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291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化内镜使用时的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



背景技术:

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内镜下呈良性表现的直肠巨大广基息肉(≥30mm),据统计位于直肠的这类病变占整个大肠的50%以上。而结肠镜下又将该病分为广基隆起型和扁平型,后者也称为侧方生长型(LST)。这类病变绝大多数为肿瘤性息肉,甚至黏膜内癌,因几乎无淋巴转移发生,局部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目的。故近来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已成为治疗该类病灶的首选。

根据操作技术方法的不同,可大体把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分为三种:(1)不使用吸引的EMR,主要包括:注射——圈套切除及注射——提起——圈套及注射——结扎——圈套等方法。(2)使用吸引的EMR,即透明帽法。(3)使用粘膜下分离刀的EMR(即: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前两种为传统方法,有许多文献报道用于结直肠巨大广基和扁平样(LST)息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在医学实践中,对小于2cm的广基息肉,传统EMR可整块切除;大于3cm的病灶,多数只能分次切除。但是,结直肠巨大息肉经分次EMR切除后,病灶的残留量较大,复发率极高,现有报道的复发率可高达50%,而且切除的标本难以全部回收做病理检查,故无法完整准确判断病变浸润的边缘和深度。因此一些病变虽然只局限黏膜层,仍需要采取开腹肠切除等损伤大的手术治疗,此举无疑会增大病患的痛苦。

上文所提到的ESD(Endoscopic Submocosal dissection,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2cm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该技术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其基本操作包括:黏膜下注射抬举液;沿病灶边缘环行切开粘膜一周使病灶与周围正常黏膜分开;使用针刀、IT刀、Flex刀、Hook刀等进行黏膜下剥离,使病灶与固有肌层分离,最后完整切除病变。为了能够便于操作,经常需要反复向黏膜下追加注射,以保证病灶被充分抬起;有时还可能够需要变换病人体位,并利用重力作用拉开病灶,在黏膜下层从病灶四周逐渐向中心分离,实现充分暴露黏膜下层,以防止刀具触碰 到固有肌层。但是,在上述治疗过程中,追加注射和变换病人体位无疑会延长手术用时,甚至会出现手术后期麻醉失效的情况,进而额外地增大病患痛苦。

故如何能够充分暴露黏膜下层是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内镜前端上配接有一圆柱形软管,即透明帽,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在黏膜下注射抬举液以保证病灶被充分抬起,然后将透明帽接近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隙内,随着内镜迫近病灶,刀具会随之迫近病灶并针对病灶进行剥离。经过具体的实践,研究人员发现现有的圆柱形软管的自由端相较于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空隙来说尺寸较大,同时不能将已经部分剥离的病灶有效抬起,以致手术视野不清,手术困难增加,切穿肠壁的风险加大。

故为适应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空隙的尺寸,以保证透明帽准确地进入正确的层次,现有技术中还公开有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其包括环形的端部固定部与所述端部固定部连接的锥台形导入部,锥台形导入部的设计能够有效地保证透明帽准确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之间,但这又带来一个新的技术问题,即:锥形导入部的自由端口径过小,很难在整个的剥离过程中有效地保证病灶被充分抬起,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适应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空隙的尺寸并且准确地进入正确层次,还能够在整个的剥离过程中有效地保证病灶被充分抬起的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和与所述柱状本体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上的导入片,所述导入片上设置有激发线,通过拉紧或放松激发线能够实现导入片自由端由相互分离切换至相互聚拢或由相互聚拢切换至相互分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增设了导入部的设计,即:与所述柱状本体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上的导入片。

为实现对导入片之间聚拢和分离状态的切换,上述技术方案中设计“所述导入片上设置有激发线”,既可以是指相邻导入片的自由端通过激发线串接,也可以是指每个导 入片上分别设有激发线,当然,还包括任何其他的激发线与导入片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只要能够达成上述目的皆可。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将该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的柱状本体直接配接在内镜前端(设有镜头和光源的一端),此时,通过拉紧或放松激发线能够使得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聚拢,导入部位于内镜前端,故其会首先进入病灶与黏膜之间的空隙。随着手术过程的进行,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导入片自由端之间的相对间隙,即通过放松或拉紧激发线能够使得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以尽可能地保证在整个的剥离过程中将病灶充分抬起,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是线性变化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能适应实际术程的需要。

