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49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抗菌止血纱布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金属盐,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金属盐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和羧甲基纤维素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S1:预处理: 将医用脱脂棉纱布用无水乙醇浸泡30min-60min;

S2:碱化处理:将经S1处理后的医用脱脂棉纱布浸泡在乙醇与碱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碱化反应,以3:100-3:50的质量比在25℃-30℃的温度下反应30min-60min;

S3:醚化处理:经S2碱化处理步骤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氯乙酸乙醇溶液,进行醚化反应;

S4:经S3醚化处理步骤后,用乙酸乙醇溶液将 PH调至7,制得纱布A,将纱布A用体积浓度为80%乙醇溶液洗涤多次,将洗涤后的纱布A冷冻干燥处理,获得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纱布B;

S5:在S4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纱布B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和氯化锌,以乙醇为介质,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中搅拌,在30℃-70℃下反应2h-4h,制备成纱布C;

S6:将S5制备的纱布C,用乙醇反复洗涤多次,然后冷冻干燥即获得所述新型抗菌止血纱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乙醇与碱的混合溶液为体积浓度为90%-98%的乙醇与浓度为15wt%-3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以1:1的体积比配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3所述的氯乙酸乙醇溶液中的氯乙酸与S2中所述乙醇与碱的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2:1-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3所述的醚化反应温度为50℃-70℃,醚化反应时间为2h-3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4所述的洗涤次数为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5所述氯化钙、氯化锌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纱布B的质量比为1:1:2-1:1:4,其中S5所述的乙醇体积浓度为50%-8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6中所述乙醇溶液体积浓度为80%-90%,S6所述的洗涤次数为2-4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