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474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夏枯草与蒲公英的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vulgarisL.的干燥果穗。在我国,夏枯草集中分布于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流地区,以江苏、安徽、浙江及河南的野生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此外韩国,日本,乌克兰及克什米尔等也有分布。夏枯草主要成分有三萜及其皂苷、酚酸、甾醇及其苷、黄酮、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夏枯草在药用方面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主要功效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ce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蒲公英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研究显示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蒲公英甾醇,还含有其他黄酮、多糖、皂苷等成分。蒲公英性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主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女性生命的大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报道主要在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对于其抗乳腺癌方面研究甚少;对于蒲公英在抗肿瘤方面报道较少;关于两药合用用于肿瘤的治疗未见报道。目前,虽然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较多,虽然这些药物对乳腺癌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根治,停药后病情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将夏枯草与蒲公英合用,发挥二者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乳腺癌的防治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夏枯草与蒲公英组成。优选地,所述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夏枯草与蒲公英的重量比为3∶1-1∶3;更优选为1∶1。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夏枯草和蒲公英),粉碎,过20-40目筛,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另外一种较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夏枯草和蒲公英,按常规方法制成水提取物。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夏枯草和蒲公英,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生药总重量为8-10倍的水提取1-3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干燥,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另外一种较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夏枯草和蒲公英,按常规方法制得水提取液,醇沉后取上清液,即得(水提醇沉上清液);或者进一步将所述上清液干燥,制成水提醇沉上清物。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夏枯草和蒲公英,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生药总重量为8-10倍的水提取1-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1.2(60℃时测定),加入乙醇使乙醇最终浓度为50-70%,静置24h左右,滤过,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为更好地提高醇沉效果,优选地,醇沉时先加入适量浓度80%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浓度95%乙醇,边加边搅拌,使溶液中乙醇最终浓度为50-70%。为更好地提高收率,优选地,将醇沉滤渣用浓度50-70%乙醇洗涤,合并滤液与上清液,再进行浓缩,干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乳腺癌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由上述中药物组合物单独制成,或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药物制剂为药学上各种常用剂型,例如丸剂、涂抹剂、膏剂、汤剂、散剂、贴片、霜剂、酊剂、片剂、胶囊、颗粒剂或口服液等,优选为丸剂,进一步优选为水丸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润湿剂、色素、香精、溶剂、表面活性剂或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纤维素或葡萄糖等;所述粘合剂选自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淀粉、水、糊精、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聚乙二醇、碳酸钙、碳酸氢钠、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所述助悬剂选自微粉硅胶、蜂蜡、黄蜡、纤维素、固态聚乙二醇;所述润湿剂选自甘油、吐温80、凡士林、乙氧基氢化蓖麻油或卵磷脂;所述溶剂选自陈醋、黄醋、黄酒、乙醇、液态聚乙二醇、异丙醇、吐温80、甘油、丙二醇、植物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蓖麻油、花生油、调和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脂肪酸山梨坦或聚山梨酯(吐温)等;所述矫味剂选自阿斯巴甜、蔗糖素、香精、甜菊素、安赛蜜、柠檬酸或糖精钠。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药物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将夏枯草与蒲公英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乳腺癌的防治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简单方便的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及水提醇沉上清液(物))的方法。本发明实验药理部分首先通过大鼠乳腺癌的发病率实验,说明上述中药组合物(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及水提醇沉上清液(物))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显著抑制大鼠乳腺癌的发病率,对大鼠乳腺癌模型的发病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再通过体外细胞MTT实验说明上述中药组合物(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及水提醇沉上清液(物))对MCF-7,MDA-MB-231,MCF-10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发明所述夏枯草与蒲公英配比能很好的将水提取物与水提醇沉上清液提取出来;并且以水提取物与水提醇沉上清液(物)作为优选活性成分,明显降低了大鼠乳腺癌的发病率,能够很好的抑制MCF-7,MDA-MB-231,MCF-10A细胞的活性,开阔了夏枯草与蒲公英的药用价值,也为治疗乳腺癌等疾病提供了新的选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水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取夏枯草与蒲公英,按质量比1:1比例混合,粉碎成粗粉,过20-40目筛,准确称取500g,加入其重量为10倍的蒸馏水提取3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干燥,即得,提取率为21.16%。