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7520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疳积,又称“疳气”“疳病” ,是一种小儿常见多发病症,是由于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宜,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所造成的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西医称之为“营养不良症”。其原因多是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如经常饮食过量或多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使胃肠负担长期过重,少数为其他疾病消耗过度所致。患儿多表现为 :精神不振,懒言少语,面黄肌瘦,皮肤干燥,头发枯黄,肚大腹胀,青筋暴露,食欲缺乏,粪便时干时糊状,还可出现异食症,如,喜偷吃煤渣、生米、泥块、砂 砾等,重则伴有贫血、浮肿。目前,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种类众多, 虽然西药见效快、疗效好,但是因小儿脏腑功能薄弱,西药副作用大,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而中药为纯天然药品, 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19味原料药经过科学配伍,协同作用,具有理脾消积、清热解毒和驱虫化疳之功效,对于小儿疳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针对性高,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疳积草10-30份、球穗花千斤拔8-24份、三角叶风毛菊11-23份、三月花9-21份、山捻叶12-20份、蛇见怕8-24份、蛇眼草6-18份、天生草5-25份、陀罗紫菀8-24份、万丈深9-21份、午香草12-24份、小叶三点金15-27份、小一把抓12-20份、眼子菜6-22份、叶下珠9-21份、蜘蛛草15-27份、醉鱼草花10-18份、紫色翼萼5-25份、甘草8-16份。

较优的,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疳积草15-25份、球穗花千斤拔12-20份、三角叶风毛菊14-20份、三月花12-18份、山捻叶14-18份、蛇见怕12-20份、蛇眼草9-15份、天生草10-20份、陀罗紫菀12-20份、万丈深12-18份、午香草15-21份、小叶三点金18-24份、小一把抓14-18份、眼子菜10-18份、叶下珠12-18份、蜘蛛草18-24份、醉鱼草花12-16份、紫色翼萼10-20份、甘草10-14份。

较优的,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疳积草20份、球穗花千斤拔16份、三角叶风毛菊17份、三月花15份、山捻叶16份、蛇见怕16份、蛇眼草12份、天生草15份、陀罗紫菀16份、万丈深15份、午香草18份、小叶三点金21份、小一把抓16份、眼子菜14份、叶下珠15份、蜘蛛草21份、醉鱼草花14份、紫色翼萼15份、甘草12份。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配方,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按重量份称取的疳积草、球穗花千斤拔、三角叶风毛菊、三月花、山捻叶、蛇见怕、蛇眼草、天生草、陀罗紫菀、万丈深、午香草、小叶三点金、小一把抓、眼子菜、叶下珠、蜘蛛草、醉鱼草花、紫色翼萼和甘草洗净晾干后切成长度小于1cm的碎块或碎段,然后经混合均匀后放入陶罐或砂罐中,加水至浸过药材表面2-5cm,浸泡3-5h,煮沸后继续用旺火熬20-30min,滤出药汁;然后再加水至刚好浸没药材表面,进行第二次熬煮,煮沸后继续用文火慢熬15-25min,然后滤出药汁,将两次得到的药汁合并后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溶液,即得所需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药物中各主要原料药的作用及功效如下。

疳积草:其味辛、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消积导滞功效。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肝炎,肠炎,感冒,喉痛,眼结膜炎,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疖肿。

球穗花千斤拔:其味苦、甘,性凉。具有止咳祛痰,清热除湿,补虚劳,壮筋骨等功效。主治咳嗽、哮喘、黄疸,风湿痹痛,疳积,百日咳,肺炎等。

三角叶风毛菊:其味淡,性微温。具有健脾消疳,催乳,祛风湿,通经络功效。主治产后乳少,白带过多,消化不良,腹胀,小儿疳积,骨折,病后体虚,并治胃寒痛,风湿骨痛。

三月花:其味微苦,性微温具有止血,消疳功效。主治产后流血不止,红崩,小儿疳积,结核,病后体虚。

山捻叶:其味甘,性平。具有利湿止泻;生肌止血功效。主治泄泻;痢疾;黄疸;关痛;胃痛;疳积;崩漏;乳痈;疮肿;痔疮‘疥癣;烫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蛇见怕:其味苦、甘,性平。具有消积除痰,消肿止痛功效。用于小儿疳积,肝脾肿大,肺结核,蛇咬伤,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蛇眼草:其味辛、苦,性凉。具有祛风活络,解毒消积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小儿疳积;外用治毒蛇咬伤。

天生草:其味甘,性平。《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健肿利湿。治风湿,小儿疳积,乳腺炎,毒蛇咬伤。"

陀罗紫菀:其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止痢功效。主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痢疾,亦可用于防治感冒。

万丈深:其味苦、微甘,性平。具有健脾消积,清热解毒,下乳功效。用于小儿疳积,乳汁不足,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白带,肠风下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疮疖痈肿。

