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931阅读:18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蛙心脏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装置,具体涉及刺激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蛙类心脏“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的观察是本科《生理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实验之一,该实验的原理是必须在正常心脏收缩曲线的舒张期中间部位给予心室一个额外的电刺激才能引起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两个因素:第一,保证刺激电极与心室紧密接触,但又不妨碍心室的正常收缩活动;第二,必须要在心脏收缩曲线的舒张期中间部位这个很短的时间段(<0.1秒)内给予刺激才能引起期外收缩。

目前的生理学实验教科书上采用两个平行的针形电极,经实验者手持电极接触心脏的心室外表面。因心脏不断进行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再加上实验者手的控制又难以保持稳定,导致电极与心室的接触很不稳定,有时接触,有时没有接触,有时又接触过紧,妨碍心脏的收缩,结果导致记录的心脏收缩曲线相当紊乱,电刺激引起的期外收缩难以分辨。

那么,提供一种不仅可调节装置实现电极与蛙心室的紧密接触且稳定的刺激电极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激电极装置,该刺激电极装置通过大小可调的环形电极头和可调节夹持位置的弹簧夹对不同形状大小的蛙心进行刺激,来实现稳定可调节且与蛙心室紧密接触的刺激电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激电极装置,该刺激电极装置包括:电极、电极柄、弹簧夹、第一螺栓和支架,所述弹簧夹的固定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弹簧夹的夹持端能够调节夹持或松开所述电极柄的一端,所述电极固接于所述电极柄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头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电极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电极头。

优选地,所述电极头包括: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所述第一极体和所述第二极体呈半弧形,且所述第一极体和所述第二极体之间形成一个夹持空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极体为正极体;所述第二极体为负极体。

优选地,所述支架一端固接有底座。

优选地,所述电极一端连接有第一线束。

优选地,所述刺激电极装置还包括:蛙心夹、张力换能器和双凹夹,所述蛙心夹和所述张力换能器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张力换能器,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固接于所述双凹夹的夹持端,所述双凹夹的固定端通过第三螺栓固接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蛙心夹设置于所述电极的竖直上方。

优选地,所述张力换能器连接有第二线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簧夹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螺栓固接于所述支架上;弹簧夹的夹持端能够调节夹持或松开所述电极柄的一端,电极固接于电极柄的另一端。当弹簧夹松开后则可以变换电极柄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位置再夹紧,再通过电极与蛙心接触,从而实现稳定可调节且与蛙心室紧密接触的刺激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刺激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极 2、电极柄

3、弹簧夹 4、蛙心夹

5、连接线 6、张力换能器

7、连接杆 8、双凹夹

9、支架 10、底座

11、第一螺栓 12、第三螺栓

13、第二螺栓 14、第一线束

15、第二线束 16、第一极体

17、第二极体 18、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激电极装置,用于对蛙心脏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的观察,该刺激电极装置包括:电极1、电极柄2、弹簧夹3、第一螺栓11和支架9,所述弹簧夹3的固定端通过所述第一螺栓11固接于所述支架9上;所述弹簧夹3的夹持端能够调节夹持或松开所述电极柄2的一端,所述电极1固接于所述电极柄2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簧夹3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螺栓11固接于所述支架9上;弹簧夹3的夹持端能够调节夹持或松开所述电极柄2的一端,电极1固接于电极柄2的另一端。当弹簧夹3松开后则可以变换电极柄2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位置再夹紧,再通过电极1与蛙心接触,从而实现稳定可调节且与蛙心室紧密接触的刺激电极装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实施过程中操作的便利性,优选地,所述电极1包括:电极头和连接段18,所述连接段18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电极柄2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电极头。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对不同大小的蛙心进行刺激实验,优选地,所述电极头包括:第一极体16和第二极体17,所述第一极体16和所述第二极体17呈半弧形,且所述第一极体16和所述第二极体17之间形成一个夹持空隙。通过两个大小可调的对称弧形的极体靠近或者远离对称中心来调节夹持位置的大小来对不同大小的蛙心进行固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获得期外收缩或代偿间歇的曲线,优选地,所述第一极体16为正极体;所述第二极体17为负极体。通过设置正负极体来对蛙心完成额外的刺激。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使整个装置稳定工作,优选地,所述支架9一端固接有底座10。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更好的给电极1发出电刺激,优选地,所述电极1一端连接有第一线束14,电极1通过第一线束14连接生理记录仪,电刺激由生理记录仪发出,可通过计算机软件设置电刺激的强度、频率、刺激个数等。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配合电极1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反馈出蛙心在受到额外刺激的时候一个数字化的表现,优选地,所述刺激电极装置还包括:蛙心夹4、张力换能器6和双凹夹8,所述蛙心夹4和所述张力换能器6之间设置有连接线5;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张力换能器6,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13固接于所述双凹夹8的夹持端,所述双凹夹8的固定端通过第三螺栓12固接于所述支架9远离所述底座10的一端;所述蛙心夹4设置于所述电极1的竖直上方。

通过设置在电极1竖直上方的张力换能器6将蛙心夹4接触蛙心所带来的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张力换能器6通过一端固定在双凹夹8上的连接杆7另一端固定,双凹夹8通过固定端固定在支架9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进一步将蛙心收到的刺激转换为数字化显示,优选地,所述张力换能器6连接有第二线束15。第二线束15的连接将张力换能器6感受到的心脏收缩和舒张时产生的张力变化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至生理记录仪,生理记录仪将信号信号放大并输出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软件可记录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张力变化曲线。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