在使用者逐渐地放松激发线时,为能够为导入片提供一定助力,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导入片活动连接在柱状本体上且相邻导入片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基于此设计,为保证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顺畅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之间的空隙,使用者应拉紧激发线,使得相邻导入片之间的弹性元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此时,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处于聚拢状态;随着手术过程的进行,使用者通过放松激发线,使得相邻导入片之间的弹性元件所承受的压紧力逐步减少,此时,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即可以保证病灶被充分抬起。

为能够尽可能地将病灶充分抬起,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翘起。

当然,导入片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导入片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会导致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结构过于复杂,无形中增加了柱状本体的负载,降低柱状本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增大导入部损坏的几率,即使得导入片自柱状本体上脱落的几率增大,进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为优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入片的具体数量为两片或三片。

为方便激发线将所述导入片串接起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导入片上分别设有挂环,所述激发线能够依次穿过相邻导入片上的挂环。此设计给出了激发线与导入片的连接关系,在实际使用中,既可以利用一根激发线将所有导入片上的挂环依次串接起来,也可以在每两个相邻的导入片之间就采用一根激发线将这两个导入片上相邻的两挂环连接起来,在后一种情况内,激发线的数量与导入片的数量是相同的。当然,激发线的数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使用习惯进行设置,具体地数量范围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导入片的总数。

为方便激发线将所述导入片串接起来,同时为了防止剥离刀等手术刀具在导入部内碰伤激发线,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导入片侧壁上设有供激发线穿过的孔道Ⅰ。

为了能够防止剥离刀等手术刀具在柱状本体内和内镜通道内对激发线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激发线暴露在孔道Ⅰ外的自由端穿过与孔道Ⅰ一体式设计且与孔道Ⅰ相连通的防护套。防护套,用来容纳激发线,其与孔道Ⅰ相连通,即二者数量相同,之所以设计其与孔道Ⅰ一体式设计,是为了防止其独立设置时易丢失;此外,防护套的存在还便于使用者在安装完柱状本体之后,将激发线的自由端自内镜通道内穿过,暴露在内镜通道的另外一端,以方便使用者实际操作。防护套的实际长度可为参考内镜通道的长度来设置。

为了能够防止剥离刀等手术刀具在柱状本体内对激发线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柱状本体内壁靠近导入片的一端设有凸台且所述凸台内设有孔道Ⅱ,所述激发线能够穿入孔道Ⅱ且暴露在柱状本体的另一端。凸台的设计,能够增加柱状本体的壁厚,以方便在其上增设孔道Ⅱ,自挂环上或孔道Ⅰ内延伸出来的激发线能够自孔道Ⅱ延伸至柱状本体的另一端。之所以设计凸台,还是为了能够不影响柱状本体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关系,当柱状本体与内镜前端配接之后,因为凸台位于柱状本体上靠近导入部的一端,即内镜前端不会堵塞孔道Ⅱ的开口,不会影响激发线的穿出。

为了能够防止剥离刀等手术刀具在内镜通道内对激发线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激发线暴露在柱状本体外的自由端穿过与凸台一体式设计且与孔道Ⅱ相连通的防护套。防护套,用来容纳激发线,其与孔道Ⅱ相连通,即二者数量相同,之所以设计其与凸台一体式设计,是为了防止其独立设置时易丢失;使用者在安装完柱状本体之后,将带有防护套的激发线自内镜通道内穿过是比单独将激发线穿过内镜通道要容易的多。

考虑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使用者仅能凭内镜镜头所展现的图像来调整激发线的松紧,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激发线暴露在柱状本体外的自由端固定在旋钮上且旋钮四周有刻度。使用者通过旋动旋钮即可将激发线的松紧程度设置至符合当下手术进程的程度,简单易行。

