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软坚散结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085阅读:110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鳖甲软坚散结颗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治疗癥瘕积聚所致胁痛、腹胀满、下肢肿胀、食少纳呆、便秘或腹泻、皮肤干枯粗燥、面色晦暗黧黑等症的药物疗效不佳。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疾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致肝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主要在于早期发现和阻止病程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鳖甲软坚散结颗粒,可用于癥瘕积聚所致胁痛、腹胀满、下肢肿胀、食少纳呆、便秘或腹泻、皮肤干枯粗燥、面色晦暗黧黑等症,效果显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鳖甲软坚散结颗粒,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鳖甲25~35g,当归18~22g,柴胡18~22g,牡蛎25~35g,丹参25~35g,鹿角霜18~22g,桂枝8~12g,白芍18~22g,川贝8~12g,女贞子18~22g,桑螵蛸18~22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鳖甲30g,当归20g,柴胡20g,牡蛎30g,丹参30g,鹿角霜20g,桂枝10g,白芍20g,川贝10g,女贞子20g,桑螵蛸20g。

所述鳖甲软坚散结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当归、柴胡、丹参、鹿角霜和桂枝,混合,粉碎,得粉末;

(2)取鳖甲和牡蛎,混合,加6~10倍量水(重量倍数),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白芍、川贝、女贞子和桑螵蛸,再煎煮三次,每次的加水量分别为8、8、6倍(重量倍数),煎煮时间分别为3、2、1小时;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3(6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得提取物,常规方法制粒,即得,比如:加入适量糊精(如糊精的加入量为提取物重量的10%),用体积浓度为60%~70%乙醇制粒,干燥,即得,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本发明的鳖甲软坚散结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用于癥瘕积聚所致胁痛、腹胀满、下肢肿胀、食少纳呆、便秘或腹泻、皮肤干枯粗燥、面色晦暗黧黑等症。治疗时,口服,每日2~3次,每次1袋(1袋10克),开水冲服,一个月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鳖甲软坚散结颗粒,方解:西医肝硬化(脾大)属于中医癥瘕积聚范畴,古称“肥气”。多由于气血瘀积所致,故用鳖甲滋阴清热,软坚散结为君药,并有补充蛋白、抗纤维化之功;鹿角霜通经温阳,牡蛎软坚散结;当归、丹参入血养血化瘀,白芍、桑螵蛸、女贞子补虚扶正祛邪;川贝利湿化痰;桂枝、柴胡行气疏肝,以上诸药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养肾和肝之功,使癥瘕积聚消散,肝脾肿大回缩,面色转亮恢复正常。

本发明的鳖甲软坚散结颗粒,经多年临床应用,对肝硬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制备鳖甲软坚散结颗粒

配方为:鳖甲30g,当归20g,柴胡20g,牡蛎30g,丹参30g,鹿角霜20g,桂枝10g,白芍20g,川贝10g,女贞子20g,桑螵蛸20g。

制备方法如下:

(1)取当归、柴胡、丹参、鹿角霜和桂枝,混合,粉碎,得粉末;

(2)取鳖甲和牡蛎,混合,加10倍量水(重量倍数),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白芍、川贝、女贞子和桑螵蛸,再煎煮三次,每次的加水量分别为8、8、6倍(重量倍数),煎煮时间分别为3、2、1小时;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6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得提取物,加入适量糊精(糊精的加入量为提取物重量的10%),用体积浓度为65%乙醇制粒,干燥,即得,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实施例2 制备鳖甲软坚散结颗粒

配方为:鳖甲25g,当归22g,柴胡18g,牡蛎35g,丹参25g,鹿角霜22g,桂枝8g,白芍22g,川贝8g,女贞子22g,桑螵蛸18g。

制备方法如下:

(1)取当归、柴胡、丹参、鹿角霜和桂枝,混合,粉碎,得粉末;

(2)取鳖甲和牡蛎,混合,加8倍量水(重量倍数),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白芍、川贝、女贞子和桑螵蛸,再煎煮三次,每次的加水量分别为8、8、6倍(重量倍数),煎煮时间分别为3、2、1小时;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6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得提取物,加入适量糊精(糊精的加入量为提取物重量的10%),用体积浓度为60%乙醇制粒,干燥,即得,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实施例3 制备鳖甲软坚散结颗粒

配方为:鳖甲35g,当归18g,柴胡22g,牡蛎25g,丹参35g,鹿角霜18g,桂枝12g,白芍18g,川贝12g,女贞子18g,桑螵蛸22g。

制备方法如下:

(1)取当归、柴胡、丹参、鹿角霜和桂枝,混合,粉碎,得粉末;

(2)取鳖甲和牡蛎,混合,加6倍量水(重量倍数),煎煮1小时,然后加入白芍、川贝、女贞子和桑螵蛸,再煎煮三次,每次的加水量分别为8、8、6倍(重量倍数),煎煮时间分别为3、2、1小时;煎煮后,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6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得提取物,加入适量糊精(糊精的加入量为提取物重量的10%),用体积浓度为70%乙醇制粒,干燥,即得,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临床资料:中医认为,肝硬化属于癥瘕范畴,多由气血淤积所致,鳖甲软坚散结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对肝硬化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使用鳖甲软坚散结颗粒治疗肝硬化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具体资料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1630例,均患有肝硬化。其中,男性患者880例,女性患者750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共815例,男440例,女375例;治疗组共815例,男440例,女37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损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均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口服,每日3次,每次1袋,开水冲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统计疗效。对照组患者均口服茵栀黄颗粒(国药准字Z20030028,每次1袋,每日3次)。同时,所有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视情况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等支持治疗以及保肝、降酶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脾消肿,无呕血、脾功能亢进以及腹积水现象,胁痛、乏力、纳差、腹胀、胁下痞块、口干苦、舌象、脉象等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有效:治疗后脾消肿,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呕血,腹中少量积水,胁痛、乏力、纳差、腹胀、胁下痞块、口干苦、舌象、脉象等主要临床症状有好转。

无效:治疗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存在呕血和腹积水现象。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521例,有效213例,无效81例,显效率64.0%,总有效率9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显效者,半年后回访,有4例复发。

对照组:显效266例,有效288例,无效261例,显效率32.6%,总有效率68.0%。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显效者,半年后回访,有34例复发。

通过对比可见,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9月21日 19:17
    吃的有效果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