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67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椅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子。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按摩机,其通过使座部或者靠背部倾斜或者转动,从而使使用者扭转或者伸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9至图13)。该按摩机具有平行机构,该平行机构分别使配置在大致六边形的基座部件的各个顶点上的气缸式致动器进退驱动,从而使座部或靠背部倾斜或转动。要使座部倾斜或者转动,平行机构配置在座部的下方。要使靠背部倾斜或者转动,平行机构配置在设置于靠背部后侧的箱状的框架部件的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221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摩机中,要想确保足够的座部或靠背部的移动(倾斜或转动)行程,需要加大气缸式致动器的进退行程。鉴于此,在平行机构配置在靠背部的后侧的情况下,要想确保足够的靠背部的移动行程,则会导致靠背部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变厚,而在平行机构配置在座部下方的情况下,要想确保足够的座部的移动行程,则会导致座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变厚。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身体支承部的大型化且能够确保足够的身体支承部的移动行程的椅子。

本发明的椅子具备:身体支承部,支承使用者的身体;致动器,使所述身体支承部至少向包含左右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所述致动器左右成对且能够分别独立动作,并且所述致动器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作为作用方向,而且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身体支承部的侧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身体向左右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对使用者实施运动或者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并且,由于致动器设置在身体支承部的侧方,因而能够抑制身体支承部的大型化且能够确保足够的身体支承部的移动行程。

并且,本发明的椅子具备:身体支承部,在该身体支承部中,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和供使用着倚靠的靠背部形成为一体;脚框架,将所述身体支承部支承为能够移动;致动器,使所述身体支承部至少向包含左右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所述致动器左右成对且能够分别独立动作,并且所述致动器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作为作用方向,而且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座部的下方且所述脚框架与所述座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身体向左右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对使用者实施运动或者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并且,由于致动器设置在座部的下方,因而能够抑制靠背部的大型化且能够确保足够的靠背部的移动行程。

并且,优选地,所述致动器为进行伸缩动作的直动式致动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致动器的伸缩动作即可使身体支承部移动。并且,通过使左右的致动器的伸缩量不同,能够使身体支承部向左右方向倾斜。

并且,优选地,本发明的椅子还具备脚框架,所述脚框架将所述身体支承部支承为能够移动,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脚框架和所述身体支承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载置于地面的脚框架能够使身体支承部稳定地移动。

并且,优选地,所述身体支承部经由万向联轴器而连结于所述脚框架,所述万向联轴器允许所述身体支承部三维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身体支承部三维移动。

并且,优选地,所述身体支承部具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和供使用者倚靠的靠背部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身体向左右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对使用者实施运动或者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

并且,优选地,在所述身体支承部中,所述座部和所述靠背部形成为一体,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脚框架和所述座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致动器设置在彼此间的距离较近的脚框架和座部之间,因此,无需加大致动器的伸缩行程也能够确保足够的身体支承部的移动行程。

并且,优选地,本发明的椅子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致动器的驱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控制身体支承部的倾斜程度。

并且,优选地,本发明的椅子还具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身体支承部的动作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检测出身体支承部的动作从而控制其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身体支承部的大型化且能够确保足够的身体支承部的移动行程,并且能够对使用者实施运动或者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立起姿势的椅子的立体图。

图2是立起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3是立起姿势的椅子的主视图。

图4是放倒姿势的椅子的立体图。

图5是放倒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6是放倒姿势的椅子的主视图。

图7是倾斜姿势的椅子的立体图。

图8是倾斜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9是倾斜姿势的椅子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脚框架以及第1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11是踏脚的立体图。

图12是椅子主体的侧视图。

图13是按摩部的立体图。

图14是椅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倒姿势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中:1-椅子,2-椅子主体(身体支承部),3-座部(身体支承部),4-靠背部(身体支承部),5-踏脚(身体支承部),6-脚框架,7-控制部,10-第1致动器(致动器),11-第2致动器,13-万向联轴器,14-传感器,1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椅子的整体结构]

