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脚托。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不能自行翻身的卧床患者,脚掌要保持竖直放置,以免出现足下垂而造成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翻和外翻。通常,会在脚跟腱下垫设枕垫以防止脚跟压疮,同时利用枕头将患者身上的被子撑起以防止脚趾被被子压迫而造成压疮。
但是,有时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腿部活动而造成枕垫或枕头移位,未很好地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同时护士每次帮助患者翻身后都要重新将枕垫和枕头重新放于合适的位置,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和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脚托,脚托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脚掌与小腿保持一定能够夹角以免出现足下垂,另一方面脚托可以代替枕垫以身高患者脚跟以防止脚跟出现压疮,和代替枕头以撑起患者身上的被子以防止脚趾出现压疮。
但是,这种脚托的长度固定,因此必须根据患者脚长进行量身定做。这不仅使得脚托利用率低,而且在制作阶段需要根据不同脚长设计较多脚托模型,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脚托利用率低且制造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托,该脚托包括:脚掌部,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作为脚掌面,在所述脚掌部前端设有前挡部和在所述脚掌部后端设有后挡部,所述前挡部和所述后挡部分别沿背向所述背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前挡部到所述后挡部的距离可调以使得所述脚掌部具有多个工作长度;定位部,包括小腿连接部、脚掌连接部及连接所述小腿连接部和脚掌连接部的工作段,所述工作段能够绷紧。
可选地,所述脚掌部至少前端和后端可弯折,所述前端向所述正面一侧弯折形成为所述前挡部,所述后端向所述正面一侧弯折形成为所述后挡部。
可选地,所述前挡部和所述后挡部与所述脚掌部为分体式构成,沿所述脚掌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前挡部和所述后挡部分别与所述脚掌部具有多个连接位置。
可选地,在相应的所述连接位置,所述前挡部和所述后挡部与所述脚掌部插接。
可选地,所述脚掌部包括:叠置在一起的支撑层和垫脚层,所述垫脚层位于所述支撑层之上。
可选地,所述垫脚层内分布有若干透气孔。
可选地,所述脚掌连接部从所述垫脚层和所述支撑层之间穿过并连接所述脚掌部。
可选地,所述小腿连接部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和尾端可分离连接,所述小腿连接部在连接时呈套状且分离展开时呈片状。
可选地,所述脚掌连接部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和尾端可分离连接,所述脚掌连接部在连接时呈套状且分离展开时呈片状。
可选地,所述可分离连接为自粘扣设计。
可选地,所述工作段为粘扣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脚掌部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正面可以作为脚掌面以用来接触患者脚掌。在前端设有前挡部且在后端设有后挡部,前挡部和后挡部的距离可调以使得脚掌部具有多个工作长度。根据患者的脚长调节脚掌部至合适的工作长度,将脚掌部固定于脚掌,使得脚掌与脚掌部的正面接触,前挡部与脚趾相对以防止脚趾被被子压迫而造成脚趾压疮,后挡部与脚跟相对以防止脚跟被床垫压迫而造成脚跟压疮。因此,脚托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脚长的患者。一方面,脚托重复利用率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另一方面,在制作阶段无需根据不同脚长设计较多脚托模型,制造成本降低。
另外,利用脚托,将定位部的小腿连接部连接小腿,脚掌连接部连接脚掌,并使得定位部的工作段绷紧,可以使患者的脚掌与小腿保持一定夹角,以防止出现足下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脚托在应用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脚托在应用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脚托包括:脚掌部1,具有相背设置的正面1a和背面1b,正面1a作为脚掌面,脚掌面用来接触患者脚掌。在脚掌部1前端10a设有前挡部11和在脚掌部1后端10b设有后挡部12,前挡部11和后挡部12分别沿背向背面1b的方向延伸,前挡部11到后挡部12的距离d可调以使得脚掌部1具有多个工作长度;
定位部2,包括脚掌连接部20、小腿连接部21及连接脚掌连接部20和小腿连接部21的工作段22,该工作段22能够绷紧。
