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
背景技术:
::冻疮是指身体表面受低温损害后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该病多发于手指、足趾、耳垂、鼻子等部位。结块型冻疮属最常见的冻疮疾患,病在皮肤内侧,其症状表现为:受低温损害后皮肤表面红肿,内侧呈硬块状,捏之疼痛,伴有痒感等。目前,国内治疗结块型冻疮的药物不多,主要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中医治疗结块型冻疮的药物更少,特别是在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上过于偏重温中除湿,而忽略了通经活血力度,使患者血液循环不畅,致使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治愈率偏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结块型冻疮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姜黄20-25克,小血藤11-13克,山椒根10-12克,水苏8-10克,生姜4-5克,50°白酒10-15毫升。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中药原料前五味切碎,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至高出药面4-5cm为宜,然后加热煎熬20分钟停止,去渣取热药汁,最后冲入白酒搅匀即成。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该药物配比原料取料容易,价格低廉,可降低药物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该药物的给药剂型,是在几种适宜可制剂型中经无数次实验后并以注重疗效性为优选项所选择的内服汤剂剂型,其目的在于:一是制备简单,服用方便;二是汤剂温服药物渗透速度快;三是药物中有效活性成分被吸收的效果好。选剂实验选择预选剂型为两种,一种是在本方案原料配比相同的情况下,按中药常规方法分别制成内服汤剂和白酒调和粉末外敷剂两种不同给药剂型,以4天为一个疗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的实验数据统计为:临床药物剂型病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有效率内服汤剂5410100%调和外敷剂522180%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该药物在制备和使用方法上采用了固体原料煎汁和白酒冲服的方法。传统汤剂一般都采用直接煎汁服用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酒液易蒸发流失,药势受阻,影响效果。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该药物在整体技术方案形成过程中,进行了不同原料组合和不同组分配比所产生疗效的三项对比性试验。试验一,以苦楝子、干辣椒、老鸦糊、兰香草和甘草为原料按相应配比组分用量所构成的民间传统组合方,采用汤剂药物治疗结块型冻疮,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要比本方案治愈率降低18%左右;试验二,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去掉姜黄和白酒两种原料,以小血藤、山椒根、水苏和生姜为原料按相应配比组分用量为组合方,采用汤剂药物治疗结块型冻疮,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要比本方案治愈率降低14%左右;试验三,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将姜黄的组分用量减少到7-9克的常规用量,在其它原料组分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内服汤剂对结块型冻疮进行治疗,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只占本方案有效率的82%左右。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其治疗思路是以通经活血为主,兼顾驱寒散结,以改变中医常见的以温中除湿为主的治疗思路及治疗方法。冻疮是因寒邪造成经络受阻,气运不利,血液循环不畅而形成,治疗冻疮,通经活血是关键。药物中姜黄具有通经、行气、破血作用,小血藤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作用;山椒根具有活血止痛作用,水苏具有疏风理气和消炎作用,生姜具有散寒发表作用,白酒具有通血脉,行药势作用。在原料配伍中,姜黄与小血藤、水苏合用,以提行气通经之力,小血藤与山椒根搭配,以增破瘀活血之功,生姜以助驱寒升阳,白酒与众原料配合,既能提高通经活血水平,又能起到药借酒势、酒助药力的效果。上述中药原料经性味经属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规避相克,从而有效地发挥出通经活血、驱寒散结的功效,以达到治愈结块型冻疮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成本低廉、疗效较好。使用方法:1、本药物为内服汤剂药物。2、用量:每天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儿童减半。3、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4、药温控制:温服。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气冷、油腻或有刺激的食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的原料组合为:姜黄20克,小血藤11克,山椒根10克,水苏8克,生姜4克,50°白酒10毫升。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中药原料前五味切碎,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至高出药面4-5cm为宜,然后加热煎熬20分钟停止,去渣取热药汁,最后冲入白酒搅匀即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的原料组合为:姜黄25克,小血藤13克,山椒根12克,水苏10克,生姜5克,50°白酒15毫升。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先将上述中药原料前五味切碎,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至高出药面4-5cm为宜,然后加热煎熬20分钟停止,去渣取热药汁,最后冲入白酒搅匀即成。临床治疗效果:实验过程:2011年至2014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结块型冻疮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最小11岁,最大62岁,其中20-50岁患者44例,占73%。患病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1个月左右,其中45例患病时间在5-15天之间。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4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即停止。诊断标准:一种治疗结块型冻疮的汤剂药物,所治的疾病,其症状确定为:受低温损害后皮肤表面红肿,内侧呈硬块状,捏之疼痛,伴有痒感等。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患者服用药物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服用药物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服用药物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治疗结果:用本发明汤剂药物治疗结块型冻疮患者60例,用药2天痊愈1例,用药3-4天痊愈16例,用药5-8天痊愈32例,用药二个疗程后好转11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28%,二疗程内治愈率为82%,有效率为100%。其中患病时间在5-15天之间的45例患者,在用药二个疗程后39例痊愈,治愈率占87%;患病时间在15天以上的10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6例痊愈,治愈率占60%。其中20-50岁之间的44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35例痊愈,治愈率占80%;年龄在50岁以上的12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8例痊愈,治愈率占67%。由此分析,本发明药物对病程较短患者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病程较长患者,对年龄较轻患者治疗效果要略好于年龄较大患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