以下,对本发明的椅子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立起姿势的椅子1的立体图。图2是立起姿势的椅子1的侧视图。图3是立起姿势的椅子1的主视图。图4是放倒姿势的椅子1的立体图。图5是放倒姿势的椅子1的侧视图。图6是放倒姿势的椅子1的主视图。图7是倾斜姿势的椅子1的立体图。图8是倾斜姿势的椅子1的侧视图。图9是倾斜姿势的椅子1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脚框架6以及第1致动器10的立体图。图11是踏脚5的立体图。图12是椅子主体2的侧视图。图13是按摩部8的立体图。图14是椅子1的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倒姿势的椅子1的侧视图。另外,在图2至图9中省略了传感器15。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方向的概念,与就坐于图1至图3所示的立起姿势的按摩机1上的使用者的目视方向的概念一致,对于其他情况会进行适当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椅子1主要具有椅子主体2、将椅子主体2支承在离地面预定高度的脚框架6以及控制椅子主体2的各种动作的控制部7,并且所述椅子主体2具备供使用者就坐的座部3、设置于座部的后部且供使用者倚靠的靠背部4、设置于座部3的前部且支承使用者的下肢的踏脚5。椅子主体2作为支承使用者身体的身体支承部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座部3和靠背部4形成为一体。另外,座部3和靠背部4也可以彼此分开,此时,优选构成为靠背部能够相对于座部手动或者电动地前后倒起。在椅子主体2设置有进行揉捏按摩和/或敲打按摩的按摩部8。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体长方向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体长方向设置有3个)按摩部8。另外,在座部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供使用者放置上肢的扶手部(未图示)。

椅子主体2构成为通过设置在脚框架6和椅子主体2之间的致动器(即,第1致动器10)而相对于脚框架6能够前后倒起,并且可在图1至图3所示的立起姿势到图4至图6所示的放倒姿势之间的任意位置停止。踏脚5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椅子主体2和踏脚5之间的致动器(即,第2致动器11)而相对于座部3能够上下摆动,并且可在图2及图5的实线所示的下降姿势到图2及图5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以伸腿的状态支承下肢的上升姿势之间的任意位置停止。

[脚框架的结构]

如图10所示,脚框架6由第1部件61和第2部件62a~62c构成,第1部件61由左右成对且其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管构成,第2部件62a~62c由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且连接一对第1部件61的方管构成。第2部件62a~62c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具体而言,设置有:连结第1部件61的前端部的第2部件62a、连结第1部件61的后端部的第2部件62b、连结第1部件61的大致中间部的第2部件62c。

在脚框架6的前部设置有支承于第2部件62a和第2部件62c的板状的底座63a。在底座63a上载置有进排气装置9,该进排气装置9使空气进入进退驱动部17或从该进退驱动部17排出,该进退驱动部17由使按摩部8相对于身体进退的气囊等构成。在脚框架6的后部设置有支承于第2部件62b和第2部件62c的板状的底座63b。在底座63b上载置有前述的控制部7。在第2部件62c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设置有大致圆柱状的基座部件64,该基座部件64的上端部具有球面座64a。

如图14所示,控制部7具备可编程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等,其控制按摩部8、进排气装置9以及致动器10、11的驱动。在控制部7电连接有由使用者操作的控制器16。椅子主体2或者按摩部8除了按照预先制定的程序(线路)进行动作之外,还按照来自控制器16的使用者的指示进行动作。

[踏脚的结构]

如图11所示,踏脚5构成为支承左下肢的左踏脚部5L和支承右下肢的右踏脚部5R彼此分开。各个踏脚部5L、5R具有:以与使用者小腿的后面(背面)对置的方式设置的后壁51、以与使用者小腿的内侧面对置的方式设置的内侧壁52、以与使用者小腿的外侧面对置的方式设置的外侧壁53、以与使用者的脚掌对置的方式设置的底壁54、以与使用者大腿部对置的方式设置的上壁55,由此形成前方开口的凹部56。

