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液三维印刷(3DP)技术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这种技术采用液体把多层的粉状物黏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结构。具体的说,该技术先铺设一层薄薄的药粉,然后再在选定区域喷上液滴,液滴与粉末的相互作用会使材料在微观层面上黏结在一起;然后再铺上一层药粉。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完成药片的打印。相对传统的压片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备的药片具有多孔结构,“就算是一小口水也能使药片快速分散”,从而使药片方便吞咽并快速起效。2015年8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全球首个3D打印药物Spritam(左乙拉西坦,或Levetiracetam)速溶片上市,标志着3D打印成为一种新的制剂加工技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e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甘草黄酮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已发现含有150多个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二氢黄酮类、二氢查尔酮类等十几大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黄酮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物质,有抗溃疡、抗菌、抗炎、解痉、降血脂、镇痛等作用。目前,以甘草黄酮为原料的上市的制剂品种为胶囊剂(商品名称:安胃疡胶囊)。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崩解速度更快,可快速释放,达到速效的目的,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上提供上述甘草黄酮分散片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配方包含以下组分:甘草黄酮15-50%、微晶纤维素30-50%、糊精30-50%、聚维酮10-15%、微粉硅胶0-0.5%、矫味剂0-0.5%,由3D打印而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配方包含以下组分:甘草黄酮20-30%、微晶纤维素30-40%、糊精30-40%、聚维酮10-12%、微粉硅胶0-0.5%、矫味剂0-0.5%。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配方包含以下组分:甘草黄酮25%、微晶纤维素32.5%、糊精32.5%、聚维酮10%。所述的微晶纤维素采用微晶纤维素PH101。所述的聚维酮采用聚维酮K30。所述的矫味剂为三氯蔗糖、甜菊糖、阿斯帕坦、麦力甜或香精。一种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将甘草黄酮15-50%、微晶纤维素20-50%、糊精20-50%、聚维酮10-15%、微粉硅胶0-0.5%、矫味剂0-0.5%按比例混合均匀,作为药粉装入3D打印快速成型机的粉末盒中;(2)将黏合剂装入墨盒中;(3)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建模,并导入3D打印快速成型机的控制系统中;(4)控制系统输出指令,控制3D打印快速成型机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铺粉装置先在粉床上铺一层的药粉,然后在选定区域喷涂黏合剂,为分散片的第一层,随后铺粉装置铺第二层粉末,如此逐层打印,层层叠加,直至完成分散片的打印;(5)待分散片黏结和干燥后取出,清扫周围残留粉末,即得。所述步骤(3)的参数中,分散片三维参数为:直径5-12mm、厚度2-6mm、层数20-60层,黏合剂参数为:喷涂速率3.5-4.5nL×10-14kz、喷涂次数1-3次。所述的黏合剂为水、30%~75%乙醇溶液、淀粉浆、聚维酮的水或乙醇溶液。所述步骤(4)中,每层药粉的厚度为0.1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3DP技术打印的甘草黄酮分散片具有崩解速度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服用更方便等特点,同时起效更快。而且,相对现有的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证的轻重缓急量身定制适合于患者的剂量,实现个性化给药和精准治疗,从而减少患者服用片数,使药物制剂发挥最大疗效,并使药物毒副作用降到最低。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是一种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配方包含以下组分:甘草黄酮15-50%、微晶纤维素20-50%、糊精20-50%、聚维酮10-15%、微粉硅胶0-0.5%、矫味剂0-0.5%,由3D打印而成。较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配方包含以下组分:甘草黄酮20-30%、微晶纤维素30-40%、糊精30-40%、聚维酮10-12%、微粉硅胶0-0.5%、矫味剂0-0.5%。最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配方包含以下组分:甘草黄酮25%、微晶纤维素32.5%、糊精32.5%、聚维酮10%。优选的,微晶纤维素采用微晶纤维素PH101。微晶纤维素PH101为由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晶体粉末。微晶纤维素对药物的容纳量较大,常作为稀释剂使用。微晶纤维素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崩解作用,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具有崩解剂和混悬剂双重作用。优选的,聚维酮采用聚维酮K30。聚维酮K30(PVPK30)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简称NVP)经自由基聚合而成,平均分子量为5万。