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512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市场对配备专业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需求逐年递增,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普遍采用机动救护车进行急救服务。然而,在乡村的医疗救护转运病人中,由于偏远乡村的道路狭窄,机动救护车无法行驶在狭窄的乡间小道上,村民们通常采用人工抬担架转运病人,如果医院路途遥远则可能会耽误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因此,普通机动救护车已经无法满足乡村转运病人或伤员的需求。如何实现对乡村病人的及时转运抢救是目前乡村医疗救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于乡村紧急转运病人的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可以方便地在乡村道路上行驶,为转运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机动救护车在乡村救护中无法行驶在乡间小道上转运病人而造成病人得不到及时抢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包括第一自行车、第二自行车以及救护担架,所述救护担架的一侧固定在第一自行车的支撑架上,所述救护担架的一侧对边固定在第二自行车的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自行车的后轮轴设置有第一牵引盒,所述第二自行车的后轮轴设置有第二牵引盒,所述第一牵引盒与第二牵引盒通过牵引杆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盒和第二牵引盒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牵引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盒的弹簧上,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盒的弹簧上,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盒的弹簧上,所述第一自行车的把手上设置有点滴固定部,所述点滴固定部上设置有点滴支架,所述点滴支架用于吊挂输液瓶为病人输液。

优选的,所述救护担架包括担架垫和担架框,所述担架垫缝制在所述担架框内。

优选的,所述担架框为两边中间呈凹曲形状的长方形框体,该担架框的两边中间设置有凹口。

优选的,所述担架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每一个固定卡扣为U型叉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自行车的支撑架和第二自行车的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每一个定位孔用于卡接所述担架框两侧的固定卡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自行车和第二自行车的支撑架上分别设置的定位孔的数量与所述担架框两侧分别设置的固定卡扣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自行车设置有医疗急救箱,该医疗急救箱固定在第一自行车的前叉架上。

优选的,所述医疗急救箱内设置有呼吸机,该呼吸机用于当病人呼吸困难时辅助病人呼吸。

优选的,所述医疗急救箱内设置有心脏起搏器,该心脏起搏器用于当病人心率跳动微弱时辅助病人的心脏起博。

优选的,所述牵引杆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长条杆或圆柱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能够广泛应用在乡村的医疗救护中,该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采用两辆自行车以及固定在两辆自行车之间的救护担架作为救护车转运病人,由于自行车无需消耗汽油等能源,相比现有的机动救护车结构简单,且更加节能环保。两辆自行车之间设置有牵引装置,能够有效地保持两辆自行车同步平衡行驶在乡村小道上,防止行驶过程中造成救护担架倾斜而使躺在救护担架上的病人掉落在地上。此外,由于偏远乡村的道路狭窄,可以方便地在乡村道路上行驶,为转运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中的自行车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中的救护担架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后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中的自行车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中的救护担架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包括第一自行车1、第二自行车2以及救护担架3,所述救护担架3固定在第一自行车1与第二自行车2之间。所述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采用现有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阐述。所述救护担架3的一侧固定在第一自行车1的支撑架11上,所述救护担架3的一侧对边固定在第二自行车2的支撑架11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辆自行车以及固定在两辆自行车之间的救护担架2作为救护车转运病人,由于自行车无需消耗汽油等能源,因此相比现有的机动救护车更加环保节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行车1的把手上设置有点滴固定部10,该点滴固定部10上设置有点滴支架101,所述点滴支架101用于吊挂输液瓶102为病人进行输液。在转运重症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输液瓶102吊挂在所述点滴支架101上为病人进行输液来及时抢救病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点滴固定部10和点滴支架101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自行车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滴支架101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点滴固定部10的螺纹孔上。当病人不需要输液时,通过旋转点滴支架101的螺帽可以将所述点滴支架101从所述点滴固定部10上拆卸下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自行车1的后轮轴12设置有第一牵引盒4,所述第二自行车2的后轮轴12设置有第二牵引盒5。第一牵引盒4与第二牵引盒5之间通过牵引杆6连接,所述牵引杆6为采用铝合金制成的长条杆或圆柱杆。第一牵引盒4和第二牵引盒5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41,所述牵引杆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牵引盒4的弹簧41上,所述牵引杆6的另一端在固定在第二牵引盒5的弹簧41上。由于第一牵引盒4和第二牵引盒5内的弹簧41具有弹力伸缩性能,因此在牵引杆6的拉力作用下使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始终维持同步行驶,从而在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行驶过程中使所述救护担架3保持水平面,防止所述救护担架3发生倾斜而使躺在担架垫3上的病人或伤员掉落在地上。

参考图3所示,所述救护担架3包括担架垫30以及担架框31,所述担架框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担架框31的两侧分别设置三个固定卡扣32。每一个固定卡扣32呈U型叉结构(如图3右上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分别用于卡扣在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的支撑架11的定位孔110上。所述担架垫30采用柔软防水帆布或者柔软海绵布制成,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转运病人或伤员时,病人或伤员可以舒适地躺卧在所述担架垫30上。该担架框31采用硬质塑胶材料或者铝合金制成,所述担架垫30缝制在所述担架框3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担架框31为两边中间呈凹曲形状的长方形框体,该担架框31的两边中间设置有凹口33,骑车人员的脚可以从凹口33穿过,从而不会影响到骑车人员骑车,方便骑车人员骑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的支撑架1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的支撑架11分别设置定位孔110的数量与所述担架框31两侧设置的固定卡扣32的数量相同。也就是说,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的支撑架11上也分别设置有三个定位孔110,用于分别卡接所述担架框31两侧的固定卡扣32。其中,所述担架框31一侧的固定卡扣32卡扣在第一自行车1的支撑架11的定位孔110上,所述担架框31另一侧的固定卡扣32卡扣在第二自行车2的支撑架11的定位孔110上,从而将所述救护担架2固定在第一自行车1与第二自行车2之间。在病人急救转运完成时,可以将固定卡扣32从支撑架11的定位孔110拆卸取出来,使第一自行车1和第二自行车2分离开恢复自行车的功能。

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自行车1设置有医疗急救箱13,所述医疗急救箱13固定在第一自行车1的前叉架14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医疗急救箱1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自行车2上。所述医疗急救箱13内设置有呼吸机131和心脏起搏器132。所述呼吸机131用于当病人呼吸困难时辅助病人呼吸,所述心脏起搏器132用于当病人心率跳动微弱时辅助心脏起博,从而及时对病危病人进行急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可以广泛应用在乡村的医疗救护中,所述基于自行车的移动式救护装置采用两辆自行车以及固定在两辆自行车之间的救护担架作为救护车转运病人,由于自行车无需消耗汽油等能源,相比现有的机动救护车结构简单,且更加节能环保。两辆自行车之间设置有牵引装置,能够有效地保持两辆自行车同步平衡行驶在乡村小道上,防止行驶过程中造成救护担架倾斜而使躺在救护担架上的病人掉落在地上。此外,由于偏远乡村的道路狭窄,能够方便地在乡村道路上行驶,为转运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功能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