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及口腔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424发布日期:2018-08-28 22:5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口腔扫描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扫描仪的精密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今天,口腔疾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医疗器材的蓬勃发展,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Intra-Oral Scanner)已经成为未来口腔牙齿数位建模的发展趋势。使用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系统的该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包含接触扫描部位的尖套部(TIP)及光机本体,为了保证该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工作时的扫描结果可靠性,成像系统需要确保该尖套部(TIP)的棱镜与光机本体的位置匹配精准,亦即其组装的高精确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及口腔扫描仪,其能够提升结构的组装精密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包含:尖套部、管接部以及卡合部,该尖套部具有第一径向表面、第二径向表面、第一轴向表面及卡接部;该管接部可套固或者分离于该尖套部,该管接部具有第三径向表面、第四径向表面及第二轴向表面;该卡合部设置于该管接部;其中,当该管接部与该尖套部套固时,该卡合部卡合至该卡接部且该第二轴向表面抵接该第一轴向表面以限制该管接部、该尖套部沿轴线方向上相对运动,该第一径向表面承接该第三径向表面且该第二径向表面承接该第四径向表面以限制该管接部、该尖套部沿径向方向上相对运动。

较佳的,该尖套部具有第一腔体,该管接部具有管接端,当该管接部与该尖套部套固时,该管接端套设于该第一腔体内。

较佳的,该第一腔体具有内表面,该管接部具有外表面,该第一径向表面自该内表面沿该径向方向上凸起形成,该第二径向表面自该内表面沿该径向方向上凸起或者沿该径向方向的反向上凹陷形成,该第三径向表面自该外表面沿该径向方向的反向上凸起形成,该第四径向表面自该外表面沿该径向方向的反向上凸起形成。

较佳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径向表面及该第二径向表面分别平行于该轴线方向,该第一轴向表面垂直于该轴线方向,当该管接部与该尖套部套固时,该第三径向表面及该第四径向表面平行于该轴线方向,该第二轴向表面垂直于该轴线方向;或者

该第一径向表面及该第二径向表面分别平行于该轴线方向,该第一轴向表面与该轴线方向形成第一夹角,当该管接部与该尖套部套固时,该第三径向表面及该第四径向表面平行于该轴线方向,该第二轴向表面亦与该轴线方向形成该第一夹角。

较佳的,该尖套部还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朝向第一方向,该第二开口朝向该轴线方向,该第一方向异于该轴线方向,该第一腔体连接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以形成贯通。

较佳的,该管接部自该第二开口套设于该尖套部。

较佳的,当该尖套部及该管接部受外力作用时,该尖套部及该管接部可于该轴线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此时,该卡合部分离于该卡接部。

较佳的,该卡接部为凹槽,该尖套部具有内表面,该凹槽自该内表面凹陷形成,该卡合部为弹性固定件,该弹性固定件可发生弹性形变以于该径向方向上发生位移,用以该弹性固定件卡合或者分离于该凹槽。

较佳的,该管接部还具有第二腔体,当该管接部与该尖套部套固时,该第一腔体与该第二腔体沿该轴线方向上连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口腔扫描仪,该口腔扫描仪包含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棱镜以及光机本体;其中,该棱镜设置于该尖套部内,该管接部连接于该光机本体或者形成于该光机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及口腔扫描仪,能够提高尖套部与管接部组装精密度,保证口腔扫描仪棱镜与光机本体的光路结合的高精密度,同时还能方便组装操作及拆卸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尖套部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揭示了本发明口腔扫描仪001的口腔扫描仪组装结构示意图,口腔扫描仪001包括尖套部1、管接部2、卡合部3、棱镜4以及光机本体。于实际应用中,棱镜4为透明材料(如玻璃、水晶等制作而成),用以改变光线L的传播方向,该光机本体则用于发射或者接受光线L,棱镜4设置于尖套部1内,管接部2连接于该光机本体或者形成于该光机本体上。于本实施例中,设定口腔扫描仪001的轴线Z,该轴线Z为口腔扫描仪001长度方向上的轴线,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下述的轴线方向均为沿着该轴线Z延伸的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D1异于该第二方向D2,该第二方向D2为沿着该轴线Z延伸的方向,其中该第一方向D1为棱镜4的扫描方向。

参见图2,尖套部1具有第一腔体11、内表面12、扫描端13、承接端14、第二开口141、第一径向表面151、第二径向表面161、第一轴向表面17以及卡接部18,第二方向D2沿自扫描端13至承接端14指向。内表面12亦为第一腔体11的表面,实施例中所述的径向方向为从内表面12出发垂直指向该轴线Z的方向,参照图1所示,第三方向D3即为从内表面12出发垂直指向该轴线Z的一示例。尖套部1的一端为扫描端13,另一端为承接端14,扫描端13具有第一开口131,第一开口131朝向该第一方向D1,承接端14具有第二开口141,第二开口141朝向该第二方向D2,于执行扫描时,扫描端13的第一开口131邻近待扫描物体(例如牙齿),如可正对该待扫描物体以对该待扫描物体执行扫描动作;第一腔体11连接第一开口131及第二开口141以形成贯通以满足光线L的传播。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表面17位于承接端14且朝向该第二方向D2,卡接部18相对扫描端13更靠近该承接端14设置。

