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狂躁型精神病人束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917发布日期:2019-04-03 00:36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狂躁型精神病人束缚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狂躁型精神病人束缚板。



背景技术:

狂躁型精神病是七种典型性的精神疾病的一种,患者通常可表现为情绪异常高涨、脾气暴躁、容易发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等。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谵妄性狂躁。临床上对狂躁型精神患者的束缚,通常是将其用绳索捆绑四肢仰面束缚在床上。这种捆绑方式存在如下弊端:一、对四肢捆扎过紧容易损伤患者而且影响血液循环;二、对四肢捆扎过松,约束患者效果差,有时甚至会造成医疗上的事故;另外对其采取措施的过程中,由于患者情绪异常,攻击性强,非常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公开号为CN20097379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精神病人束缚床,属于精神病人束缚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床板,其要点是床板的两侧位于头端40~50cm、80~90cm和脚端20cm处分别设有两端带子母粘合扣的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让精神患者仰卧在床上,然后分别用固定带将患者身体的上部包括手臂中部包括手及下肢小腿部位进行固定。但这种束缚方式患者在非常激动的时候子母粘合扣可能很轻易地拉开,另外患者手臂和腿仍能在一定幅度内乱蹬乱舞,可能伤害到自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制止狂躁型精神病患者发作时伤害别人和自己,又能使医护人员快速安全地将其束缚住的束缚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狂躁型精神病人束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比病床床板稍宽的横板,横板的两端向床板下延伸形成竖板,横板的中部设置容人脖子伸入的半圆形的大圆槽,大圆槽的两侧设置容手脖或脚脖伸入的半圆形的小圆槽;竖板上设置多个容棍子穿入的圆孔,横板的上表面、小圆槽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板的两侧向上翻起形成翘沿。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板的下表面粘附一层聚氨酯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将病人束缚在病床上之后头、手、脚均不能乱动,并且处置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受伤的几率减少,束缚处置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床板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狂躁型精神病人束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比病床床板10稍宽的横板1,横板1的两端向床板下延伸形成竖板2,横板1的中部设置容人脖子伸入的半圆形的大圆槽11,大圆槽的两侧设置容手脖或脚脖伸入的半圆形的小圆槽12;竖板2上设置多个容棍子20穿入的圆孔21,横板1的上表面、小圆槽1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把手3。所述的横板1的两侧向上翻起形成翘沿13。所述的横板1的下表面粘附一层聚氨酯海绵垫(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床边各一个人医护人员,双手各抓住一个把手,然后将大圆槽11对准狂躁型精神病人的脖子,下压按住,然后将其手腕扯进小圆槽内,然后用棍子插入适当的圆孔21内,使病人头不能乱动,双手不能乱抓,必要的时候再用一个本实用新型,用同样的方式将其双脚的脚脖也固定在床板上,这样待其冷静后在作处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