考虑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方便使用者将激发线的自由端自内镜通道内穿过,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激发线暴露在柱状本体外的自由端设有铅坠。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使用者通过拉紧或放松激发线,即可将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调整至处于聚拢或相互分离的状态。当将本实用新型应用至内镜前端时,使用者即可根据手术的实际进程来判断如何去设定激发线的松紧,从而达到了既能够适应病灶与黏膜之间空隙的尺寸并且准确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之间,还能够在整个的剥离过程中保证病灶被充分抬起的目的。

基于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导入片的结构,以及优化了柱状本体的结构,既能够方便激发线将所述导入片串接起来,同时还能够防止剥离刀等手术刀具在导入部内,柱状本体内或内镜通道内碰伤激发线,大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单挂环;单激发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两激发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单激发线);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单孔道Ⅰ);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孔道Ⅰ);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双孔道Ⅰ);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单孔道Ⅰ;带凸台和孔道Ⅱ);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单孔道Ⅰ;带凸台和孔道Ⅱ);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孔道Ⅰ);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双孔道Ⅰ);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双孔道Ⅰ);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双挂环);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双孔道Ⅰ);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聚拢且每个导入片单独设置一激发线);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分离且每个导入片单独设置一激发线);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两导入片自由端靠近且每个导入片单独设置一激发线)。

图中:1、柱状本体;2、导入片;3、激发线;4、挂环;5、孔道Ⅰ;6、凸台;7、孔道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2上设置有激发线3,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且通过放松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分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入片的具体数量优选为两片或三片。

为实现对导入片之间聚拢和分离状态的切换,上述技术方案中设计“所述导入片上设置有激发线”,既可以是指相邻导入片的自由端通过激发线串接,也可以是指每个导入片上分别设有激发线,当然,还包括任何其他的激发线与导入片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只要能够达成上述目的皆可。

当相邻导入片的自由端通过激发线串接时,单根激发线即可控制相邻两导入片之间的状态切换,当然,激发线的数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使用习惯进行设置,具体地数量范围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导入片的总数。

当每个导入片上分别设有激发线时,单个导入片的状态即由设置在其上的激发线来控制。

当导入片为两片时,二者在柱状本体分离镜头的一端对称分布,当使用者拉紧激发线时,两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靠拢,成扁平状,类似于“鸭嘴型结构”,故两导入片能很顺畅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隙;当使用者逐步地放松激发线时,两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逐渐相互分离,以能够在整个剥离术程中,将病灶和黏膜下固有肌层分离。

两导入片最佳的手术位置为:位于下方的导入片接触黏膜下固有肌层,起支撑作用,相应地,位于上方的导入片接触病灶,起承托作用,负责将病灶充分抬起。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活动连接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两片,两导入片2通过激发线3串接且相邻导入片2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且通过放松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分离。

弹性元件的位置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获知还有其他的弹性元件的安装位置,只要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目的的位置关系,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远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活动连接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两片,两导入片2分别设有激发线3且相邻导入片2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且通过放松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分离。

弹性元件的位置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获知还有其他的弹性元件的安装位置,只要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目的的位置关系,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导入片2上分 别设有一挂环4,所述激发线为一根,所述激发线3能够依次穿过两导入片2上的挂环4。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导入片2上分别设有两个挂环4,图中所示的所述激发线是两根,两所述激发线3能够依次穿过两导入片2上对应侧的挂环4,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图1即可知晓应如何串接。

如图3所示的,图中所示的所述激发线是一根,所述激发线3能够依次穿过两导入片2上的四个挂环4,绕制方式不限。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入片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有供激发线3穿过的孔道Ⅰ5。如图4所示,每个导入片上设有一孔道Ⅰ5。如图5和图7所示,每个导入片上设有两孔道Ⅰ5。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发线3暴露在孔道Ⅰ5外的自由端穿过与孔道Ⅰ5一体式设计且与孔道Ⅰ5相连通的防护套(图中未示出)。所述防护套,是一细长圆柱形结构的部件,其内中空,能够容纳激发线自其内穿过;所述防护套靠近孔道Ⅰ5的一端与孔道Ⅰ5固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孔道Ⅰ的结构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挂环配套使用。

