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046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白血病的治疗药物,特别涉及多种中药结合的治疗药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造血细胞的某一系列、主要是某一白细胞系列的前体细胞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在骨髓中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克隆性增生、积聚,并侵犯肝、脾、淋巴结,最终浸润破坏全身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血病与实体肿瘤不同,不是生长在局部的赘生物,而是全身散播,可能侵犯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血液病。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化学毒物(苯等)或药物、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回顾调查,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其特征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无限制地增生,浸润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血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每天骨髓能产生上百亿个新的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体内产出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多,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由于肿瘤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止血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很容易受伤、出血、感染。

白细胞主要发生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也可出现在全身其它组织中,致使正常的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显著减少。骨髓中可因某些白血病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而呈灰红色或黄绿色。淋巴组织也可被白血病细胞浸润,后期则淋巴结肿大。有50%~80%白血病死者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改变。常见者为血管内白细胞郁滞、血管周围白细胞增生。其它最常发生白血病浸润的脏器是肾、肺、心脏及胸腺、睾丸等。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白血病浸润组织脏器比较集中而且严重,破坏组织能力较大。白血病在疾病过程中,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造血组织、皮肤粘膜、心包膜、脾、胃及中枢神经等。其出血常发生在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的基础上。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出血,梗死及全身代谢障碍,局部或全部组织可有营养不良与萎缩,甚至坏死等。近年来由于大量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的应用,其尸检病理变化有新的表现,白血病细胞崩解浸润消失,出现了纤维蛋白渗出,组织细胞吞噬,继而纤维化。骨髓可出现萎缩或纤维化,某些霉菌、原虫的感染增多,药物引起的病变增多。

现可知白血病是一种克隆性恶性病,恶性病变可发生在造血干细胞广泛范围内,累及的范围可以多少不一。恶性克隆的产生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逆转录病毒感染原瘤基因激活是主要的,而放射线、化学毒物、药物(特别是烷化剂)以及遗传因素致染色体异常和免疫功能降低等促使了恶性克隆的产生和发展。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病因学已从群体医学、细胞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尽管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但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在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方面,仍然认为与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关。

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稳定,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时代过去了。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中医学观点分析白血病,属于肝肾阴虚,外感风邪、毒入营血,也就是说内在因素为肾虚致免疫低下,外感风邪病毒,毒邪乘虚内陷,毒蕴于血液,治疗应以祛风攻毒、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之中药组合治疗药物之方案。

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菟丝子15份、牛膝10份、桑寄生15份、人参15份、红枣15份、黑枸杞10份、熟地15份 、透骨草10份、葛根10份、柴胡15份、当归12份、白花蛇舌草10份、黄芪20份、海藻15份、黑骨藤9份、甘草8份。

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中的各中药成份药性功效作分析。中药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性能:味甘,性温;能被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尿频,带下,腰痛;肝肾不足,视物昏花,视力减退;脾肾虚弱,便溏腹泻;肝肾虚损,胎动不安。牛膝散瘀血,消痈肿、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桑寄生归肝、肾经;用于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人参具有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 安神之功效;人参含10多类人参皂甙,及糖类, 多类氨基酸与维生素等, 有抗心律失常, 抗老防衰的作用。红枣补血益血,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枸杞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滋阴、补精益髓,配以当归补疗血虚症。透骨草有祛风胜湿、活血止痛;舒筋活络, 祛风胜湿,活血止痛, 软坚消痞。葛根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肾健脾、益胃安神、清心明目、润肠道便及醒酒等功能。柴胡功效:和表解里, 疏肝, 升阳;用于:感冒发热, 寒热往来, 胸胁胀痛, 月经不调, 宫脱垂, 脱肛。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当归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痈疽难溃, 久溃不敛。 海藻功效:软坚, 消痰, 利水, 泄热;治瘰疬, 瘿瘤, 积聚, 水肿, 睾丸肿痛。黑骨藤功效: 通经络、去风湿、活血、消炎; 能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 臂痛, 腰痛, 腿疼痛等疾。黑骨藤功效: 通经络、去风湿、活血、消炎; 能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 臂痛, 腰痛, 腿疼痛等疾。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通过以中医学观点分析白血病,属于肝肾阴虚,外感风邪、毒入营血,分析认为内在因素为肾虚致免疫低下,外感风邪病毒,毒邪乘虚内陷,毒蕴于血液,采取以祛风攻毒、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之中药组合治疗药物之方案,中医学理论分析正确,药物配合正确,应用治疗效果显著、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适用于一个白血病患者服用的一个剂量药物作为优选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一个剂量药量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菟丝子15克、牛膝10克、桑寄生15克、人参15克、红枣15克、黑枸杞10克、熟地15克、透骨草10克、葛根10克、柴胡15克、当归12克、白花蛇舌草10克、黄芪20克、海藻15克、黑骨藤9克、甘草8克。

一组有效治疗白血病的中药使用方法:煎汤内服,重症患者两日服一剂量,轻症患者可适当减少药量,服用20~30个剂量即可得到改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