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4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 一种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制备而得:鱼鳞胶原蛋白18-26份、麦芽糊精10-19份、甘露糖醛酸寡糖5-11份、海藻酸钾3-7份、D-苏糖醇2-5份、聚己内酯4-9份、0.7mol/L白芷酒精提取物1-4份、草酰乙酸1.5-3.8份、羧基化葡聚糖2-6份、γ-聚谷氨酸1.8-4份、甘氨酸乙酯0.5-2.3份、D-葡萄糖醛酸钠1.2-3.5份、微晶纤维素101 0.3-2份、L-古罗糖醛酸五糖1.8-3份、柠檬酸0.4-1.6份、蒸馏水55-8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制备而得:鱼鳞胶原蛋白19-24份、麦芽糊精12-16份、甘露糖醛酸寡糖7-10份、海藻酸钾3.5-6份、D-苏糖醇2.6-4.1份、聚己内酯4.5-8.2份、0.7mol/L白芷酒精提取物1.5-3份、草酰乙酸1.9-3.2份、羧基化葡聚糖2.4-5份、γ-聚谷氨酸2.1-3.5份、甘氨酸乙酯0.8-2.1份、D-葡萄糖醛酸钠1.4-3.2份、微晶纤维素101 0.4-1.6份、L-古罗糖醛酸五糖2-2.8份、柠檬酸0.5-1.3份、蒸馏水62-8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制备而得:鱼鳞胶原蛋白21份、麦芽糊精14份、甘露糖醛酸寡糖9份、海藻酸钾4.6份、D-苏糖醇3.1份、聚己内酯6.8份、0.7mol/L白芷酒精提取物1.9份、草酰乙酸2.4份、羧基化葡聚糖3.7份、γ-聚谷氨酸2.9份、甘氨酸乙酯1.4份、D-葡萄糖醛酸钠2.6份、微晶纤维素101 0.7份、L-古罗糖醛酸五糖2.3份、柠檬酸0.9份、蒸馏水74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重;

步骤2)将柠檬酸、γ-聚谷氨酸溶于1/2的蒸馏水中,然后加入鱼鳞胶原蛋白、麦芽糊精,加热搅拌溶解;

步骤3)再加入L-古罗糖醛酸五糖、羧基化葡聚糖和甘露糖醛酸寡糖,高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溶液A;

步骤4)将聚己内酯、海藻酸钾、草酰乙酸加入余下蒸馏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再加入余下原料,搅拌均匀得溶液B;

步骤5)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反应4-8小时,经冷冻干燥,得到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加热搅拌温度为60-80℃,搅拌速率为200-50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高速搅拌速率为1200-18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加热搅拌温度为70-90℃,搅拌速率为400-6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医用止血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滴加速率为0.2ml/min-0.8ml/min。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