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叶皂苷B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45720发布日期:2019-08-27 21:3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叶皂苷B注射剂,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七叶皂苷是从七叶树科七叶树属植物种子提取得到的总皂苷,七叶皂苷的水溶解度较差,为增加其溶解度,常将其制成钠盐。七叶皂苷主要含有4种成分,我国国家标准按液相色谱出峰前后,依次命名为七叶皂苷A、七叶皂苷B、七叶皂苷C和七叶皂苷D。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抗水肿等多种功效,可用于脑水肿、创伤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多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CN102836133A公开了一种七叶皂苷钠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七叶皂苷钠、冻干保护剂叔丁醇和注射用水制成,但是由于七叶皂苷钠具有较强的血管刺激性,还具有较强的肾毒性,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CN1491657A公开了一种由七叶皂苷钠和双氯芬酸盐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双氯芬酸盐的加入明显减轻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刺激性及引起的疼痛。CN1931176A公开了一种七叶皂苷的药物组合物,它由七叶总皂苷与赖氨酸等药物载体组成,二者联用具有显着的协同增效作用,并降低了七叶皂苷对血管和肌肉的刺激性,但是不能减少肾毒性。已有试验表明,七叶皂苷的抗炎活性与七叶皂苷的纯度正相关,即七叶皂苷A、B、C、D的总纯度越高,有关物质含量越少,活性越强,而七叶皂苷的血管刺激性正好相反,即七叶皂苷A、B、C、D的总纯度越高,有关物质含量越少,刺激性越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七叶皂苷B注射剂,不仅具有更强的治疗活性,同时还能减少血管刺激和肾毒性,从而更好的满足临床治疗。本发明所提供的七叶皂苷B注射剂,含有七叶皂苷B与氨基酸,所述七叶皂苷B与氨基酸的重量比为10~50∶1~10。优选地,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七叶皂苷B与氨基酸的重量比为30~40∶2~6。优选地,所述的七叶皂苷B注射剂还含有药剂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优选地,所述注射剂为冻干粉针,所述辅助成分为pH调节剂和甘露醇。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七叶皂苷B、氨基酸、甘露醇溶于注射用水制得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甘露醇的浓度为10~20g/100ml,七叶皂苷B的浓度为0.5~2g/100ml;2)用pH调节剂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6.5;3)将调节pH值后的溶液用滤膜或滤芯过滤;4)灌装后冷冻干燥,即得。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乳酸。七叶皂苷B性质不稳定,用酸调节pH能够提高稳定性,其中乳酸的稳定性最好,而且乳酸还能降低刺激性。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包括预冻、一次升华和再干燥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操作步骤如下:预冻:先将物料温度迅速降至-25~-20℃,保持0.5~1小时,然后再将物料温度缓慢降至-40~-35℃,保温2~5小时;一次升华:控制真空度在20帕以下,将物料温度升高到-15~-5℃并保温3~5小时;再干燥:将物料温度升到30~40℃,保温10~15小时。采用以上冻干工艺能提高制剂质量和稳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强的抗炎、抗渗出活性。动物试验表明,小鼠静脉注射0.125mg/Kg,对肿胀抑制率即可达到60%以上,最高达到70%以上;小鼠静脉注射1mg/Kg,对渗出的抑制率即可达到40%以上,最高达到58%。2)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刺激反应,病理切片观察未见血管及其周围细胞有变性、坏死及明显病理异常,表明本发明无血管刺激性。3)各项生化指标以及肝脏、肾脏系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病理切片观察与生理盐水组基本相似,未见肝肾细胞有变性、坏死及明显病理异常,表明本发明的肝肾毒性很低。4)本发明提供的冻干粉针外观饱满,无萎缩、塌陷、断层等现象,复溶性和质量稳定性好,贮存期可达一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七叶皂苷B是从七叶皂苷中采用色谱分离方法得到的纯度达98%以上的纯品。实施例11)将30g七叶皂苷B、2g甘氨酸、200g甘露醇溶于2000ml注射用水制得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甘露醇的浓度为10g/100ml,七叶皂苷B的浓度为1.5g/100ml,甘氨酸的浓度为0.1g/100ml;2)用乳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5;3)将调节pH值后的溶液用0.22μm的滤膜过滤;4)灌装后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程序如下:预冻:先将物料温度迅速降至-20℃,保持1小时,然后再将物料温度缓慢降至-40℃,保温4小时;一次升华:控制真空度在20帕以下,将物料温度升高到-10℃并保温4小时;再干燥:将物料温度升到35℃,保温12小时。实施例21)将40g七叶皂苷B、6g赖氨酸、800g甘露醇溶于4000ml注射用水制得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甘露醇的浓度为20g/100ml,七叶皂苷B的浓度为1g/100ml,赖氨酸的浓度为0.15g/100ml;2)用乳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4.5;3)将调节pH值后的溶液用0.22μm的滤膜过滤;4)灌装后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程序如下:预冻:先将物料温度迅速降至-25℃,保持0.5小时,然后再将物料温度缓慢降至-35℃,保温5小时;一次升华:控制真空度在20帕以下,将物料温度升高到-5℃并保温3小时;再干燥:将物料温度升到40℃,保温10小时。