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院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适用医院护理的电动吸痰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院护理装置吸痰器结构简单,而且功能非常单一,传统的吸痰器是用手 挤压塑料球囊从而产生吸力将痰液从病人口腔中吸出,这种方法需要护理人员或家属用手亲自操作,容易将痰液溅在手上,十分不卫生,而且手挤压塑料球囊的力度把握不好容易对 病人的呼吸道造成伤害;传统的吸痰器只设有储痰瓶,没有设置消毒瓶,当进行吸痰操作时,容易将痰液里的细菌散播到空气中,对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健康造成威胁;传统的吸痰器只是将痰液储存在储痰瓶中,当储痰瓶内的痰液量过多时,再将痰液倒出,清洗储痰瓶,这就产生了痰液倒出后的二次污染,而且清洗储痰瓶时需要护理人员或家属的手直接接触储痰瓶内侧,十分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消毒,能够对吸力大小进行准确调节,避免对病人呼吸道产生损害的适用医院护理的电动吸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体,其特征是在机体下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两侧设有固定手柄,固定手柄外侧设有手柄防滑套,固定座下侧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下侧设有支撑脚,固定座左侧设有折叠照明架,折叠照明架通过架体固定连接器和固定座连接,折叠照明架左侧设有照明控制开关,折叠照明架上面设有折叠连接转轴,折叠连接转轴左侧设有照明转轴闭锁扣,折叠照明架上侧设有辅助照明灯,辅助照明灯左侧设有照明灯罩,固定座上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前侧设有压力显示屏,压力显示屏右侧设有压力调节旋钮,控制器下侧设有电源盒,电源盒前侧设有电源控制开关,电源盒右侧设有外接电源线,控制器上侧设有负吸泵,负吸泵下侧设有泵体固定座,负吸泵左侧设有负吸管,负吸管通过负吸密封连接器和负吸泵连接,负吸管上面设有负吸电控调节阀,负吸电控调节阀右侧设有单向负吸阀,负吸泵右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右侧设有减压导流器,减压导流器右侧设有排气过滤净化器,排气过滤净化器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上侧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控制器左侧设有集液瓶套,集液瓶套内设有一次性集液密封袋,集液瓶套下侧设有瓶体固定座,集液瓶套上侧设有集液器,集液器通过集液快速连接器和集液瓶套连接,集液快速连接器内设有集液密封垫,集液器内设有负吸过滤器,负吸过滤器左侧设有负吸压力传感器,集液器上侧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下侧设有单向进液阀,进液口上侧设有吸液软管,吸液软管通过吸液密封连接器和进液口连接,吸液软管左侧设有滑动调节器,滑动调节器上面设有调节压轮,滑动调节器左侧设有吸液手柄,吸液手柄左侧设有折叠吸液管,折叠吸液管左侧设有吸液嘴,吸液手柄外侧设有吸液防滑套。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下侧设有防滑脚垫。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过滤净化器右侧设有排气护罩。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口下侧设有单向进液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消毒,保证了护理人员或家属在为病人吸痰时的人身安全,能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对吸力大小进行准确调节,避免了为病人吸痰时对呼吸道产生损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液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固定座,3、固定手柄,4、手柄防滑套,5、支撑腿,6、支撑脚,7、折叠照明架,8、架体固定连接器,9、照明控制开关,10、折叠连接转轴,11、照明转轴闭锁扣,12、辅助照明灯,13、照明灯罩,14、控制器,15、压力显示屏,16、压力调节旋钮,17、电源盒,18、电源控制开关,19、外接电源线,20、负吸泵,21、泵体固定座,22、负吸管,23、负吸密封连接器,24、负吸电控调节阀,25、单向负吸阀,26、排气管,27、减压导流器,28、排气过滤净化器,29、臭氧发生器,30、紫外线消毒灯,31、集液瓶套,32、一次性集液密封袋,33、瓶体固定座,34、集液器,35、集液快速连接器,36、集液密封垫,37、负吸过滤器,38、负吸压力传感器,39、进液口,40、吸液软管,41、吸液密封连接器,42、滑动调节器,43、调节压轮,44、吸液手柄,45、折叠吸液管,46、吸液嘴,47、吸液防滑套,48、防滑脚垫,49、排气护罩,50、单向进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适用医院护理的电动吸痰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是在机体1下侧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两侧设有固定手柄3,固定手柄3外侧设有手柄防滑套4,固定座2下侧设有支撑腿5,支撑腿5下侧设有支撑脚6,固定座2左侧设有折叠照明架7,折叠照明架7通过架体固定连接器8和固定座2连接,折叠照明架7左侧设有照明控制开关9,折叠照明架7上面设有折叠连接转轴10,折叠连接转轴10左侧设有照明转轴闭锁扣11,折叠照明架7上侧设有辅助照明灯12,辅助照明灯12左侧设有照明灯罩13,固定座2上侧设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前侧设有压力显示屏15,压力显示屏15右侧设有压力调节旋钮16,控制器14下侧设有电源盒17,电源盒17前侧设有电源控制开关18,电源盒17右侧设有外接电源线19,控制器14上侧设有负吸泵20,负吸泵20下侧设有泵体固定座21,负吸泵20左侧设有负吸管22,负吸管22通过负吸密封连接器23和负吸泵20连接,负吸管22上面设有负吸电控调节阀24,负吸电控调节阀24右侧设有单向负吸阀25,负吸泵20右侧设有排气管26,排气管26右侧设有减压导流器27,减压导流器27右侧设有排气过滤净化器28,排气过滤净化器28内设有臭氧发生器29,臭氧发生器29上侧设有紫外线消毒灯30,控制器14左侧设有集液瓶套31,集液瓶套31内设有一次性集液密封袋32,集液瓶套31下侧设有瓶体固定座33,集液瓶套31上侧设有集液器34,集液器34通过集液快速连接器35和集液瓶套31连接,集液快速连接器35内设有集液密封垫36,集液器34内设有负吸过滤器37,负吸过滤器37左侧设有负吸压力传感器38,集液器34上侧设有进液口39,进液口39上侧设有吸液软管40,吸液软管40通过吸液密封连接器41和进液口39连接,吸液软管40左侧设有滑动调节器42,滑动调节器42上面设有调节压轮43,滑动调节器42左侧设有吸液手柄44,吸液手柄44左侧设有折叠吸液管45,折叠吸液管45左侧设有吸液嘴46,吸液手柄44外侧设有吸液防滑套47。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手柄3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将外接电源线19与外部电源连接,打开电源控制开关18即可进入带电工作状态,控制器14控制负吸泵20按照压力调节旋钮16设置的吸力进行工作,在负吸泵20的作用下,通过负吸管22可将集液瓶套31内的气体抽出,在集液瓶套31内负压的作用下,手持吸液手柄44即可通过吸液嘴46对病人进行吸痰操作,调节调节压轮43,通过滑动调节器42可对吸痰的吸力大小进行辅助调节,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吸液软管40可将痰液吸入一次性集液密封袋32中,在臭氧发生器29和紫外线消毒灯30的作用下,排气过滤净化器28可对排出的气体进行消毒净化,保证了护理人员或家属在为病人吸痰时的人身安全,当光线不足时可通过辅助照明灯12进行辅助照明,吸痰完成后,打开吸液密封连接器41将一次性集液密封袋32取出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6下侧设有防滑脚垫48。这样设置,可有效提高整体支撑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过滤净化器28右侧设有排气护罩49。这样设置,可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减压防护,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口39下侧设有单向进液阀50。这样设置,可防止吸液软管40出现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