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856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方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趋低龄化,作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肝病。目前,现代医学多以运动、减肥等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化学药物需长期服用,甚或出现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中药复方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药理效应,是其整体观念的优势体现,已经成为脂肪肝防治研究的一种重要策略。因此,加强本病的研究是减少及防止慢性肝病进展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中国专利CN102293969A公开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它的有效成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芍5~8、石决明8~12、夏枯草6~10、瓦楞子4~6、珍珠母4~6、皂角刺5~8、山楂10~15、茯苓4~6、胆南星4~6、牡丹皮6~10、丹参6~10、三棱5~8、何首乌8~12、桃仁6~10。

中国专利CN104815299A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茵陈蒿30份、跌破勒30份、海蓬子6份、川楝子6份、元胡6份、五灵脂10份、青黛15份、蔗虫15份、郁金6份。

中国专利CN105381334A公开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以太子参、薏苡仁、茯苓、炒白朮、山药、炙黄芪、陈皮、白芍、荷叶、全当归、鸡内金、茵陈蒿为原料,经过制备成药剂。

中国专利CN105663497A公开一种治疗脂肪肝中药方剂,所述方剂成分重量比如下:丹参10~13克、茵陈22~24克、泽泻7~10克、莱菔子16~18克、茵陈蒿20~25克、白芥子20~30克、白茯苓25~30克、山楂10~15克、三七14~17克、何首乌7~9克、蒲黄6~8克、芦荟4~8克,水蛭3~7克、陈皮8~10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为:皂角刺0.5~1、生白术0.5~1、茵陈蒿1~2。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可采用适于口服用的制剂,可选自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分散片、口腔崩解片、丸剂、口服液等中的一种。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可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载体或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口服剂型;所述载体可选自赋形剂、填料、稀释剂、润滑剂、湿润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甜味剂、芳香剂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载体可选自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硬脂酸镁、微粉硅胶、葡萄糖、甘露醇、木糖醇、甘氨酸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治疗脂肪肝的复方中药可煎煮后服用,也可以用水或乙醇提取后服用。

本发明具有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的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发明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TG含量,抑制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具有治疗脂肪肝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脂肪肝的药物。

本发明以皂角刺、生白术、茵陈蒿为原料,经过0~75%乙醇提取分离,制成一定的剂型。上述三药合用,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用于脂肪肝属于热瘀互结、脾虚湿盛者。药效学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TG含量,抑制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具有治疗脂肪肝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该组合物可以制成医学上可以接受的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或硬胶囊)、颗粒剂等剂型,从药效学研究证明本发明具有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功能,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专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SD大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HE染色×200)。在图1中,a为正常组,b为模型组,c为本发明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具体实施例,但仅作为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具体如下:

1材料

1.1实验动物 SD雄性大鼠,30只,清洁级,200g左右,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药物与试剂 TG试剂盒、ALT试剂盒、AST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高脂饲料 高脂饲料组成:83.25%基础饲料、10%猪油、1.5%胆固醇、0.2%脱氧胆酸钠、5%糖、0.05%丙硫氧嘧啶,由苏州双狮动物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2方法

2.1造模与分组用药 自造模之日起,按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本发明组各6只,模型组、本发明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第7周起,本发明组按100ml/Kg鼠重(含生药量为0.1g/100ml)灌服药液6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应量的饮用水灌胃。

2.2检测项目

2.2.1肝组织TG含量测定

2.2.2血清ALT、AST活性检测

2.2.3肝组织病理HE染色

3结果

3.1本发明对SD大鼠肝组织TG含量的影响

较之正常组,模型组TG含量显著升高(P<0.01),本发明组肝组织TG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见表1)。

3.2本发明对SD大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本发明组血清ALT、AST活性则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正常组、模型组、本发明组对SD大鼠肝组织TG含量及血清ALT、AST活性的影响比较见表1)

表1

注:**P<0.01,vs正常组;ΔΔP<0.01,vs模型组。

3.3本发明对SD大鼠肝组织HE染色的影响

正常组SD大鼠肝细胞索排列正常,肝细胞形态正常,核圆、大、居中,胞浆内无脂滴蓄积,小叶内无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变性的肝细胞肿大变圆,胞浆内出现大量脂肪空泡,部分细胞可见细胞核被挤向一侧,并可见散在的点状坏死灶和炎性细胞浸润。本发明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及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胞内脂滴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灶减少(见图1)。

以上结果说明复方中药具有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