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949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些TIA患者有颈动脉颅外段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乃因之而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可见,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20世纪70年代后,明确颈动脉系统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即不再使用。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不确切的认识:如多将头晕、眩晕归咎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病因;更有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目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主要有: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胶囊、三七通舒胶囊、尼麦角林片等。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

淡竹叶:【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有短缩而稍木质化的根茎,须根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的块根。茎丛生,细长直立,中空,表面有微细的纵纹,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渐狭缩成柄状,全缘,两面无毛或具小刺毛,脉平行,小横脉明显,中脉在背面明显突起;叶鞘光滑或一边有纤毛;叶舌截形,长0.5~1毫米,质硬,边缘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厘米,分枝较少,小穗疏生,长7~12毫米,宽1.5~2.5毫米,伸展或成熟时扩展,基部光滑或被刺毛,具极短的柄;颖矩圆形,具5脉,先端钝,边缘膜质,第一颖较第二颖短;外稃较颖长,披针形,具7~9脉,顶端的数枚外稃中空,先端具短芒,内稃较短,膜质透明;子房卵形,花柱2枚,柱头羽状。花期7~9月。果期10月。【性状】干燥带叶的茎枝,全长30~60厘米。商品常已切断。茎枯黄色,中空,扁压状圆柱形,直径1~2毫米;有节,叶鞘抱茎,沿边缘有长而白色的柔毛。叶片披针形,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2~3.5厘米,青绿色或黄绿色,二面无毛或被短柔毛,脉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质轻而柔弱。气微弱,味淡。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的大白鼠经口给予淡竹叶1~20克/公斤有退热作用,有效成分溶于水而难溶于醇。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使猫和家兔引起人工发热,2克/公斤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等于33毫克/公斤非那西汀的0.83倍。②利尿作用: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猪苓、木通等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等强。【性味】甘淡,寒。【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功能主治】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摘录】《中药大辞典》。

大叶菜:【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秋后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茎直立,高35厘米左右,常在分枝处着根。侧叶在主茎处连续,在小枝上呈覆瓦状,两侧不等,长4~5毫米,宽2毫米;侧叶上半部为半矩圆状披针形,基部圆,包被枝上,下部有缘毛状的微齿牙,上部的齿牙疏稀;侧叶下半部为半矩圆形,微锯齿,先端圆楔形,基部圆;中叶短卵圆矩圆状,有缘毛状齿牙,渐尖,有芒。孢子囊穗顶生,常有2穗,4棱,径1.5毫米;孢子叶圆形,卵状三角形,龙骨状,急尖。【化学成分】经预试全草含生物碱、少量还原性物质、植物甾醇和皂甙。【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微涩。"【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祛风,散寒,消肿,止咳。"②《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摘录】《中药大辞典》。

白仙茅:【来源】为川续科植物大花刺参的根。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大花刺参,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基生叶披针形或宽条形,长5-15cm,宽达2.5cm,边缘具疏刺毛,叶基下延贴茎,平和脉3-5条。花枝自叶丛旁抽出,叶2-3对,卵状披针形至窄椭圆形,基部边缘有密刺,无柄。聚伞花序顶生,头状或下有一轮轮伞花序;苞片菱状卵形,边缘有硬刺,常带紫色,每苞腋有花3朵;无小苞片;花萼筒状,长7-9mm,上口斜裂,边缘具长柔毛及齿刺,排列不整齐;花大,径1.2-1.5cm;花冠此红色,漏斗状筒形,长达4cm,裂片5,长椭圆形,长5-6mm,先端微凹,花冠管宽4-5mm;雄蕊4,于花冠喉部一侧;花柱高出雄蕊,柱头头状,子房包于杯状小总苞内。瘦果长方倒卵形,黄白色,一面有纵沟,宿萼长大,带紫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功能主治】益肺健脾;被肾壮阳;活血舒筋。主肺虚咳嗽;脾虚消化不良;肾虚阳痿;带下;子宫脱垂;跌打损伤;骨折。【摘录】《中华本草》。