实施例2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水提醇沉上清物)及其制备方法取夏枯草与蒲公英,按质量比1:1比例混合,粉碎成粗粉,过20-40目筛,准确称取500g,加入其质量为10倍的蒸馏水提取,一共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水提液至比重在1.0~1.2之间(60℃时测定),先加入适量80%乙醇,再加入95%的乙醇使溶液最终醇浓度为50~70%,边加边搅拌,静置24h,去渣,滤渣再用50~70%乙醇洗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率为12.08%。实施例3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夏枯草和蒲公英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1。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粉碎,过10-40目筛,混合均匀,即可。实施例4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夏枯草和蒲公英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3∶1。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实施例5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夏枯草和蒲公英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3。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实施例6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水提取物),其活性成分由夏枯草和蒲公英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3∶1。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一种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水提醇沉上清物),其活性成分由夏枯草和蒲公英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3。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8一种抗乳腺癌的药物制剂,由实施例1-7任一种中药物组合物单独制成,或由实施例1-7任一种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所述药物制剂分别制成丸剂、涂抹剂、膏剂、汤剂、散剂、贴片、霜剂、酊剂、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对比例1夏枯草的水提取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包括蒲公英)。对比例2夏枯草的水提醇沉上清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不包括蒲公英)。对比例3蒲公英的水提取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包括夏枯草)。对比例4蒲公英的水提醇沉上清物,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不包括夏枯草)。实验例1对大鼠乳腺癌模型发病率的影响实验动物为SPF级雌性SD大鼠,体重180-220g,许可证号:SCXK(湘)2011-0003,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室室温20-22℃,相对湿度40%-60%,换气扇通气,自然光源12h/日,笼养,每笼5只。正常饲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实施例1(水提取物组)、实施例2(水提醇沉上清物组),对比例1-4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空白对照组)外,每只大鼠给予2次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作乳腺癌造模(DMBA经超声震荡溶于芝麻油,每次以100mg/kg,按10mg/mL溶于香油中灌胃,共给药两次,时间间隔1周),造模次日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5周。实验中,每周两次观察记录大鼠乳腺发育情况及肿瘤发生情况实验持续15周,在第15周末,末次灌胃后禁食不禁水12h,给予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完整剥离肿瘤,准确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模型组平均瘤重(g)–实验组平均瘤重(g))/模型组平均瘤重(g)]×100本实验数据均以Excel与SPSS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见表1:表1各受试物对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n=15,)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实验结果表明,除对比例2对大鼠乳腺癌没有显著性抑制作用外,其余提取物均能一定程度降低乳腺癌的发生并抑制肿瘤生长;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及水提醇沉上清物对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癌抑制作用强于夏枯草与蒲公英单用,说明两者合用有增效作用,能减少大鼠乳腺癌的发病率并抑制肿瘤生长。实验例2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人正常乳腺癌细胞MCF-10A购自上海复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品与试剂: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实施例1)及水提醇沉上清物(实施例2),对比例1-4。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1100331DB);高糖DMEM培养基(HyClone,NXJ0709);胎牛血清(HyClone,NXC0582);噻唑蓝(sigma,MKBH7489V);二甲亚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0120705);胰蛋白酶(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4D10151)。仪器:CJ-1F型医用净化工作台(苏州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省凯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DMIL型倒置显微镜(Leica);3111型CO2培养箱(Thermo),MR-96A酶标仪(深圳迈瑞)。采用MTT法评价各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各细胞按照常规方法培养传代,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调节细胞悬液浓度;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细胞悬液100μL(2×104/mL);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及水提醇沉上清液用DMEM完全培养基配制成10,50,100,200,30μg/mL的工作液,顺铂用DMEM完全培养基配制成0.15,0.75,1.5,5,15,50μg/mL的工作液;待细胞贴壁后每孔加入含不同浓度样品或顺铂工作液100μL,每个浓度设置3个复孔。分别于加药72h后,每孔加MTT溶液(5mg/mL)20μL,4h后吸弃上清液,每孔加DMSO150μL,摇床震荡10min,酶标仪490nm处测定OD值。计算抑制率和IC50值,结果见表2。表2各受试物对乳腺癌细胞及正常乳腺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枯草与蒲公英水提取物(实施例1)及水提醇沉上清物(实施例2)对MCF-7,MDA-MB-231,MCF-10A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实施例1效果更好。夏枯草与蒲公英单独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对各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说明夏枯草与蒲公英合用有增效作用,而不仅为作用的叠加。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