内侧壁52从后壁51的内侧端部朝向前方竖立设置,外侧壁53从后壁51的外侧端部朝向前方竖立设置,底壁54从后壁51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竖立设置,上壁55从后壁51的上端部朝向前方竖立设置。在踏脚5处于图2的实线所示的下降姿势时,上壁55呈朝向前下方倾斜的状态。上壁55的前端部位于比内侧壁52、外侧壁53以及底壁54更靠后方位置。因此,在将大腿部放置于上壁55上的状态下,自膝盖向脚尖侧的部位处于被内侧壁52、外侧壁53以及底壁54包围的状态。

在左踏脚部5L以及右踏脚部5R上分别设置有能够沿体长方向移动的按摩部8。为了使按摩部8沿体长方向移动,在踏脚部5设置有导向部件57。导向部件57分别设置在内侧壁52以及外侧壁53的与下肢对置的面。即,在左踏脚部5L和右踏脚部5R中,分别设置有左右成对的导向部件57。导向部件具有沿体长方向延伸设置的齿条以及导轨。

[座部以及靠背部的结构]

如图1以及图12所示,座部3以及靠背部4包括:由树脂或金属等制成的硬质的框架20、从前方包覆框架20的由布料或皮革等制成的罩(未图示)。框架20具有外形呈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的背框架21和从背框架21的下端部朝向前方竖立设置且外形呈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座框架22,并且背框架21和座框架22形成为一体。框架20具有形成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且朝向前后方向开口的开口部23。开口部23遍及从座部3到靠背部4的范围而形成。罩(未图示)从前方覆盖开口部23。按摩部8的施疗子8b(参照图13)从开口部23向前方突出,并且能够经由罩(未图示)从后方对使用者的躯干进行按摩,并且能够从下方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按摩。

在椅子主体2设置有能够沿体长方向而在从座部3到靠背部4的范围中移动的按摩部8。为了使按摩部8沿体长方向移动,在框架20设置有左右成对的导向部件24。导向部件24具有沿体长方向延伸设置的齿条以及导轨,并且在与腰部附近相对应的位置朝向前方弯曲。

[万向联轴器的结构]

如图2、图6以及图12所示,椅子主体2的下部连结于脚框架6。在椅子主体2的下方且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设置有与设置在脚框架6的基座部件64连结的连结部件25。在连结部件25的端部设置有与基座部件64的球面座64a嵌合的球状体25a。即,由基座部件64以及连结部件25构成连结脚框架6和椅子主体2的万向联轴器13,并且允许椅子主体2三维移动。

[第1致动器的结构]

如图2、图10以及图12所示,在脚框架6和椅子主体2之间设置有使椅子主体2相对于脚框架6移动的左右成对的第1致动器10。该第1致动器10是具有安装有马达10a的筒状外壳10b和通过马达10a的驱动而在外壳10b内进行往复移动的杆10c并且通过杆10c的往复移动而进行伸缩动作的直动式致动器。杆10c的伸缩方向为大致上下方向或者大致前后方向。即,第1致动器10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作为作用方向,能够使椅子主体2沿该作用方向移动。控制部7能够分别独立控制成对的第1致动器10的驱动。第1致动器10的下端部经由托架65安装于脚框架6。第1致动器10的上端部经由托架26安装于椅子主体2。

在椅子主体2的座部3附近的侧方(侧面),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1。用于将第1致动器10的上端部结合于椅子主体2的托架26通过枢轴A1而枢轴支承于椅子主体2。第1致动器10(杆10c)的上端部通过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2而枢轴支承于托架26。即,第1致动器10设置在椅子主体2的侧方。在脚框架6的第1部件61设置有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3。用于将第1致动器10的下端部结合于脚框架6的托架65通过枢轴A3而枢轴支承于脚框架6。第1致动器10(外壳10b)的下端部通过以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大致前后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4而枢轴支承于托架65。如此,由于第1致动器10设置在椅子主体2的侧方,因而能够抑制椅子主体2的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或者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椅子主体2在该方向上的移动行程。