桂枝:肉桂定植2年后,采折嫩枝,去叶,晒干。或取肉桂树砍伐后多余的萌蘖从齐地面处剪断或取修枝、间伐的枝条,晒干。【原形态】1.肉桂,常绿乔木,高12-17m。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7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钝,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被细柔毛;具离基3出脉,于下面明显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叶柄粗壮,长1-2cm。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10-19cm,被短柔毛;花小,直径约3cm;花梗长约5mm;花被管长约2mm,裂片6,黄绿色,椭圆形,长约3mm,内外密生短柔毛;发育雄蕊9,3轮,花药矩圆形,4室,瓣裂,外面2轮花丝上无腺体,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外向,花丝基部有2腺体,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花药心脏形;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椭圆形,1室,胚珠1,花柱细,与子房几等长,柱头略呈盘状。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长约12-13mm,外有宿存花被。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性状】1.性状鉴别 枝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0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小疙瘩状叶痕、枝痕和芽痕,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制裁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2.显微鉴别 枝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嫩枝可见单细胞非腺毛。木栓细胞3-5列,最内1列细胞外壁增厚。皮层有油细胞、粘液细胞及石细胞散在。中柱鞘部位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并伴有纤维束。韧皮部有油细胞、粘液细胞及纤维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有棕色物质及细小草酸钙针晶。髓部细胞壁略厚,木化。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化学成分】桂枝含挥发油0.69%,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aldehyde)64.75%,还有苯甲酸苄酯(benzylbenzoate),乙酸肉桂酯(cinnamylacetate),β-荜澄茄烯(β-cadinene),菖莆烯(calamenene),香豆精(coumarin)等。【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l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着,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性味】辛;甘;性温。【归经】膀胱;心;肺经。【功能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吴茱萸:【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收。摘下晒干,除去杂质。如遇阴雨,用微火炕干。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石虎及毛脉吴茱萸等的未成熟果实,亦同等使用。【原形态】吴茱萸,又名:辣子、臭辣子树、气辣子、曲药子、茶辣。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5~5米。幼枝、叶轴、小叶柄均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4对,椭圆形至卵形,长5~1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急尖,少有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罕有不明显的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厚纸质或纸质,有油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偶成圆锥状,顶生;花轴基部有苞片2枚,上部的苞片鳞片状;花小,黄白色.萼片5,广卵形,外侧密披淡黄色短柔毛;花瓣5,长圆形,内侧密被白色长柔毛;雄花有雄蕊5枚,长于花瓣,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被毛,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被毛,先端4~5裂;雌花较大,具退化雄蕊5枚,鳞片状,子房上位,圆球形,心皮通常5枚,花柱粗短,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6毫米,熟时紫红色,表面有腺点,每心皮有种子1枚,卵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性状】干燥果实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高约1.5~3毫米。表面绿色或绿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及鬃眼(油室);顶平,中间有凹窝及5条裂缝,有时在裂缝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圆形,长3毫米,棕绿色,密布毛茸。横切面,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枚。种子富油性,质坚易碎。香气浓烈,味苦微辛辣。以色绿、饱满者为佳。【化学成分】吴茱萸果实含挥发油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还含吴茱萸酸。又含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羟基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吴茱萸碱用盐酸乙醇处理即转化为异吴茱萸碱。还含两种中性不含氮物质:吴茱萸啶酮和吴茱萸精。又含吴茱萸苦素。石虎果实含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尚含不饱和的酮,暂称石虎甲素、挥发油、花色甙和甾体化合物。【药理作用】①驱蛔作用: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②抗菌作用: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③中枢作用:大量吴茱萸对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等。日本产吴茱萸醇提物有镇痛作用,用兔齿髓电刺激法证明,10%醇提物静脉注射0.1~0.5毫升/公斤有镇痛作用。静注0.2毫升,镇痛效力和安替匹林或氨基比林(各用1%2毫升)大致相等。而在寒冷时,比此二药为强。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1~0.5毫升/公斤,对家兔亦有镇痛作用;1~2毫升/公斤可使兔体温轻度升高。单用10%吴茱萸属植物醇提物0.5~2.0毫升,也能使兔体温上升。从另一种吴茱萸属植物Evodia xanthoxyloides F.Muell提出生物碱,其盐酸盐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可使大鼠体温下降,还能对抗樟脑等对大鼠或小鼠所致的惊厥作用。④其他作用:吴茱萸属植物10%醇提物,给兔注射0.5~1.0毫升,血压有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呼吸轻度兴奋,增加颈动脉血流量。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2~0.5毫升/公斤静注,兔血压无显著变化,呼吸略增大;用0.02~0.1%对离体蛙心作用不明显,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显,先有扩张后收缩;对离体兔肠,初有短暂兴奋,后麻痹;对离体兔子宫,开始有兴奋作用。Evoxine毒性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皮下注射为70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为135毫克/公斤。吴茱萸的成分,如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有相似的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吴茱萸因碱在小鼠有抗ColumbiaSK病毒作用。从E.xanthoxyJoides中所得之生物碱,与茵芋碱相似,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兴奋性,松弛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张力,在若干方面与麻黄碱之作用相似。【性味】辛苦,温,有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摘录】《中药大辞典》.