聚维酮为优良的黏合剂,作为黏合剂,水溶液、醇溶液或固体粉末都可应用。聚维酮具有亲水性,易湿润、渗入,片剂易崩解,有利于药物的溶出。优选的,矫味剂为三氯蔗糖、甜菊素、阿斯帕坦、麦力甜或香精等。一种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将甘草黄酮15-50%、微晶纤维素20-50%、糊精20-50%、聚维酮10-15%、微粉硅胶0-0.5%、矫味剂0-0.5%按比例混合均匀,作为药粉装入3D打印快速成型机的粉末盒中;(2)将黏合剂装入墨盒中;其中所述的黏合剂为水、30%~75%乙醇溶液、淀粉浆、聚维酮的水或乙醇溶液;(3)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建模,并导入3D打印快速成型机的控制系统中;(4)控制系统输出指令,控制3D打印快速成型机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铺粉装置先在粉床上铺一层厚度为0.1mm的药粉,然后在选定区域喷涂黏合剂,为分散片的第一层,随后铺粉装置铺第二层粉末,如此逐层打印,层层叠加,直至完成分散片的打印;(5)待分散片黏结和干燥后取出,清扫周围残留粉末,即得。步骤(3)所述参数如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处方如下:名称比例(%)甘草黄酮25微晶纤维素PH10132.5糊精32.5聚维酮K3010黏合剂水本实施例的3D打印参数如下:制备方法如下:1.将甘草黄酮、微晶纤维素PH101、糊精、聚维酮K30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入LTY-200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的粉末盒中;2.将黏合剂装入墨盒中;3.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利用CAD等软件建模,并转换成stl格式文件导入3D打印机的LTY软件控制系统中;4.由计算机输出指令,控制3D打印机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铺粉装置先在粉床上铺一层厚度为0.1mm的药粉,然后在选定区域喷涂黏合剂,为分散片的第一层。随后粉床下降,铺粉装置铺第二层粉末,如此逐层打印,层层叠加,直至完成分散片的打印;5.待分散片黏结和干燥后取出,清扫周围残留粉末,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处方如下:名称比例(%)甘草黄酮30微晶纤维素PH10125糊精34.5聚维酮K3010甜菊糖0.5黏合剂2%聚维酮K30的水溶液本实施例的3D打印参数如下:制备方法如下:1.将甘草黄酮、微晶纤维素PH101、糊精、聚维酮K30、甜菊糖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入LTY-200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的粉末盒中;2.将黏合剂装入墨盒中;3.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利用CAD等软件建模,并转换成stl格式文件导入3D打印机的LTY软件控制系统中;4.由计算机输出指令,控制3D打印机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铺粉装置先在粉床上铺一层厚度为0.1mm的药粉,然后在选定区域喷涂黏合剂,为分散片的第一层。随后粉床下降,铺粉装置铺第二层粉末,如此逐层打印,层层叠加,直至完成分散片的打印;5.待分散片黏结和干燥后取出,清扫周围残留粉末,即得。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处方如下:名称比例(%)甘草黄酮20微晶纤维素PH10130糊精39.5聚维酮K3010微粉硅胶0.5黏合剂2%聚维酮K30的水溶液本实施例的3D打印参数如下:制备方法如下:1.将甘草黄酮、微晶纤维素PH101、糊精、聚维酮K30、微粉硅胶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入LTY-200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的粉末盒中;2.将黏合剂装入墨盒中;3.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利用CAD等软件建模,并转换成stl格式文件导入3D打印机的LTY软件控制系统中;4.由计算机输出指令,控制3D打印机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铺粉装置先在粉床上铺一层厚度为0.1mm的药粉,然后在选定区域喷涂黏合剂,为分散片的第一层。随后粉床下降,铺粉装置铺第二层粉末,如此逐层打印,层层叠加,直至完成分散片的打印;5.待分散片黏结和干燥后取出,清扫周围残留粉末,即得。实验例(对比崩解实验)1.实验对象1.1安胃疡分散片:按照中国专利“一种安胃疡分散片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1511011086.9)中的实施例1制备;1.2甘草黄酮分散片(3D打印):按实施例1制得的。2.实验仪器:78X-3C型片剂多用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3.实验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第四部“崩解时限检查法”规定,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至低点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至高点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吊篮顶部不可浸没于溶液中。分别取6片安胃疡分散片和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平行测定3次分散片的崩解时限。4.实验结果安胃疡分散片和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的对比崩解实验结果见表1。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的崩解速度显著快于安胃疡分散片。表1安胃疡分散片和3D打印甘草黄酮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