即,第1致动器10以能够以各个枢轴A1~A4作为支点而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摆动的状态连结脚框架6和椅子主体2。并且,椅子主体2通过万向联轴器13以及左右的第1致动器10而三点支承于脚框架6。另外,还可以上下反向配置第1致动器10。此时,外壳10b安装于椅子主体2侧,杆10c安装于脚框架6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第1致动器10设置在椅子主体2的侧方的结构,但是,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第1致动器10设置在座部3的下方且脚框架6和座部3之间。此时,在座部3的下方,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1。并且,用于将第1致动器10的上端部结合于座部3的托架26通过枢轴A1而枢轴支承于座部3。即,第1致动器10设置在座部3的下方。如此,由于第1致动器10设置在座部3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靠背部4的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或者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在该方向上的移动行程。

[第2致动器的结构]

如图2以及图12所示,踏脚5通过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5而枢轴支承于座部3。以下,对座部3和踏脚5的连结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踏脚5的后部和座部3的前部分别设置有托架58和托架31,两个托架58、31经由枢轴A5连结在一起。踏脚5侧的托架58在上下方向上长,并且托架58的上部与座部3侧的托架31连结。

为了使踏脚5相对于座部3移动,在座部3和踏脚5之间设置有左右成对的第2致动器11。该第2致动器11的结构与连结脚框架6和椅子主体2的第1致动器10的结构相同,因而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杆10c的伸缩方向为大致前后方向。即,第2致动器11将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作为作用方向,并且能够使踏脚5沿该作用方向移动。控制部7能够分别独立控制成对的第2致动器11的驱动。成对的第2致动器11中的一侧(左侧)致动器11连结框架20(座部3或者靠背部4)和左踏脚部5L。另一侧(右侧)致动器11连结框架20(座部3或者靠背部4)和右踏脚部5R。

在框架20(座部3或者靠背部4)的侧方设置有用于将第2致动器11的后端部结合于框架20的托架27。第2致动器11(外壳10b)的后端部通过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6而枢轴支承于托架27。即,第2致动器11设置在椅子主体2的侧方。第2致动器11(杆10c)的前端部通过以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7而枢轴支承于托架58。第2致动器11在枢轴A5的下方枢轴支承于安装在踏脚5的托架58。另外,第1致动器10和第2致动器11在侧视时彼此交叉,但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错开,彼此互不干涉。

[传感器的结构]

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椅子主体2的动作信息的传感器14。该传感器14为检测椅子主体2的角速度的陀螺仪传感器。如图12所示,传感器14优选设置在座部2的下方且连结部件25的附近。通过如此设置传感器14,能够检测出椅子主体2的以连结部件25的附近作为中心的相对于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角度变化。并且,作为检测椅子主体2的动作信息的传感器14,除了设置陀螺仪传感器之外还可以设置加速度传感器,或者设置加速度传感器以替代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优选设置在座部2的下方且连结部件25的附近。通过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椅子主体2的以连接部件25的附近作为中心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速度或者移动距离。传感器14与控制部7电连接,传感器14所检测出的信息传递到控制部7。因此,控制部7可以根据从传感器14传递过来的信息控制各个致动器10、11的驱动。

如图1以及图14所示,本发明的椅子1还可以具备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身体相对于椅子主体2的位置或者姿势的传感器15。该传感器15优选为能够检测压力分布的薄板状的压力传感器。传感器15可以配置在座部3的上表面的左右部分和/或靠背部4的前表面的左右部分。并且,传感器15也可以配置在座部3的上表面的前后部分和/或靠背部4的前表面的上下部分。通过如此设置传感器15,能够检测出身体相对于座部3或者靠背部4的位置或者荷载的变化。即,能够检测出使用者的姿势(失去平衡)的变化。传感器15与控制部7电连接,传感器15所检测出的信息传递到控制部7。因此,控制部7可以根据从传感器15传递过来的信息控制各个致动器10、11的驱动。