优先的,第一径向表面151自内表面12沿该径向方向上凸起形成,第二径向表面161自该内表面12沿该径向方向上凹陷或者凸起形成。亦即,内表面12于不同位置沿该径向方向上凸起以形成圆环型或者圆弧形的第一凸部15并沿该径向方向的反向上凹陷以形成圆环型或者圆弧形的第一凹部16,第一径向表面151为第一凸部15的顶面,第一径向表面151为圆环型或者圆弧形表面,第二径向表面161为第一凹部16的底面,第二径向表面161亦为圆环型或者圆弧形表面,沿该第二方向D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径向表面151、第二径向表面161以及第一轴向表面17。于另一实施例中,内表面12亦可于不同位置沿该径向方向上凸起以形成圆环型或者圆弧形的第一凸部15及该第二凸部,第一径向表面151为第一凸部15的顶面,第一径向表面151为圆环型或者圆弧形表面,第二径向表面161为该第二凸部的顶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径向表面151及第二径向表面161分别平行于该第二方向D2,第一轴向表面17垂直于该第二方向D2。

管接部2可套固或者分离于尖套部1,所述管接部2可套固于管接部2指的是管接部2可套设于尖套部1以相互固定。管接部2具有管接端21、固定端22、外表面23、第三凸起24、第四凸起25、第五凸起26、第二腔体27、第三径向表面241、第四径向表面251以及第二轴向表面261,其中外表面23于不同位置沿该径向方向上凸起形成该第三凸起24、该第四凸起25及该第五凸起26,第三径向表面241为第三凸起24的顶面,第四径向表面251为第四凸起25的顶面,第二轴向表面261为第五凸起26的侧面,该侧面相对另一侧面更靠近第三径向表面241及第四径向表面251,换句话说,第三径向表面241自外表面23沿该径向方向的反向上凸起形成,第四径向表面251自外表面23沿该径向方向的反向上凸起形成。第五凸起26自外表面23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三凸起24、第四凸起25自外表面23凸起的高度。于本实施例中,当管接部2与尖套部1套固时,第三径向表面241及第四径向表面251平行于该第二方向D2,第二轴向表面261垂直于该第二方向D2且朝向该第二方向D2的反向,沿该第二方向D2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径向表面241、第四径向表面251以及第二轴向表面261。于另一实施例中,尖套部1的第一轴向表面17与该第二方向D2形成第一夹角,当管接部2与尖套部1套固时,第二轴向表面261亦与该第二方向D2形成该第一夹角。

卡合部3设置于管接部2上,卡合部3用以与尖套部1的卡接部18配合固定或者分离。优选的,尖套部1的卡接部18为凹槽,该凹槽自内表面12凹陷形成,对应的,卡合部3为弹性固定件,参见图1,该弹性固定件具有弯折部31与连接端32,弯折部31可与该凹槽处形成干涉并发生形变而产生相对远离或者靠近该轴线Z的相对运动,弯折部31相对连接端32沿远离该轴线Z的方向上凸出,换句话说,弯折部31可与承接端14形成干涉发生弹性形变以于该第三方向D3或者该第三方向D3的反向上发生位移,从而实现该弹性固定件卡合或者分离于该凹槽;连接端32固定设置于管接部2的固定端22,以将该弹性固定件固定设置于管接部2上。另选的,尖套部1的卡接部18为凸起或者凹陷的其中之一,对应的,卡合部3为凸起或者凹陷的其中另一,该凸起与该凹陷可相互卡合或者分离,此时,卡合部3可一体成型于管接部2上。于本实施例中,固定端22具有固定孔221,连接端32可插入固定至该固定孔221中,但不以此为限。

下面结合尖套部1与管接部2的组装与分离过程以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当需要将管接部2与尖套部1组装在一起时,可将管接部2的管接端21自尖套部1的第二开口141套设于尖套部1内,并于该轴线方向上施加作用力以使尖套部1与管接部2相互靠近运动,当卡合部3卡合至卡接部18且第二轴向表面261抵接第一轴向表面17时,管接部2与尖套部1套接固定,管接端21套设于尖套部1的第一腔体11内,第一腔体11位于管接部2之外的部分与第二腔体27沿该轴线方向上连通,以为该光线L提供一沿该轴线Z上的光路;此时,若无外力作用,卡合部3与卡接部18配合卡合且第二轴向表面261抵紧第一轴向表面17以限制尖套部1、管接部2沿该轴线方向上相对运动,以保证沿该轴线方向上的组装精密度;同时,尖套部1的第一径向表面151承接管接部2的第三径向表面241且尖套部1的第二径向表面161承接第四径向表面251以限制尖套部1、管接部2沿该径向方向上相对运动,亦即不会相对该轴线Z产生偏移,以保证该径向方向的组装精密度。借此,可实现尖套部1与管接部2的紧密接固,保证高精密度的配合组装,在组装完成后,设置于尖套部1内的棱镜4可与该光机本体精密配合,满足棱镜4与该光机本体的高精密度光路配合的需要。当需要将管接部2与尖套部1拆分开时,可沿该第二方向D2或者该第二方向D2的反向施加外力,卡合部3与卡接部18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而分离,尖套部1及管接部2于该轴线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亦即尖套部1相对管接部2沿该第二方向D2的反向运动,而管接部2相对尖套部1沿该第二方向D2上运动,以方便结构的拆卸。综上,本发明能够提高尖套部1与管接部2的组装精密度,保证口腔扫描仪中棱镜与光机本体的光路结合的高精密度,同时还可实现快速组装操作及拆卸操作。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