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及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288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及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血装置,尤其是涉及自带防针刺保护功能的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及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血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采血针与防针刺保护套组装在一起,以便采血完成后,可以通过移动防针刺保护套来将采血针罩覆起来,防止采血针因外露所导致的刺伤医护人员等安全隐患。在采血针与防针刺保护套进行组装作业时,如果操作员工不小心将采血针塞入防针刺保护套后,很难将采血针从防针刺保护套里退出来,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组装作业效率。如果是在采血现场,在采血前,如果医护人员不小心将采血针塞入防针刺保护套而不能快速取出,整套产品将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采血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及组装方法,既方便进行采血操作、降低采血成本,并且在采血完成后能有效地消除采血针所导致的刺伤等安全隐患。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包括针座、针套和针托,所述针座与针套之间滑动套接,在针座头部固定连接采血针,所述针托与针座套接固定,在针座上设置第一限位凸起,在针套内腔中设置第三限位凸起和锁扣,所述锁扣一端与针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当针座相对于针套滑动至第一限位凸起卡合在第三限位凸起与锁扣之间时,所述采血针被罩覆且限定在针套内腔中。

优选地,还包括针帽,所述针帽与针座密封连接且罩覆采血针。

优选地,所述针托内腔中设置u形结构的针托卡槽,在针座上设置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针托卡槽之间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是直角凸起,其外侧设置圆弧过渡部。

优选地,所述的锁扣是锥形结构锁扣,其中的相对较大端与针套固定连接,相对较小端为自由端且指向第三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锁扣的自由端设置倒钩,所述倒钩与第一限位凸起之间形成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的锁扣与针套之间是一体化成型结构。

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组装方法,所述的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包括针座、针托、针套以及针帽和采血针,其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所述采血针固定连接在针座头部;

第2步,将针帽罩覆采血针,并与针座密封连接;

第3步,将带有采血针和针帽的针座通过针座尾部贯穿针套内腔,所述针座与针套之间形成活动套接结构;

第4步,在针座尾部穿过针套内腔之后,将所述针托套接在针座上。

优选地,所述针帽的最大外径尺寸大于针套的最大内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采血完成后,通过针座与针套之间的相对滑动,直至第一限位凸起卡合在第三限位凸起与锁扣之间时,采血针被罩覆且限定在针套内腔中,从而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采血针外露所导致的刺伤医护人员等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本发明的结构取消了传统的防针刺保护套装置,因此,在进行组装作业时,不用单独装配防针刺保护套,从而完全避免了操作员工在组装过程中因不小心将采血针塞入到防针刺保护套的中空内腔中而难以从防针刺保护套里退出来的作业困扰,使采血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也相应地简化了采血装置的组装作业工序,提高了采血装置的组装作业效率,从而有利于降低采血成本;由于针托与针座套接固定,采血时可以通过针托与针套相配合,便于握持和用力,从而方便进行采血操作,使采血装置的使用更方便、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的构造图(采血之前状态)。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的构造图(采血完成之后状态)。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针座,2-针托,3-针套,4-针帽,5-采血针,11-第一限位凸起,12-第二限位凸起,21-针托卡槽,31-排气通孔,32-锁扣,33-倒钩,34-第三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防针刺型采血装置,主要包括针座1、针托2以及针套3和针帽4,所述的针座1与针套3之间滑动套接,所述针托2与针座1之间套接固定,在针座1头部以粘接方式固定连接采血针5,所述针帽4与针座1之间密封连接,且针帽4罩覆采血针5,通过针帽4既可保护采血针5不被污染,还可以在采血操作之前有效地防止采血针5所导致的刺伤医护人员等安全风险。在进行采血操作时,直接扭断针帽4,确保采血针5外露于针套3,利用采血针5穿刺即可进行采血操作。所述针帽4可以直接粘接在针座1上,以方便快速扭断针帽4进行采血操作。