当孔道Ⅰ独立使用时,既可以利用一根激发线将所有导入片的孔道Ⅰ依次串接起来,也可以在每两个相邻导入片的相邻孔道Ⅰ之间就采用一根激发线,在后一种情况内,激发线的数量与导入片的数量是相同的。

当孔道Ⅰ与挂环配套使用时,既可以利用一根激发线将所有导入片自由端的挂环依次串接起来,然后将该激发线的两自由端自两个孔道Ⅰ延伸出来;也可以在每两个相邻导入片的相邻挂环和孔道Ⅰ之间就采用一根激发线,在后一种情况内,激发线的数量与导入片的数量是相同的。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柱状本体1内壁靠近导入片2的一端设有凸台6且所述凸台6内设有孔道Ⅱ7,所述激发线3能够穿入孔道Ⅱ7且暴露在柱状本体1的另一端。

凸台的设计,是为了不妨碍柱状本体与内镜前端之间的配接关系,其具体的长度及壁厚,可根据不同内镜前端进行匹配;所述凸台与柱状本体内壁一体式设计,其截面既 可以是弧形结构,也可以是环状结构,只要能够在其上设置孔道Ⅱ即可。

当激发线为一根且将所有导入片的自由端串接起来时,所述孔道Ⅱ7能够便于激发线的两自由端自其内穿过,暴露在凸台分离导入部的一端;当激发线数量增加时,孔道Ⅱ7的数量可以增加,也可以不增加,事实上,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激发线的数量可根据导入片的数量以及绕制方式来确定,当然,在设置有孔道Ⅰ5时,因为将所有导入片上的孔道利用单根激发线串接起来,稍显繁琐,故生产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发线3暴露在柱状本体1外的自由端穿过与凸台6一体式设计且与孔道Ⅱ7相连通的防护套。此处的防护套,与实施例四中的防护套相同。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发线3暴露在柱状本体1外的自由端固定在旋钮上且旋钮四周有刻度。为了能够更加便捷地方便使用者根据手术的进程来调整激发线的松紧,本实施例将暴露在激发线的自由端,在穿过内镜通道之后,与一旋钮相配接,使用者通过旋动旋钮,即可调整激发线的工作长度,调整导入片之间的间隙,至于旋钮的结构和形状,不作限定,类似于线轴的效果。旋钮的设置能够将使用者的双手解放,使得手术进程更自如。

实施例八: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发线3暴露在柱状本体1外的自由端设有铅坠。铅坠的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加便捷地方便使用者将激发线穿过内镜通道。

实施例九:

如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两片且每个导入片与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一体式设计且二者之间通过壁厚小于二者的过渡部连接,两导入片2通过激发线3串接,在激发线放松时,两导入片处于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最初状态,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

实施例十: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 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两片且每个导入片与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一体式设计且二者之间通过壁厚小于二者的过渡部连接,两导入片2分别设有激发线3,在激发线放松时,两导入片处于图中所示的最初状态,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

当然,在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中,导入片和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不限于本实施例所限定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获知还有其他的连接关系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只要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目的的位置关系,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中,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翘起。

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在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中,每个导入片上可以设置挂环,也可以设置孔道Ⅰ5,孔道Ⅰ5还可以设置有防护套。

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在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中,所述柱状本体上可以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可以设置孔道Ⅱ7,凸台上还可以设置有防护套。

此外,在实施例九和实施例十中,导入片的数量也并不受限于附图中所示的情况。

当导入片为两片时,二者在柱状本体分离镜头的一端对称分布,当使用者放松激发线时,两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靠拢,成扁平状,类似于“鸭嘴型结构”,故两导入片能很顺畅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隙;当使用者逐步地拉紧激发线时,两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逐渐相互分离,以能够在整个剥离术程中,将病灶和黏膜下固有肌层分离,具体如实施例十一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两导入片自由端之间的最初状态可为相互聚拢的,通过拉紧激发线能够使得两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