实施例31)将25g七叶皂苷B、5g天冬氨酸、150g甘露醇溶于1250ml注射用水制得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甘露醇的浓度为12g/100ml,七叶皂苷B的浓度为2g/100ml,天冬氨酸的浓度为0.4g/100ml;2)用乳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5.5;3)将调节pH值后的溶液用0.22μm的滤膜过滤;4)灌装后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程序如下:预冻:先将物料温度迅速降至-22℃,保持0.5小时,然后再将物料温度缓慢降至-38℃,保温3小时;一次升华:控制真空度在20帕以下,将物料温度升高到-15℃并保温5小时;再干燥:将物料温度升到30℃,保温15小时。试验例1.抗炎活性试验试验药物:将七叶皂苷B分别与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谷氨酸按15∶1的重量比混合,并按常规方法制成冻干粉针,同时以七叶皂苷B冻干粉针为阳性对照。取体重25~30g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00只,分为10大组,每组10只小鼠,静脉注射0.125mg/Kg(以七叶皂苷B计),空白对照注射生理盐水,30分钟后,每鼠右耳涂抹二甲苯0.06ml,再过2小时后处死小鼠,用打孔器打下双耳圆片,称重,计算各鼠的肿胀度,详细方法参照文献CN1931176A。试验结果见表1。表1七叶皂苷B注射剂的抗炎活性分组试验药物动物数(n)肿胀值(x±s.mg)抑制率(%)1七叶皂苷B+甘氨酸106.0667.32七叶皂苷B+赖氨酸107.5459.43七叶皂苷B+脯氨酸107.8957.54七叶皂苷B+天冬氨酸106.4665.25七叶皂苷B+酪氨酸105.3371.36七叶皂苷B+半胱氨酸108.6353.57七叶皂苷B+色氨酸1010.1745.28七叶皂苷B+谷氨酸109.8646.99七叶皂苷B(阳性对照)1011.1240.110生理盐水(空白对照)1018.56——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出:与空白对照相比,七叶皂苷B及其氨基酸组合物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与七叶皂苷B阳性对照相比,第1~6组均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第5组的肿胀抑制率达到了70%以上,而第7、8组与阳性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能进一步提高七叶皂苷B的抗炎活性。2.抗渗出活性试验试验药物同试验例1。参照文献CN1931176A试验例6的方法,取健康昆明小鼠100只,分成10组,每组10只,静脉注射1mg/Kg(以七叶皂苷B计),空白对照注射生理盐水,1小时后,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生理盐水,同时腹膜注射1%醋酸溶液0.2ml,20分钟后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用生理盐水6ml,分次洗涤腹腔,将洗涤液合并,加生理盐水10ml,离心300rpm×20分钟,取上清液,在5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见表2。表2七叶皂苷B注射剂的抗渗出活性分组试验药物动物数(n)吸光度抑制率(%)1七叶皂苷B+甘氨酸100.186550.52七叶皂苷B+赖氨酸100.188849.93七叶皂苷B+脯氨酸100.208044.84七叶皂苷B+天冬氨酸100.219741.75七叶皂苷B+酪氨酸100.157558.26七叶皂苷B+半胱氨酸100.193748.67七叶皂苷B+色氨酸100.253632.78七叶皂苷B+谷氨酸100.265629.59七叶皂苷B(阳性对照)100.275926.810生理盐水(空白对照)100.3768——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出:与空白对照相比,七叶皂苷B及其氨基酸组合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渗出活性。与七叶皂苷B阳性对照相比,第1~6组均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第5组的渗出抑制率达到了55%以上,而第7、8组与阳性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能进一步提高七叶皂苷B的抗渗出活性。3.血管刺激性试验试验药物与实施例1相同。参考文献CN1931176A试验例3的方法,取体重为2Kg的家兔30只分成10组,每组3只,分组方法与试验例1相同。各试验药物以所含七叶皂苷B计,每兔每天1ml∶5mg,空白对照注射生理盐水,连续3天从同一耳缘静脉注射,第4天处死动物,剪下给药耳缘,观察药物对静脉的刺激作用,并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如下:第1~8组均未见明显刺激反应,病理切片观察与生理盐水组基本相似,未见血管及其周围细胞有变性、坏死及明显病理异常;第9组出现严重充血水肿,大部分注射部位显紫褐色,病理切片表明有严重变性、坏死和血栓形成;第10组动物的耳朵未见明显刺激反应,病理切片未见异常。以上结果表明:氨基酸能明显地降低七叶皂苷B的血管刺激性。4.肝肾毒性试验取健康昆明小鼠100只,分成10组,每组10只,静脉注射5mg/Kg(以七叶皂苷B计),连续给药7d,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给药前称重并记录,处死前禁食12h,称重。15%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四项生化指标。处死大鼠,取肝、肾脏测定脏器系数(脏/体比值)=脏器质量/体质量×100%,取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分别用4%的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显微结构。试验结果见表3,表4。表3七叶皂苷B注射剂对小鼠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表4七叶皂苷B注射剂对小鼠肝脏、肾脏系数的影响分组试验药物动物数(n)肝脏系数肾脏系数1七叶皂苷B+甘氨酸106.828±0.5491.788±0.2542七叶皂苷B+赖氨酸106.855±0.5821.786±0.2693七叶皂苷B+脯氨酸106.811±0.6431.793±0.2584七叶皂苷B+天冬氨酸106.836±0.5941.795±0.2685七叶皂苷B+酪氨酸106.894±0.5671.769±0.2896七叶皂苷B+半胱氨酸106.821±0.4671.803±0.3717七叶皂苷B+色氨酸106.923±0.6331.801±0.2258七叶皂苷B+谷氨酸106.845±0.6121.826±0.3459七叶皂苷B(阳性对照)108.668±0.8622.955±0.34210生理盐水(空白对照)106.821±0.7681.742±0.237从表3和表4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第1~8组的各项生化指标以及肝脏、肾脏系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病理切片观察与生理盐水组基本相似,未见肝肾细胞有变性、坏死及明显病理异常;第9组出现严重肝肾肿大,各项生化指标显著增大,病理切片表明有严重出血、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氨基酸能明显地降低七叶皂苷B的肝肾毒性。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