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58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国规定输液器均为一次性使用,医院也要求护理人员对于使用过的输液器进行剪断处理,但是对于患者较多的医院,这样的工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十分繁重的,护理人员每天需要为病人配药、换药、打针、拔针,再加上需要剪毁输液器,难免会忽略了患者;同时在护理人员进行换药时,药液中常会出现气泡,若未及时发现和排出气泡,而输入到血管中,则会造成医疗事故;而且现有的输液器,其调速开关调速精度不高,常出现滑轮打滑的情况,若不能及时进行滴速调节,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也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是由输液管、滴斗、调速开关、鲁尔接头和输液针构成,所述的输液管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滴斗、调速开关、鲁尔接头和输液针,滴斗的出水口向上伸出一导流管,导流管的管壁上设有位置相对的开口,导流管的管口上设有防泡阀,所述的调速开关是由壳体、滚轮和压片构成,壳体为中空体、其上半部分的截面为长方、下半部分的截面为梯形,壳体内部其下半部分的斜面上和底面上均设有凸块,输液管穿过壳体、并由凸块固定于壳体内侧,输液管与凸块之间设有压片,壳体内部的斜面上设有凹槽,滚轮的中心轴与凹槽相配合、且滚轮的外缘与压片相接触,壳体的中部铰接了按板,按板的尾部通过弹簧固定于壳体上,按板的底面设有三角形刀片,三角形刀片下方的壳体上设有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泡阀是由盖体和阀体构成,阀体为中空的圆柱体,阀体外壁的下部设有凸棱,凸棱与导流管管壁上的开口上沿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滴斗的上端设有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其在输液完成后,只需按下调速开关上的按板,即可完成输液器的自毁,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同时调速开关的压板设计,实现了输液器的精确调速,有利于患者对于药物的吸收;而且滴斗出水口的防泡阀设计,使滴液从侧面的开口进入导流管,再进行输液,防止了在滴液过程中滴斗内形成气泡造成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泡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速开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毁式一次性输液器,是由输液管1、滴斗2、调速开关3、鲁尔接头4和输液针6构成,所述的输液管1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滴斗2、调速开关3、鲁尔接头4和输液针6,滴斗2的上端设有排气管5,用于排出滴斗2内的气体,避免输液器内部压力过大;滴斗2的出水口向上伸出一导流管7,导流管7的管壁上设有位置相对的开口8(如图3),导流管7的管口上设有防泡阀9(如图2),防泡阀9是由盖体19和阀体14构成,阀体14为中空的圆柱体,阀体14外壁的下部设有凸棱15,凸棱15与导流管7管壁上的开口8上沿相抵,防泡阀9的结构能够使滴液从侧面的开口进入导流管7,再进行输液,防止了在滴液过程中滴斗2内形成气泡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述的调速开关3是由壳体10、滚轮11和压片12构成(如图4),壳体10为中空体、其上半部分的截面为长方、下半部分的截面为梯形,壳体10内部其下半部分的斜面上和底面上均设有凸块13,两个凸块13用于固定穿过调速开关3的输液管1;输液管1穿过壳体10、并由凸块13固定于壳体10内侧,输液管1与凸块13之间设有压片12,壳体10内部的斜面上设有凹槽,滚轮11的中心轴与凹槽相配合、且滚轮11的外缘与压片12相接触,当需要调节滴速的时候,可转动滚轮11,由滚轮11通过压片12对输液管1进行挤压,因压片12与输液管1的接触面积大,所以能更有效的挤压或松开输液管1;而且压片12上可增设齿纹,使其与滚轮11上的齿纹向啮合,增加调节的精确性,而且更容易定位,不会发生打滑的现象;壳体10的中部铰接了按板16,按板16的尾部通过弹簧固定于壳体10上,按板16的底面设有三角形刀片17,三角形刀片17下方的壳体10上设有豁口18,当输液完成后,只需按下调速开关3上的按板16,即可完成输液器的自毁,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