[按摩部的结构]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按摩部8由左右成对且大致三角形的臂8a和设置在臂8a的上下两端部的施疗子8b构成,并且按摩部8通过揉捏马达M1以及敲打马达M2的驱动而能够进行左右施疗子8b彼此靠近或远离的揉捏按摩和左右施疗子8b相对于使用者侧交替进退的敲打按摩。并且,按摩部8通过升降马达M3的驱动而能够沿体长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改变按摩部8相对于身体的位置或者使按摩部8进行滚动按摩。如上所述,在椅子主体2设置有沿体长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部件24、57,而按摩部8沿着导向部件24、57进行移动。并且,按摩部8可以具有由气囊等构成的进退驱动部17,通过使进退驱动部17驱动而使施疗子8b相对于使用者的身体进退,从而能够改变按摩的强度。进退驱动部17通过进排气装置9的进排气而进行膨胀和收缩。

[椅子主体的动作]

以下,对椅子主体2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至图3中示出左右的第1致动器10的伸缩量相同且最为收缩的立起姿势。在该姿势中,椅子主体2并未向左右方向倾斜,靠背部4的支承身体的面大致朝向前方,座部3的支承身体的面大致朝向上方。图4至图6中示出左右的第1致动器10的伸缩量相同且最为伸长的放倒姿势。在该姿势中,椅子主体2并未向左右方向倾斜,靠背部4的支承身体的面大致朝向上方,座部3的支承身体的面大致朝向后方。如此,通过使左右的第1致动器10以相同的伸缩量进行伸缩,在不会产生左右方向上的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将椅子主体2设为任意的倒起角度。

图7至图9中示出左右的第1致动器10的伸缩量不同且一侧第1致动器10最为收缩、另一侧第1致动器最为伸长的倾斜姿势。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左右方向上的一侧设为左侧,将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设为右侧而进行说明。在图7至图9中示出左侧的第1致动器10最为收缩,而右侧的第1致动器10最为伸长的状态。在该姿势中,椅子主体2相对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L1向第1致动器10收缩的左侧倾斜。即,靠背部4以及座部3的支承身体的面朝向左前方或右前方。并且,椅子主体2比立起姿势后倾且比放倒姿势立起。

以下,对例如使右侧的第1致动器10伸长而从立起姿势转变到倾斜姿势时的各个部件的动作进行说明。

右侧的第1致动器10以将大致前后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4为中心向左侧摆动。并且,右侧的第1致动器10以将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3为中心向后方摆动。另一方面,左侧的第1致动器10虽不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动作,但是以将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3为中心向后方摆动与右侧的第1致动器10的摆动量相同的量。并且,用于将左侧的第1致动器10连结于椅子主体2的托架26以将大致前后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A2为中心向左侧摆动。如此,椅子主体2以连结部件25的球状体25a为中心倾斜并且向左侧摆动。即,第1致动器10能够使椅子主体2至少向包含左右方向分量的方向移动。

左右的第1致动器10的驱动受到控制部7的控制。因此,能够根据存储于控制部7中的预定的程序而将椅子主体2的姿势自动改变为立起姿势、放倒姿势或者倾斜姿势中的任意一个姿势。另外,通过使用者对控制器16的操作,也可以使椅子主体2变为所希望的姿势。如此,通过改变椅子主体2的姿势,能够对就坐于椅子1的使用者实施运动。并且,在倾斜姿势的状态下或者移动到倾斜姿势的过程中,使用者欲维持稳定的状态,因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

并且,本发明的椅子1不只限于图示的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存在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致动器10以及第2致动器11,例示了通过马达10a的驱动而伸缩的致动器,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形成为折皱状的空气促动器。并且,也可以联动控制左右的第1致动器10的驱动,此时,优选将左右的第1致动器10控制为使一侧的第1致动器10伸长,而使另一侧的第1致动器10控制为收缩。并且,在椅子主体2的各个部位可以设置由通过空气的进排气而进行膨胀和收缩的气囊构成的按摩部。

本发明适用于能够抑制身体支承部的大型化且能够确保足够的身体支承部的移动行程,并且能够对使用者实施运动,或者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的椅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