明临床观察病例180例,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30例,空白组30例;治疗组采用本发明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和口服液,其中服用胶囊剂30例,一次4粒,酒后服用;服用片剂30例,一次4片,酒后服用;服用颗粒剂30例,一次5克,酒后服用;服用口服液30例,一次10ml,酒后服用;对照组采用复方葛根汤,水煎服;空白组采用温开水常规服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其结果为:治疗组中服用胶囊剂30例,治愈18例,占60%,总有效率100%;治疗组中服用片剂30例,治愈18例,占60%,总有效率100%;治疗组中服用颗粒剂30例,治愈28例,占91%,总有效率100%;治疗组中服用口服液30例,治愈20例,占6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服用复方葛根汤,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空白组30例,服用温开水治愈0例,有效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7%。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表2对小鼠灌酒后1.5h、2.5h、3.5h血中乙醇浓度的影响(mg/l;x±s)注:与复方葛根组相比**p<0.01。如表2所示,对小鼠灌酒后1.5h、2.5h、3.5h血中乙醇浓度的影响:将雄性小鼠随机均分成3组,模型组只灌酒0.2mL/20g体重;复方葛根汤组灌酒后即灌该汤药各0.2mL/20g体重;给药组灌酒后即灌本发明0.2mL/20mg体重。3组分别于酒后1.5h、2.5h、3.5h取血测定血中乙醇浓度。经用标准曲线求出乙醇含量及统计学处理p<0.01呈显著性差异。典型病例病例1:王某,男,45岁,农民。经常陪饮酒达酩酊大醉口渴无比,每醉似患大病一场,曾用其他解酒方但效果不佳。后每饮酒后服用本发明颗粒剂一包(5g),半小时后一切正常,未见口渴现象。病例2:何某,男,34岁,工人。平常饮酒300ml便酩酊大醉,后在酒前酒后各服用本发明颗粒剂1包,其酒量可增至400ml以上,而且未见口渴、面部发红等醉酒模样,思维等一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