如图2、图4所示,在针座1上设置与针座1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凸起11和第二限位凸起12,在针托2内腔中设置u形结构的针托卡槽21,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2与针托卡槽21之间卡接固定,以实现针托2与针座1之间的套接固定。所述的第一限位凸起11、第二限位凸起12与针座1之间可以是以一体化成型方式固定连接,以保证连接部位的可靠性,且加工成本更低。在针套3内腔中设置第三限位凸起34和锁扣32,所述锁扣32一端与针套3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的第三限位凸起34、锁扣32一端与针套3之间可以是一体化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更简单、成型更容易,且连接部位更加安全可靠。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去掉针帽4之后,由于针托2与针座1套接固定,通过针托2与针套3相互接触配合,可以阻止针套3相对于针座1过度位移,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的握持和用力穿刺操作,从而方便进行采血操作,使采血装置的使用更方便、更安全可靠。在采血完成后,通过针座1与针套3之间的相对滑动,直至第一限位凸起11卡合在第三限位凸起34与锁扣32之间时,采血针5被罩覆且限定在针套3内腔中,如图3、图4所示。通过锁扣32与第一限位凸起11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确保采血针5不能从针套3上端掉出到针套3外部,通过第一限位凸起11与第三限位凸起3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确保采血针5不能从针套3下端掉出到针套3外部,从而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于采血针5外露所导致的刺伤医护人员等安全隐患。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限位凸起11、第二限位凸起12、第三限位凸起34是直角凸起,其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的锁扣32采用锥形结构锁扣,其中的相对较大端与针套3固定连接,相对较小端为自由端且指向第三限位凸起34;在针套3上开设排气通孔31,所述排气通孔31与针套3内腔相通,以增加针座1相对于针套3的滑动顺畅性。所述锁扣32位于排气通孔31一端,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锁扣32具有更 高的抗压机械强度,同时也使锁扣32自由端相对于针套3主体部具有更大的弹性自由度,有利于锁扣32自由端可以更容易地越过第一限位凸起11,并提高针座1与针套3之间的卡合固定可靠性,从而确保采血针5位于针套3内腔中,进而提高采血装置的防针刺安全可靠度。在锁扣32的自由端可以设置倒钩33,并且,所述倒钩33与第一限位凸起11之间形成面接触,这样可以增加锁扣32与第一限位凸起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针座1与针套3之间的锁定可靠性。

上述防针刺型采血装置在组装生产时,其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所述采血针5固定连接在针座1头部。通常,是将采血针5粘接固定在针座1头部,以提高采血装置的组装作业效率。

第2步,将针帽4罩覆采血针5,并与针座1之间以粘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

第3步,在针座1、采血针5、针帽4组装成一体后,可以将带有采血针5和针帽4的针座1通过针座1尾部贯穿针套3内腔,使针座1与针套3之间形成活动套接结构。为了增加针座1相对于针套3的滑动顺畅性,可以在针套3上开设排气通孔31,所述排气通孔31与针套3内腔相通,如图1、图2、图4所示。通过排气通孔31可以及时排出针套3内腔的气体,有效地防止因气体压缩而导致针座1与针套3之间的滑动受阻。在针座1相对于针套3滑动过程中,为了防止针座1过度滑入针套3内腔中,可以将针帽4的最大外径尺寸设计成大于针套3的最大内径尺寸,如图1所示。

第4步,在针座1尾部穿过针套3内腔之后,将针托2套接在针座1上。如图1、图2、图3所示,在针座1上设置有与针座1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凸起12,在针托2内腔中设置u形结构的针托卡槽21。所述针托2是从针座1底端穿入,并相对于针座1向上滑动,直至第二限位凸起12与针托卡槽21卡接固定,从而使针托2与针座1之间套接固定。所述的第二限位凸起12采用直角凸起,并在其外侧设置圆弧过渡部,这样的结构设计既便于第二限位凸起12与针托卡槽21之间的滑动卡接更加顺畅,而且保证卡接固定后的稳定可靠性,便于医护人员用力穿刺操作,提高采血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采血装置由于取消了传统的防针刺保护套装置,成为一种自带防针刺保护功能的采血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也更加低廉,使用也更加方便;并且,在进行组装作业时,也不用单独装配防针刺保护套,从而可以完全避免操作员工在组装过程中因不小心将采血针塞入到防针刺保护套的中空内腔中而难以从防针刺保护套里退出来的作业困扰,简化了采血装置的组装作业工序,从而提高了采血装置的组装作业 效率,有利于降低采血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