午香草:其味辛,性温。具有消炎止痛,健胃行气功效。主治扁桃体炎,急牲胃肠炎,膀胱炎,尿道炎,小儿疳积。

小叶三点金: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消肿功效。用于小儿疳积,黄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疮溃烂,漆疮,痔疮。

小一把抓:其味淡,性平。具有健脾胃,补中益气功效。主治感冒,小儿疳积,老年气虚。

眼子菜:其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积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黄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痈疖肿毒。

叶下珠:其味微苦、甘,性凉。具有清热利尿,明目消积功效。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蜘蛛草:其味甘、淡,性平。具有祛痰止咳,舒肝止痛功效。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小儿疳积。

醉鱼草花其味辛苦,性温,主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紫色翼萼:其味微苦,性凉,具有消食化积,解暑清肝功效。主小儿疳积,中暑呕吐,腹泻,目赤肿痛。

甘草:其味甘,性平,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 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 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本发明药物基于疳积发生的中医机理,所研制出的组方,科学合理配伍,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十九味中草药相辅相成,共奏理脾消积、清热解毒和驱虫化疳的药理功能作用,进而可以从根本上准确、快速地治愈疳积症。该药物是一种辩证治疗的药物,具有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疳积草30份、球穗花千斤拔24份、三角叶风毛菊23份、三月花21份、山捻叶20份、蛇见怕24份、蛇眼草18份、天生草25份、陀罗紫菀24份、万丈深21份、午香草24份、小叶三点金27份、小一把抓20份、眼子菜22份、叶下珠21份、蜘蛛草27份、醉鱼草花18份、紫色翼萼25份、甘草16份。

实施例2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疳积草20份、球穗花千斤拔16份、三角叶风毛菊17份、三月花15份、山捻叶16份、蛇见怕16份、蛇眼草12份、天生草15份、陀罗紫菀16份、万丈深15份、午香草18份、小叶三点金21份、小一把抓16份、眼子菜14份、叶下珠15份、蜘蛛草21份、醉鱼草花14份、紫色翼萼15份、甘草12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疳积的中药汤剂,所述中药汤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疳积草10份、球穗花千斤拔8份、三角叶风毛菊11份、三月花9份、山捻叶12份、蛇见怕8份、蛇眼草6份、天生草5份、陀罗紫菀8份、万丈深9份、午香草12份、小叶三点金15份、小一把抓12份、眼子菜6份、叶下珠9份、蜘蛛草15份、醉鱼草花10份、紫色翼萼5份、甘草8份。

实施例4制备上述实施例1-3的中药汤剂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按重量份称取的疳积草、球穗花千斤拔、三角叶风毛菊、三月花、山捻叶、蛇见怕、蛇眼草、天生草、陀罗紫菀、万丈深、午香草、小叶三点金、小一把抓、眼子菜、叶下珠、蜘蛛草、醉鱼草花、紫色翼萼和甘草洗净晾干后切成长度小于1cm的碎块或碎段,然后经混合均匀后放入陶罐或砂罐中,加水至浸过药材表面2-5cm,浸泡3h,煮沸后继续用旺火熬20min,滤出药汁;然后再加水至刚好浸没药材表面,进行第二次熬煮,煮沸后继续用文火慢熬15min,然后滤出药汁,将两次得到的药汁合并后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15的溶液,即得所需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5制备上述实施例1-3的中药汤剂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按重量份称取的疳积草、球穗花千斤拔、三角叶风毛菊、三月花、山捻叶、蛇见怕、蛇眼草、天生草、陀罗紫菀、万丈深、午香草、小叶三点金、小一把抓、眼子菜、叶下珠、蜘蛛草、醉鱼草花、紫色翼萼和甘草洗净晾干后切成长度小于1cm的碎块或碎段,然后经混合均匀后放入陶罐或砂罐中,加水至浸过药材表面2-5cm,浸泡4h,煮沸后继续用旺火熬25min,滤出药汁;然后再加水至刚好浸没药材表面,进行第二次熬煮,煮沸后继续用文火慢熬20min,然后滤出药汁,将两次得到的药汁合并后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20的溶液,即得所需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6 制备上述实施例1-3的中药汤剂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按重量份称取的疳积草、球穗花千斤拔、三角叶风毛菊、三月花、山捻叶、蛇见怕、蛇眼草、天生草、陀罗紫菀、万丈深、午香草、小叶三点金、小一把抓、眼子菜、叶下珠、蜘蛛草、醉鱼草花、紫色翼萼和甘草洗净晾干后切成长度小于1cm的碎块或碎段,然后经混合均匀后放入陶罐或砂罐中,加水至浸过药材表面2-5cm,浸泡5h,煮沸后继续用旺火熬30min,滤出药汁;然后再加水至刚好浸没药材表面,进行第二次熬煮,煮沸后继续用文火慢熬25min,然后滤出药汁,将两次得到的药汁合并后浓缩至室温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溶液,即得所需的中药汤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