在脚掌部1中,前挡部11和后挡部12的距离可调以使得脚掌部1具有多个工作长度,以适用不同患者的不同脚长。结合图2,当患者卧床时,脚掌F大致竖直放置。根据患者的脚长调节脚掌部1至合适的工作长度,将脚掌部3固定于脚掌F,使得脚掌F与正面1a接触,前挡部11与脚趾31相对并可以具有空隙以防止脚趾31被被子4压迫而造成脚趾31压疮,后挡部12与脚跟32相对并可以具有空隙以防止脚跟32被床垫5压迫而造成脚跟32压疮。
因此,脚托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脚长的患者,患者可以根据脚长调节前挡部11和后挡部12具有合适距离。一方面,脚托重复利用率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另一方面,在制作阶段无需根据不同脚长设计较多脚托模型,制造成本降低。
另外,参照图1并结合图2,利用定位部2的脚掌连接部20连接脚掌F,小腿连接部21连接小腿L,并使脚掌F与小腿L保持一定夹角时,工作段22能够保持绷紧以防止足下垂。
而且,对于一些不能自行翻身的卧床患者,有时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腿部活动。由于脚掌部1固定于脚掌F,脚掌部1相对脚掌F的位置固定,脚掌部1不会相对脚掌F运动,因此前挡部11和后挡部12均能够保持在原位,使得脚趾31和脚跟32均能够免受压迫而避免发生压疮。因此,患者无论仰卧还是侧卧都可以起到防止足下垂和压疮的发生。而且,这可以减轻家属护理难度,减轻照护压力,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脚掌部1至少前端10a和后端10b可弯折,前端10a向正面1a一侧弯折形成为前挡部11,后端10b向正面1a一侧弯折形成为后挡部12,这可以实现前挡部11到后挡部12的距离可调,使得脚掌部1具有多个工作长度。脚掌部1可以仅前端10a和后端10b可向正面1a一侧弯折,或者可以脚掌部1整体可弯折。
参照图1,脚掌部1可以包括:叠置在一起的支撑层13和垫脚层14,垫脚层14位于支撑层13之上,正面1a为垫脚层14背向支撑层13的表面,背面1b可以为支撑层13背向垫脚层14的表面。支撑层13具有相当的硬度,起到主要的支撑脚掌F的作用。例如支撑层13可以利用ABS(Acrylonitrile-butadine-styrene,简称ABS)塑胶原料制成,具有可弯折性并能够在弯折后定型在相应位置,前挡部11和后挡部12保持在定型位置以起到隔挡效果。
脚掌部1利用垫脚层14与脚掌F接触,舒适性好,可以提升患者舒适度。垫脚层14的材料可以选择海绵、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柔软材料制成。垫脚层14内可以分布有若干透气孔140,贴合患者脚掌皮肤,舒适透气性好。因此,垫脚层14可以为亲肤敷垫,敷垫可以拆开,清洗方便。
除了这种依靠弯折来调节脚掌部1工作长度的方案外,前挡部和后挡部与脚掌部可以为分体式构成,沿脚掌部的长度方向,前挡部和后挡部分别与脚掌部具有多个连接位置。沿脚掌部的长度方向调节前挡部和/或后挡部与脚掌部的连接位置,可以改变前挡部和后挡部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脚掌部的工作长度。在相应的所述连接位置,前挡部和后挡部可以与脚掌部插接。这种插接方式可以是:脚掌部设有插孔,前挡部和后挡部设有插件,插件可以插入插孔内;或者,脚掌部可以设有插件,前挡部和后挡部设有插孔,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定位部2可以利用脚掌连接部20连接脚掌部1,这样脚掌部1适于通过定位部2的脚掌连接部20固定于脚掌F。利用定位部2进行固定,脚掌部1不会相对脚掌F运动。这种方式下,定位部2与脚掌部1连接在一起,结构紧凑,穿戴方便。作为可行方案,脚掌部与定位部之间可以无连接,脚掌部可以单独固定于患者脚上,例如利用绑带绑在脚上、或者设计成可以套在脚上。
脚掌连接部20可以从支撑部13和垫脚层14之间穿过并连接脚掌部1。脚掌连接部20具有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设计为可分离连接,脚掌连接部20在连接时呈套状且分离展开时呈片状。在穿戴时,脚掌连接部20的首端和尾端分离,脚掌连接部20平摊开,脚掌F放置于脚掌部1的正面1a上;接着,将脚掌连接部20的首端与尾端连接,并抱紧脚,实现脚掌部1固定于脚掌F。
这种可分离连接可以是自粘扣设计,自粘扣又呈魔术贴,分离和连接均方便操作。自粘扣可以根据脚的宽度和胖瘦调节粘接位置,方便不同患者使用。
小腿连接部21可以具有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可分离连接,小腿连接部在21连接时呈套状且分离展开时呈片状。在穿戴时,小腿连接部21的首端和尾端分离,将小腿连接部21环抱小腿,之后将首端和尾端连接。小腿连接部21可以利用自粘扣,可以根据小腿L粗细来调节粘接位置,方便不同患者使用。
工作段22可以为粘扣带。在脚掌连接部20设有第一孔20a,小腿连接部21可以设有第二孔21a,工作段22开始时为松弛状态,可以分别穿过第一孔20a和第二孔21a,并根据脚掌F与小腿L之间的一定夹角选择工作段22的粘接位置,使得工作段22能够绷紧以保持所述一定夹角。这样,即使患者卧病在床,脚掌F与小腿L可以保持一定夹角以避免出现足下垂。粘扣带的操作非常方便。
除了工作段22可以为粘扣带,该工作段可以是硬质材料制成的定位板或定位杆,始终可以保持绷紧状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