玫瑰鞣质 A(Rugosin A):分子式:C48H34O31,分子量:1106.78,CAS 登录号:84744-48-9。密度:2.19g/cm3 (计算值),沸点:1643.1°C at 760 mmHg (计算值),闪点:473.9°C (计算值)。

亚油酸锌(Zinc Linoleate):分子式:C36H62O4Zn分子量:624.26,CAS 登录号:13014-44-3。沸点:360.6°C at 760 mmHg (计算值),闪点:273°C (计算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制成该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淡竹叶750—850g、大叶菜1150—1250g、白仙茅2350—2450g、桂枝2250—2350g、吴茱萸3350—3450g、玫瑰鞣质 A105—115g、亚油酸锌28—38g。

优选的用于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淡竹叶800g、大叶菜1200g、白仙茅2400g、桂枝2300g、吴茱萸3400g、玫瑰鞣质 A110g、亚油酸锌34g。

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药物。

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淡竹叶750—850g、大叶菜1150—1250g、白仙茅2350—2450g、桂枝2250—2350g、吴茱萸3350—3450g、玫瑰鞣质 A105—115g、亚油酸锌28—38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淡竹叶、大叶菜、白仙茅、桂枝、吴茱萸、玫瑰鞣质 A、亚油酸锌,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8%乙醇作为溶剂,在32℃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淡竹叶800g、大叶菜1200g、白仙茅2400g、桂枝2300g、吴茱萸3400g、玫瑰鞣质 A110g、亚油酸锌34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淡竹叶、大叶菜、白仙茅、桂枝、吴茱萸、玫瑰鞣质 A、亚油酸锌,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8%乙醇作为溶剂,在32℃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淡竹叶800g、大叶菜1200g、白仙茅2400g、桂枝2300g、吴茱萸3400g、玫瑰鞣质 A110g、亚油酸锌34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淡竹叶、大叶菜、白仙茅、桂枝、吴茱萸、玫瑰鞣质 A、亚油酸锌,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8%乙醇作为溶剂,在32℃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淡竹叶750g、大叶菜1250g、白仙茅2350g、桂枝2350g、吴茱萸3350g、玫瑰鞣质 A115g、亚油酸锌28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淡竹叶、大叶菜、白仙茅、桂枝、吴茱萸、玫瑰鞣质 A、亚油酸锌,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8%乙醇作为溶剂,在32℃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淡竹叶850g、大叶菜1150g、白仙茅2450g、桂枝2250g、吴茱萸3450g、玫瑰鞣质 A105g、亚油酸锌38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淡竹叶、大叶菜、白仙茅、桂枝、吴茱萸、玫瑰鞣质 A、亚油酸锌,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8%乙醇作为溶剂,在32℃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8,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8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8%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310g,加入淀粉100g,混匀,制粒,干燥,加微晶纤维素35g,硬脂酸镁3g,混匀,压制成1000片, 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5: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308g,加入淀粉84g,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胶囊1000粒,即得药物组合物胶囊。

实施例6:滴丸的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 6000 193g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14g,充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却温度为5℃,滴口内外径为7.0/2.0(mm/mm),滴口距液面为2.5cm,滴速以每分60滴为最佳条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即得药物组合物滴丸。

实施例7: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白仙茅3400g、桂枝2100g、玫瑰鞣质 A50g、亚油酸锌60g。

实施例8: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白仙茅3350g、桂枝2150g、玫瑰鞣质 A45g、亚油酸锌65g。

实施例9: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白仙茅3450g、桂枝2050g、玫瑰鞣质 A55g、亚油酸锌55g。

实验例1:治疗后循环缺血综合征的试验研究

l 一般资料: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5年8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00例后循环缺血综合征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40岁~68岁,平均年龄5 1.28 ±5.46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40岁~68岁,平均年龄52.22±5.15岁;本实验中主要基础基本疾病为冠心病36例,高血压34 例,糖尿病30例。 病例选择标准:(1 )符合有WHO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综合征;(2 )无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脑出血及出血倾向;(3 )未采取溶栓治疗;(4 )无药物相关禁忌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无显著差异(P > 0.05)。

2 治疗方法:对照组:(1)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2 )给予长春西汀:(商品名元妥,国药准字H20051588,广东八达制药有限公司),注射用长春西汀20m g +生理盐水250m 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该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批号20140919),每次2g,每日2次,连用2 周。

3 评价指标:参照文献报道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1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彻底消失,血流动力学检测证实椎 一 基底动脉血流正常,具有正常劳动和工作力; (2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血流动力学检测提示椎 一 基底动脉血流明显改善,具有基本日常活动能力;(3 )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血流动力学检测提示椎 一 基底动脉血流部分好转,日常劳动和工作部分受限;(4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椎基底动脉血流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 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x2 检验,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5 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痊愈率为40%,显效18例,显效率为36%,有效10例,有效率为20%,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5例,痊愈率为10%,显效10例,显效率为20%,有效21例,有效率为42%,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 < 0.05,2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例2: 典型病例

章XX,男,53岁,后循环缺血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头晕,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行走不稳。吞咽困难、视野缺损、声嘶。2016年2月15日开始用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批号20140919),每次2g,每日2次,连用8 周,章某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用2周,诸状消失和正常人一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