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990阅读:2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蛇胆疮又名“蛇蛋疮”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中医认为,本病初期多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湿热;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脾湿肺热而发病。在本病的后期,往往湿已去、热已清,毒已消,以气滞血瘀为主。故中医辨治可分为肝胆湿热、脾湿肺热、气滞血瘀三型论治。现分述如下:属肝胆湿热者,症见在鲜红皮肤上可见丘疹、丘疱疹和疱壁紧张的小水疱。局部灼热刺痛,夜难成寐,伴有口干口苦,溲赤便秘,舌边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泻肝止痛。属脾湿肺热者,症见在红晕的皮肤上出现数群簇状的水疱,状如绿豆大小,排列成带状,3~7天后,疤液混浊,甚则溃破、糜烂,甚则形成坏疽性溃疡。局部痛痒交作,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可伴腹胀、便溏,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或滑数。治宜健脾利湿,清肺止痛。属气滞血瘀者,症见在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长期不止,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细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利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进行辩证施治,再采取心理疏导、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可以对蛇胆疮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具体方案为: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处方重量份数计为:川芎12-50份,丹参12-50份,玄参12-50份,垂盆草10-45份,山药8-45份,甘草5-45份。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处方重量份数计为:川芎15-45份,丹参15-42份,玄参15-40份,垂盆草12-40份,山药10-38份,甘草6-35份。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蛇胆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处方重量份数计为:川芎42份,丹参36份,玄参36份,垂盆草33份,山药25份,甘草18份。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剂型包括水煎剂、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冲剂和口服液。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颗粒剂。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气滞血瘀型蛇胆疮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处方各组分药理分析:川芎:性辛,温;归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山药:性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甘草:气微,味甜而特殊;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本发明各组份之间产生协同作用,方中川芎、丹参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玄参、垂盆草,甘草清热凉血,解毒散结,玄参,山药养阴生津,补益脾胃;本发明组合物重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加之清热解毒,健脾养阴对于气滞血瘀型蛇胆疮患者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处方配方科学,疗效显著。2.处方药材来源广,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产业化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只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川芎42份,丹参36份,玄参36份,垂盆草33份,山药25份,甘草18份混合,向原药材中加12倍质量的水,煎煮3小时,过滤;药渣再加6倍质量的水,煎煮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40,得稠膏。稠膏干燥后过40-80目筛,再加入适当比例的辅料,辅料拟选用乳糖及甘露醇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2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40目筛整粒,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取川芎35份,丹参40份,玄参33份,垂盆草36份,山药25份,甘草18份混合,向原药材中加12倍质量的水,煎煮3小时,过滤;药渣再加6倍质量的水,煎煮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40,得稠膏。稠膏干燥后过40-80目筛,再加入适当比例的辅料,辅料拟选用乳糖及甘露醇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2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40目筛整粒,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组合物片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川芎44份,丹参30份,玄参22份,垂盆草38份,山药15份,甘草18份混合,向原药材中加12倍质量的水,煎煮1.5小时,过滤;药渣再加6倍质量的水,煎煮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40,得稠膏。稠膏干燥后过40-80目筛,再加入适当比例的辅料,辅料拟选用乳糖及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4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60目筛整粒,外加微晶纤维素,压片,即得。实施例4本发明组合物片剂处方及制备方法:取川芎40份,丹参38份,玄参32份,垂盆草35份,山药28份,甘草18份混合,向药材中加10倍质量的水,煎煮3小时,过滤;药渣再加8倍质量的水,煎煮5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40,得稠膏。稠膏干燥后过40-80目筛,再加入适当比例的辅料,辅料拟选用乳糖及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制软材。过24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干颗粒冷却后分别过60目筛整粒,外加微晶纤维素,压片,即得。实施例5气滞血瘀型蛇胆疮,症见在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长期不止,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细涩。治疗方法及评判标准:收集气滞血瘀型蛇胆疮患者共250例,年龄35-65岁,随机分成5组,每组50人,安慰剂组、实施例1、2、3、4组;两周为一个疗程。用法用量:实施例1、2每次各1袋,每日3次;实施例3、4每次各2片,每日3次。评判:显效:瘀点或瘀斑基本消失,舌苔薄白滋润,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瘀点或瘀斑明显减少,舌苔白厚明显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瘀点或瘀斑减少不明显,舌苔仍然白厚,疼痛。结果统计:治疗一个疗程后均无副作用。样品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安慰剂02982实施例15046496实施例25440694实施例34646892实施例44054694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由结果看,与安慰剂组对比,实施例1、2、3、4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本发明实施例1、2、3、4治疗效果均较好。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