两导入片最佳的手术位置为:位于下方的导入片接触黏膜下固有肌层,起支撑作用,相应地,位于上方的导入片接触病灶,起承托作用,负责将病灶充分抬起。

实施例十一: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导入片与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参考实施例一、二、九和十,所述导入片为两片,两导入片相互分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根激发线,最初状态下,即激发线放松时,两导入片自由端相互聚拢,通过拉紧两根激发线,能够实现两导入片自由端相互分离。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将该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的柱状本体直接配接在内镜 前端(设有镜头和光源的一端),此时,通过放松激发线能够使得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聚拢,导入部位于内镜前端,故其会首先进入病灶与黏膜之间的空隙。随着手术过程的进行,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导入片自由端之间的相对间隙,即通过拉紧激发线能够使得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以尽可能地保证在整个的剥离过程中将病灶充分抬起,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是线性变化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能适应实际术程的需要。

参照上述其他实施例,在实施例十一中,每个导入片上可以设置挂环,也可以设置孔道Ⅰ5。

本实施例中激发线能够进入内镜通道内,此时,参照上述其他实施例,在实施例十一中,所述柱状本体上可以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可以设置孔道Ⅱ7,凸台上还可以设置有防护套。

当导入片为三片时,三者在柱状本体分离镜头的一端环形阵列分布,整体来说,导入部相对于柱状本体来说仍为对称分布,当使用者拉紧激发线时,三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靠拢,类似于“圆锥形结构”,能很顺畅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隙;当使用者逐步地放松激发线时,三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以能够在整个剥离术程中,将病灶和黏膜下固有肌层分离。三导入片最佳的手术位置为:位于下方且接触黏膜下固有肌层的导入片,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起支撑作用,相应地,位于上方且接触病灶的导入片,既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一个,起承托作用,负责将病灶充分抬起。

实施例十二:

如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活动连接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三片,三导入片2通过激发线3串接且相邻导入片2的边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活动连接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三片,三导入片2上分别设有激发线且相邻导入片2的边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三片且每个导入片与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一体式设计且二者之间通过壁厚小于二者的过渡部连接,三导入片2分别设有激发线3,三导入片在激发线放松时,处于如图19所示的最初状态,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所述导入片为三片且每个导入片与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一体式设计且二者之间通过壁厚小于二者的过渡部连接,三导入片2通过激发线3串接且相邻导入片2的边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三导入片在激发线放松时,处于如图19所示的最初状态,通过拉紧激发线3能够使得导入片2的自由端相互聚拢。

当导入片为三片时,三者在柱状本体分离镜头的一端环形阵列分布,整体来说,导入部相对于柱状本体来说仍为对称分布,当使用者放松激发线时,三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靠拢,类似于“圆锥形结构”,能很顺畅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隙;当使用者逐步地拉紧激发线时,三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相互分离,以能够在整个剥离术程中,将病灶和黏膜下固有肌层分离。三导入片最佳的手术位置为:位于下方且接触黏膜下固有肌层的导入片,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起支撑作用,相应地,位于上方且接触病灶的导入片,既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一个,起承托作用,负责将病灶充分抬起。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是一种内镜下粘膜剥离用透明帽,包括:能够与内镜前端相配接的柱状本体1和与所述柱状本体1分离内镜一端相配接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柱状本体1上的导入片2,导入片与柱状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参考实施例十二、十三、十四和十五,所述导入片为三片,三导入片相互分离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根激发线,最初状态下,即激发线放松时,三导入片自由端相互聚拢,通过拉紧两根激发线,能够实现三导入片自由端相互分离。

参照上述其他实施例,在实施例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和十六中,每个导入片上可以设置挂环,也可以设置孔道Ⅰ5。

本实施例中激发线能够进入内镜通道内,此时,参照上述其他实施例,在实施例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和十六中,所述柱状本体上可以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可以设置孔道Ⅱ7,凸台上还可以设置有防护套。

此外,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导入片2优选为弧形结构。最初时,为保证所述导入片的自由端顺畅地进入病灶与黏膜下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隙,即进入正确的层次之中,使用者需要通过拉紧激发线,使得导入片的自由端处于聚拢状态,此时,若导入片为弧形结构,那导入片的自由端之间会形成一容置空间,就能有效防止呈聚拢状态的导入片自由端会夹到病灶或者其他组织。

此外,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导入片2自靠近柱状本体1的一端至其自由端的宽度逐渐减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